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司馬子上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核心權力的上升渠道,皇帝目前隻掌握區區七分之一。
想要就憑這點實力治理天下,顯然是不夠的。
皇帝想要遏製士族,但士族也有反製的能力。
明白劉禪這一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劉禪大力提拔寒門官員。
雖然寒門子弟的平均才能和表現確實不如世家高門子弟。
但是劉禪總能給予更大的包容鼓勵他們磨礪。
在皇帝的偏心之下,寒門子弟在官場上始終占有相當的比例。
以退伍將士為主針對基層的鄉村吏員任命,都是泥腿子,這點大家不痛不癢。
但是劉禪已經開始嚐試提拔鄉、亭中優秀吏員入縣官府任職,這就令大家有些敏感了。
但還不至於跳出來反對,畢竟一些縣裏的吏員崗位而已。
還不至於是需要在皇帝麵前鬧什麽動靜的程度。
如果劉禪先前的操作是‘抱抱沒有其他意思’,現在也隻是走到‘蹭蹭不進去’的地步而已。
但他遏製士人的態度簡直不要再明顯,士人開始緊張了,困惑疑慮甚至有些生氣。
雖然有弘農楊氏那個叛徒背刺,但士族還掌握有十二家法呢。
我們和我們的門生故吏如果掀起反對浪潮,任何一個政權都會被他們衝垮。
我們當然打不過你,這是硬實力的差距,但是我們不幫你治理國家。
讓你的國家徹底亂掉,你真的準備好麵對這樣的局麵了嗎。
大家團結起來,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你就是皇帝也會慌。
世家豪族們最擅長的就是互相勾連,當發現他們有抱團的跡象的時候,就說明他們已經緊密的抱團了。
當然,這裏麵並不包括士族的那杆大旗弘農楊氏。
楊囂對皇帝的決心和毅力感到緊張,同時也不看好世家們愚蠢的垂死掙紮。
他已經將家學上交國家,接下來的鬥爭就與他家沒有關係了。
以至於,近期跟京兆韋氏、杜氏的關係也聯係的沒有那麽密切了。
“楊兄此次穩坐壁上,倒是旁觀者清了。陛下興辦郡縣庠序之教,朝廷培養人才的規模上去了,假以時日,自然不會受這些人的掣肘。”
長安一處小院裏,司馬昭起身以對待兄長的禮節,為麵前的人斟了一杯茶。
若是熟悉先前曹魏二代權力之爭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後,或許會大吃一驚。
司馬懿、楊修兩個死對頭的兒子,竟然在這裏和睦的煮茶清談。
由於皇帝劉禪的極力推崇,上行下效,漢朝廷官僚士大夫群體已經飲茶成風尚。
主要以非賣品的貢茶和益州南部的普洱茶為上品。
其中貢茶很少出現在市麵上,基本上是皇帝逢年過節賞賜給公卿士大夫。
有的人自己喝不完會給親朋好友贈送些。
而普洱茶則是在市麵上炒的價格比價黃金。
也就是這兩年加大了生產供應,價格才有所下降。
“就算如何增加規模,若是不能將最基本的問題處理好,矛盾便會一直存在於那裏。子上,五經十四家法,你知道是如何誕生的嗎?”
司馬昭雖然家學淵源,但是他被扔出來的時候畢竟才十五歲,基礎剛剛打好,老爹還沒來得及給他鋪設司馬家的世界觀。
所以對於一些知識,他還真不怎麽清楚,於是下意識的便問道:
“為什麽?”
楊囂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道:
“五經博士,可追溯到先漢武皇帝時期,先漢武皇帝采取董子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當時的儒學也是頗為龐雜,內部有多個不同派係。為了規範之,朝廷便設立五經為朝廷認可的官方學說。”
“時過境遷,王賊禍亂天下,致使經學教育衰敗,後漢光武皇帝十分重視經學,各家皆以自己為正統,便初步確定了十四家法。”
“至孝章皇帝召集天下大儒商討經學,人多嘴雜竟然議論了整整一月,朝廷最後不得不確立十四家法都是朝廷認可的家法。”
司馬昭陷入思考,從劉禪這些年的行動和政策來看,他雖然也用儒,但不怎麽敬儒。
雖然依舊是以儒學為主的態度,但是他改造儒學的願望表現的更加明顯。
自己第一次聽到這麽個前因後果都會有些矛盾感,劉禪更激進,他顯然會問出那句話:
‘十四家法憑什麽,明明隻有五經,哪來的十四家?如果正確的隻有一個,豈不是其中至少有九家是錯的?’
