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顯德殿
看著江都郡公萬宣道在下麵吊兒郎當的樣子,李承乾就氣不打一處來,因為這家夥總能把好事幹成壞事。
他說為了紀念李智雲、李寬,想出資辦一個私學,既可以紀念他們,還能積攢一樁功德,這是好事。
但這混賬東西,偏偏不走尋常路,竟然膽大包天的給這個私塾,起名為道生私塾。這特麽是他的字啊,他把自己的字,作為私塾的名字,是不是有點太放肆了。
本來,李承乾都跟李孝恭、李道宗、李道明等宗王說好了,大夥也都同意給出點錢,讓他辦的風光一點,積德行善嘛!
可人家一聽他這私塾名字,都說這小子包藏禍心,有培植朋黨之嫌,結果誰都不願意掏錢了!
而麵對李承乾的詰問,萬宣道則是一臉的不在乎,還掏了掏耳朵:“聽蝲蝲蛄叫,還不種莊稼了,愛怎麽說怎麽說吧!”
聽他這話,李承乾就生氣,什麽叫愛怎麽說怎麽說,作為萬家的族長,他就不能有點上進心嗎?
“殿下,您讓臣有什麽上進心?”
那大家族拚的都是人多,一個孩子不成器,就生十個,十個不行,就生二十個。可萬家到了他這一輩,堂兄弟加在一起不過一手之數,其他人幾乎都死在建國的過程中了。就算他們哥幾個,有心振興家族,日日泡在女人堆裏不出來,那腰子也不答應啊,受不了!
李承乾被他氣樂了,很是無奈的指了指他:“你呀,就是個混賬,什麽時候都該不了這個臭毛病!”
萬宣道也是嗬嗬一樂:“殿下,都這麽多年了,您對臣還沒死心呢!先帝那話怎麽說來著,說臣是死孩子掉井,徹底沒救了!”
萬宣道的座右銘是:不以居高易其誌,不以榮辱累其神;行在言前,身居其後。當然,這話是說說,是唬人的,他就是懶,真的。
是啊,武德朝三大金剛,隴西郡王、渤海郡王,再加上他,那真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的典範。萬宣道說的對,李承乾是沒死心,是有心想提攜他一把,畢竟他們是有交情的,而且萬宣道少年時,沒少給他們兄弟頂雷,這個人情得還啊!
提到還人情,萬宣道來精神了,當官什麽他沒想去,至於錢,他更不想了,先帝和陛下賞賜給他的封戶,田產,就是五輩子也花不完。
他可是聽說,前些日子在曲江池,太子與一條龍對上了,還幫它渡了劫,那龍為了感謝太子,送了殿下一柄翠玉龍如意。
坊間的人都說了,那如意是神龍用千年龍氣滋養的神物,持之可定心神,甚至有延年益壽等功效,傳的神乎其神。
萬宣道不貪,借他玩個三個五個月,在狐朋狗友們麵前,好好顯擺一番就行。親戚裏道的,這麽個小小的要求,不過分吧!
嗬嗬,“你還真敢想!來,張嘴,讓孤看看的牙白不白!”
且不說這東西有沒有他說那種功效,就說那東西來源於龍,便不是他這個太子可以擁有的東西,隻能留在陛下手裏。
昨天,他去立政殿給皇後請安,就看到了那如意在正廳裏擺著。萬宣道不是先帝的小舅子麽?
那也是外戚長輩,他可以用親戚裏道的關係,去跟陛下借借,看看能挨兩嘴巴不!
“在陛下手裏?那還是算了吧!你爹,我可惹不起!”
長輩,這東西說有就有,說沒有那就連個屁都不如。就算萬宣道吧,打小就是被皇帝踹大的,他都被踹畏了,哪敢跟皇帝討價還價。
“高明,言歸正傳,監察禦史郭晨,這次栽這麽大個跟頭,老小子還不得上吊啊!”
“他要是死了,那太原郭氏,可是會把賬算在你頭上,畢竟這崔明府,可是你的人!”
要是太子有困難,抹不開臉處理這事,那不如交給他。要說上馬打仗,下馬治民,他肯定是不靈光的,但要說插科打諢,他是這些人的祖宗!
有他在,保證讓太原郭氏的人,啞口無言,屁都放不出來一個!
李承乾笑了笑:“你想多了,孤這次可沒得罪他們。恰恰相反,郭嗣本還得謝謝孤呢!”
