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去意已決
世子的白月光又重生了 作者:月下蘭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年姑娘嫁入秦府時,整個通州城就十分轟動。
有說秦家貪戀周家權勢,寧可娶一個殘疾過門,也要攀上周修遠這棵大樹。
有說那個簡在帝心的四品大員周修遠,仗著周家權勢強按牛頭喝水,逼著秦少遊娶自己的妹妹。
還有人可憐秦少遊年輕有為,卻要守著一個殘疾娘子過日子。
去年的風言風語尚未平息,如今秦少遊又再娶二房,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通州城的人看足了半年的笑話。
臘月已經手腳勤快的收拾東西,又去套馬車。
幾個丫頭們都是她從周府帶來的,雖然隻有一年的情意,卻對她算是忠心。因此一聽說這幾日要出去避避風頭,各個都是喜形於色,如籠中囚鳥躍躍欲飛。
周庭芳沒什麽可帶的。
衣裳和日用品等都是臘月在收拾,她隻是推著輪椅,艱難的走到了書架麵前。
書是必須要帶走的。
周庭芳向來書不離手。
書架上滿滿幾架的書,每一本都被翻爛,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著她的批注。
這些是她十幾年的心血。
她上輩子意外身死,魂穿魏朝周庭芳,五歲開蒙,一個月便能識得異世的《千字文》,六歲就不再是睜眼瞎,七歲開始讀四書五經。
人生軌跡就如同上輩子一樣,苦學不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而那時,兄長周修遠還狀若癡呆,口不能言,每日隻知招貓逗狗,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
當年祖父辦事不力被先皇責罰,連累他們整個周家流放北方,一夕之間從朝廷勳貴淪為下等賤民,貧困潦倒,食不果腹,受盡淩辱。
周家一大家子就靠著男丁們碼頭苦力和倒夜香,女眷們縫補漿洗勉強度日。
而父親心比天高,從不認命,這輩子就指望著有朝一日風光回京,重現周家當年盛世榮光。
因此周修遠從出生起,就背負著改換周家門庭的沉重命運。
隻是可惜,無論挨了父親多少棍棒,惹了母親多少眼淚,費了家中多少銀錢,周修遠依然改不掉一到書桌前就坐如針氈的毛病。
甚至於後來他一碰書就渾身難受頭暈惡心,一見父親就如老鼠見了貓,一聽科舉二字就打擺子發冷汗。
可是如今,那樣一個草包…卻能取代她成為朝廷重臣。
而她卻雙腿殘疾,剪掉羽翼,被困在這四四方方的庭院裏苟延殘喘——
周庭芳隻覺得這世上的事情,還真是可笑。
很快,背後一道急促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芳娘,聽下人說你要去莊子上?”
秦少遊匆匆而來,外麵穿一件玄色的錦袍,內裏卻是成婚那日才該穿的紅色中衣,衣襟上還繡著寓意夫妻和美的並蒂芙蓉,緇衪纁裳,容色清俊。
秦少遊方才應是在試穿成婚那日的禮服。
周庭芳不由想到一句詩。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她的郎婿啊,要和別人雙宿雙飛了。
“芳娘!”見周庭芳盯著他的衣襟愣愣出神,秦少遊不由麵露尷尬,不自在的扯了扯衣領。
他想藏,卻無處可藏。
那女子的眸光總是清冷透亮,似乎隻一眼,就能看穿他的不堪。
周庭芳連忙別過眼去,隨後調整笑容。
初春的陽光柔和,屋內光線充足,落在那女子的臉上,愈發顯得她臉孔淡雅,青素若菊。
“你忙著試禮服,我這點小事卻還驚動你,本是不該。不過總要叫你知道我的去處,才好安心。”
秦少遊蹲下身子,視線與周庭芳平齊,他抓著周庭芳冰沁的手,眸色急切,擔憂半點不作假,“可是有下人嚼舌根子了?還是有人怠慢了你?”
