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早上九點多鍾,巴山鋼鐵廠宣傳科副科長李子木和妻子李子菊剛走到鋼鐵廠東大門,一個上穿一件灰白色的短袖襯衫,下穿一條天藍色的裙子,腳上是一雙黑色的皮涼鞋和肉色絲襪的齊耳短發的中年婦女,一手提著菜籃子一手提著一隻紅公雞,急匆匆的往大門裏走來。
“吔!這個人我好像在哪裏見到過啊?”李子木一驚,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幾眼。李子木總覺得這個人很麵熟,好像在什麽地方見到過,但他就是一下想不起來。
中年婦女與李子木擦肩而過時朝他輕輕的笑了笑,那樣子好像是老朋友一樣。中年婦女笑的時候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更使李子木驚歎,這人以前的確是在什麽地方見到過。
中年婦女匆匆而過後,李子木竟然停下腳步回頭看著她,邊看邊想,這個人是誰呢?
李子菊不清楚李子木回頭看什麽,不解的回頭看了看沒有發現什麽,輕輕的拉了李子木一下:“木哥,你看什麽看?”
李子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輕輕的說:“三妹,剛才過去那個女的我好像在什麽地方見到過。”
“嗨!木哥,你是不是整天坐辦公室坐傻了啊?我們到鋼鐵廠已經五六年了,你當宣傳科副科長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你以前又經常跟著領導下車間到各分廠去檢查工作,肯定見到過不少的人。”
“三妹,你說的也對,可我總覺得這個人很久以前就見到過,不是最近幾年才見到過的。因為她那口牙齒給我的印象最深了,所以我就記住了,但我就是想不起來是在哪裏見到過的。”
李子菊笑著伸手摸了摸李子木的額頭,又拭了拭自己的額頭,輕輕的說:“木哥,你沒有發燒啊!你怎麽說起胡話來了?這世界上的人多了去,你怎麽就記得那個人呢?”
李子木笑著一把抓住李子菊的手就往市內走,邊走邊想,三妹說的是對的,自己以前在保衛科當幹事要和很多人打交道,那個女的肯定就是那時候見到過的。李子木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也就不再把這事放在心上,不過他心裏始終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但具體是什麽李子木也說不清楚。
李子木和李子菊的老家在巴山市鐵山區破石鄉李家坪村。李家坪村大多數人都姓李,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李姓人已經發展到一千七八百人了,幾乎占據整個李家坪村。
李家坪由於在大山深處,條件限製,人們的日子過得艱難。李子木的父親李德明認為要改變命運隻有跳出大山,要想跳出大山隻有靠讀書才行。李德明就鼓勵自己的孩子們:“你們要想以後的生活好,隻有好好的讀書,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才能過上好日子。你們隻要能讀書,家裏哪怕再窮,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送你們讀書。”
李德明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家裏每年春秋兩季孩子們上學的時候,是李德明最艱難的時候。那時候,他的大兒子李子木在讀初中,二兒子和三兒子在讀小學,後來大女兒和小兒子也上學了,家裏五個孩子讀書,開學的學費錢就使他夠嗆。但李德明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哪怕再困難也不能讓孩子們輟學,必須要堅持讓孩子們讀書。
李德明家裏沒有什麽東西可賣的,就到破石供銷社去“背力”,從破石街上用背簍背東西到八廟區供銷社,又從八廟區供銷社背東西回破石。一去一來,每天能掙兩塊多錢,五個子女的學費就是靠李德明用背簍背出來的。
李子木兄妹五人看到父親“背力”的艱辛,都發奮讀書。就連最小的幺妹也知道父親不容易,從不給父母親添亂。
李子木上高中後,幺妹也上學讀書了,家裏就有六個人讀書,李德明的負擔更重了。李子木看到父親夏天冒著酷暑,冬天頂著風雪背著沉重的貨物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行走的樣子過意不去,就對李德明說:“爸爸,我不讀書了,我回來參加勞動。”
李德明不解的看著李子木:“你怎麽想起不讀書呢?”
“爸爸,我看到你為我們掙學費背力那個樣子我心裏很難受,我不讀書你的負擔就輕一些。”
“娃兒,你這份孝心我很知足,不過你不讀書我是不支持的。你別看我現在很辛苦,等你們書讀出來了我就享福了。娃兒,這叫先苦後甜。你別想那麽多,自己好好的讀書,我等著你把書讀出來享福呢!”
