第607章 劣幣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當時商貿的利潤都被豪強大族拿在手裏了,朝廷和百姓連口殘渣都難分潤到。
而五銖錢的“劣質化”問題便始終存在,除了一開始之後曆朝曆代都有偷工減料的情況,至董卓提刀上洛時臻於頂峰。
崇尚人人平等的董太師看不慣那些豪強聚斂財富,而百姓辛苦一生而無立錐之地的情況。
貧富差距太大,社會如何能穩定?同時麵對關東聯軍的軍事壓力,董卓被他們打得沒辦法,不得不選擇遷都。
於是,這樣的背景下,董卓采取了均貧富的辦法,通過縱容麾下搶劫,讓那些豪強和百姓變得一樣窮得叮當響。
無論是用兵還是遷都,都需要大量的錢財。
董卓的小腦袋瓜當然不懂經濟,搶掠當然是來錢最快的辦法。
最後,除了他的自己人連吃帶拿的之外,其他人都實現了共同貧窮。
決定遷都之後,董卓直接按照名單,對雒陽城中富豪、大戶們擅扣罪名,然後搶財抄家。
還命令各個部下將領將雒陽二百裏內一切宮殿、官府及民宅燒殺搶掠殆盡。
其中,呂布率兵挖墳掘墓,就是接受了他的命令。
呂布的執行力也是相當的高,為了盡可能的搜羅所有珍寶。
上至皇陵,下至普通大戶的墓葬幾乎無一幸免。
幸好,西漢皇帝的陵寢都在關中,雒陽地區的皇帝陵都是東漢皇帝的。
所以老劉回來給劉邦他們修繕皇帝陵寢的財政壓力並不算太大。
至於東漢皇帝們的陵寢,會修的,等以後朝廷財政充盈的時候……
反正,在董太師給當時的帝國中央精華地區去城市化成功之後。
在這樣如同的劫難的人禍之下,文武群臣和平民們幾乎是失去了所有的生活必需物資。
搶劫到了後期,董卓便發現了出動軍隊的收益下降迅速,百姓成窮鬼了,沒油水可榨了。
但是人不會光合作用,是要物資來解決衣食住行的。
而他要遷都,肯定是不願意將這些人口白白讓給關東聯軍。
本地物資都被‘收集’起來了,外地的物資就沒法派軍隊去征調,隻能用錢買。
董卓是剛但不是傻缺,於是,為了解決物資購買問題,他進行了董氏貨幣改革政策。
他下令鑄造錢幣,大量的造幣,瘋狂的造幣,手裏的錢越多越好,這樣才能到各地收購生活物資,以解決關中大量軍民的生活問題。
這決定,為他入京之後大漢虎牢關以西地區的經濟局麵的徹底崩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董卓摧毀當年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造的十二個金人給錘毀,收集關中的一切銅鐵器物和五銖錢。
將融化的銅鐵鑄造為小錢,無文章,也就是沒有紋飾。肉好無輪郭,不磨鑢。
於是貨輕而物貴,穀一斛至數十萬。
一石糧食五六十萬錢,這是何等可怕的情況。
董卓以為鑄錢是越多越好,以至於他製作的這種貨幣重量極輕,偷工減料到了極致。
數量特別多,至於他製作了多少,很難查詢,據推測,大概有十個億。
本來,那個時候的關中,已經是處於生活物資匱乏的情況了。
董卓不懂的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道理,一股腦的把大量小錢投放入市場。
大肆購買一切貨物,米鹽布等基本生活物資,一日九漲。
就這樣,幾乎是立刻引發了遠超當年王莽改幣程度的十分嚴重的惡劣通貨膨脹。
當然,或許董卓並沒有想太多,依舊隻是想著掠奪而已。
據說,他居住在眉塢,塢中廣聚珍寶,積穀為三十年儲。
可謂是將關中及其周邊地區給搜刮一空,自是以後錢貨不行,經濟崩潰。
按理來說,任何戰亂都會造成經濟衰退,這理應是正常的情況。
但是像董卓這樣,能夠一下子將自秦朝以來就保持相當繁榮程度的關中給徹底玩壞的,還真是獨樹一幟。
曹丕篡漢之後,為了“新朝新氣象”,曾經在黃初二年三月嚐試過恢複五銖錢。
結果引發了可怕的通貨膨脹,不得不在同年十月再度廢黜五銖錢。
當然,這裏麵也有劉禪大量製作盜版錢幣在曹魏境內斂財的原因。
