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酒店房間裏,知風心情很不錯,嘴裏哼著小曲。
去市場買了些香菇油菜,回來處理幹淨後,知風幫我洗菜,我收拾碗筷。
做好這些,我倆坐下休息一會。
知風說道。“青林,明天向明過來,你是在酒店裏教他,還是出去教他?”
我想想說道。“現在的天氣還可以,外邊怎麽也有十幾度的樣子。
不過,向明是南方人,他會習慣在外邊嗎?”
知風笑道。“這邊天氣好,不像北方,記得在長春,穿上羽絨服吃糖葫蘆,外邊是冰天雪地。
要不你問問向明好了,他是學生,尊重下他的意見。”
“行啊,那就問問他的意見。
不過關於學生和徒弟這件事,師妹再詳細說一下。
剛才解釋是解釋了,我看向明的反應,他還是不大懂,別再有什麽想法。
許多事就差一句話,搞得起了誤會。
不解釋的到位,他心中萬一有疙瘩總是不好。”
知風說道。“行,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青林,明天過來我和他說。”
吃過香菇油菜麵,知風心滿意足。
她拉我出去散步,外邊天氣不錯,十度左右的樣子,對於北方的我很舒服。
知風也還可以,她在西安長大,這的氣溫高出不少。
建寧景色秀麗,我和知風都喜歡南方的秀美,沿著大路走了好久,才回去睡覺。
早上七點起來洗漱,做完早課後神清氣爽,收拾下東西下去吃早飯。
出了酒店,酒店大門口看到向明。
我驚訝的問道。
“這麽早就過來了?”
向明看到我和知風,明顯神情放鬆下來,他這是怕被忽悠,所以早早過來。
“柳老師,我也才到不久。
你和師娘沒吃飯吧,我請客。”
這小子膽子好大,直接斷定我和知風的關係,雖然我很高興,卻不能表現出來。
知風說道。“不要亂說話,什麽師娘師娘的。
我可不是!
我是全真道童,他是正一道長,你可夠莽撞的,再這樣說話,不收你做學生了!”
知風板起麵孔很生氣,向明神情惶恐,慌忙出聲道歉道。
“是我不對!
沒有搞清楚關係就亂說話,您大人有大量,原諒我唐突和失禮。”
我嚴厲的說道。“你啊,在外邊經曆太少。
別看你是大學畢業,還不如我這個中學生。
我這老師學曆可是很低的,初中都勉強畢業。
要不,讓知風道長返錢,你看成不?”
向明神色變得慌亂緊張,忙不迭的說道。
“我犯了錯誤!
給個改正機會好吧。
柳老師,我認錯還不成嗎,非要開除,我可是虧死了。”
知風神色清冷,哼一聲說道。“看你道歉還心誠,就算了。
我倆現在去吃早飯,你等會再說學習的事情。”
向明說道。“我請老師和您吃早飯。
我來的早,也還沒顧得上吃飯呢。”
他一不小心說出實話,隨後醒悟的尬笑。
我說道。“兩句話就露出問題,你啊,還是少曆練。”
知風看看我沒說話,我知道她還是有些生氣。
為了彌補錯誤,向明拉我們去附近的小吃一條街。
“我早過來幾天,這邊吃的還不錯。
想吃什麽,我來請客好了。”
我開口說道。“聽說當地有種小吃,叫什麽暖菇糍,是福建的名小吃,要不嚐嚐?”
知風點頭說道。“那就這個好了,聽起來挺好玩的,希望也能好吃。”
進到早餐店,向明殷勤的忙前忙後,又給我兩人講述暖菇糍的來曆。
暖菇糍是黃埠鄉特產,根據傳說,當年太平天國的時候,有位農民幫助李秀成麾下的一員大將,為了躲過清兵追捕。
把艾草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青團。
這員大將得以留得性命,暖菇糍便是由這青團演變而來。
知風聽了恍然大悟,笑道。“原來是青團子,我在杭州吃過的。
青團味道不錯,暖菇糍和它有啥不一樣嗎?”
