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熱心讀者的持續關注,應讀者之約,今天梳理一下印度懸疑電影《誤殺瞞天記》的劇情,給大家奉上。
自古以來“官逼民反,懲奸鋤惡”的故事是最受老百姓歡迎的題材,從“水滸傳”到“羅賓漢”這種重複了幾百年的套路讓人百看不厭。可是印度著名懸疑電影《誤殺瞞天記》卻給出了一個“民逼官反”的故事,表麵上是一部百姓反抗強權的故事,可是背後卻埋藏著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令人錯愕不已。
《誤殺瞞天記》上映於2015年,雖然沒有傳統印度電影的歌舞場麵,可是冗長的鋪墊情節也確是必不可少的。影片用倒敘的手法,很好的鋪墊了一個讀書少、但愛看電影的爸爸通過電影裏學到的知識,巧妙的用瞞天過海的方式,幫助犯罪的女兒擺脫懸疑的故事。
電影中針鋒相對的兩方在身份地位上天差地別,完全是傳統意義上仗勢欺人的人物安排。
出身低種姓的維傑與家人平靜地生活在一個邊遠小鎮上,熱心善良的維傑平時喜歡助人為樂,沒事愛打抱不平,甚至還幫著為警察局裝修的建築商爭取利益。這樣的性格使得他人緣極好,但也因此與鎮上的警察結怨。同時自幼父母雙亡的維傑是個孤兒,受人恩惠長大成人的他,同樣也收養了一個女孩,就是電影中的大女兒。
電影前半段一係列精心設計的鋪墊,給維傑這個人物戴上了的光環,也使得後來光環下出現的陰影顯得那麽紮眼。
維傑需要麵對的則是一位飛揚跋扈的警察局女督察,從膚色和口音上就可以辨別出她的種姓遠遠高於維傑。女督察始終在電影中衣冠楚楚,從穿著到發型都打扮得一絲不苟。然而她卻在後來的情節中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一步步邁向深淵。
電影中三番四次地強調出身低賤的維傑連小學都沒有畢業,隻有四年級文化水平的他,卻把一幫有權有勢的精英玩弄於股掌之間。維傑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鎮上做著有線電視網的“大”生意,其實就是為鄉親們整天播放盜版電影。每天的工作便是坐在辦公室裏看電影,這個職業使維傑有機會接觸大量的警匪片。正是這樣一位小學文化程度的電影發燒友在家人遭受威脅之時,下意識將平時觀看的電影中各種異想天開的犯罪情節拚湊出來,製造了一起令人瞠目結舌的彌天大謊。
在完成了正反兩方人物設定之後,電影開始了一個令人腦殼發麻的“計中計”。
維傑的大女兒報名參加了一個夏令營,囊中羞澀的維傑雖然在聽到報名費後一哆嗦,但還是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女兒的請求,沒想到這次夏令營卻引來了一場悲劇。一位來路不善的紈絝子弟整天拿著手機偷拍女生,更為惡劣的是他還在夏令營結束後拿著偷拍的大女兒洗澡的過程全都拍了下來,甚至用視頻威脅,讓她半夜跟他在倉庫裏相會,不然他就會立刻把這段視頻傳到網上去。
大女兒將此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為了維護女兒的聲譽,便決定與他一同去見這個紈絝子弟。沒想到這個紈絝子弟在見到母女兩人的姿色後,更加有恃無恐,甚至企圖淩辱護女心切的母親。母女兩人與他搶奪手機的過程中,女孩失手打死了這個惡少,隨後趕來的維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替家人掩蓋真相。
維傑異常冷靜,他安撫著母女倆,詢問細節,迅速做出了決定 在他的心中,一個瞞天過海的計劃逐漸成型,他讓他們把現場收拾好,關好門窗造成無人在家的假象,警察上門查問的時候便正好可以撒謊說 他們當天並不在家。
原來他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看犯罪電影,別看他隻有小學四年級的文化水平,但每天看片彌補了知識的不足,甚至培養了他超強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沒想到今天終於派上了用場。他準備利用在電影裏學到的知識,徹底銷毀證據。他先是想辦法銷毀了惡少的手機卡,又將惡少死前開來的汽車推到了湖裏。處理完所有證據,他告訴屬下員工,他要帶著家人去城裏聽大師講經。
同時,在自家花園中挖坑埋完屍體後,他發現被自己女兒誤殺的惡少竟然就是當地警察局督察的兒子,全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維傑發現掩埋被害人的屍體容易,要想抹去他在遇害當天的行蹤卻比登天還難,隻要警方對時間地點人物稍加比對,就能將線索指向曾經與被害人一起去夏令營的維傑大女兒。
果然不出所料,“神勇”的印度警方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維傑,然而令警方感到難堪的是在審訊中發現所有的證據都證明這家人的“清白”。
原來天才的維傑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計策,全家齊心協力一起編造了在事發當天外出旅遊的證據來蒙混過關。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全家人便匆忙打包行李前往相鄰的城市參加一場早已結束的布道會,那麽機智的維傑是怎樣硬生生把隔天的出遊往前挪了一天呢?