鍛造工藝這方麵,季漢有著時代最優秀的匠人。
糧食的價格,一直是劉禪非常關心的,各地的糧食價格始終不均在一定範圍內波動。
劉禪在轄區內所做的,便是將糧食價格穩定在百姓能接受的合理程度內。
以益州北部為例,在非戰爭時期,一石穀物的價格穩定在一兩百錢左右。
而在漢中之戰以後的戰爭時期,穀物失價最嚴重的時候,是劉禪率領漢軍北伐關中,陷入長期對峙那段時間。
直接飛漲十幾倍,也就在一石穀物三千錢左右。
這樣的物價確實很貴,但縱觀是古往今來,能夠在戰爭時期將糧價穩定在這個水平。
沒有因此出現太大的動蕩,沒有流民棄地、遠遁他鄉,能夠做到境內安穩,古之未有。
這主要是因為都江堰的合理利用,以及朝廷屯田政策的良好施行。
糧食等物資的生產效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這也是朝廷為政的底氣。
劉禪在國土境內廣設糧店、布店、鹽店等涉及百姓日常生活必須物品盡可能將所有人都覆蓋,以直百錢為媒介,恢複經濟。
諸葛亮改進的煮鹽措施,黃月英改進的織布機,馬鈞、浦元等人獻上的煉鐵工藝。
使得季漢鹽鐵和布帛的供應量達到了曆史新高度。
生產資料的豐富和合理利用所帶來的物資的豐富,是季漢百姓能夠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基礎。
而直百錢則是穩定這個局麵的基礎。
自東漢末年以來私鑄錢之風盛行於世,導致民間貨幣繁雜,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錢幣。
甚至一些豪族的莊園內部就有自己的交易貨幣。
這樣的幣值非常不穩定,沒有任何信譽度可言。
不好量化,導致交易困難,反而增大貿易難度。
因此能看到很多地方幹脆恢複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法。
這種現象隨著季漢朝廷的崛起而逐漸被打壓。
而五銖錢的“劣質化”問題便始終存在,除了一開始之後曆朝曆代都有偷工減料的情況,至董卓提刀上洛時臻於頂峰。
崇尚人人平等的董太師看不慣那些豪強聚斂財富,而百姓辛苦一生而無立錐之地的情況。
貧富差距太大,社會如何能穩定?同時麵對關東聯軍的軍事壓力,董卓被他們打得沒辦法,不得不選擇遷都。
於是,這樣的背景下,董卓采取了均貧富的辦法,通過縱容麾下搶劫,讓那些豪強和百姓變得一樣窮得叮當響。
無論是用兵還是遷都,都需要大量的錢財。
董卓的小腦袋瓜當然不懂經濟,搶掠當然是來錢最快的辦法。
最後,除了他的自己人連吃帶拿的之外,其他人都實現了共同貧窮。
決定遷都之後,董卓直接按照名單,對雒陽城中富豪、大戶們擅扣罪名,然後搶財抄家。
還命令各個部下將領將雒陽二百裏內一切宮殿、官府及民宅燒殺搶掠殆盡。
其中,呂布率兵挖墳掘墓,就是接受了他的命令。
呂布的執行力也是相當的高,為了盡可能的搜羅所有珍寶。
上至皇陵,下至普通大戶的墓葬幾乎無一幸免。
幸好,西漢皇帝的陵寢都在關中,雒陽地區的皇帝陵都是東漢皇帝的。
所以老劉回來給劉邦他們修繕皇帝陵寢的財政壓力並不算太大。
至於東漢皇帝們的陵寢,會修的,等以後朝廷財政充盈的時候……
反正,在董太師給當時的帝國中央精華地區去城市化成功之後。
在這樣如同的劫難的人禍之下,文武群臣和平民們幾乎是失去了所有的生活必需物資。
搶劫到了後期,董卓便發現了出動軍隊的收益下降迅速,百姓成窮鬼了,沒油水可榨了。
但是人不會光合作用,是要物資來解決衣食住行的。
而他要遷都,肯定是不願意將這些人口白白讓給關東聯軍。
本地物資都被‘收集’起來了,外地的物資就沒法派軍隊去征調,隻能用錢買。
董卓是剛但不是傻缺,於是,為了解決物資購買問題,他進行了董氏貨幣改革政策。
他下令鑄造錢幣,大量的造幣,瘋狂的造幣,手裏的錢越多越好,這樣才能到各地收購生活物資,以解決關中大量軍民的生活問題。
