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離這一番操作過後,京城裏一時間湧現出了大量糧食,幾乎每個糧商的手裏,都出現了堆積如山的糧食。


    正當這些糧商準備大撈一筆的時候,卻發現原先的買家都在等待觀望了。


    糧商們趕緊讓人聯係先前的買家,得到的回複是先等等看,這一變故讓所有糧商都預感到事情不妙。


    果不其然,伴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外地的購糧車隊,也陸陸續續歸來,飛漲的糧價瞬間就被打回了原型,從十五兩的供不應求,到十兩的開倉甩賣,再到五兩的無人問津。


    隻用了短短三天時間,京城裏的糧價就跌破了原先的價格,最終在一兩銀子一擔的時候才穩定了下來。


    這些日子京城糧商和那些災民一般,大家都陷入到了一片哀嚎,那些跟著炒糧價的人也沒好到哪去,糧商還有倉庫存放,他們卻是隻能眼睜睜看著手裏的糧食發黴。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陸離,此時正在納川樓中悠閑的書寫著接下來的計劃。


    今天上午一早高湛就過來向他匯報了這些天京城的新聞。


    “陸哥今天糧食價格剛跌破一兩銀子了,我們要不要再等等?”


    “價格差不多了,再低的話他們就寧願壓在手裏運往別處售賣了,小青山的餘糧也不多了,你通知下去就以納川樓的名義開始采購,但是記住價格最多隻能給到一兩,預防那些糧商還心存幻想。”


    “明白!”


    從高湛的匯報中陸離得知,在全民炒糧價的這些天中,京城裏還有一件大新聞,那就是許多官員正在變賣自己的家產。


    在青雲街官員府邸大門外,此時的熱鬧程度不亞於這場糧價風波。


    青雲街原本就是官員紮堆居住的區域,這裏平時都是出入皆貴人,往來無白丁,最近卻變成了一個熱鬧的商業街。


    許多官員在家門外支起了攤位變賣東西,有賣家具的,也有賣古董字畫的,更有甚者在府邸牆外寫著低價轉讓房子的。


    這些官員對外宣稱賤賣家產為國籌錢,所以他們賣的東西都比市價便宜不少。


    京城的老百姓哪裏見過這個啊,路過的人回去一傳十十傳百,這個消息迅速就傳遍了京城。


    最近這些日子青雲街總會聚滿了過來看熱鬧的百姓,他們大多是買不起這些東西的,幾乎都是抱著湊熱鬧的心態。


    當然也有些能買的起的商人過來觀望,看到東西的價格他們就退縮了,這些人知道真按這種價格買了,日後肯定會被找後賬,他們不會真傻到去占這些官員的便宜。


    這裏每天都會聚攏著很多百姓指點江山,要知道平時百姓很難有機會,對這些高高在上的官員評頭論足。


    “哎~三寶你是不知道啊,我聽說朝廷要買糧賑災,可是國庫空虛,陛下才在朝會組織官員募捐籌款賑災。”


    “我聽說是定國公提議官員募捐的,聽說他自己還捐出了不少銀子呢,定國公不愧是國之棟梁啊。”


    “啊呸,你懂什麽,我聽說我家在宮中當差的親戚說,這些當官的每年俸祿其實沒多少銀子,這定國公一下就拿出了五萬兩,也不知道這是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李二牛你他媽不懂別瞎說,別說定國公的家產是經商所得,就算真是他貪汙的也輪不到你在這指手畫腳,國公爺年輕那會征戰哪次不是身先士卒,就憑他為國死戰守住邊疆他拿點錢怎麽了?”


    “這些大人們都是清官啊,為了籌款賑災居然都開始變賣家財了,百姓之幸,國家之幸啊。”一個老學究打扮的老者聲淚涕下的說道。


    “你說這朝廷也真不是東西,這皇帝每天錦衣玉食的花光了國庫,到頭來還讓這些大人們捐錢,作孽啊。”


    “王嬸慎言啊,這人群中說不準就有朝廷的眼線。”


    這被人稱作王嬸的婦人,剛才也就是過過嘴癮,讓人這麽一提醒,頓時被嚇的四處張望,在心中暗罵自己嘴賤。


    這看熱鬧的百姓中有聰明的,也有愚笨的,有看得懂的,也有人雲亦雲的,有官員安排左右言論的,也有朝廷安排的眼線,總之所有人,都在看著這場鬧劇的後續。


    皇宮禦書房外,禮部尚書朱熹正拿著籌款折子猶豫不前。


    “朱大人裏邊請吧。”劉謙尖利的嗓音此時如同催命符。


    最近這些天朱熹是如坐針氈,他都不知道在心裏罵自己多少次了,他不斷懊悔朝會那天自己為什麽非要嘴賤。


    在東拚西湊來這三千兩白銀後,他也挨了無數白眼,當初那些吹捧他的官員,如今對他是如避瘟神。


    為了勸說這些官員捐銀子,他也算是把讀書人的風骨全扔了。


    就算是這樣,他籌到的銀子還不到五萬兩,眼見皇帝給的期限就要到了,這才無奈的進宮複命。


    “劉公公,這……”


    “朱大人,走吧,別讓陛下等著急了。”


    劉謙沒有理會朱熹的苦瓜臉,自顧自的在前引路。


    朱熹平時是最看不起這種宮廷宦官的,這次也算是豁出臉皮了。


    隻見朱熹快走兩步輕扯了一下劉謙的袖口,順勢就將一遝銀票塞入到了他的袖袍當中。


    劉謙隻是微微一愣並沒有過多變化,隻是他將走路的步子放慢了一些,顯然他對這種事情早已經習以為常。


    朱熹見劉謙收下了銀票隻是微微鬆了口氣,臉上的憂色卻並沒有減輕多少。


    來到禦書房,趙廣正在聚精會神的批閱奏折,身後站著如同影子一般的趙拓。


    見朱熹進來趙廣這才停下手中的筆,他語調有些生硬的說道,“朱大人這是來給朕報喜了嗎?”


    朱熹知道官員們最近如此聲勢浩大的變賣家產,這種事是瞞不住的。


    “回稟陛下,這是籌集來的賑災款請您過目。”


    “哦?朱大人辛苦了。”


    在趙廣拿著奏折仔細閱覽的時候,豆大的汗珠就沿著朱熹的後頸處滑落了下來。


    他偷瞄到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雙腿也跟著不受使喚的顫抖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旅行的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旅行的狐狸並收藏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