把寶萊塢電影看得滾瓜爛熟的維傑立即想到人性中得一個弱點,總是相信“眼見為實”。
一家人開始了一趟虛幻的旅途,他們一路上總是有意無意的與人搭訕,總是製造各種機會對別人的工作大加讚賞,使得所有人都對這家人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從餐廳老板到電影院放映員,從公交車售票員到旅店服務員,事後這些人都被警方傳喚,並且異口同聲地證明了這家人的確出現在了另一個城市。
那麽他們又是如何成功的讓所有證人都將時間搞錯的呢?一家人特意入住了一個管理鬆懈的小旅店,使得維傑有機會趁人不備篡改了入住登記日期。
然後這家人在一周之後又特意故地重遊,並且又特意地“巧遇”了這些日後必將出庭作證的人,反複熱情的打招呼,故意錯誤的提醒對方是在事發當天見過麵。如此強烈的心理暗示,使得這些證人在幾天之後不由自主地做了偽證。
就這樣,在警方破案之時,守株待兔的維傑早已準備好了所有的人證和物證,所有的證據嚴絲合縫,女督察隻得眼睜睜的看著仇人從自己的眼皮底下走出警察局。
電影拍到這裏已經是一部不亞於任何好萊塢懸疑大片的作品了,然而這隻是一個令人腦殼發麻的“計中計”的前半部分。
真正的好戲剛剛上場。失去兒子的痛苦令女督察瘋狂,她惱羞成怒使出了必殺技,殘忍的“刑訊逼供”。一家人即使被打得頭破血流也硬是不招,氣急敗壞的印度警察竟然對維傑最小的女兒下手,小女兒出於恐懼,並受到他們的暴力對待,在精神很肉體的雙重施壓下,5歲的小女兒說出了當晚自己看到的事情,供出了被害人屍體的下落。
眾目睽睽之下,印度警方挖出了一具野狗的屍體,而根本不是被害人。在場眾人都傻眼了,維傑看時機到了,他一把抱起自己的小女兒走到封鎖線邊上,大聲地對著找來的媒體鏡頭說出警察局長濫用私刑,屈打成招的真相,還指出警察蓋頓德就是對他們施加暴力的人。女督察驚恐而又憤怒的回眸怒視維傑,因為她知道自己被人“設計”了,被隻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的維傑耍得團團轉。
此時,電影開局給維傑所作的鋪墊發生了效果,看著當地的\"活雷鋒\"遭到印度警察的無理“迫害”,群眾們群情激憤。再加上有了輿論的力量,這件事情在印度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於是施暴者瞬間變為受害者,沒有人同情那位失去兒子的女督察。
事實真相是,維傑瞞著家人將被害人的屍體偷偷轉移,替換成一條野狗。於是事態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不可一世的女督察迫於媒體壓力而辭去公職,警方受到法庭禁令不得隨意接觸維傑一家。
這才是維傑精心謀劃的“計中計”,電影中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電影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維傑料定印度警察最後將使用暴力手段對待自己家人,特別是家中最小的女兒。畢竟按照常理這麽小的孩子是不會撒謊的,而事實上維傑的小女兒也最後在遭受刑訊逼供後如實交代。正是這關鍵而又錯誤的信息誤導了印度警方,才使得維傑有機會利用媒體來保護全家。
維傑不得不將整件事情鬧得不可收拾。對於維傑這樣一個來自印度低種姓階層的老百姓,招惹了電影中這位女督察的後果隻能是死路一條。維傑采取的手段耐人尋味,由於沒有正當的法律途徑來解決,他不得不選擇了不擇手段將對方毀滅的結局。