從此,李子木更加發奮讀書了,一心想著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可高中畢業他卻沒有考上大學,隻好回家參加生產隊的勞動。
李子木哭過也罵過,認為自己從此就在農村勞動一輩子了,哪想到改變命運的機會終於來了。征兵工作開始了,李子木得到消息後第一個報名。
李子木由於家庭生活困難,身體就不是那麽好。李德明雖然支持李子木去當兵,但又擔心他體檢不過關。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李子木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體檢時“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多次體檢層層篩選,終於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李子木到部隊第二年就被推薦上了軍校,幾年後從軍校畢業成了一名軍官。以往,李家坪走出去的人頂多當個副班長就已經了不起了,而李子木竟然是通過軍校培訓後的排長,成了李家坪曆史上第一個軍官。
李子木當了軍官後就想在城市裏找一個有工作的對象,想把自己的家安在城市裏,以後就把父母親接出來,這樣就遠離了李家坪那個是非之地。李子木給在巴山鋼鐵廠工作的姨父劉家傑寫信,希望姨父幫忙找一個合適的對象。
李子木的姨父劉家傑當時是巴山鋼鐵廠的人事科長,他很重視也很支持李子木的想法,就把整個鋼鐵廠與李子木年齡相當的女青年逐一進行了排查,最後選定一個叫陳紅瑜的女孩子。劉家傑認為不管是人才還是知識,以及性格脾氣,陳紅瑜都是李子木的不二人選。
劉家傑覺得陳紅瑜雖然是大城市的城市戶口,比李子木高一個檔次,但李子木現在是部隊軍官是國家幹部,兩人地位差不多,相反李子木的地位還要高一些。 陳紅瑜不應該有什麽意見的。再說自己對陳紅瑜有恩,又是人事科長,自己親自做媒應該成功的。但劉家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陳紅瑜竟然沒有答應。
李子木想在城裏找對象的願望落空後,覺得自己是大山溝裏出來的人,現在雖然是軍官了,但與城市裏的人相比還是有差距的,他就放棄了在城市安家的想法。後來機緣巧合,李子木結識了一個自己非常了解的,老家李家坪另外一個生產隊的李子菊。後來證明李子木和李子菊結婚是非常正確的,他後麵的幸福生活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有那麽湊巧。二十多年後,李子木竟然與陳紅瑜不期而遇,更讓李子木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陳紅瑜竟然曾經有恩於他,而且他還欠陳紅瑜一元錢。
李子木讀高中時由於家裏經濟困難,父親“背力”很辛苦,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他就利用星期天上山挖藥材,或者賣一些蔬菜和水果之類的東西換一點生活費。
高中二年級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天,正好是新民街道的逢場天,李子木背了一背簍桃子到新民街上去賣。
端午節前的新民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把偌大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李子木把背簍擺在街沿上,桃子雖然又大又紅,但看的人多買的人少,趕場的人雖然很喜歡桃子,但真正有錢買得起桃子的人並不多。快到中午散場了,李子木的桃子也沒有賣出去幾斤。
李子木在家裏走之前稱了一下,隻有二十斤多一點,一上午快過去了才賣出三斤。他看著還是滿滿一背簍的桃子心裏直嘀咕,難道我要把桃子又背回去嗎?背回去事小,可自己下個禮拜的生活費就沒有著落了。趕場的人越來越少了,喧鬧聲也漸漸平息下來,李子木感到非常絕望,如果再沒有人買的話自己就隻有背回家去讓弟弟妹妹吃了。
李子木一邊想一邊準備收拾,這時兩個穿著與眾不同的女孩子笑吟吟的從他身邊走過。這兩個女孩子一個是長辮子,辮子已經到了腿彎彎了,另一個女孩子則是齊耳短發。李子木從兩人的衣著和說話聲音斷定,她們是重慶來的知青。
長辮子知青在經過李子木的身邊時側臉看了李子木的背簍一眼,驚喜的說:“呀!桃子!”
長辮子知青說著把短發知青拉了拉:“小慧,我們買點桃子回去吃!”
長辮子知青說著拿起一個桃子在手裏掂了掂,邊掂邊說:“你這桃子多少錢一斤?”