向明介紹道。“區別挺大的,青團是冷食,暖菇糍是熱吃。”
說話間暖菇糍粑上桌,一股若有若無的清香傳來,碗裏的暖菇糍剛出鍋,看起來油軟滑潤,聞起來清香撲鼻。
我笑道。“賣相真心不錯,誘人嘴饞。不知道吃起來口感怎麽樣。”
我夾一塊放嘴裏,別說,味道挺鮮美的。
老板娘聽我的口音是北方人,熱心的給我說道。
“暖菇糍是我們建寧的特產,用清明前的暖菇草做的。
這草又叫鼠曲草,是清明前生長於野地的小草,別看毛茸茸的不起眼,但性味甘甜,芳香撲鼻。
春季等草開花時采收,用熱鍋煮出汁水。
再把它和米漿混合,就成為製作暖菇糍的原料。
要吃的時候,包上臘肉,春筍,香菇等等,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用它做餡子,就是你現在吃到的暖菇糍。”
老板娘說的下飯,滿滿吃下一碗,我意猶未盡。
放下筷子,我說道。“吃是吃飽了,向明,該你結賬賠罪了。
等一會知風老師先給你上課,說一些道門的規矩和講究。”
出了早餐店,我問向明在哪裏合適,室內還是室外。
向明說道。“柳老師。我身子弱,您還是大發慈悲,讓我到屋裏去聆聽教誨吧。”
他說的可憐,知風忍不住微笑。
“好吧,為了體恤你,那就回三元酒店上課。”
回到酒店進到屋裏,知風也不客氣,坐到椅子上給向明說道。
“昨天你交了學費,收你做學生。
你之前說要拜柳青林為師,同樣是師,老師和師父可不一樣。
柳青林是正一的道長,要想做他的徒弟可不容易。
昨天時間短,說的不大清楚透徹。
今天我就好好說一說。在道門裏,徒弟和學生的區別。
我先說說拜師收徒的要求。”
知風神情嚴肅,向明恭敬的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板,聆聽知風說話。
“拜師學道是道教傳承的固有傳統,山醫命相卜,道門五大絕學。
通一門就可以橫行天下!”
知風把李道長教我時的話照搬過來,說給向明。
向明誠惶誠恐,滿臉認真。
“拜師是道門經法傳遞,慧命相傳的關鍵。
父母隻生了我的軀體,不能夠了我生死,師父傳我真道,才能明世間理。”
“道門的師父,就是自己的師父(度師),也是親師父,對於一個道派而言,隻能拜此門派一位師父。
如果日後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之後,又跑去拜人家當師父。會被認定為大逆不孝。
每逢參學參訪。
正一派是傳度授籙,全真派是冠巾受戒,之前必須要征求自己師父同意的。
反過來說,作為師父在收徒弟之前,如果知道此人已經有師父,絕對不能收此人為徒弟,隻能收為學生,也就是拜先生。”
向明態度端正,知風很滿意,她接過我遞過的茶水,放到桌上。
向明看我遞茶,惶恐不安,想幫忙又不敢出手。
我說道。“給知風老師端茶倒水,你不夠資格!
老實的聽知風老師說話,是你現在該做的。”
去市場買了些香菇油菜,回來處理幹淨後,知風幫我洗菜,我收拾碗筷。
做好這些,我倆坐下休息一會。
知風說道。“青林,明天向明過來,你是在酒店裏教他,還是出去教他?”
我想想說道。“現在的天氣還可以,外邊怎麽也有十幾度的樣子。
不過,向明是南方人,他會習慣在外邊嗎?”
知風笑道。“這邊天氣好,不像北方,記得在長春,穿上羽絨服吃糖葫蘆,外邊是冰天雪地。
要不你問問向明好了,他是學生,尊重下他的意見。”
“行啊,那就問問他的意見。
不過關於學生和徒弟這件事,師妹再詳細說一下。
剛才解釋是解釋了,我看向明的反應,他還是不大懂,別再有什麽想法。
許多事就差一句話,搞得起了誤會。
不解釋的到位,他心中萬一有疙瘩總是不好。”
知風說道。“行,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青林,明天過來我和他說。”
吃過香菇油菜麵,知風心滿意足。
她拉我出去散步,外邊天氣不錯,十度左右的樣子,對於北方的我很舒服。
知風也還可以,她在西安長大,這的氣溫高出不少。
建寧景色秀麗,我和知風都喜歡南方的秀美,沿著大路走了好久,才回去睡覺。
早上七點起來洗漱,做完早課後神清氣爽,收拾下東西下去吃早飯。
出了酒店,酒店大門口看到向明。
我驚訝的問道。
“這麽早就過來了?”
向明看到我和知風,明顯神情放鬆下來,他這是怕被忽悠,所以早早過來。
“柳老師,我也才到不久。
你和師娘沒吃飯吧,我請客。”
這小子膽子好大,直接斷定我和知風的關係,雖然我很高興,卻不能表現出來。
知風說道。“不要亂說話,什麽師娘師娘的。
我可不是!
我是全真道童,他是正一道長,你可夠莽撞的,再這樣說話,不收你做學生了!”
知風板起麵孔很生氣,向明神情惶恐,慌忙出聲道歉道。
“是我不對!
沒有搞清楚關係就亂說話,您大人有大量,原諒我唐突和失禮。”
我嚴厲的說道。“你啊,在外邊經曆太少。
別看你是大學畢業,還不如我這個中學生。
我這老師學曆可是很低的,初中都勉強畢業。
要不,讓知風道長返錢,你看成不?”