電影結尾,驕傲的女督察已經淪為一介平民,辭職以後的女督察米拉和丈夫以私人的名義把維傑約了出來,米拉看上去再沒有了往日的銳氣,她懇求維賈伊告訴他們山米到底在哪裏就算他已經不在人世了,也想知道真相。維傑沒有屈服於強權,但是對於一位失去兒子的母親,他卻再也無法感到心安理得。維傑深表歉意,告訴他們兒子已經不在了,卻沒有表示悔恨,原因是“為了保護家人,我可以不擇手段”。米拉很傷心,但是經過這些事情以後,米拉仿佛也明白了,自己兒子之所以會死,也是因為她平時對他的管教不嚴,才使得他走上了歪路,如今她肚子裏又懷了個寶寶,她也誠心地悔過了,一定會吸取教訓好好教育第二個兒子的。
影片最後,警察局又來了一個新局長,雖然沒把將維傑繩之以法,但他們還會繼續調查此案,一旦發現薩姆的屍體就完蛋了。警察認為維傑一家還是有嫌疑,隻是找不到屍體,等警察找到屍體等待維傑的就是法律的製裁,而維傑反而恭維警察,並認為警察會永遠保護維傑一家。而他一轉身,一切伏筆都開始明了。
那麽,被害人的屍體究竟在哪裏?原來在電影開始就埋下了一個伏筆,維傑幫助了一個為警察局裝修的建築商,使他得以機會進入警察局的建築工地,那麽現在你們總該知道屍體的下落了吧。
是的,局長做夢也沒想到,維傑竟然把屍體藏在了新建的警察局下麵,隻要他不說出來,估計警察局查到天荒地老也找不到惡少的屍體。
維傑和家人一波三折,腦洞大開的細節操作讓人歎為觀止,拍案叫絕,神乎其神,突破天際。電影《誤殺瞞天記》沒有給人一個羅賓漢式的痛快,而是讓人看了個坐立不安。一部優秀電影的特點就是不會給出簡單粗暴的價值觀,而是留出足夠的空間給人思考,電影《誤殺瞞天記》正是做到了這一點。電影結局雖然悲慘,但人性色彩濃厚,還引人深思。電影對於維傑一家人的描寫很有說服力,這也是該片能夠深深抓住人心的原因。至於,正義與法律之間如何取舍,也是該片引發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總得看,《誤殺瞞天記》講的是作為平民階層的男主智鬥警察,挑戰權力階層的故事,整個故事懸念迭起、布局精妙,部分情節設置刺激燒腦,反轉讓人看得也很爽,而使之具有深度的是電影裏反映出的許多社會問題,比如警察貪汙腐敗、以權謀私、平民法律意識淡薄、司法機關濫用私刑等等。電影最後,新警局的建立,新警察的報到,以及最後賜給米拉的寶寶,都蘊含了導演對社會未來的期望。而對於我們來說,拋開電影裏主角選擇隱瞞真相這一選擇的道德上的爭論,我們能收獲領悟到的就是,生存在世界上,要懂得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麵對欺壓和壓迫,我們要機智地、勇敢地說不,但同時也要堅守法律底線,不做違反法律法規的任何事情。
自古以來“官逼民反,懲奸鋤惡”的故事是最受老百姓歡迎的題材,從“水滸傳”到“羅賓漢”這種重複了幾百年的套路讓人百看不厭。可是印度著名懸疑電影《誤殺瞞天記》卻給出了一個“民逼官反”的故事,表麵上是一部百姓反抗強權的故事,可是背後卻埋藏著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令人錯愕不已。
《誤殺瞞天記》上映於2015年,雖然沒有傳統印度電影的歌舞場麵,可是冗長的鋪墊情節也確是必不可少的。影片用倒敘的手法,很好的鋪墊了一個讀書少、但愛看電影的爸爸通過電影裏學到的知識,巧妙的用瞞天過海的方式,幫助犯罪的女兒擺脫懸疑的故事。
電影中針鋒相對的兩方在身份地位上天差地別,完全是傳統意義上仗勢欺人的人物安排。
出身低種姓的維傑與家人平靜地生活在一個邊遠小鎮上,熱心善良的維傑平時喜歡助人為樂,沒事愛打抱不平,甚至還幫著為警察局裝修的建築商爭取利益。這樣的性格使得他人緣極好,但也因此與鎮上的警察結怨。同時自幼父母雙亡的維傑是個孤兒,受人恩惠長大成人的他,同樣也收養了一個女孩,就是電影中的大女兒。
電影前半段一係列精心設計的鋪墊,給維傑這個人物戴上了的光環,也使得後來光環下出現的陰影顯得那麽紮眼。