進而,司馬昭用他聰明的腦袋瓜繼續順著思考下去。
尤其是從政治意圖的角度,站到皇帝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良久,他忽然咽了口唾沫,說道:
“陛下表麵是廢察舉,實則是廢私學、唯官學。”
聞言,楊囂張了張嘴,隨後眯眼看著對方,笑道:
“子上賢弟才智過人,將來的成就一定不是我可以比擬的。”
咣當一聲,司馬昭手裏的茶杯掉在地上。
“子上賢弟……”
“呃,沒事,兄長別擔心,我怕燙,所以脫手了。”
……
十四家形成的客觀因素,並不是什麽秘密,有心者都能得知緣由。
儒家經典從先秦時期傳承至秦,口口相傳以及竹簡抄寫傳承。
是否有錯漏隻有那一代又一代的抄寫當事人知道。
後來更是遇到了始皇帝的焚書坑儒,雖然當時主要打擊群體是方士,但顯然打擊麵很廣。
當時最為跳脫的儒生們也在打擊範圍之內。不少有先見之明的儒士便將經文藏了起來。
或拚命背誦,真的口耳相傳,才讓一些經典免於消失,將儒學傳承下來。
但是精準度顯然因人而異,而且還沒有標準答案去檢驗哪個正確、哪個錯誤。
因為字形、記憶、字音,乃至於不同地方的口音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同一本書不同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更何況沒有書的情況呢。
五種經書於是出現了相當多的不同版本,這些版本的含義也各有區別。
不同的斷句方式,甚至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意思,還都有各自的道理彼此難以說服對方。
因此由於這般背景,儒學雖成為國學,但儒學內部各家學說齊鳴,爭執不斷。
想要就憑這點實力治理天下,顯然是不夠的。
皇帝想要遏製士族,但士族也有反製的能力。
明白劉禪這一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劉禪大力提拔寒門官員。
雖然寒門子弟的平均才能和表現確實不如世家高門子弟。
但是劉禪總能給予更大的包容鼓勵他們磨礪。
在皇帝的偏心之下,寒門子弟在官場上始終占有相當的比例。
以退伍將士為主針對基層的鄉村吏員任命,都是泥腿子,這點大家不痛不癢。
但是劉禪已經開始嚐試提拔鄉、亭中優秀吏員入縣官府任職,這就令大家有些敏感了。
但還不至於跳出來反對,畢竟一些縣裏的吏員崗位而已。
還不至於是需要在皇帝麵前鬧什麽動靜的程度。
如果劉禪先前的操作是‘抱抱沒有其他意思’,現在也隻是走到‘蹭蹭不進去’的地步而已。
但他遏製士人的態度簡直不要再明顯,士人開始緊張了,困惑疑慮甚至有些生氣。
雖然有弘農楊氏那個叛徒背刺,但士族還掌握有十二家法呢。
我們和我們的門生故吏如果掀起反對浪潮,任何一個政權都會被他們衝垮。
我們當然打不過你,這是硬實力的差距,但是我們不幫你治理國家。
讓你的國家徹底亂掉,你真的準備好麵對這樣的局麵了嗎。
大家團結起來,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你就是皇帝也會慌。
世家豪族們最擅長的就是互相勾連,當發現他們有抱團的跡象的時候,就說明他們已經緊密的抱團了。
當然,這裏麵並不包括士族的那杆大旗弘農楊氏。
楊囂對皇帝的決心和毅力感到緊張,同時也不看好世家們愚蠢的垂死掙紮。
他已經將家學上交國家,接下來的鬥爭就與他家沒有關係了。
以至於,近期跟京兆韋氏、杜氏的關係也聯係的沒有那麽密切了。
“楊兄此次穩坐壁上,倒是旁觀者清了。陛下興辦郡縣庠序之教,朝廷培養人才的規模上去了,假以時日,自然不會受這些人的掣肘。”
長安一處小院裏,司馬昭起身以對待兄長的禮節,為麵前的人斟了一杯茶。
若是熟悉先前曹魏二代權力之爭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後,或許會大吃一驚。
司馬懿、楊修兩個死對頭的兒子,竟然在這裏和睦的煮茶清談。
由於皇帝劉禪的極力推崇,上行下效,漢朝廷官僚士大夫群體已經飲茶成風尚。
主要以非賣品的貢茶和益州南部的普洱茶為上品。
其中貢茶很少出現在市麵上,基本上是皇帝逢年過節賞賜給公卿士大夫。
有的人自己喝不完會給親朋好友贈送些。
而普洱茶則是在市麵上炒的價格比價黃金。
也就是這兩年加大了生產供應,價格才有所下降。
“就算如何增加規模,若是不能將最基本的問題處理好,矛盾便會一直存在於那裏。子上,五經十四家法,你知道是如何誕生的嗎?”