“五分錢一斤!”李子木邊說邊用手比了比。
“三分錢一斤賣不賣?”長辮子知青望著李子木說。
李子木這才看清了知青的模樣。她明眸皓齒,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又白又整齊的牙齒非常好看,潔白的肌膚好像輕輕一彈都會破一樣,凹凸有致的身材和長及腿彎彎的辮子,在一身整潔好看的衣服襯托下顯得特別美麗。這是李子木第一次近距離的觀看女孩子,雖然學校裏也有女同學,但他沒有這麽近的觀看過。
李子木看著長辮子知青說:“我不要五分了,你也不要給三分了,你就給我四分吧!”
長辮子知青笑著說:“三分錢一斤我全買了!”
“姐姐,我從家裏背來要走二十多裏路,很辛苦的,你就給我四分錢吧!”
不知道是李子木叫了聲姐姐起了作用,還是長辮子知青動了惻隱之心,她笑著說:“好!四分就四分!”
兩個知青分別拿出自己的小布包將桃子全買走了。
李子木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長辮子知青的事,她怎麽那麽漂亮呢?特別是那口整齊潔白的牙齒在李子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過了一段時間,李子木又去賣李子,沒想到又遇到那個長辮子女知青,她開始沒有看出來是李子木,當她和李子木講價的時候才發現是他。
李子木要的是五分錢一斤,長辮子知青還的是三分錢一斤。她說:“三分錢一斤我全買了。”
“姐姐,你就給我四分錢吧!我從家裏背來真的不容易啊!”
長辮子知青聽李子木叫了一聲姐姐後抬起頭來才認真看著他:“呀!兄弟,是你呀!好!四分錢就四分錢!”
長辮子知青把李子木的李子全買去了。她沒有東西裝,就將李子木的背簍一塊拿走。臨別時對李子木說:“兄弟,你下一個趕場天還來嗎?”
李子木掰著指頭算了算,下一個趕場天不是星期天,要下下一個趕場天才是星期天,他就笑著說:“姐姐,下一個趕場天我還在學校上課不能來,要下下一個趕場天我才能來。”
長辮子知青很吃驚的看著李子木:“你還在學校讀書?”
李子木輕輕的點了點頭:“是的!”
“是高中還是初中?”長辮子知青驚詫的看著李子木。
李子木驕傲的說:“高中!”
“唉!”長辮子知青羨慕的說:“你好安逸噢!還在讀高中。那你下下一個趕場天來,我把背簍還給你。”
長辮子知青走了幾步回頭望著李子木說:“兄弟,不見不散啊!”
“好的!不見不散!”
終於等到又一個趕場天,李子木背了一些剩下的李子去賣。他的李子快要賣完了也沒有見到長辮子知青,他想她可能有事不來趕場了。
李子木的李子還有四五斤的時候,終於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了長辮子知青,她背著李子木的背簍正向這邊擠過來。這時,有人想把李子木剩下的李子全買走。他笑著說:“對不起!這些李子已經被人買了。”
其實,這是李子木給長辮子知青留下的。
長辮子知青來到李子木跟前笑著說:“兄弟,今天有事來晚了,讓你久等了。”她說著把背簍遞給李子木。
“姐姐,對不起!我隻剩這點李子了。”李子木說著就往長辮子知青的布包包裏裝。
“兄弟,你還是先稱稱,我好給你錢啊!”
“姐姐,這是剩下的,我不要錢!”
“那怎麽行?你在八廟讀書是要用錢的。”她說著就要掏錢,李子木一把按住她的手說:“姐姐,真的不要錢!”
長辮子知青見李子木的態度很堅決就不再堅持給錢了,站在李子木身邊和他說話。那樣子就像姐姐在關心弟弟,也像情人在訴說心曲。
李子木隻顧著和長辮子知青說話,沒有注意到她什麽時候在自己背簍裏放了一塊錢,當她走了後,李子木背著背簍要回家時才發現她留下的錢。
“哎呀!這一塊錢要買二十多斤李子啊!”李子木覺得自己不能占知青的便宜就要把這一塊錢還給她,他就去追長辮子知青。可李子木找遍整個新民街上的各個角落都沒有見到長辮子知青。這一塊錢就一直壓著李子木,他總想著還給長辮子知青。可是李子木後來沒有再去趕新民了,他就一直沒有還長辮子知青的錢。
李子木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欠長辮子知青的錢。後來,李子木雖然當兵走了,但他一直記著那一塊錢的事,心想以後一定要想辦法把錢還了。可茫茫人海,李子木上哪裏去找那個長辮子知青呢?