向明神色變得慌亂緊張,忙不迭的說道。
“我犯了錯誤!
給個改正機會好吧。
柳老師,我認錯還不成嗎,非要開除,我可是虧死了。”
知風神色清冷,哼一聲說道。“看你道歉還心誠,就算了。
我倆現在去吃早飯,你等會再說學習的事情。”
向明說道。“我請老師和您吃早飯。
我來的早,也還沒顧得上吃飯呢。”
他一不小心說出實話,隨後醒悟的尬笑。
我說道。“兩句話就露出問題,你啊,還是少曆練。”
知風看看我沒說話,我知道她還是有些生氣。
為了彌補錯誤,向明拉我們去附近的小吃一條街。
“我早過來幾天,這邊吃的還不錯。
想吃什麽,我來請客好了。”
我開口說道。“聽說當地有種小吃,叫什麽暖菇糍,是福建的名小吃,要不嚐嚐?”
知風點頭說道。“那就這個好了,聽起來挺好玩的,希望也能好吃。”
進到早餐店,向明殷勤的忙前忙後,又給我兩人講述暖菇糍的來曆。
暖菇糍是黃埠鄉特產,根據傳說,當年太平天國的時候,有位農民幫助李秀成麾下的一員大將,為了躲過清兵追捕。
把艾草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青團。
這員大將得以留得性命,暖菇糍便是由這青團演變而來。
知風聽了恍然大悟,笑道。“原來是青團子,我在杭州吃過的。
青團味道不錯,暖菇糍和它有啥不一樣嗎?”
向明介紹道。“區別挺大的,青團是冷食,暖菇糍是熱吃。”
說話間暖菇糍粑上桌,一股若有若無的清香傳來,碗裏的暖菇糍剛出鍋,看起來油軟滑潤,聞起來清香撲鼻。
我笑道。“賣相真心不錯,誘人嘴饞。不知道吃起來口感怎麽樣。”
我夾一塊放嘴裏,別說,味道挺鮮美的。
老板娘聽我的口音是北方人,熱心的給我說道。
“暖菇糍是我們建寧的特產,用清明前的暖菇草做的。
這草又叫鼠曲草,是清明前生長於野地的小草,別看毛茸茸的不起眼,但性味甘甜,芳香撲鼻。
春季等草開花時采收,用熱鍋煮出汁水。
再把它和米漿混合,就成為製作暖菇糍的原料。
要吃的時候,包上臘肉,春筍,香菇等等,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用它做餡子,就是你現在吃到的暖菇糍。”
老板娘說的下飯,滿滿吃下一碗,我意猶未盡。
放下筷子,我說道。“吃是吃飽了,向明,該你結賬賠罪了。
等一會知風老師先給你上課,說一些道門的規矩和講究。”
出了早餐店,我問向明在哪裏合適,室內還是室外。
向明說道。“柳老師。我身子弱,您還是大發慈悲,讓我到屋裏去聆聽教誨吧。”
他說的可憐,知風忍不住微笑。
“好吧,為了體恤你,那就回三元酒店上課。”
回到酒店進到屋裏,知風也不客氣,坐到椅子上給向明說道。
“昨天你交了學費,收你做學生。
你之前說要拜柳青林為師,同樣是師,老師和師父可不一樣。
柳青林是正一的道長,要想做他的徒弟可不容易。
昨天時間短,說的不大清楚透徹。
今天我就好好說一說。在道門裏,徒弟和學生的區別。
我先說說拜師收徒的要求。”
知風神情嚴肅,向明恭敬的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板,聆聽知風說話。
“拜師學道是道教傳承的固有傳統,山醫命相卜,道門五大絕學。
通一門就可以橫行天下!”
知風把李道長教我時的話照搬過來,說給向明。
向明誠惶誠恐,滿臉認真。
“拜師是道門經法傳遞,慧命相傳的關鍵。
父母隻生了我的軀體,不能夠了我生死,師父傳我真道,才能明世間理。”
“道門的師父,就是自己的師父(度師),也是親師父,對於一個道派而言,隻能拜此門派一位師父。
如果日後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之後,又跑去拜人家當師父。會被認定為大逆不孝。
每逢參學參訪。
正一派是傳度授籙,全真派是冠巾受戒,之前必須要征求自己師父同意的。
反過來說,作為師父在收徒弟之前,如果知道此人已經有師父,絕對不能收此人為徒弟,隻能收為學生,也就是拜先生。”
向明態度端正,知風很滿意,她接過我遞過的茶水,放到桌上。
向明看我遞茶,惶恐不安,想幫忙又不敢出手。
我說道。“給知風老師端茶倒水,你不夠資格!
老實的聽知風老師說話,是你現在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