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戰至初冬,唐軍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唐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高句麗軍一路敗退!
而他們以為大雪和嚴寒,可以阻斷唐軍的補給,可以形成天然的屏障,讓唐軍活活凍死在白沙黑水中,迫使李世民撤軍!
但卻沒想到,唐軍的物資非但沒有衰減,而且還配備了新式的棉服,手、腳、帽子都有保暖的物式,而為了保暖,唐軍的每個夥都配備的火爐子,羊皮帳子。
李世民脫下帽子,大衣,坐在帥位上:“朕在營中巡視了一圈,將士們的保暖措施很好,沒有出現凍死人的情況,士氣也很高,太子做的不錯啊!”
這當然了,營州至遼東,開辟了十幾條運輸線,全部馱馬化托運,牛羊成群的往這裏趕。而且,還有凍好的白,及各種的幹菜。搶占碼頭的海軍,甚至還將魚蝦弄上岸,凍好裝箱,讓守軍馱運過來。諸將跟著皇帝打了一輩子仗,幾十年了,戰時的夥食從來都是能對付就對付,能保證吃飽,便已經很不錯了。
但現在,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一輩子了,從沒打過這麽富裕的仗。將士們頓頓有魚有肉,餅子、麵條可勁兒的造,比在家過年吃的都好。而且,還有這麽多保暖的被服衣裝,這放在從前,可是像都不敢的想的事。
中書令岑文本言道:“以往冬戰,消耗最大的不是戰場,而是惡劣的環境。但有了這麽些物資保證,可以使我唐軍在冬季,依然具備攻擊作戰的能力。”
眾所周知,冬季作戰,凍死凍傷者無數,軍隊的士氣也會因此低迷,曆史上多少戰事,都是因為冬季惡劣的天氣失敗的,這也包括隋朝攻擊高句麗。
出關作戰的時候,將士們還穿著單衣,那時候岑文本和楊師道都很擔心,如果冬裝和取暖的問題不能解決,那這仗可就打不完了,他們也得跟前隋一樣無功而返。
但長孫無忌卻是信誓旦旦的,他說太子跟他保證過,一定讓大軍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非戰鬥減員,讓他們的補給甚至比夏季都方便。
那時候,無論是岑文本、楊師道,還是其他人,對太子的話並不抱太大的希望,隻要能保證不挨餓,就算是不錯的了!
而現實呢,那真是啪啪打臉,不過這臉打的他們心甘情願。全軍上下,都過了一個暖冬,甚至連爐子、木炭都送了過來。每人還有一條棉睡囊,折疊的行軍床,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將士們不會生病。
當然,生病了也不怕,輜重營有一支從國內而來的,三千人規模的軍醫營,他們還攜帶了大量的草藥,從外傷到傷寒的藥物,那是應有盡有。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後勤保障,將士們才開玩笑說,他們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享福過日子的,甚至有不少人希望,這仗能一直打下去。
從前,隋朝屢敗於高句麗,中原人對征討遼東,都心有餘悸,都怕大唐像前隋一樣折戟沉沙。但現在看來,太子用了一批物資,徹底打消了他們心中的恐懼!
有子萬事足的李世民,也是嗬嗬笑道:“高明呢!很早就與朕說過。他與君集征討高昌時,沙磧千裏,水源稀少,物資根本運不上去!所以,他們是靠著賜馬飲血,走出的沙磧。深受物資補給的荼毒,所以啊,他在這種事上,特別上心!”
聽到皇帝提到征討高昌之役,帳中竟然出現抽泣之聲,李世民循著聲音瞧去,竟然發現候誠、郭待聘、阿史那道真三位年輕的小將在哭泣。
李世民很是奇怪,於是便問三人,好好的為何哭泣!
阿史那道真是衡陽公主之子,是李世民外甥,故而領銜答話,征討高昌時,要橫穿兩千裏沙漠,軍中準備不足,將士少水,很多人都渴死了!