世上真是無巧不成書。二十多年後,李子木竟然見到了那個長辮子知青,而且兩人竟然還在一個大單位工作。李子木要把那一塊錢還給她了。
“吔!這個人我好像在哪裏見到過啊?”李子木一驚,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幾眼。李子木總覺得這個人很麵熟,好像在什麽地方見到過,但他就是一下想不起來。
中年婦女與李子木擦肩而過時朝他輕輕的笑了笑,那樣子好像是老朋友一樣。中年婦女笑的時候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更使李子木驚歎,這人以前的確是在什麽地方見到過。
中年婦女匆匆而過後,李子木竟然停下腳步回頭看著她,邊看邊想,這個人是誰呢?
李子菊不清楚李子木回頭看什麽,不解的回頭看了看沒有發現什麽,輕輕的拉了李子木一下:“木哥,你看什麽看?”
李子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輕輕的說:“三妹,剛才過去那個女的我好像在什麽地方見到過。”
“嗨!木哥,你是不是整天坐辦公室坐傻了啊?我們到鋼鐵廠已經五六年了,你當宣傳科副科長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你以前又經常跟著領導下車間到各分廠去檢查工作,肯定見到過不少的人。”
“三妹,你說的也對,可我總覺得這個人很久以前就見到過,不是最近幾年才見到過的。因為她那口牙齒給我的印象最深了,所以我就記住了,但我就是想不起來是在哪裏見到過的。”
李子菊笑著伸手摸了摸李子木的額頭,又拭了拭自己的額頭,輕輕的說:“木哥,你沒有發燒啊!你怎麽說起胡話來了?這世界上的人多了去,你怎麽就記得那個人呢?”
李子木笑著一把抓住李子菊的手就往市內走,邊走邊想,三妹說的是對的,自己以前在保衛科當幹事要和很多人打交道,那個女的肯定就是那時候見到過的。李子木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也就不再把這事放在心上,不過他心裏始終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但具體是什麽李子木也說不清楚。
李子木和李子菊的老家在巴山市鐵山區破石鄉李家坪村。李家坪村大多數人都姓李,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李姓人已經發展到一千七八百人了,幾乎占據整個李家坪村。
李家坪由於在大山深處,條件限製,人們的日子過得艱難。李子木的父親李德明認為要改變命運隻有跳出大山,要想跳出大山隻有靠讀書才行。李德明就鼓勵自己的孩子們:“你們要想以後的生活好,隻有好好的讀書,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才能過上好日子。你們隻要能讀書,家裏哪怕再窮,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送你們讀書。”
李德明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家裏每年春秋兩季孩子們上學的時候,是李德明最艱難的時候。那時候,他的大兒子李子木在讀初中,二兒子和三兒子在讀小學,後來大女兒和小兒子也上學了,家裏五個孩子讀書,開學的學費錢就使他夠嗆。但李德明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哪怕再困難也不能讓孩子們輟學,必須要堅持讓孩子們讀書。
李德明家裏沒有什麽東西可賣的,就到破石供銷社去“背力”,從破石街上用背簍背東西到八廟區供銷社,又從八廟區供銷社背東西回破石。一去一來,每天能掙兩塊多錢,五個子女的學費就是靠李德明用背簍背出來的。
李子木兄妹五人看到父親“背力”的艱辛,都發奮讀書。就連最小的幺妹也知道父親不容易,從不給父母親添亂。
李子木上高中後,幺妹也上學讀書了,家裏就有六個人讀書,李德明的負擔更重了。李子木看到父親夏天冒著酷暑,冬天頂著風雪背著沉重的貨物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行走的樣子過意不去,就對李德明說:“爸爸,我不讀書了,我回來參加勞動。”
李德明不解的看著李子木:“你怎麽想起不讀書呢?”
“爸爸,我看到你為我們掙學費背力那個樣子我心裏很難受,我不讀書你的負擔就輕一些。”
“娃兒,你這份孝心我很知足,不過你不讀書我是不支持的。你別看我現在很辛苦,等你們書讀出來了我就享福了。娃兒,這叫先苦後甜。你別想那麽多,自己好好的讀書,我等著你把書讀出來享福呢!”