郭晨啊,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郭嗣本為了郭家的名譽,也得把他雞冠子掐了。
前天,聽郭昶說,郭嗣本為了收拾他,竟然讓他代替家裏的驢拉磨,說他是光腚拉磨,轉著圈的讓老郭家丟人。
依著李承乾看,就郭晨那老小子的那點體力精神,三天就得被郭嗣本玩躺下。這一躺下,能不能在起來,可就是未知之數了。
萬宣道點了點頭,郭嗣本那老東西,表麵看跟個人似的,和藹可親的,背地裏就是個無惡不作的老東西,落到他手裏,有郭晨的好,也沒他的好。
就說吳氏那小娘們吧!為了郭家的顏麵,為了泄邪氣,那老東西把人填井了。坊間的百姓,無不驚若寒蟬,手段未免太毒了一些。
李承乾笑了,郭嗣本這麽做,他是一點都不奇怪。倒是萬宣道,這憐香惜玉的心,是不是發的有點不是地方。
“那你跟孤說說,要是你,你怎麽辦?”
“我?好辦啊!找個尼姑庵,讓她出家就是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嘛!”
“你倒是有點仁義!可惜啊,那吳氏沒攤上好人家。”
這回啊,太原郭氏的臉丟的大了,未來幾年怕是在長安都抬不起頭來,脊梁骨都得被文武官員,庶民百姓戳爛了不可。世家啊,名譽最重要,他們舔傷口這幾年,朝廷的壓力也會減少不少。
“宣道,有個事,孤得問問你!”
“什麽事?”
“你在北門做供奉的時候,沒少跟元從禁軍打交到,你聽說過雀翎衛嗎?”
提到這個,萬宣道眉毛一挑:“殿下,怎麽問起這個了?”
建國後,李淵把從太原起兵的老兵整編了一下,將老弱全部淘汰、遣散,又將願留宿衛的三萬人編入禁軍,號元從禁軍,屯於北門,專任宿衛。
而這三萬人中,有一支扈從天子行獵的隊伍,規模在五百人左右,號為雀翎衛。
萬宣道揉了揉下巴:“他們都沒了吧!”
看著江都郡公萬宣道在下麵吊兒郎當的樣子,李承乾就氣不打一處來,因為這家夥總能把好事幹成壞事。
他說為了紀念李智雲、李寬,想出資辦一個私學,既可以紀念他們,還能積攢一樁功德,這是好事。
但這混賬東西,偏偏不走尋常路,竟然膽大包天的給這個私塾,起名為道生私塾。這特麽是他的字啊,他把自己的字,作為私塾的名字,是不是有點太放肆了。
本來,李承乾都跟李孝恭、李道宗、李道明等宗王說好了,大夥也都同意給出點錢,讓他辦的風光一點,積德行善嘛!
可人家一聽他這私塾名字,都說這小子包藏禍心,有培植朋黨之嫌,結果誰都不願意掏錢了!
而麵對李承乾的詰問,萬宣道則是一臉的不在乎,還掏了掏耳朵:“聽蝲蝲蛄叫,還不種莊稼了,愛怎麽說怎麽說吧!”
聽他這話,李承乾就生氣,什麽叫愛怎麽說怎麽說,作為萬家的族長,他就不能有點上進心嗎?
“殿下,您讓臣有什麽上進心?”
那大家族拚的都是人多,一個孩子不成器,就生十個,十個不行,就生二十個。可萬家到了他這一輩,堂兄弟加在一起不過一手之數,其他人幾乎都死在建國的過程中了。就算他們哥幾個,有心振興家族,日日泡在女人堆裏不出來,那腰子也不答應啊,受不了!
李承乾被他氣樂了,很是無奈的指了指他:“你呀,就是個混賬,什麽時候都該不了這個臭毛病!”
萬宣道也是嗬嗬一樂:“殿下,都這麽多年了,您對臣還沒死心呢!先帝那話怎麽說來著,說臣是死孩子掉井,徹底沒救了!”
萬宣道的座右銘是:不以居高易其誌,不以榮辱累其神;行在言前,身居其後。當然,這話是說說,是唬人的,他就是懶,真的。
是啊,武德朝三大金剛,隴西郡王、渤海郡王,再加上他,那真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的典範。萬宣道說的對,李承乾是沒死心,是有心想提攜他一把,畢竟他們是有交情的,而且萬宣道少年時,沒少給他們兄弟頂雷,這個人情得還啊!
