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紫氣閣,沿著上雲台山時的路,出了山門;紀緣拂袖禦風而起,飄搖而下。
幾個呼吸間,飛出雲台山外,過了蒼茫瀾江,不遠處,已可以看見涇州的碼頭。
“來時凡骨凡胎重,去時身輕體亦輕。”紀緣不禁在心頭念叨。
上山時,要走一天一夜;下山時,隻要短短幾個呼吸。
“嗯?殷開山的氣機,竟不在涇州了?”紀緣微一感應。
沒有在涇州感應到絲毫修行者的氣機。
那種大神通者在側,彌漫千裏萬裏若有若無的壓迫感也消失了。
不過,卻在水中,看見絲絲縷縷肉眼難見,五彩斑斕的各種氣機。
與修士青靈飄渺的氣息有別。
“妖…水中有妖,這是妖氣!”紀緣恍然。
水族中大神通者亦不少,紀緣並不打算招惹,趕緊收斂了自身氣息,臨空飛過瀾江。
也不在涇州上空停留,徑直飛過,向北而去。
“雲州在陳國北境邊緣;離涇州四萬六千餘裏。”紀緣心頭思量。
當年在青塘隨羊夫子讀書之後;就特別留意過陳國地理。
而今卻是派上用場了。
“我現在禦風全力而行,晝夜不休,一日可過萬裏;四天半可到。”
本來,紀緣打算在途中到各城池轉轉,領略一下各地風俗風物的。
但想起靈鶴真人說,雲州旱災足有數年,所謂救災如救火,紀緣也就沒心思耽擱了。
轉眼,四日夜過去。
到第四天午時,紀緣毫不停留,已飛過數萬裏;到了雲州地界。
相比涇州,雲州顯得十分荒蕪,沿途所過,連草根、樹皮都沒有一根。
從天空俯瞰;大地上,沿途人如螻蟻,到處都是攜家帶口逃荒之百姓。
“要祈一州之雨,我需要官府協助搭建大型法壇:還需要先恢複精神。”紀緣禦風從空中落入進城的大道上。
連續晝夜不休,整整四天飛遁趕路,他的精神極為疲憊。
急需要覓地休息。
此外,要祈一州之雨,覆蓋數萬、乃至十萬裏;這並不簡單,需要做法先從水域收茫茫水炁,再搬運至雲州。
所以,紀緣的思路,是先尋官府幫助搭建大型法台;而後以【招雲祈雨真符】煉製一尊寶瓶或者葫蘆。
登壇做法,祈借祖師無量法力,號召八方,用寶瓶收水域精炁。
再搬運水炁至雲州,做法降雨。
見大道旁邊,有一岩石,紀緣便盤坐在道旁岩石上歇息精神。
一眼望不見邊際的大道上,時不時有衣衫襤褸的難民路過,見紀緣衣袍整齊,都很是驚異。
這些難民,一個個不論老幼,皆骨瘦如柴,嘴唇幹裂,肚腹漲得圓滾滾,猶如懷胎三月。
這是餓極了,吃了砂土,又不得消化的跡象。
“先生,您為何獨自坐在這裏…”一位花白頭發的老婦人,艱難的靠在石岩上,壯著膽子,求問紀緣。
此世有見識的,將道人稱作‘道家’,‘先生’‘道長’‘牛鼻子老道’。
紀緣年紀雖小,卻一身道袍打扮。卻無人會稱他為‘小道士’,這是語病,除非是沒見識的,根本不懂禮數。
“老婆婆,我往雲州去,請問前麵那座城池,是雲州麽?“紀緣跳下石岩扶起她,緩聲詢問。
“是雲州城,就在七八裏外不遠。”
紀緣蹙眉看了眼,能感應到數裏之外,雲州城中生機勃勃,生靈百姓依舊不下十數萬。
不禁疑惑問:“我聽聞雲州旱災不下數年;為何城中依舊繁華?”
這根本,不像遭災之象。
老婆婆意外的看向紀緣,心頭暗自思索:“這先生沒到雲州,隔著七八裏,竟知雲州虛實,莫非是仙人?”
於是不敢怠慢,強撐著起身說:“雲州幹旱數年;赤地萬裏,連草皮樹木都啃光了,遍地白骨,水井亦早已幹涸。”
“但城中權貴世家,卻不知有何渠道,竟能打井取水;所以,那些世家大族,甚至能有水灌溉田地。”
“幹旱的,隻有黎庶百姓而已。”
“我們都隻能向哪些世家討水喝。”
“而今,一滴水值十枚金;要想喝水,隻能從世家去買,要是沒錢,就拿地去抵押。”
“沒有地,賣兒賣女,賣身為奴,亦能活命。”
“竟有這等事?”紀緣聽得眉頭蹙起。
幹旱,旱的是老百姓;世家大族卻富貴依舊,不缺甘霖;甚至,能將水拿去賣。
以此侵吞百姓田產。
這時,不遠處圍觀的其他難民,也要湧上前,紛紛說道。
“不敢瞞仙長,這老太婆說的是事實,除了世家大族,倒還有兩個地方能取水。”
“喔?何處能取水?”