“沒有。”周庭芳搖頭,那雙水光瀲灩的眸子通透無比,“我離開,大家都好自處。”
“芳娘,你切莫有這樣的想法,你是我秦少遊明媒正娶的妻子,何人敢說閑話?”秦少遊有些急切,“你也知道,我娶鄭家姑娘,隻不過是為了子嗣著想,我如今二十又二,母親難免對子嗣一事尤為上心。你若是介意,這門親事不結也罷——”
周庭芳覺得每次和秦少遊說話,都有些頭疼。
她說東,他扯西。
似乎無論她如何分辯,無論她如何費力的表明自己心跡,在秦少遊眼裏,她都是一隻需要小心愛護精心嗬護的金絲雀。
“無論是鄭家姑娘,還是張家姑娘,又或是陳家姑娘,我都不介意。”周庭芳手指輕輕敲擊在輪椅扶手上,她的麵孔淡淡的,語調更是淡得幾近疏離,“少遊,我以為你很明白…你我雖是夫妻,卻更是盟友。”
“盟友?”秦少遊臉色煞白,隨後自嘲的勾起唇角,“芳娘心中…便是這般想我的?”
周庭芳不露痕跡的抽出手。
她向來不喜陌生男子的觸碰,即使這個人是她名義上的夫君。
“人當有自知之明。世人皆有愛美之心,你我皆不能免俗。我知這幅殘軀入不了少遊的眼,也從未肖想夫妻之愛。你借我周家勢力往上,我借你秦家遮風避雨,你我利益一體,比夫妻情愛更為堅固牢靠。”
秦少遊麵色青了又白,似想辯駁,卻最終隻是抬手,梳好她耳邊一縷垂下的頭發,聲音愈發溫柔繾綣,“芳娘,你傷了腿,難免鬱結於心自怨自艾。我秦少遊雖有功利之心,卻也不會利用自己婚事。我娶你,自然是因為心悅你,而非別的其他什麽原因。往後餘生還很長,有朝一日你自會明白我的真心。”
周庭芳默然無語。
秦少遊的真心…
她無德無貌,不解風情,隻有一個家世尚能拿得出手。
秦少遊有真心,那她能用什麽交換?
周庭芳並不辯駁,隻是仰頭,“我去鄉下莊子上小住幾月。等鄭家姑娘進門站穩了腳跟,我再回來。對了,聽聞鄭家姑娘是理家的一把好手,家裏的一應庶務都可交給她。管家的鑰匙我已命臘月還給老夫人,請老夫人直接交給鄭家姑娘便是。”
她安排得事無巨細,明顯去意已決。
有說秦家貪戀周家權勢,寧可娶一個殘疾過門,也要攀上周修遠這棵大樹。
有說那個簡在帝心的四品大員周修遠,仗著周家權勢強按牛頭喝水,逼著秦少遊娶自己的妹妹。
還有人可憐秦少遊年輕有為,卻要守著一個殘疾娘子過日子。
去年的風言風語尚未平息,如今秦少遊又再娶二房,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通州城的人看足了半年的笑話。
臘月已經手腳勤快的收拾東西,又去套馬車。
幾個丫頭們都是她從周府帶來的,雖然隻有一年的情意,卻對她算是忠心。因此一聽說這幾日要出去避避風頭,各個都是喜形於色,如籠中囚鳥躍躍欲飛。
周庭芳沒什麽可帶的。
衣裳和日用品等都是臘月在收拾,她隻是推著輪椅,艱難的走到了書架麵前。
書是必須要帶走的。
周庭芳向來書不離手。
書架上滿滿幾架的書,每一本都被翻爛,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著她的批注。
這些是她十幾年的心血。
她上輩子意外身死,魂穿魏朝周庭芳,五歲開蒙,一個月便能識得異世的《千字文》,六歲就不再是睜眼瞎,七歲開始讀四書五經。
人生軌跡就如同上輩子一樣,苦學不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而那時,兄長周修遠還狀若癡呆,口不能言,每日隻知招貓逗狗,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
當年祖父辦事不力被先皇責罰,連累他們整個周家流放北方,一夕之間從朝廷勳貴淪為下等賤民,貧困潦倒,食不果腹,受盡淩辱。
周家一大家子就靠著男丁們碼頭苦力和倒夜香,女眷們縫補漿洗勉強度日。
而父親心比天高,從不認命,這輩子就指望著有朝一日風光回京,重現周家當年盛世榮光。
因此周修遠從出生起,就背負著改換周家門庭的沉重命運。
隻是可惜,無論挨了父親多少棍棒,惹了母親多少眼淚,費了家中多少銀錢,周修遠依然改不掉一到書桌前就坐如針氈的毛病。
甚至於後來他一碰書就渾身難受頭暈惡心,一見父親就如老鼠見了貓,一聽科舉二字就打擺子發冷汗。
可是如今,那樣一個草包…卻能取代她成為朝廷重臣。
而她卻雙腿殘疾,剪掉羽翼,被困在這四四方方的庭院裏苟延殘喘——
周庭芳隻覺得這世上的事情,還真是可笑。
很快,背後一道急促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芳娘,聽下人說你要去莊子上?”
