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我們回家
一念關山之穿越成為了團寵任如意 作者:加個二百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悄然流逝,待朝會結束之時,已臨近正午時分。
\"退朝!\" 隨著雲江洪亮的嗓音響起,群臣恭敬地躬身施禮。
\"臣等,恭送聖上!\" 眾大臣齊聲高呼。
楊盈轉身離去,步伐堅定而沉穩。與此同時,那些大臣們也陸續離場。
至於整個朝會期間都未曾露麵的任如意,又有誰敢對她稍有微詞呢?
聖上對任太傅的寵愛有加,甚至免去了她的跪拜之禮,足見其地位尊崇。
在如此情形之下,根本就沒人有膽量去指責半句任如意的不是。
要知道,現在不僅有寧遠舟、錢昭、元祿、孫朗、柴明、於十三以及杜丞相等梧國重臣護著她,甚至連安國使者李同光都對她百般維護。
麵對這樣的陣容,誰還敢有那膽子去找不痛快?怕是嫌自己命太長了吧!
待到任如意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之後,在宮女們的精心侍奉下完成了洗漱,緊接著便從小五那裏得知今日無需上朝。
既然楊盈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安排,任如意自然也不好忤逆,於是便安心留在房內休息,並享用起楊盈特意準備的豐盛美食。
除此之外,桌麵上還有各種各樣精致誘人、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點心和水果整齊地擺放著,供任如意隨意品嚐。
“如意姑娘,聖上他們已經退朝了。”雲江奉命前來傳話給任如意,“聖上請如意姑娘移步到偏殿。”
“知道了。”任如意緩緩起身,優雅地整理了一下裙擺,然後跟隨著雲江一同離開了房間。
“師傅!”李同光遠遠地看到任如意,立刻興奮地小跑著迎了上去。
“鷲兒。”任如意臉上綻放出溫柔的笑容,目光寵溺地望著眼前這個滿臉笑容的少年。
“如意。”寧遠舟緊接著走上前去,他的眼眸中滿含深情,緊緊地凝視著任如意。
“遠舟。”任如意輕輕伸出手,拉住了寧遠舟的手,兩人的手指緊緊相扣。
“如意姐姐。”元祿也慢慢地走了過來。
“小祿,你的傷口還疼嗎?”任如意關切地看向元祿。
元祿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搖了搖頭道:“不疼了,已經快要痊愈了呢。”
“如意。”柴明嘴角掛著一抹溫潤的笑容,聲音輕輕柔柔的,依然如從前那般溫暖。
“阿明。”任如意微微一笑,臉頰上兩個淺淺的酒窩若隱若現,煞是可愛。
“美人兒。”於十三一雙桃花眼笑眯眯地看著任如意,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仿佛春日裏最明媚的陽光。
“十三。”任如意的目光溫柔如水,輕輕地回應道,然後將視線轉向了於十三。
“如意。”孫朗的笑聲爽朗而醇厚,讓人聽了心情愉悅。
任如意轉頭看向孫朗,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朗朗。”
“表妹。”錢昭原本那張冷漠的臉龐,在看到任如意的瞬間變得柔和起來,嘴角也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淡淡的微笑。
“阿昭。”任如意伸手拉住了錢昭的另一隻手,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楊盈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任如意和其他幾人談笑風生、其樂融融的模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失落感。
她知道,自己在這個場合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或許她真的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想著自己昨天是抱著任如意睡著的,楊盈的心情頓時好了很多,仿佛所有的鬱悶都煙消雲散了一般。
於是,她帶著雲江,趁著眾人不注意的時候,小心翼翼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走吧,我們回家。”寧遠舟緊緊地握著任如意的手,輕聲細語地說道。
“好,我們回家。”任如意用力地點了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堅毅。
曾經,隻要有娘娘所在之處,便是家;然而現在,隻有遠舟他們在的地方,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表妹,你今天想吃點什麽呢?”錢昭輕輕地牽起任如意的另一隻手,關心地問道。
任如意歪著頭想了一下,靈動的大眼睛轉了一轉,然後毫不遲疑地回答道:“我想吃紅燒獅子頭!”