“一個是城北萬丈崖下飛鷹澗,那澗潭深數千尺,不敢下去,據說澗底直通東海龍宮;隻是…”說話的枯瘦漢子,麵露苦笑。
“隻是什麽?”
“隻是要從飛鷹澗取水,得投嬰孩兒下去。”旁邊一個蓬頭垢麵的婦人抽泣說。
“投一個嬰兒或未滿十歲的孩兒下去,澗中神龍翻身,能擊水浪飛濺數千尺,方圓十裏降下甘霖,家家戶戶都能接夠十天的水。”
“豈有此理!這什麽龍,分明是害人的妖孽!”紀緣聽得頭皮發麻,緊緊捏了拳頭。
人為百靈之長,尤其嬰兒,胎中一口先天氣未消。
妖魔食之,增功增壽。
“你們說還有個地方能取水,又是哪兒?”
中年漢子伸手指向前方,一座連綿千裏,貌如伏鼎的山脈。
說:“不遠處,那山名叫金鼎山;山上道觀裏,有口古井;道爺們每天也會施一些水。”
“我們就是準備往金鼎觀去乞水的。”
“原來如此,金鼎觀不愧大教下院,果然有仙家慈悲風度。”紀緣心頭寬慰了些。
金鼎觀,也是玄微教雲台道院所下轄的道觀之一,也是紀緣此行的目的地。
“金鼎觀應該是免費施水吧?“
“什麽免費施水?”
“道爺們說了,世上沒有白來的飯食;一碗水,十枚錢哩。”
“就是,就是,沒有錢;就賣地,沒有地,就寫欠條;或抵押房產、田地。”
“我們隻是想去祈求仙長,施些洗菜淘米用過的廢水,多少也能抵些饑渴。”
“不過道爺們倒還算慈悲,賣的水確實比那些世家便宜多了,還給賒賬…”
這些難民一聽,個個吐槽,叫苦不迭。
紀緣聽得心頭火起,騰得站起身,辭別眾人說:“多謝諸位相告,你們放心,不出數日,雲州定有甘霖降下,貧道還有要事,先走一步。”
“什麽?仙長說的可是真的?“那些附近圍觀災民聞言大喜,卻又半信半疑,不敢置信。
言罷,背上行囊,大步流星向金鼎山中去。
這雲州旱災,很有古怪。
究竟是不是如此,他得先見到金鼎觀修士,才能知道清楚情況。
幾個呼吸間,飛出雲台山外,過了蒼茫瀾江,不遠處,已可以看見涇州的碼頭。
“來時凡骨凡胎重,去時身輕體亦輕。”紀緣不禁在心頭念叨。
上山時,要走一天一夜;下山時,隻要短短幾個呼吸。
“嗯?殷開山的氣機,竟不在涇州了?”紀緣微一感應。
沒有在涇州感應到絲毫修行者的氣機。
那種大神通者在側,彌漫千裏萬裏若有若無的壓迫感也消失了。
不過,卻在水中,看見絲絲縷縷肉眼難見,五彩斑斕的各種氣機。
與修士青靈飄渺的氣息有別。
“妖…水中有妖,這是妖氣!”紀緣恍然。
水族中大神通者亦不少,紀緣並不打算招惹,趕緊收斂了自身氣息,臨空飛過瀾江。
也不在涇州上空停留,徑直飛過,向北而去。
“雲州在陳國北境邊緣;離涇州四萬六千餘裏。”紀緣心頭思量。
當年在青塘隨羊夫子讀書之後;就特別留意過陳國地理。
而今卻是派上用場了。
“我現在禦風全力而行,晝夜不休,一日可過萬裏;四天半可到。”
本來,紀緣打算在途中到各城池轉轉,領略一下各地風俗風物的。
但想起靈鶴真人說,雲州旱災足有數年,所謂救災如救火,紀緣也就沒心思耽擱了。
轉眼,四日夜過去。
到第四天午時,紀緣毫不停留,已飛過數萬裏;到了雲州地界。
相比涇州,雲州顯得十分荒蕪,沿途所過,連草根、樹皮都沒有一根。
從天空俯瞰;大地上,沿途人如螻蟻,到處都是攜家帶口逃荒之百姓。
“要祈一州之雨,我需要官府協助搭建大型法壇:還需要先恢複精神。”紀緣禦風從空中落入進城的大道上。
連續晝夜不休,整整四天飛遁趕路,他的精神極為疲憊。
急需要覓地休息。
此外,要祈一州之雨,覆蓋數萬、乃至十萬裏;這並不簡單,需要做法先從水域收茫茫水炁,再搬運至雲州。
所以,紀緣的思路,是先尋官府幫助搭建大型法台;而後以【招雲祈雨真符】煉製一尊寶瓶或者葫蘆。
登壇做法,祈借祖師無量法力,號召八方,用寶瓶收水域精炁。
再搬運水炁至雲州,做法降雨。
見大道旁邊,有一岩石,紀緣便盤坐在道旁岩石上歇息精神。
一眼望不見邊際的大道上,時不時有衣衫襤褸的難民路過,見紀緣衣袍整齊,都很是驚異。
這些難民,一個個不論老幼,皆骨瘦如柴,嘴唇幹裂,肚腹漲得圓滾滾,猶如懷胎三月。
這是餓極了,吃了砂土,又不得消化的跡象。
“先生,您為何獨自坐在這裏…”一位花白頭發的老婦人,艱難的靠在石岩上,壯著膽子,求問紀緣。
此世有見識的,將道人稱作‘道家’,‘先生’‘道長’‘牛鼻子老道’。
紀緣年紀雖小,卻一身道袍打扮。卻無人會稱他為‘小道士’,這是語病,除非是沒見識的,根本不懂禮數。
“老婆婆,我往雲州去,請問前麵那座城池,是雲州麽?“紀緣跳下石岩扶起她,緩聲詢問。
“是雲州城,就在七八裏外不遠。”
紀緣蹙眉看了眼,能感應到數裏之外,雲州城中生機勃勃,生靈百姓依舊不下十數萬。
不禁疑惑問:“我聽聞雲州旱災不下數年;為何城中依舊繁華?”