秦少遊匆匆而來,外麵穿一件玄色的錦袍,內裏卻是成婚那日才該穿的紅色中衣,衣襟上還繡著寓意夫妻和美的並蒂芙蓉,緇衪纁裳,容色清俊。
秦少遊方才應是在試穿成婚那日的禮服。
周庭芳不由想到一句詩。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她的郎婿啊,要和別人雙宿雙飛了。
“芳娘!”見周庭芳盯著他的衣襟愣愣出神,秦少遊不由麵露尷尬,不自在的扯了扯衣領。
他想藏,卻無處可藏。
那女子的眸光總是清冷透亮,似乎隻一眼,就能看穿他的不堪。
周庭芳連忙別過眼去,隨後調整笑容。
初春的陽光柔和,屋內光線充足,落在那女子的臉上,愈發顯得她臉孔淡雅,青素若菊。
“你忙著試禮服,我這點小事卻還驚動你,本是不該。不過總要叫你知道我的去處,才好安心。”
秦少遊蹲下身子,視線與周庭芳平齊,他抓著周庭芳冰沁的手,眸色急切,擔憂半點不作假,“可是有下人嚼舌根子了?還是有人怠慢了你?”
“沒有。”周庭芳搖頭,那雙水光瀲灩的眸子通透無比,“我離開,大家都好自處。”
“芳娘,你切莫有這樣的想法,你是我秦少遊明媒正娶的妻子,何人敢說閑話?”秦少遊有些急切,“你也知道,我娶鄭家姑娘,隻不過是為了子嗣著想,我如今二十又二,母親難免對子嗣一事尤為上心。你若是介意,這門親事不結也罷——”
周庭芳覺得每次和秦少遊說話,都有些頭疼。
她說東,他扯西。
似乎無論她如何分辯,無論她如何費力的表明自己心跡,在秦少遊眼裏,她都是一隻需要小心愛護精心嗬護的金絲雀。
“無論是鄭家姑娘,還是張家姑娘,又或是陳家姑娘,我都不介意。”周庭芳手指輕輕敲擊在輪椅扶手上,她的麵孔淡淡的,語調更是淡得幾近疏離,“少遊,我以為你很明白…你我雖是夫妻,卻更是盟友。”
“盟友?”秦少遊臉色煞白,隨後自嘲的勾起唇角,“芳娘心中…便是這般想我的?”
周庭芳不露痕跡的抽出手。
她向來不喜陌生男子的觸碰,即使這個人是她名義上的夫君。
“人當有自知之明。世人皆有愛美之心,你我皆不能免俗。我知這幅殘軀入不了少遊的眼,也從未肖想夫妻之愛。你借我周家勢力往上,我借你秦家遮風避雨,你我利益一體,比夫妻情愛更為堅固牢靠。”
秦少遊麵色青了又白,似想辯駁,卻最終隻是抬手,梳好她耳邊一縷垂下的頭發,聲音愈發溫柔繾綣,“芳娘,你傷了腿,難免鬱結於心自怨自艾。我秦少遊雖有功利之心,卻也不會利用自己婚事。我娶你,自然是因為心悅你,而非別的其他什麽原因。往後餘生還很長,有朝一日你自會明白我的真心。”
周庭芳默然無語。
秦少遊的真心…
她無德無貌,不解風情,隻有一個家世尚能拿得出手。
秦少遊有真心,那她能用什麽交換?
周庭芳並不辯駁,隻是仰頭,“我去鄉下莊子上小住幾月。等鄭家姑娘進門站穩了腳跟,我再回來。對了,聽聞鄭家姑娘是理家的一把好手,家裏的一應庶務都可交給她。管家的鑰匙我已命臘月還給老夫人,請老夫人直接交給鄭家姑娘便是。”
她安排得事無巨細,明顯去意已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