錢昭寵溺地笑了笑,溫柔地摸了摸任如意的頭發,說道:“好,等會兒回去就給你做。”
李同光等人靜靜地跟在任如意的身後,臉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笑容。
而於十三他們早上進宮時,則是坐著馬車前來的。
金媚娘特別為任如意定製了一輛無比寬敞的巨型馬車,這輛馬車不僅內部空間極大,而且裝飾豪華,座位柔軟舒適,仿佛一座移動的宮殿。
就算裏麵坐了十個人,也絲毫不會覺得擁擠。
所以,此時,李同光等人,全部都陪著任如意坐在了馬車裏。
馬車緩緩前行,車廂內一片安靜祥和。
任如意微微有些困倦,寧遠舟見狀,輕聲說道:“還有些距離,如意,你可以靠著我休息一會兒。”
任如意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慢慢地挪動身體,靠近寧遠舟。
盡管她今日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但稍作休憩後,倒也並無大礙。
寧遠舟小心翼翼地扶著任如意的肩膀,讓她的頭靠在自己的腿上。
任如意的發絲輕撫過寧遠舟的肌膚,帶來一陣輕微的癢意,但他並沒有在意,隻是專注地看著任如意恬靜的麵容。
任如意閉上了眼睛,呼吸逐漸變得平穩。寧遠舟默默地注視著她,心中充滿了柔情。
他輕輕地抓起任如意的一隻手,與她十指相扣,感受著她手心的溫暖。
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世界隻剩下他們。
在任如意的另一側,坐著李同光,隻見他緊握著任如意的另一隻手。
而錢昭和柴明,則坐在最外側。緣由是稍後途經集市時,錢昭需要親自去選購食材,好做些美味佳肴給任如意品嚐。
柴明擔憂錢昭一人無法搬運所有食材,於是主動提出與他一同前往。
至於於十三,則純粹是因動作遲緩了些許,未能搶占到任如意身旁的座位。
元祿則安坐於寧遠舟之側。
最後是孫朗,他選擇坐在了李同光的邊上。
\"退朝!\" 隨著雲江洪亮的嗓音響起,群臣恭敬地躬身施禮。
\"臣等,恭送聖上!\" 眾大臣齊聲高呼。
楊盈轉身離去,步伐堅定而沉穩。與此同時,那些大臣們也陸續離場。
至於整個朝會期間都未曾露麵的任如意,又有誰敢對她稍有微詞呢?
聖上對任太傅的寵愛有加,甚至免去了她的跪拜之禮,足見其地位尊崇。
在如此情形之下,根本就沒人有膽量去指責半句任如意的不是。
要知道,現在不僅有寧遠舟、錢昭、元祿、孫朗、柴明、於十三以及杜丞相等梧國重臣護著她,甚至連安國使者李同光都對她百般維護。
麵對這樣的陣容,誰還敢有那膽子去找不痛快?怕是嫌自己命太長了吧!