從此,李子木更加發奮讀書了,一心想著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可高中畢業他卻沒有考上大學,隻好回家參加生產隊的勞動。
李子木哭過也罵過,認為自己從此就在農村勞動一輩子了,哪想到改變命運的機會終於來了。征兵工作開始了,李子木得到消息後第一個報名。
李子木由於家庭生活困難,身體就不是那麽好。李德明雖然支持李子木去當兵,但又擔心他體檢不過關。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李子木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體檢時“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多次體檢層層篩選,終於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李子木到部隊第二年就被推薦上了軍校,幾年後從軍校畢業成了一名軍官。以往,李家坪走出去的人頂多當個副班長就已經了不起了,而李子木竟然是通過軍校培訓後的排長,成了李家坪曆史上第一個軍官。
李子木當了軍官後就想在城市裏找一個有工作的對象,想把自己的家安在城市裏,以後就把父母親接出來,這樣就遠離了李家坪那個是非之地。李子木給在巴山鋼鐵廠工作的姨父劉家傑寫信,希望姨父幫忙找一個合適的對象。
李子木的姨父劉家傑當時是巴山鋼鐵廠的人事科長,他很重視也很支持李子木的想法,就把整個鋼鐵廠與李子木年齡相當的女青年逐一進行了排查,最後選定一個叫陳紅瑜的女孩子。劉家傑認為不管是人才還是知識,以及性格脾氣,陳紅瑜都是李子木的不二人選。
劉家傑覺得陳紅瑜雖然是大城市的城市戶口,比李子木高一個檔次,但李子木現在是部隊軍官是國家幹部,兩人地位差不多,相反李子木的地位還要高一些。 陳紅瑜不應該有什麽意見的。再說自己對陳紅瑜有恩,又是人事科長,自己親自做媒應該成功的。但劉家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陳紅瑜竟然沒有答應。
李子木想在城裏找對象的願望落空後,覺得自己是大山溝裏出來的人,現在雖然是軍官了,但與城市裏的人相比還是有差距的,他就放棄了在城市安家的想法。後來機緣巧合,李子木結識了一個自己非常了解的,老家李家坪另外一個生產隊的李子菊。後來證明李子木和李子菊結婚是非常正確的,他後麵的幸福生活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有那麽湊巧。二十多年後,李子木竟然與陳紅瑜不期而遇,更讓李子木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陳紅瑜竟然曾經有恩於他,而且他還欠陳紅瑜一元錢。
李子木讀高中時由於家裏經濟困難,父親“背力”很辛苦,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他就利用星期天上山挖藥材,或者賣一些蔬菜和水果之類的東西換一點生活費。
高中二年級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天,正好是新民街道的逢場天,李子木背了一背簍桃子到新民街上去賣。
端午節前的新民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把偌大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李子木把背簍擺在街沿上,桃子雖然又大又紅,但看的人多買的人少,趕場的人雖然很喜歡桃子,但真正有錢買得起桃子的人並不多。快到中午散場了,李子木的桃子也沒有賣出去幾斤。
李子木在家裏走之前稱了一下,隻有二十斤多一點,一上午快過去了才賣出三斤。他看著還是滿滿一背簍的桃子心裏直嘀咕,難道我要把桃子又背回去嗎?背回去事小,可自己下個禮拜的生活費就沒有著落了。趕場的人越來越少了,喧鬧聲也漸漸平息下來,李子木感到非常絕望,如果再沒有人買的話自己就隻有背回家去讓弟弟妹妹吃了。
李子木一邊想一邊準備收拾,這時兩個穿著與眾不同的女孩子笑吟吟的從他身邊走過。這兩個女孩子一個是長辮子,辮子已經到了腿彎彎了,另一個女孩子則是齊耳短發。李子木從兩人的衣著和說話聲音斷定,她們是重慶來的知青。
長辮子知青在經過李子木的身邊時側臉看了李子木的背簍一眼,驚喜的說:“呀!桃子!”
長辮子知青說著把短發知青拉了拉:“小慧,我們買點桃子回去吃!”
長辮子知青說著拿起一個桃子在手裏掂了掂,邊掂邊說:“你這桃子多少錢一斤?”
“五分錢一斤!”李子木邊說邊用手比了比。
“三分錢一斤賣不賣?”長辮子知青望著李子木說。
李子木這才看清了知青的模樣。她明眸皓齒,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又白又整齊的牙齒非常好看,潔白的肌膚好像輕輕一彈都會破一樣,凹凸有致的身材和長及腿彎彎的辮子,在一身整潔好看的衣服襯托下顯得特別美麗。這是李子木第一次近距離的觀看女孩子,雖然學校裏也有女同學,但他沒有這麽近的觀看過。
李子木看著長辮子知青說:“我不要五分了,你也不要給三分了,你就給我四分吧!”
