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其整體經濟水平不高。城鄉之間存在明顯的二元結構差異,工業基礎薄弱,工業體係殘缺不全,工業化程度亟待提高。據統計,早在 2001 年,該國的人均 gdp 僅僅隻有區區 460 美元。


    然而,進入 20 世紀 90 年代以後,印度敏銳地洞察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並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全力以赴地發展信息產業。他們不斷加大對信息產業的投入力度,使得印度經濟實現了迅猛的增長。


    時至今日,印度的信息產業已然崛起成為印度民族經濟的一麵鮮明旗幟。它不僅在國內蓬勃發展,更是走向了世界舞台的前沿,其飛速進步愈發引起全球的廣泛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的印度已經成功躋身為世界上第三大最具技術交易吸引力的投資目標國之列,同時也是科學研究領域的佼佼者之一。此外,在太空探索領域,印度同樣位列前五強。尤其令人矚目的是,這個擁有龐大人口的南亞國家竟然創造了一項驚人的世界紀錄——一枚運載火箭單次發射成功將多達 104 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一壯舉無疑彰顯出印度在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卓越成就。印度能夠自主研發並發射火箭和衛星,而在應用領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被認為是最出色的航天機構之一。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根據全球創新指數的數據顯示,印度竟然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出口國家!這一事實著實令人驚訝不已。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印度在技術發展方麵如此出色呢?


    首先,印度擁有極低的運營成本優勢,這無疑為其技術產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此外,政府積極推出的各項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如此,印度還擁有大量熟練的勞動力資源,他們能夠迅速將信息技術應用於各個領域,如電信、銀行、金融服務和保險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也推動著印度的技術發展。例如,出口需求的強勁增長為印度帶來了更多機遇;政府建立經濟特區吸引了眾多投資;而對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更是如虎添翼,這些都成為了印度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源泉。


    近些年來,印度憑借其卓越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服務,成功地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贏得了重要地位。特別是在軟件行業,印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步。與此同時,他們還建立了眾多現代化的技術園區,為技術創新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大專院校也功不可沒,它們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大批高技能的專業人才,為印度的技術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根據 2021 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印度在中亞和南亞地區遙遙領先,其在全球排名中的位置自從 2015 年起就一直穩定攀升,到 2020 年時已經衝至第 46 位!這一成績讓印度成功穩坐中低收入國家第二把交椅,並且在信息和通信技術服務出口領域更是獨步全球,此外,它在國內產業多樣化等項目的排名同樣表現出色。


    班加羅爾、新德裏和孟買這些城市,更是成功闖入世界前 100 強科學和技術中心之列。不僅如此,跨國公司與印度本土企業及研究中心之間在化學和製藥行業的合作也是愈發緊密無間。印度 it 行業在本國經濟體係中所占比例相當可觀,而其中尤以班加羅爾最為突出——全市竟然匯聚了整整 35%的 it 界精英!眾多世界級知名企業如微軟、惠普、3m 以及 infernos 等紛紛在此設立辦事機構,使得該城成為當之無愧的印度信息科技發展核心地帶,甚至贏得了“亞洲矽穀”的美譽!


    自 20 世紀 90 年代初開始,印度軟件業便猶如一列疾馳的火車,每年以令人瞠目結舌的 50%速度迅猛增長!如今,這個國家已傲然屹立於世界舞台之上,成為了該行業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出口國。其產品更是令人驚歎不已,高達七成的份額源源不斷地輸往海外市場。


    不僅如此,該國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等前沿領域也取得了一係列令人矚目的技術突破。無論是圖像和語音識別、導航應用,還是智能手機個人助理、共享汽車應用、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創新教學方法和個性化藥物等領域,他們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成就。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到 2025 年,印度人工智能軟件、硬件和服務的國內市場價值預計將如火箭般飆升至驚人的 78 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更是高達 20.2%!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預示著印度在未來科技領域的巨大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據統計,在美國,竟然有超過 18%的微軟員工、16%的 ibm 員工、17%的網絡精英以及超過 10%的醫生和 21%的護士都曾在印度接受過教育。這充分說明了印度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表現及其對全球人才培養的重要貢獻。美國的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通用電器、捷運公司甚至五角大樓都采用印度的軟件。在矽穀的各大電腦公司裏,有眾多的印度人肩挑研究開發的大梁,連德國也已經宣布要從印度引進軟件人才。