待到任如意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之後,在宮女們的精心侍奉下完成了洗漱,緊接著便從小五那裏得知今日無需上朝。
既然楊盈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安排,任如意自然也不好忤逆,於是便安心留在房內休息,並享用起楊盈特意準備的豐盛美食。
除此之外,桌麵上還有各種各樣精致誘人、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點心和水果整齊地擺放著,供任如意隨意品嚐。
“如意姑娘,聖上他們已經退朝了。”雲江奉命前來傳話給任如意,“聖上請如意姑娘移步到偏殿。”
“知道了。”任如意緩緩起身,優雅地整理了一下裙擺,然後跟隨著雲江一同離開了房間。
“師傅!”李同光遠遠地看到任如意,立刻興奮地小跑著迎了上去。
“鷲兒。”任如意臉上綻放出溫柔的笑容,目光寵溺地望著眼前這個滿臉笑容的少年。
“如意。”寧遠舟緊接著走上前去,他的眼眸中滿含深情,緊緊地凝視著任如意。
“遠舟。”任如意輕輕伸出手,拉住了寧遠舟的手,兩人的手指緊緊相扣。
“如意姐姐。”元祿也慢慢地走了過來。
“小祿,你的傷口還疼嗎?”任如意關切地看向元祿。
元祿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搖了搖頭道:“不疼了,已經快要痊愈了呢。”
“如意。”柴明嘴角掛著一抹溫潤的笑容,聲音輕輕柔柔的,依然如從前那般溫暖。
“阿明。”任如意微微一笑,臉頰上兩個淺淺的酒窩若隱若現,煞是可愛。
“美人兒。”於十三一雙桃花眼笑眯眯地看著任如意,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仿佛春日裏最明媚的陽光。
“十三。”任如意的目光溫柔如水,輕輕地回應道,然後將視線轉向了於十三。
“如意。”孫朗的笑聲爽朗而醇厚,讓人聽了心情愉悅。
任如意轉頭看向孫朗,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朗朗。”
“表妹。”錢昭原本那張冷漠的臉龐,在看到任如意的瞬間變得柔和起來,嘴角也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淡淡的微笑。
“阿昭。”任如意伸手拉住了錢昭的另一隻手,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楊盈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任如意和其他幾人談笑風生、其樂融融的模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失落感。
她知道,自己在這個場合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或許她真的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想著自己昨天是抱著任如意睡著的,楊盈的心情頓時好了很多,仿佛所有的鬱悶都煙消雲散了一般。
於是,她帶著雲江,趁著眾人不注意的時候,小心翼翼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走吧,我們回家。”寧遠舟緊緊地握著任如意的手,輕聲細語地說道。
“好,我們回家。”任如意用力地點了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堅毅。
曾經,隻要有娘娘所在之處,便是家;然而現在,隻有遠舟他們在的地方,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表妹,你今天想吃點什麽呢?”錢昭輕輕地牽起任如意的另一隻手,關心地問道。
任如意歪著頭想了一下,靈動的大眼睛轉了一轉,然後毫不遲疑地回答道:“我想吃紅燒獅子頭!”
錢昭寵溺地笑了笑,溫柔地摸了摸任如意的頭發,說道:“好,等會兒回去就給你做。”
李同光等人靜靜地跟在任如意的身後,臉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笑容。
而於十三他們早上進宮時,則是坐著馬車前來的。
金媚娘特別為任如意定製了一輛無比寬敞的巨型馬車,這輛馬車不僅內部空間極大,而且裝飾豪華,座位柔軟舒適,仿佛一座移動的宮殿。
就算裏麵坐了十個人,也絲毫不會覺得擁擠。
所以,此時,李同光等人,全部都陪著任如意坐在了馬車裏。
馬車緩緩前行,車廂內一片安靜祥和。
任如意微微有些困倦,寧遠舟見狀,輕聲說道:“還有些距離,如意,你可以靠著我休息一會兒。”
任如意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慢慢地挪動身體,靠近寧遠舟。
盡管她今日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但稍作休憩後,倒也並無大礙。
寧遠舟小心翼翼地扶著任如意的肩膀,讓她的頭靠在自己的腿上。
任如意的發絲輕撫過寧遠舟的肌膚,帶來一陣輕微的癢意,但他並沒有在意,隻是專注地看著任如意恬靜的麵容。
任如意閉上了眼睛,呼吸逐漸變得平穩。寧遠舟默默地注視著她,心中充滿了柔情。
他輕輕地抓起任如意的一隻手,與她十指相扣,感受著她手心的溫暖。
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世界隻剩下他們。
在任如意的另一側,坐著李同光,隻見他緊握著任如意的另一隻手。
而錢昭和柴明,則坐在最外側。緣由是稍後途經集市時,錢昭需要親自去選購食材,好做些美味佳肴給任如意品嚐。
柴明擔憂錢昭一人無法搬運所有食材,於是主動提出與他一同前往。
至於於十三,則純粹是因動作遲緩了些許,未能搶占到任如意身旁的座位。
元祿則安坐於寧遠舟之側。
最後是孫朗,他選擇坐在了李同光的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