這決定,為他入京之後大漢虎牢關以西地區的經濟局麵的徹底崩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董卓摧毀當年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造的十二個金人給錘毀,收集關中的一切銅鐵器物和五銖錢。
將融化的銅鐵鑄造為小錢,無文章,也就是沒有紋飾。肉好無輪郭,不磨鑢。
於是貨輕而物貴,穀一斛至數十萬。
一石糧食五六十萬錢,這是何等可怕的情況。
董卓以為鑄錢是越多越好,以至於他製作的這種貨幣重量極輕,偷工減料到了極致。
數量特別多,至於他製作了多少,很難查詢,據推測,大概有十個億。
本來,那個時候的關中,已經是處於生活物資匱乏的情況了。
董卓不懂的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道理,一股腦的把大量小錢投放入市場。
大肆購買一切貨物,米鹽布等基本生活物資,一日九漲。
就這樣,幾乎是立刻引發了遠超當年王莽改幣程度的十分嚴重的惡劣通貨膨脹。
當然,或許董卓並沒有想太多,依舊隻是想著掠奪而已。
據說,他居住在眉塢,塢中廣聚珍寶,積穀為三十年儲。
可謂是將關中及其周邊地區給搜刮一空,自是以後錢貨不行,經濟崩潰。
按理來說,任何戰亂都會造成經濟衰退,這理應是正常的情況。
但是像董卓這樣,能夠一下子將自秦朝以來就保持相當繁榮程度的關中給徹底玩壞的,還真是獨樹一幟。
曹丕篡漢之後,為了“新朝新氣象”,曾經在黃初二年三月嚐試過恢複五銖錢。
結果引發了可怕的通貨膨脹,不得不在同年十月再度廢黜五銖錢。
當然,這裏麵也有劉禪大量製作盜版錢幣在曹魏境內斂財的原因。
鍛造工藝這方麵,季漢有著時代最優秀的匠人。
糧食的價格,一直是劉禪非常關心的,各地的糧食價格始終不均在一定範圍內波動。
劉禪在轄區內所做的,便是將糧食價格穩定在百姓能接受的合理程度內。
以益州北部為例,在非戰爭時期,一石穀物的價格穩定在一兩百錢左右。
而在漢中之戰以後的戰爭時期,穀物失價最嚴重的時候,是劉禪率領漢軍北伐關中,陷入長期對峙那段時間。
直接飛漲十幾倍,也就在一石穀物三千錢左右。
這樣的物價確實很貴,但縱觀是古往今來,能夠在戰爭時期將糧價穩定在這個水平。
沒有因此出現太大的動蕩,沒有流民棄地、遠遁他鄉,能夠做到境內安穩,古之未有。
這主要是因為都江堰的合理利用,以及朝廷屯田政策的良好施行。
糧食等物資的生產效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這也是朝廷為政的底氣。
劉禪在國土境內廣設糧店、布店、鹽店等涉及百姓日常生活必須物品盡可能將所有人都覆蓋,以直百錢為媒介,恢複經濟。
諸葛亮改進的煮鹽措施,黃月英改進的織布機,馬鈞、浦元等人獻上的煉鐵工藝。
使得季漢鹽鐵和布帛的供應量達到了曆史新高度。
生產資料的豐富和合理利用所帶來的物資的豐富,是季漢百姓能夠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基礎。
而直百錢則是穩定這個局麵的基礎。
自東漢末年以來私鑄錢之風盛行於世,導致民間貨幣繁雜,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錢幣。
甚至一些豪族的莊園內部就有自己的交易貨幣。
這樣的幣值非常不穩定,沒有任何信譽度可言。
不好量化,導致交易困難,反而增大貿易難度。
因此能看到很多地方幹脆恢複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法。
這種現象隨著季漢朝廷的崛起而逐漸被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