    研究人士指出,印度軟件業之所以能夠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崛起,背後有著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以下是其中一些關鍵原因:


    其一,政府的強力扶持功不可沒。數據表明,自 1993 年起,印度軟件業一直保持著約 50%的年均增長率。僅在 1998-1999 年度,該產業的產值就高達 39 億美元,其中出口額更是超過 26 億美元。至此,印度成功晉升為全球第二大軟件生產和出口國,緊隨美國之後。印度軟件業在全球軟件市場中的份額超過 16.7%,其大部分軟件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其次是歐洲。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軟件公司還承擔了眾多知名航空公司如美國航空、瑞士航空、新加坡航空等的運行軟件開發工作,甚至包括倫敦地鐵的運行軟件設計,其技術水平可謂一流。


    世界銀行的一份調查稱,80%的美國公司把印度作為國外軟件來源的首選市場。難怪,微軟的比爾。蓋茨訪印時驚呼:“21世紀的軟件大國,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而可能是印度。”


    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印度是個發展中國家,綜合國力不強。但印度政府的發展策略是從幾個主要產業入手,使用有限的資源和集中的政策扶持發展相關產業。其成效就是使印度成為了世界軟件第二大國。


    在上世紀 80 年代初,拉吉夫·甘地政府就猶如一盞明燈,明確地提出:“要用電子革命將印度帶入 21 世紀。”其政府推動和政策切入點就是軟件業。1984 年印度政府頒布了計算機政策,猶如給軟件業打了一針強心劑,明確了軟件業的產業地位,可以獲得相應的補貼和優惠。1986 年印度政府又頒布了《計算機軟件出口發展和培訓政策》,為軟件生產提供了一切必需的投入,如提供進出口用匯便利、金融支持、人員培訓、高速數額傳輸、簡化投資和進出口手續等;並給予稅收優惠,如免交國內貨物稅、進出口生產的軟件全部用於出口的,可免交關稅等等。其中,製訂軟件技術園區計劃的政策成為印度軟件騰飛的助燃劑。


    1990 年印度電子工業部宣布了首批 3 個軟件科技園區:班加羅爾、布巴內斯凡爾和浦那,1998 年又宣布了 25 個軟件科技園區。在 1984、1986 年相繼頒布的政策導引下,以軟件科技園區為主的軟件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軟件製造商們也都收獲頗豐。


    1992 年,設備和產業進口的許可證猶如一張被撕碎的紙,消失得無影無蹤。此外,在 80 年代,拉吉夫·甘地政府改變了過去的進口替代政策,強調:“無論是原料、中間產業,還是資本成品,隻要有利於技術更新、有利於出口,都可以進口。”這些相應政策,如同一針興奮劑,大大刺激了印度出口導向型的軟件業發展。


    瓦傑帕伊政府成立後,猶如一位堅定的航海家,確立了要把印度變為“全球信息技術超級大國”和“信息革命時代先驅”的目標。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莫拉索利·馬朗說:“我們錯過了工業革命,但我們不想錯過席卷全世界的這次信息產業革命。”他還宣稱:“我們要成為信息產業大國”。瓦傑帕伊總理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是印度今後重點發展的兩大知識型產業。


    1998 年,瓦傑帕伊總理組建了“國家信息技術與軟件發展委員會”,其成員遍布各個領域,猶如一支強大的軍隊,擁有著巨大的權力。該委員會發布了著名的《2008 年信息技術發展計劃》,猶如一盞明燈,明確提出用 10 年時間在印度獨立 60 周年之時,實現“軟件超級大國”的目標,並確定 2008 年印度軟件業出口達 500 億美元的目標。


    該 it 發展計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印度信息產業發展的道路,明確了信息產業在印度的優先地位,提出要打破印度國內信息基礎設施經營的壟斷局麵,解決信息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進一步改革稅製,為信息軟件業的發展注入資金和支持;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和培訓;完善電子商務和相關法律,並建議將政府預算的 1~3%用於信息技術應用,推動政府的信息化進程。總之,it 發展計劃為印度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宏偉的藍圖。