維傑需要麵對的則是一位飛揚跋扈的警察局女督察,從膚色和口音上就可以辨別出她的種姓遠遠高於維傑。女督察始終在電影中衣冠楚楚,從穿著到發型都打扮得一絲不苟。然而她卻在後來的情節中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一步步邁向深淵。
電影中三番四次地強調出身低賤的維傑連小學都沒有畢業,隻有四年級文化水平的他,卻把一幫有權有勢的精英玩弄於股掌之間。維傑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鎮上做著有線電視網的“大”生意,其實就是為鄉親們整天播放盜版電影。每天的工作便是坐在辦公室裏看電影,這個職業使維傑有機會接觸大量的警匪片。正是這樣一位小學文化程度的電影發燒友在家人遭受威脅之時,下意識將平時觀看的電影中各種異想天開的犯罪情節拚湊出來,製造了一起令人瞠目結舌的彌天大謊。
在完成了正反兩方人物設定之後,電影開始了一個令人腦殼發麻的“計中計”。
維傑的大女兒報名參加了一個夏令營,囊中羞澀的維傑雖然在聽到報名費後一哆嗦,但還是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女兒的請求,沒想到這次夏令營卻引來了一場悲劇。一位來路不善的紈絝子弟整天拿著手機偷拍女生,更為惡劣的是他還在夏令營結束後拿著偷拍的大女兒洗澡的過程全都拍了下來,甚至用視頻威脅,讓她半夜跟他在倉庫裏相會,不然他就會立刻把這段視頻傳到網上去。
大女兒將此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為了維護女兒的聲譽,便決定與他一同去見這個紈絝子弟。沒想到這個紈絝子弟在見到母女兩人的姿色後,更加有恃無恐,甚至企圖淩辱護女心切的母親。母女兩人與他搶奪手機的過程中,女孩失手打死了這個惡少,隨後趕來的維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替家人掩蓋真相。
維傑異常冷靜,他安撫著母女倆,詢問細節,迅速做出了決定 在他的心中,一個瞞天過海的計劃逐漸成型,他讓他們把現場收拾好,關好門窗造成無人在家的假象,警察上門查問的時候便正好可以撒謊說 他們當天並不在家。
原來他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看犯罪電影,別看他隻有小學四年級的文化水平,但每天看片彌補了知識的不足,甚至培養了他超強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沒想到今天終於派上了用場。他準備利用在電影裏學到的知識,徹底銷毀證據。他先是想辦法銷毀了惡少的手機卡,又將惡少死前開來的汽車推到了湖裏。處理完所有證據,他告訴屬下員工,他要帶著家人去城裏聽大師講經。
同時,在自家花園中挖坑埋完屍體後,他發現被自己女兒誤殺的惡少竟然就是當地警察局督察的兒子,全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維傑發現掩埋被害人的屍體容易,要想抹去他在遇害當天的行蹤卻比登天還難,隻要警方對時間地點人物稍加比對,就能將線索指向曾經與被害人一起去夏令營的維傑大女兒。
果然不出所料,“神勇”的印度警方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維傑,然而令警方感到難堪的是在審訊中發現所有的證據都證明這家人的“清白”。
原來天才的維傑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計策,全家齊心協力一起編造了在事發當天外出旅遊的證據來蒙混過關。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全家人便匆忙打包行李前往相鄰的城市參加一場早已結束的布道會,那麽機智的維傑是怎樣硬生生把隔天的出遊往前挪了一天呢?
