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宗教眾多的國家,以印度教為主,同時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的存在,將英語和印地語作為他們官方使用的語言。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印度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製度。
一、印度古代以宗教為主的教育
在古代的印度社會,占主導地位的始終是以印度教為主的宗教,整個社會的政治、生產方式、社會運行都是依靠宗教來進行的,因此也就必然會影響到教育的領域,在教育方麵也迎合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以及統治者的意願。
1、婆羅門教育
印度最早的有曆史記載的教育是在吠陀時代,主要的教材是《吠陀》,它被視為聚集了世間所有的智慧和知識的書籍,所有接受教育的人都離不開它。
當時的印度社會是按照種姓製度來進行等級劃分的,而隻有婆羅門的人才擁有受教育的權力。所以為了保證婆羅門的純正,規定孩子的教育需要由各自的父母來承擔,並且由於《吠陀》一書用梵文寫成,在他們的心目中是很神聖的,不被允許抄寫,就隻能口耳相傳,因此要將這一部經典學完,需要花費將近10年的時間,耗時耗力。這種家庭教育隻負責教授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接受教授的人又不同,其所理解的《吠陀》也是不大相同的,這就造成了教育的不統一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以及當時宗教祭祀的需要,“學校”這種統一的教學機構應運而生。有吠陀學校、“圖洛司”學校、古儒學校、以及早期的高等教育,逐步增加了學科,完善了教育內容,尤其以塔克撒西拉大學校最為著名,吸引了印度無數學子。
2、佛教教育
佛教奉行“眾生平等”的思想,衝擊了婆羅門嚴格的等級製度,打破了隻有婆羅門才能夠接受教育的專製局麵,認為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
佛教的主要活動場地是寺院,因此寺院也就成為了佛教子弟受教育的場所。能夠進入到這裏學習的人,必須要經過父母的允許,還要通過寺院的身體檢查,入學的人要剃頭,身著袈裟。他們的老師就是寺院裏的大和尚,主要教學內容是佛教經典和宗教哲學,教課方式也是口耳相傳,但這隻是初級階段,到了學習的高級階段,就要開始議論和爭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自己對佛教經典的理解得到升華。學習到最後還會有一個“畢業考試”,合格的人被稱作比丘,可以自由選擇是留在寺院還是回家。此外,本著普度眾生的原則,佛教之人也會在家庭中誦讀佛教教義,讓家族中的小輩們和周圍的人能夠耳濡目染。
隨著時間的發展,當時的一些寺院逐漸演變成為了高等教育的學府,許多對佛教感興趣的人或者是立誌要成為僧侶的人,滿了20歲都要去到這樣的寺院進修學習,所傳授的知識也不再僅限於佛教經典,還要學習如醫學、藥理、哲學等科目,培養全能型人才。
二、英國殖民地時期的教育
英國將印度變為自己的殖民地之後,就按照自己的觀念來教育印度人,教授給他們西方工業文明的最新成果,以便讓他們能夠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印度教育的現代化進程。
由於雙方語言不同,最初的教育是要盡快教印度民眾掌握語言,英國由此建立了貝拿萊斯梵文學校、威廉堡學院等一係列新式學校,在教授語言的同時也教給他們工作的技能,受到來印度的歐洲人和印度本地人的歡迎,都爭相入學。在這些學校中,他們教授英語、文學、基督教經典,還讓學生們學習詩文、經文和寫作,學校的老師多是英國來的傳教士,這一係列措施提升了印度人民的知識水平。
進入到19世紀中葉,殖民教育逐步成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教育結構和管理模式,確立起了印度教育的現代體係,使得印度的教育獲得了急速發展。這一時期學校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加大,還創建了一些高等教育學府,但總體上還是以私人辦學為主,有力地普及了印度當地的教育。
總體看,盡管英國對於印度殖民統治總體上來說是災難性的,但是它仍然推動了印度的社會進步,尤其是他們在印度教育領域做出的貢獻,使印度文明邁向了現代化。
首先,促進了印度資產階級新型知識分子的出現,那時能夠接受教育的通常都是貴族或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在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之後,使他們具備了反封建反殖民的思想傾向,為後來印度的資產階級民族改良運動奠定了基礎。隨著印度知識分子的不斷增多,受壓迫的程度不斷加深,他們開始探索使國家改變落後貧窮麵貌的方法,進行了一次次的改革活動,還建立了不少改革團體。他們還通過考試,進入到當時上層的統治階級,逐步擴大了在政治方麵的話語權,為印度民族的解放做了前期的準備。
其次,西方殖民教育宣揚自由平等的社會思想,也使得在印度傳統教育中的邊緣者——女性,進入到受教育的範圍之內,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從這裏開始逐步解放婦女的固有觀念,逐步達到男女平等的理想。
三、獨立至今印度的現代教育體製