提到還人情,萬宣道來精神了,當官什麽他沒想去,至於錢,他更不想了,先帝和陛下賞賜給他的封戶,田產,就是五輩子也花不完。
他可是聽說,前些日子在曲江池,太子與一條龍對上了,還幫它渡了劫,那龍為了感謝太子,送了殿下一柄翠玉龍如意。
坊間的人都說了,那如意是神龍用千年龍氣滋養的神物,持之可定心神,甚至有延年益壽等功效,傳的神乎其神。
萬宣道不貪,借他玩個三個五個月,在狐朋狗友們麵前,好好顯擺一番就行。親戚裏道的,這麽個小小的要求,不過分吧!
嗬嗬,“你還真敢想!來,張嘴,讓孤看看的牙白不白!”
且不說這東西有沒有他說那種功效,就說那東西來源於龍,便不是他這個太子可以擁有的東西,隻能留在陛下手裏。
昨天,他去立政殿給皇後請安,就看到了那如意在正廳裏擺著。萬宣道不是先帝的小舅子麽?
那也是外戚長輩,他可以用親戚裏道的關係,去跟陛下借借,看看能挨兩嘴巴不!
“在陛下手裏?那還是算了吧!你爹,我可惹不起!”
長輩,這東西說有就有,說沒有那就連個屁都不如。就算萬宣道吧,打小就是被皇帝踹大的,他都被踹畏了,哪敢跟皇帝討價還價。
“高明,言歸正傳,監察禦史郭晨,這次栽這麽大個跟頭,老小子還不得上吊啊!”
“他要是死了,那太原郭氏,可是會把賬算在你頭上,畢竟這崔明府,可是你的人!”
要是太子有困難,抹不開臉處理這事,那不如交給他。要說上馬打仗,下馬治民,他肯定是不靈光的,但要說插科打諢,他是這些人的祖宗!
有他在,保證讓太原郭氏的人,啞口無言,屁都放不出來一個!
李承乾笑了笑:“你想多了,孤這次可沒得罪他們。恰恰相反,郭嗣本還得謝謝孤呢!”
郭晨啊,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郭嗣本為了郭家的名譽,也得把他雞冠子掐了。
前天,聽郭昶說,郭嗣本為了收拾他,竟然讓他代替家裏的驢拉磨,說他是光腚拉磨,轉著圈的讓老郭家丟人。
依著李承乾看,就郭晨那老小子的那點體力精神,三天就得被郭嗣本玩躺下。這一躺下,能不能在起來,可就是未知之數了。
萬宣道點了點頭,郭嗣本那老東西,表麵看跟個人似的,和藹可親的,背地裏就是個無惡不作的老東西,落到他手裏,有郭晨的好,也沒他的好。
就說吳氏那小娘們吧!為了郭家的顏麵,為了泄邪氣,那老東西把人填井了。坊間的百姓,無不驚若寒蟬,手段未免太毒了一些。
李承乾笑了,郭嗣本這麽做,他是一點都不奇怪。倒是萬宣道,這憐香惜玉的心,是不是發的有點不是地方。
“那你跟孤說說,要是你,你怎麽辦?”
“我?好辦啊!找個尼姑庵,讓她出家就是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嘛!”
“你倒是有點仁義!可惜啊,那吳氏沒攤上好人家。”
這回啊,太原郭氏的臉丟的大了,未來幾年怕是在長安都抬不起頭來,脊梁骨都得被文武官員,庶民百姓戳爛了不可。世家啊,名譽最重要,他們舔傷口這幾年,朝廷的壓力也會減少不少。
“宣道,有個事,孤得問問你!”
“什麽事?”
“你在北門做供奉的時候,沒少跟元從禁軍打交到,你聽說過雀翎衛嗎?”
提到這個,萬宣道眉毛一挑:“殿下,怎麽問起這個了?”
建國後,李淵把從太原起兵的老兵整編了一下,將老弱全部淘汰、遣散,又將願留宿衛的三萬人編入禁軍,號元從禁軍,屯於北門,專任宿衛。
而這三萬人中,有一支扈從天子行獵的隊伍,規模在五百人左右,號為雀翎衛。
萬宣道揉了揉下巴:“他們都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