把寶萊塢電影看得滾瓜爛熟的維傑立即想到人性中得一個弱點,總是相信“眼見為實”。
一家人開始了一趟虛幻的旅途,他們一路上總是有意無意的與人搭訕,總是製造各種機會對別人的工作大加讚賞,使得所有人都對這家人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從餐廳老板到電影院放映員,從公交車售票員到旅店服務員,事後這些人都被警方傳喚,並且異口同聲地證明了這家人的確出現在了另一個城市。
那麽他們又是如何成功的讓所有證人都將時間搞錯的呢?一家人特意入住了一個管理鬆懈的小旅店,使得維傑有機會趁人不備篡改了入住登記日期。
然後這家人在一周之後又特意故地重遊,並且又特意地“巧遇”了這些日後必將出庭作證的人,反複熱情的打招呼,故意錯誤的提醒對方是在事發當天見過麵。如此強烈的心理暗示,使得這些證人在幾天之後不由自主地做了偽證。
就這樣,在警方破案之時,守株待兔的維傑早已準備好了所有的人證和物證,所有的證據嚴絲合縫,女督察隻得眼睜睜的看著仇人從自己的眼皮底下走出警察局。
電影拍到這裏已經是一部不亞於任何好萊塢懸疑大片的作品了,然而這隻是一個令人腦殼發麻的“計中計”的前半部分。
真正的好戲剛剛上場。失去兒子的痛苦令女督察瘋狂,她惱羞成怒使出了必殺技,殘忍的“刑訊逼供”。一家人即使被打得頭破血流也硬是不招,氣急敗壞的印度警察竟然對維傑最小的女兒下手,小女兒出於恐懼,並受到他們的暴力對待,在精神很肉體的雙重施壓下,5歲的小女兒說出了當晚自己看到的事情,供出了被害人屍體的下落。
眾目睽睽之下,印度警方挖出了一具野狗的屍體,而根本不是被害人。在場眾人都傻眼了,維傑看時機到了,他一把抱起自己的小女兒走到封鎖線邊上,大聲地對著找來的媒體鏡頭說出警察局長濫用私刑,屈打成招的真相,還指出警察蓋頓德就是對他們施加暴力的人。女督察驚恐而又憤怒的回眸怒視維傑,因為她知道自己被人“設計”了,被隻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的維傑耍得團團轉。
此時,電影開局給維傑所作的鋪墊發生了效果,看著當地的\"活雷鋒\"遭到印度警察的無理“迫害”,群眾們群情激憤。再加上有了輿論的力量,這件事情在印度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於是施暴者瞬間變為受害者,沒有人同情那位失去兒子的女督察。
事實真相是,維傑瞞著家人將被害人的屍體偷偷轉移,替換成一條野狗。於是事態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不可一世的女督察迫於媒體壓力而辭去公職,警方受到法庭禁令不得隨意接觸維傑一家。
這才是維傑精心謀劃的“計中計”,電影中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電影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維傑料定印度警察最後將使用暴力手段對待自己家人,特別是家中最小的女兒。畢竟按照常理這麽小的孩子是不會撒謊的,而事實上維傑的小女兒也最後在遭受刑訊逼供後如實交代。正是這關鍵而又錯誤的信息誤導了印度警方,才使得維傑有機會利用媒體來保護全家。