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印政府也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開始推行現代式教育,國民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得到提高。在中央設人力資源開發部,下設教育局,負責教育規劃和教育政策的製定,協調高等教育和技術教育機構,維係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科研、師範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學撥款委員會負責高等教育的管理,協調高等教育發展,保證高等教育質量,分配高等教育經費。據2021-2022年印度教育部年報顯示,印度女性識字率是64.63%,男性為80.88%。
1、普及中小學教育
由於印度長期受到種姓製度的統治,充滿了等級歧視和性別歧視,導致受教育者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城鄉結構不平衡,因此雖然政府當初頒布了《受教育權利法案》,卻沒能受到很好的成效。直到2001年,女性識字人數僅僅占比54.16%,城鄉識字比例差居然達到了20%。
經過印度政府的不懈努力,打破了原來的教育體係,逐步建立起來今天比較完備的中小學教育體係。根據印度憲法規定,6-14周歲的兒童必須接受學校教育。
印度采用的是10+2+3學製,即基礎教育10年,高中2年,大學本科3年。10年基礎教育是麵向所有學生的無差別化教育,包括小學5年,高小3年,初中2年。因此,8年免費義務教育僅覆蓋了初等教育階段,沒有包括中等教育階段。
學前階段不屬於義務教育,3-5歲年齡的兒童可以交費上托兒所、幼兒園。這個階段的孩子了解學校生活的知識,學習讀寫基礎詞匯。
小學教育(primary education)為義務教育:該階段通常從6歲開始,包括1到5年級(有些邦可能延長到6年級)。小學教育著重於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包括數學、科學、語言、社會科學、體育等學科。
初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該階段通常從6年級開始,6至8年級為高級小學階段,屬於義務教育,9至10年級為初中階段(非義務教育)。初等教育階段的典型課程包括三門語言課程:當地方言、英語和一門選修語言。初等教育擴展了學科範圍,包括進階的數學、科學、語言、社會科學、文學、藝術、體育等學科,以期讓學生們能夠全麵發展。
印度的中學是從九年級開始,一直到十二年級畢業。中學由兩年周期組成,被稱為 “標準 x “和 “標準 xii”,對應中文常稱為初中和高中。中學仍由政府資助,政府還鼓勵家長免費就讀。九至十年級除增設第三語言外,其他科目與六至八年級同。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第一語言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習第二、三語言的時間增多,學習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時相對增多。
中小學中以屬公立性質的邦立學校為多。私立學校既有宗教團體辦的, 具有強烈的宗教性,又有以英國公學為模式辦的,稱“公學”及“模範學校”。邦委員會負責向通過 10 年級考試的學生頒發初等教育證書。未通過 10 年級考試的學生將被留級,直到他們取得令人滿意的分數。然後,學生需要進入高中學習,在那裏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 “學習方向”。高中的入學競爭相當激烈,因此,學生必須在整個初中階段學業成績優異,這樣能夠進入自己選擇的高中。進入高中,就明確地分為了兩組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學生們也要在這個階段決定自己將來是要繼續上學還是直接去工作。兩種選擇會有兩種不同的課程設置,繼續上學的課程會比較偏向書麵知識的傳授,而如果選擇就業,就會多一些職業選擇、以及職業技能傳授的課程,讓學生能夠自由發展。
但實際上,由於經濟水平和社會分化等因素,8年義務教育至今也未完全普及。印度普及義務教育進程在80年代加快後。印度的義務教育階段始於6歲,並持續到16歲。在該階段,印度的教育體係由各邦政府負責管理和監督,因此在不同邦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差異。
據2018年媒體統計,全印約有140萬間中小學校,在校學生人數約2.5億人(中國當時數據約為1.8億),屬於義務教育的初等教育就有約2億人。私立學校數量隻占25%,但學生數量卻高達40%(中國為8.2%),也就是說約1億學生在私立的中小學校就讀。
2019年,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項新的教育政策,提出了多樣化的改革措施,目標是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的質量和包容性。根據新政策,印度將朝著實施12年的義務教育的目標邁進,通過引入幼兒教育和擴大中學教育的範圍來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
2、發展高等教育