他們三個本也在死在那片荒漠中,與同袍們埋身黃沙。但太子沒有放棄他們,竟然刺破了臂膀,給他們喂了自己的血,讓他們活了下來。
聽到陛下說起高昌之役,他們便想起了太子的恩德,故而哭泣。
李世民以目示侯君集、秦瓊,見二將點頭,便知此事是真。這個故事,他還是真不知道。
原本,李世民還以為太子是以用兵之能征服的三軍,卻不曉得的,他是用這種方法征服的人心。有這樣的儲君在側,軍隊的戰力能不高麽,難怪,他能帶著軍隊一舉攻滅其國了!
帳中諸將聞言,無不慨歎,太子仁德啊!對待低階將校如手足,果然有陛下年輕時的風采,他能駕馭數十萬眾,滅掉薛延陀汗國,可不是僥幸啊!
“好啊,我大唐君臣就應該這樣。朕與你們父輩是生死同袍,你們與太子也是生死同袍,咱們是父一輩,子一輩的交情啊!”
三將俯身下擺,恭聲言道:“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太子!”
嗯,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示意三將坐回去,然後向諸將問計。物資充沛,高昂,接下來戰事,該如何打?
紅光滿麵的長孫無忌答到:“陛下未冠,身親行陳,凡出奇製勝,皆上稟聖謀,諸將奉成算而已。今日之事,乞陛下指蹤。”
李世民也是擺了擺手:“滿招損,謙受益!世上沒有常勝不敗的將軍!諸公以此見讓,朕當為諸公商度。”
皇帝的話都這麽說,諸將也隻能遵旨行事,侯君集、李道宗、尉遲恭、謝映登等各路總管,也是分別走到沙盤前,介紹各部對麵的情況,以為全盤的商榷。而長孫無忌,則是將海軍三部事宜,進而匯總,介紹了一番了。
“這個高延壽是覺得,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所以想等著我軍軍糧耗盡,然後班師,是吧!”
“他想多了!土山,它就是石頭山又如何!拉兩個炮團上去,明日一早,給朕削平那個山包!”
而他們以為大雪和嚴寒,可以阻斷唐軍的補給,可以形成天然的屏障,讓唐軍活活凍死在白沙黑水中,迫使李世民撤軍!
但卻沒想到,唐軍的物資非但沒有衰減,而且還配備了新式的棉服,手、腳、帽子都有保暖的物式,而為了保暖,唐軍的每個夥都配備的火爐子,羊皮帳子。
李世民脫下帽子,大衣,坐在帥位上:“朕在營中巡視了一圈,將士們的保暖措施很好,沒有出現凍死人的情況,士氣也很高,太子做的不錯啊!”
這當然了,營州至遼東,開辟了十幾條運輸線,全部馱馬化托運,牛羊成群的往這裏趕。而且,還有凍好的白,及各種的幹菜。搶占碼頭的海軍,甚至還將魚蝦弄上岸,凍好裝箱,讓守軍馱運過來。諸將跟著皇帝打了一輩子仗,幾十年了,戰時的夥食從來都是能對付就對付,能保證吃飽,便已經很不錯了。
但現在,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一輩子了,從沒打過這麽富裕的仗。將士們頓頓有魚有肉,餅子、麵條可勁兒的造,比在家過年吃的都好。而且,還有這麽多保暖的被服衣裝,這放在從前,可是像都不敢的想的事。
中書令岑文本言道:“以往冬戰,消耗最大的不是戰場,而是惡劣的環境。但有了這麽些物資保證,可以使我唐軍在冬季,依然具備攻擊作戰的能力。”
眾所周知,冬季作戰,凍死凍傷者無數,軍隊的士氣也會因此低迷,曆史上多少戰事,都是因為冬季惡劣的天氣失敗的,這也包括隋朝攻擊高句麗。
出關作戰的時候,將士們還穿著單衣,那時候岑文本和楊師道都很擔心,如果冬裝和取暖的問題不能解決,那這仗可就打不完了,他們也得跟前隋一樣無功而返。
但長孫無忌卻是信誓旦旦的,他說太子跟他保證過,一定讓大軍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非戰鬥減員,讓他們的補給甚至比夏季都方便。
那時候,無論是岑文本、楊師道,還是其他人,對太子的話並不抱太大的希望,隻要能保證不挨餓,就算是不錯的了!