這根本,不像遭災之象。
老婆婆意外的看向紀緣,心頭暗自思索:“這先生沒到雲州,隔著七八裏,竟知雲州虛實,莫非是仙人?”
於是不敢怠慢,強撐著起身說:“雲州幹旱數年;赤地萬裏,連草皮樹木都啃光了,遍地白骨,水井亦早已幹涸。”
“但城中權貴世家,卻不知有何渠道,竟能打井取水;所以,那些世家大族,甚至能有水灌溉田地。”
“幹旱的,隻有黎庶百姓而已。”
“我們都隻能向哪些世家討水喝。”
“而今,一滴水值十枚金;要想喝水,隻能從世家去買,要是沒錢,就拿地去抵押。”
“沒有地,賣兒賣女,賣身為奴,亦能活命。”
“竟有這等事?”紀緣聽得眉頭蹙起。
幹旱,旱的是老百姓;世家大族卻富貴依舊,不缺甘霖;甚至,能將水拿去賣。
以此侵吞百姓田產。
這時,不遠處圍觀的其他難民,也要湧上前,紛紛說道。
“不敢瞞仙長,這老太婆說的是事實,除了世家大族,倒還有兩個地方能取水。”
“喔?何處能取水?”
“一個是城北萬丈崖下飛鷹澗,那澗潭深數千尺,不敢下去,據說澗底直通東海龍宮;隻是…”說話的枯瘦漢子,麵露苦笑。
“隻是什麽?”
“隻是要從飛鷹澗取水,得投嬰孩兒下去。”旁邊一個蓬頭垢麵的婦人抽泣說。
“投一個嬰兒或未滿十歲的孩兒下去,澗中神龍翻身,能擊水浪飛濺數千尺,方圓十裏降下甘霖,家家戶戶都能接夠十天的水。”
“豈有此理!這什麽龍,分明是害人的妖孽!”紀緣聽得頭皮發麻,緊緊捏了拳頭。
人為百靈之長,尤其嬰兒,胎中一口先天氣未消。
妖魔食之,增功增壽。
“你們說還有個地方能取水,又是哪兒?”
中年漢子伸手指向前方,一座連綿千裏,貌如伏鼎的山脈。
說:“不遠處,那山名叫金鼎山;山上道觀裏,有口古井;道爺們每天也會施一些水。”
“我們就是準備往金鼎觀去乞水的。”
“原來如此,金鼎觀不愧大教下院,果然有仙家慈悲風度。”紀緣心頭寬慰了些。
金鼎觀,也是玄微教雲台道院所下轄的道觀之一,也是紀緣此行的目的地。
“金鼎觀應該是免費施水吧?“
“什麽免費施水?”
“道爺們說了,世上沒有白來的飯食;一碗水,十枚錢哩。”
“就是,就是,沒有錢;就賣地,沒有地,就寫欠條;或抵押房產、田地。”
“我們隻是想去祈求仙長,施些洗菜淘米用過的廢水,多少也能抵些饑渴。”
“不過道爺們倒還算慈悲,賣的水確實比那些世家便宜多了,還給賒賬…”
這些難民一聽,個個吐槽,叫苦不迭。
紀緣聽得心頭火起,騰得站起身,辭別眾人說:“多謝諸位相告,你們放心,不出數日,雲州定有甘霖降下,貧道還有要事,先走一步。”
“什麽?仙長說的可是真的?“那些附近圍觀災民聞言大喜,卻又半信半疑,不敢置信。
言罷,背上行囊,大步流星向金鼎山中去。
這雲州旱災,很有古怪。
究竟是不是如此,他得先見到金鼎觀修士,才能知道清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