印度為了提升國家的高等教育水平,於1953年成立印度大學教育撥款委員會,此後,印度的高等教育院校逐步增加。目前,印度有200多所綜合大學,6000多所高等院校,2000多所研究院。截止2022年底,印度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為4330萬。這一數字反映了印度高等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張,與2014-2015年的數據相比,2021-2022年的在學總人數增長了3420萬,顯示出印度高等教育的大幅增長趨勢。這種增長不僅體現在總人數的增加,還反映在毛入學率的提高上,從2014-2015年的23.7%提高到2021-2022年的28.4%,這表明印度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正在不斷提高。
持有高中畢業證書的學生可申請入大學學習,一般經過 3年(工、商、醫、法等專業通常要 4年~6年)的學習和實習,可獲學士學位或專業資格,通過碩士學位課程考試,可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要求在獲得碩士學位後,至少從事 2年的專業研究。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再經過 3年以上的研究,還可獲科學博士或文學博士學位。
高等院校也分為很多不同的種類,有大學、學院、大學研究部,大學可以分為國立大學和邦立大學,學院一般是私立較多,學位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方便想要深造的人繼續學習。還有一些師範類院校,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各個等級培養各個階段的教師,有幼兒師範學校、中等師範學校、大學教育學院、大學研究部,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係。另外,還發展了成人教育,這類教育的重點在於掃盲,提高社會識字率,最終減少文盲,提高社會全體成員的文化水平。
此外,由於印度的聯邦體製,地區和地區的教育都不大相同。受舊教育體係影響,印度有很多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可以提供英國係統下的ib國際預科教育。
總得看,印度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使得印度教育水平達到了高度發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在亞洲甚至在世界範圍的教育中都享有一定的聲譽,不僅吸引了印度本地的學子,更是接收容納了不少的外國留學生。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使得印度社會不斷走向文明,對推進國家的整體發展有深遠的意義。
一、印度古代以宗教為主的教育
在古代的印度社會,占主導地位的始終是以印度教為主的宗教,整個社會的政治、生產方式、社會運行都是依靠宗教來進行的,因此也就必然會影響到教育的領域,在教育方麵也迎合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以及統治者的意願。
1、婆羅門教育
印度最早的有曆史記載的教育是在吠陀時代,主要的教材是《吠陀》,它被視為聚集了世間所有的智慧和知識的書籍,所有接受教育的人都離不開它。
當時的印度社會是按照種姓製度來進行等級劃分的,而隻有婆羅門的人才擁有受教育的權力。所以為了保證婆羅門的純正,規定孩子的教育需要由各自的父母來承擔,並且由於《吠陀》一書用梵文寫成,在他們的心目中是很神聖的,不被允許抄寫,就隻能口耳相傳,因此要將這一部經典學完,需要花費將近10年的時間,耗時耗力。這種家庭教育隻負責教授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接受教授的人又不同,其所理解的《吠陀》也是不大相同的,這就造成了教育的不統一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以及當時宗教祭祀的需要,“學校”這種統一的教學機構應運而生。有吠陀學校、“圖洛司”學校、古儒學校、以及早期的高等教育,逐步增加了學科,完善了教育內容,尤其以塔克撒西拉大學校最為著名,吸引了印度無數學子。
2、佛教教育
佛教奉行“眾生平等”的思想,衝擊了婆羅門嚴格的等級製度,打破了隻有婆羅門才能夠接受教育的專製局麵,認為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
佛教的主要活動場地是寺院,因此寺院也就成為了佛教子弟受教育的場所。能夠進入到這裏學習的人,必須要經過父母的允許,還要通過寺院的身體檢查,入學的人要剃頭,身著袈裟。他們的老師就是寺院裏的大和尚,主要教學內容是佛教經典和宗教哲學,教課方式也是口耳相傳,但這隻是初級階段,到了學習的高級階段,就要開始議論和爭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自己對佛教經典的理解得到升華。學習到最後還會有一個“畢業考試”,合格的人被稱作比丘,可以自由選擇是留在寺院還是回家。此外,本著普度眾生的原則,佛教之人也會在家庭中誦讀佛教教義,讓家族中的小輩們和周圍的人能夠耳濡目染。
隨著時間的發展,當時的一些寺院逐漸演變成為了高等教育的學府,許多對佛教感興趣的人或者是立誌要成為僧侶的人,滿了20歲都要去到這樣的寺院進修學習,所傳授的知識也不再僅限於佛教經典,還要學習如醫學、藥理、哲學等科目,培養全能型人才。