而現實呢,那真是啪啪打臉,不過這臉打的他們心甘情願。全軍上下,都過了一個暖冬,甚至連爐子、木炭都送了過來。每人還有一條棉睡囊,折疊的行軍床,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將士們不會生病。
當然,生病了也不怕,輜重營有一支從國內而來的,三千人規模的軍醫營,他們還攜帶了大量的草藥,從外傷到傷寒的藥物,那是應有盡有。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後勤保障,將士們才開玩笑說,他們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享福過日子的,甚至有不少人希望,這仗能一直打下去。
從前,隋朝屢敗於高句麗,中原人對征討遼東,都心有餘悸,都怕大唐像前隋一樣折戟沉沙。但現在看來,太子用了一批物資,徹底打消了他們心中的恐懼!
有子萬事足的李世民,也是嗬嗬笑道:“高明呢!很早就與朕說過。他與君集征討高昌時,沙磧千裏,水源稀少,物資根本運不上去!所以,他們是靠著賜馬飲血,走出的沙磧。深受物資補給的荼毒,所以啊,他在這種事上,特別上心!”
聽到皇帝提到征討高昌之役,帳中竟然出現抽泣之聲,李世民循著聲音瞧去,竟然發現候誠、郭待聘、阿史那道真三位年輕的小將在哭泣。
李世民很是奇怪,於是便問三人,好好的為何哭泣!
阿史那道真是衡陽公主之子,是李世民外甥,故而領銜答話,征討高昌時,要橫穿兩千裏沙漠,軍中準備不足,將士少水,很多人都渴死了!
他們三個本也在死在那片荒漠中,與同袍們埋身黃沙。但太子沒有放棄他們,竟然刺破了臂膀,給他們喂了自己的血,讓他們活了下來。
聽到陛下說起高昌之役,他們便想起了太子的恩德,故而哭泣。
李世民以目示侯君集、秦瓊,見二將點頭,便知此事是真。這個故事,他還是真不知道。
原本,李世民還以為太子是以用兵之能征服的三軍,卻不曉得的,他是用這種方法征服的人心。有這樣的儲君在側,軍隊的戰力能不高麽,難怪,他能帶著軍隊一舉攻滅其國了!
帳中諸將聞言,無不慨歎,太子仁德啊!對待低階將校如手足,果然有陛下年輕時的風采,他能駕馭數十萬眾,滅掉薛延陀汗國,可不是僥幸啊!
“好啊,我大唐君臣就應該這樣。朕與你們父輩是生死同袍,你們與太子也是生死同袍,咱們是父一輩,子一輩的交情啊!”
三將俯身下擺,恭聲言道:“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太子!”
嗯,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示意三將坐回去,然後向諸將問計。物資充沛,高昂,接下來戰事,該如何打?
紅光滿麵的長孫無忌答到:“陛下未冠,身親行陳,凡出奇製勝,皆上稟聖謀,諸將奉成算而已。今日之事,乞陛下指蹤。”
李世民也是擺了擺手:“滿招損,謙受益!世上沒有常勝不敗的將軍!諸公以此見讓,朕當為諸公商度。”
皇帝的話都這麽說,諸將也隻能遵旨行事,侯君集、李道宗、尉遲恭、謝映登等各路總管,也是分別走到沙盤前,介紹各部對麵的情況,以為全盤的商榷。而長孫無忌,則是將海軍三部事宜,進而匯總,介紹了一番了。
“這個高延壽是覺得,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所以想等著我軍軍糧耗盡,然後班師,是吧!”
“他想多了!土山,它就是石頭山又如何!拉兩個炮團上去,明日一早,給朕削平那個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