    為此,瓦傑帕伊政府組建了印度信息產業部,負責實施 it 發展計劃提出的各項目標和 108 條建議。從拉吉夫·甘地、拉奧等,直至現在的瓦傑帕伊政府,10 多年來持續不懈的努力,如同一股強大的推動力,推動著印度軟件業迅猛發展。


    其次,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這就如同一把金鑰匙,為印度打開了歐美市場的大門,也讓眾多的軟件精英在設計軟件時如魚得水,毫無語言障礙的困擾。相比之下,這一點成為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猶如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深厚的英語基礎為印度軟件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由於英語在印度廣泛使用,使得該國與國際社會的溝通交流變得異常順暢,這無疑極大地促進了軟件行業的國際化進程。


    再者,對人才培養和儲備的高度重視也是印度軟件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印度還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宛如一座蘊藏著無盡智慧的寶庫。當前,印度超過 1000 人的軟件公司有上百家,前五位的公司員工人數更是在 5000 人以上。這些大公司基本上隻專注於軟件開發。大多數的軟件工程師都擁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其中更是不乏一些從美國歸來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通過建立完善的教育體係和培訓機製,印度不斷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軟件專業人才,源源不斷地為該產業輸送新鮮血液。


    此外,印度許多軟件公司還大膽啟用高中生來編代碼,這些高中生往往能夠精準地把握軟件的整體設計。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巧妙地調整了人力資源的結構。因為就算是一些尖端的軟件需要一兩個軟件高手來編程,但大多數軟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需要的更多是類似於編代碼的高中生那樣的“軟件藍領”。


    據悉,印度一家名為 aptech 的電腦教育公司,在印度國內擁有 1030 個培訓基地,每年可培訓近 100 萬的電腦技術人才。類似的培訓機構為印度軟件業培養出大量的能編程的“軟件藍領”,使得印度的軟件企業形成了“項目經理→係統分析員→軟件工程師→具體程序員”這樣合理的人才結構。印度正是因為有了大量的基礎技術人才,才能在過去的 10 年裏實現後來居上的壯舉。


    第四,印度軟件業飛速發展還得益於印度良好的計算機教育機製,它重視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教育,致力於培養出複合型軟件工程師——不但懂程序設計,而且懂哲學、曆史、藝術等,多學科教育的成果能拓展他們的思維,賦予他們創新的意識,而這正是優秀軟件工程師所必備的條件。目前,為了在新世紀保持“軟件大國”的地位,印度政府決定在全國教學大綱中引入 it 教育,大力推動全國 it 教育正規化、係統化。


    印度的高等教育聞名世界,印度高校的師資、教材、教學管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著名學府相比並無差異。尤其是班加羅爾大學、韋洛爾科技大學等五星級著名學府,他們的師資、教材和教學管理與世界名牌大學幾乎處於同一水平。在師資力量、學校規模、學科設置等方麵與國際接軌,人才輸出更是堪稱世界一流。畢業生在國際人才市場上備受青睞。2000 年 5 月,印度的信息技術部長在華盛頓自豪地宣布,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國輸出 20 萬名 it 人才。印度已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信息技術產業和人才的大國”。目前,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德國,這些國家都對印度的信息技術人才求賢若渴。


    第五,創造條件吸引留學人員歸國創業,這無疑是印度信息產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利用良好的工作和經營環境這一“梧桐樹”,吸引滯留海外的大量軟件人才這隻“金鳳凰”回國服務。在矽穀和華爾街工作的印度人,包括已升任到美國公司領導位置的高技術畢業生,開始紛紛踏上歸國的旅程。這些海外歸來的軟件人才,不僅掌握了從事軟件開發與服務的良好技能和豐富經驗,為印度軟件開發技術優勢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與海外軟件同行建立了密切的業務聯係,為印度軟件產業出口優勢的形成鋪平了道路。


    此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同樣在印度軟件業的快速成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注重創新、效率和質量管理,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開放的政策環境為印度軟件業創造了有利條件。鼓勵國內外投資,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前來合作,進一步推動了產業的繁榮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就是印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心可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心可可並收藏這就是印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