長辮子知青笑著說:“三分錢一斤我全買了!”
“姐姐,我從家裏背來要走二十多裏路,很辛苦的,你就給我四分錢吧!”
不知道是李子木叫了聲姐姐起了作用,還是長辮子知青動了惻隱之心,她笑著說:“好!四分就四分!”
兩個知青分別拿出自己的小布包將桃子全買走了。
李子木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長辮子知青的事,她怎麽那麽漂亮呢?特別是那口整齊潔白的牙齒在李子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過了一段時間,李子木又去賣李子,沒想到又遇到那個長辮子女知青,她開始沒有看出來是李子木,當她和李子木講價的時候才發現是他。
李子木要的是五分錢一斤,長辮子知青還的是三分錢一斤。她說:“三分錢一斤我全買了。”
“姐姐,你就給我四分錢吧!我從家裏背來真的不容易啊!”
長辮子知青聽李子木叫了一聲姐姐後抬起頭來才認真看著他:“呀!兄弟,是你呀!好!四分錢就四分錢!”
長辮子知青把李子木的李子全買去了。她沒有東西裝,就將李子木的背簍一塊拿走。臨別時對李子木說:“兄弟,你下一個趕場天還來嗎?”
李子木掰著指頭算了算,下一個趕場天不是星期天,要下下一個趕場天才是星期天,他就笑著說:“姐姐,下一個趕場天我還在學校上課不能來,要下下一個趕場天我才能來。”
長辮子知青很吃驚的看著李子木:“你還在學校讀書?”
李子木輕輕的點了點頭:“是的!”
“是高中還是初中?”長辮子知青驚詫的看著李子木。
李子木驕傲的說:“高中!”
“唉!”長辮子知青羨慕的說:“你好安逸噢!還在讀高中。那你下下一個趕場天來,我把背簍還給你。”
長辮子知青走了幾步回頭望著李子木說:“兄弟,不見不散啊!”
“好的!不見不散!”
終於等到又一個趕場天,李子木背了一些剩下的李子去賣。他的李子快要賣完了也沒有見到長辮子知青,他想她可能有事不來趕場了。
李子木的李子還有四五斤的時候,終於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了長辮子知青,她背著李子木的背簍正向這邊擠過來。這時,有人想把李子木剩下的李子全買走。他笑著說:“對不起!這些李子已經被人買了。”
其實,這是李子木給長辮子知青留下的。
長辮子知青來到李子木跟前笑著說:“兄弟,今天有事來晚了,讓你久等了。”她說著把背簍遞給李子木。
“姐姐,對不起!我隻剩這點李子了。”李子木說著就往長辮子知青的布包包裏裝。
“兄弟,你還是先稱稱,我好給你錢啊!”
“姐姐,這是剩下的,我不要錢!”
“那怎麽行?你在八廟讀書是要用錢的。”她說著就要掏錢,李子木一把按住她的手說:“姐姐,真的不要錢!”
長辮子知青見李子木的態度很堅決就不再堅持給錢了,站在李子木身邊和他說話。那樣子就像姐姐在關心弟弟,也像情人在訴說心曲。
李子木隻顧著和長辮子知青說話,沒有注意到她什麽時候在自己背簍裏放了一塊錢,當她走了後,李子木背著背簍要回家時才發現她留下的錢。
“哎呀!這一塊錢要買二十多斤李子啊!”李子木覺得自己不能占知青的便宜就要把這一塊錢還給她,他就去追長辮子知青。可李子木找遍整個新民街上的各個角落都沒有見到長辮子知青。這一塊錢就一直壓著李子木,他總想著還給長辮子知青。可是李子木後來沒有再去趕新民了,他就一直沒有還長辮子知青的錢。
李子木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欠長辮子知青的錢。後來,李子木雖然當兵走了,但他一直記著那一塊錢的事,心想以後一定要想辦法把錢還了。可茫茫人海,李子木上哪裏去找那個長辮子知青呢?
世上真是無巧不成書。二十多年後,李子木竟然見到了那個長辮子知青,而且兩人竟然還在一個大單位工作。李子木要把那一塊錢還給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