二、英國殖民地時期的教育
英國將印度變為自己的殖民地之後,就按照自己的觀念來教育印度人,教授給他們西方工業文明的最新成果,以便讓他們能夠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印度教育的現代化進程。
由於雙方語言不同,最初的教育是要盡快教印度民眾掌握語言,英國由此建立了貝拿萊斯梵文學校、威廉堡學院等一係列新式學校,在教授語言的同時也教給他們工作的技能,受到來印度的歐洲人和印度本地人的歡迎,都爭相入學。在這些學校中,他們教授英語、文學、基督教經典,還讓學生們學習詩文、經文和寫作,學校的老師多是英國來的傳教士,這一係列措施提升了印度人民的知識水平。
進入到19世紀中葉,殖民教育逐步成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教育結構和管理模式,確立起了印度教育的現代體係,使得印度的教育獲得了急速發展。這一時期學校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加大,還創建了一些高等教育學府,但總體上還是以私人辦學為主,有力地普及了印度當地的教育。
總體看,盡管英國對於印度殖民統治總體上來說是災難性的,但是它仍然推動了印度的社會進步,尤其是他們在印度教育領域做出的貢獻,使印度文明邁向了現代化。
首先,促進了印度資產階級新型知識分子的出現,那時能夠接受教育的通常都是貴族或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在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之後,使他們具備了反封建反殖民的思想傾向,為後來印度的資產階級民族改良運動奠定了基礎。隨著印度知識分子的不斷增多,受壓迫的程度不斷加深,他們開始探索使國家改變落後貧窮麵貌的方法,進行了一次次的改革活動,還建立了不少改革團體。他們還通過考試,進入到當時上層的統治階級,逐步擴大了在政治方麵的話語權,為印度民族的解放做了前期的準備。
其次,西方殖民教育宣揚自由平等的社會思想,也使得在印度傳統教育中的邊緣者——女性,進入到受教育的範圍之內,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從這裏開始逐步解放婦女的固有觀念,逐步達到男女平等的理想。
三、獨立至今印度的現代教育體製
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印政府也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開始推行現代式教育,國民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得到提高。在中央設人力資源開發部,下設教育局,負責教育規劃和教育政策的製定,協調高等教育和技術教育機構,維係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科研、師範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學撥款委員會負責高等教育的管理,協調高等教育發展,保證高等教育質量,分配高等教育經費。據2021-2022年印度教育部年報顯示,印度女性識字率是64.63%,男性為80.88%。
1、普及中小學教育
由於印度長期受到種姓製度的統治,充滿了等級歧視和性別歧視,導致受教育者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城鄉結構不平衡,因此雖然政府當初頒布了《受教育權利法案》,卻沒能受到很好的成效。直到2001年,女性識字人數僅僅占比54.16%,城鄉識字比例差居然達到了20%。
經過印度政府的不懈努力,打破了原來的教育體係,逐步建立起來今天比較完備的中小學教育體係。根據印度憲法規定,6-14周歲的兒童必須接受學校教育。
印度采用的是10+2+3學製,即基礎教育10年,高中2年,大學本科3年。10年基礎教育是麵向所有學生的無差別化教育,包括小學5年,高小3年,初中2年。因此,8年免費義務教育僅覆蓋了初等教育階段,沒有包括中等教育階段。
學前階段不屬於義務教育,3-5歲年齡的兒童可以交費上托兒所、幼兒園。這個階段的孩子了解學校生活的知識,學習讀寫基礎詞匯。
小學教育(primary education)為義務教育:該階段通常從6歲開始,包括1到5年級(有些邦可能延長到6年級)。小學教育著重於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包括數學、科學、語言、社會科學、體育等學科。
初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該階段通常從6年級開始,6至8年級為高級小學階段,屬於義務教育,9至10年級為初中階段(非義務教育)。初等教育階段的典型課程包括三門語言課程:當地方言、英語和一門選修語言。初等教育擴展了學科範圍,包括進階的數學、科學、語言、社會科學、文學、藝術、體育等學科,以期讓學生們能夠全麵發展。
印度的中學是從九年級開始,一直到十二年級畢業。中學由兩年周期組成,被稱為 “標準 x “和 “標準 xii”,對應中文常稱為初中和高中。中學仍由政府資助,政府還鼓勵家長免費就讀。九至十年級除增設第三語言外,其他科目與六至八年級同。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第一語言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習第二、三語言的時間增多,學習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時相對增多。