司馬昭雖然家學淵源,但是他被扔出來的時候畢竟才十五歲,基礎剛剛打好,老爹還沒來得及給他鋪設司馬家的世界觀。
所以對於一些知識,他還真不怎麽清楚,於是下意識的便問道:
“為什麽?”
楊囂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道:
“五經博士,可追溯到先漢武皇帝時期,先漢武皇帝采取董子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當時的儒學也是頗為龐雜,內部有多個不同派係。為了規範之,朝廷便設立五經為朝廷認可的官方學說。”
“時過境遷,王賊禍亂天下,致使經學教育衰敗,後漢光武皇帝十分重視經學,各家皆以自己為正統,便初步確定了十四家法。”
“至孝章皇帝召集天下大儒商討經學,人多嘴雜竟然議論了整整一月,朝廷最後不得不確立十四家法都是朝廷認可的家法。”
司馬昭陷入思考,從劉禪這些年的行動和政策來看,他雖然也用儒,但不怎麽敬儒。
雖然依舊是以儒學為主的態度,但是他改造儒學的願望表現的更加明顯。
自己第一次聽到這麽個前因後果都會有些矛盾感,劉禪更激進,他顯然會問出那句話:
‘十四家法憑什麽,明明隻有五經,哪來的十四家?如果正確的隻有一個,豈不是其中至少有九家是錯的?’
進而,司馬昭用他聰明的腦袋瓜繼續順著思考下去。
尤其是從政治意圖的角度,站到皇帝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良久,他忽然咽了口唾沫,說道:
“陛下表麵是廢察舉,實則是廢私學、唯官學。”
聞言,楊囂張了張嘴,隨後眯眼看著對方,笑道:
“子上賢弟才智過人,將來的成就一定不是我可以比擬的。”
咣當一聲,司馬昭手裏的茶杯掉在地上。
“子上賢弟……”
“呃,沒事,兄長別擔心,我怕燙,所以脫手了。”
……
十四家形成的客觀因素,並不是什麽秘密,有心者都能得知緣由。
儒家經典從先秦時期傳承至秦,口口相傳以及竹簡抄寫傳承。
是否有錯漏隻有那一代又一代的抄寫當事人知道。
後來更是遇到了始皇帝的焚書坑儒,雖然當時主要打擊群體是方士,但顯然打擊麵很廣。
當時最為跳脫的儒生們也在打擊範圍之內。不少有先見之明的儒士便將經文藏了起來。
或拚命背誦,真的口耳相傳,才讓一些經典免於消失,將儒學傳承下來。
但是精準度顯然因人而異,而且還沒有標準答案去檢驗哪個正確、哪個錯誤。
因為字形、記憶、字音,乃至於不同地方的口音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同一本書不同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更何況沒有書的情況呢。
五種經書於是出現了相當多的不同版本,這些版本的含義也各有區別。
不同的斷句方式,甚至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意思,還都有各自的道理彼此難以說服對方。
因此由於這般背景,儒學雖成為國學,但儒學內部各家學說齊鳴,爭執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