維傑不得不將整件事情鬧得不可收拾。對於維傑這樣一個來自印度低種姓階層的老百姓,招惹了電影中這位女督察的後果隻能是死路一條。維傑采取的手段耐人尋味,由於沒有正當的法律途徑來解決,他不得不選擇了不擇手段將對方毀滅的結局。
電影結尾,驕傲的女督察已經淪為一介平民,辭職以後的女督察米拉和丈夫以私人的名義把維傑約了出來,米拉看上去再沒有了往日的銳氣,她懇求維賈伊告訴他們山米到底在哪裏就算他已經不在人世了,也想知道真相。維傑沒有屈服於強權,但是對於一位失去兒子的母親,他卻再也無法感到心安理得。維傑深表歉意,告訴他們兒子已經不在了,卻沒有表示悔恨,原因是“為了保護家人,我可以不擇手段”。米拉很傷心,但是經過這些事情以後,米拉仿佛也明白了,自己兒子之所以會死,也是因為她平時對他的管教不嚴,才使得他走上了歪路,如今她肚子裏又懷了個寶寶,她也誠心地悔過了,一定會吸取教訓好好教育第二個兒子的。
影片最後,警察局又來了一個新局長,雖然沒把將維傑繩之以法,但他們還會繼續調查此案,一旦發現薩姆的屍體就完蛋了。警察認為維傑一家還是有嫌疑,隻是找不到屍體,等警察找到屍體等待維傑的就是法律的製裁,而維傑反而恭維警察,並認為警察會永遠保護維傑一家。而他一轉身,一切伏筆都開始明了。
那麽,被害人的屍體究竟在哪裏?原來在電影開始就埋下了一個伏筆,維傑幫助了一個為警察局裝修的建築商,使他得以機會進入警察局的建築工地,那麽現在你們總該知道屍體的下落了吧。
是的,局長做夢也沒想到,維傑竟然把屍體藏在了新建的警察局下麵,隻要他不說出來,估計警察局查到天荒地老也找不到惡少的屍體。
維傑和家人一波三折,腦洞大開的細節操作讓人歎為觀止,拍案叫絕,神乎其神,突破天際。電影《誤殺瞞天記》沒有給人一個羅賓漢式的痛快,而是讓人看了個坐立不安。一部優秀電影的特點就是不會給出簡單粗暴的價值觀,而是留出足夠的空間給人思考,電影《誤殺瞞天記》正是做到了這一點。電影結局雖然悲慘,但人性色彩濃厚,還引人深思。電影對於維傑一家人的描寫很有說服力,這也是該片能夠深深抓住人心的原因。至於,正義與法律之間如何取舍,也是該片引發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總得看,《誤殺瞞天記》講的是作為平民階層的男主智鬥警察,挑戰權力階層的故事,整個故事懸念迭起、布局精妙,部分情節設置刺激燒腦,反轉讓人看得也很爽,而使之具有深度的是電影裏反映出的許多社會問題,比如警察貪汙腐敗、以權謀私、平民法律意識淡薄、司法機關濫用私刑等等。電影最後,新警局的建立,新警察的報到,以及最後賜給米拉的寶寶,都蘊含了導演對社會未來的期望。而對於我們來說,拋開電影裏主角選擇隱瞞真相這一選擇的道德上的爭論,我們能收獲領悟到的就是,生存在世界上,要懂得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麵對欺壓和壓迫,我們要機智地、勇敢地說不,但同時也要堅守法律底線,不做違反法律法規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