中小學中以屬公立性質的邦立學校為多。私立學校既有宗教團體辦的, 具有強烈的宗教性,又有以英國公學為模式辦的,稱“公學”及“模範學校”。邦委員會負責向通過 10 年級考試的學生頒發初等教育證書。未通過 10 年級考試的學生將被留級,直到他們取得令人滿意的分數。然後,學生需要進入高中學習,在那裏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 “學習方向”。高中的入學競爭相當激烈,因此,學生必須在整個初中階段學業成績優異,這樣能夠進入自己選擇的高中。進入高中,就明確地分為了兩組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學生們也要在這個階段決定自己將來是要繼續上學還是直接去工作。兩種選擇會有兩種不同的課程設置,繼續上學的課程會比較偏向書麵知識的傳授,而如果選擇就業,就會多一些職業選擇、以及職業技能傳授的課程,讓學生能夠自由發展。
但實際上,由於經濟水平和社會分化等因素,8年義務教育至今也未完全普及。印度普及義務教育進程在80年代加快後。印度的義務教育階段始於6歲,並持續到16歲。在該階段,印度的教育體係由各邦政府負責管理和監督,因此在不同邦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差異。
據2018年媒體統計,全印約有140萬間中小學校,在校學生人數約2.5億人(中國當時數據約為1.8億),屬於義務教育的初等教育就有約2億人。私立學校數量隻占25%,但學生數量卻高達40%(中國為8.2%),也就是說約1億學生在私立的中小學校就讀。
2019年,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項新的教育政策,提出了多樣化的改革措施,目標是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的質量和包容性。根據新政策,印度將朝著實施12年的義務教育的目標邁進,通過引入幼兒教育和擴大中學教育的範圍來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
2、發展高等教育
印度為了提升國家的高等教育水平,於1953年成立印度大學教育撥款委員會,此後,印度的高等教育院校逐步增加。目前,印度有200多所綜合大學,6000多所高等院校,2000多所研究院。截止2022年底,印度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為4330萬。這一數字反映了印度高等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張,與2014-2015年的數據相比,2021-2022年的在學總人數增長了3420萬,顯示出印度高等教育的大幅增長趨勢。這種增長不僅體現在總人數的增加,還反映在毛入學率的提高上,從2014-2015年的23.7%提高到2021-2022年的28.4%,這表明印度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正在不斷提高。
持有高中畢業證書的學生可申請入大學學習,一般經過 3年(工、商、醫、法等專業通常要 4年~6年)的學習和實習,可獲學士學位或專業資格,通過碩士學位課程考試,可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要求在獲得碩士學位後,至少從事 2年的專業研究。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再經過 3年以上的研究,還可獲科學博士或文學博士學位。
高等院校也分為很多不同的種類,有大學、學院、大學研究部,大學可以分為國立大學和邦立大學,學院一般是私立較多,學位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方便想要深造的人繼續學習。還有一些師範類院校,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各個等級培養各個階段的教師,有幼兒師範學校、中等師範學校、大學教育學院、大學研究部,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係。另外,還發展了成人教育,這類教育的重點在於掃盲,提高社會識字率,最終減少文盲,提高社會全體成員的文化水平。
此外,由於印度的聯邦體製,地區和地區的教育都不大相同。受舊教育體係影響,印度有很多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可以提供英國係統下的ib國際預科教育。
總得看,印度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使得印度教育水平達到了高度發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在亞洲甚至在世界範圍的教育中都享有一定的聲譽,不僅吸引了印度本地的學子,更是接收容納了不少的外國留學生。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使得印度社會不斷走向文明,對推進國家的整體發展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