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老師都曾提及弱轉強這一策略,


    然而,這一方法雖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並未真正理解其精髓。


    因此在實戰中往往難以奏效。


    許多人僅僅追求圖形和形式上的弱轉強。


    即第一天出現爛板或弱板,第二天高開後或低開迅速拉紅並縮量封板,便誤以為這是弱轉強的表現。


    按照這種方式操作,往往會導致大幅虧損,卻不明所以。


    有數據顯示,一年內所有出現爛板後,隔天高開弱轉強的股票。


    即使全部買入,最終統計結果仍然是年虧損高達70%。


    這充分說明,僅憑圖形判斷弱轉強,而不了解其背後的原理,這種策略大概率是行不通的。


    那麽,弱轉強的底層邏輯和本質究竟是什麽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弱轉強”這三個字中,每一個都蘊含著深刻的知識點。


    其中,“弱”和“強”是形容詞,代表股票的狀態。


    而“轉”則是動詞,說明弱和強之間需要一個質變的過程。


    對於“弱”的理解,我們要區分真弱和假弱。


    弱轉強要想成功,必須是假弱,而且弱的要合理。


    這裏的“合理”,指的是股票在弱勢狀態下的表現,要符合市場邏輯和資金行為。


    對於“強”的理解,我們同樣要區分真強和假強。


    弱轉強要想成功,必須是真強,而且這種強需要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隻有市場認可的強勢才是可持續的,才能帶來盈利。


    “轉”的過程必須是主動強勢的。


    這意味著股票在由弱轉強的過程中,不應該受到其他股票的影響或製約,而是應該表現出自己的獨立性和主動性。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這裏的“弱”並非指股票本身真的弱。


    而是指其在大環境或特定情境下,表現出的相對弱勢。


    這種弱勢必須是合理的,即它應該符合當時市場情緒、板塊題材,以及整體市場環境的變化。


    在超短交易的世界裏,我們始終追求的是強勢股票。


    無論是順勢還是逆勢,我們都應該選擇那些表現強勁的股票進行操作。


    在順勢中,我們比較的是誰漲停封板早、誰封單大、誰縮量。


    而在逆勢中,我們則比較的是誰更抗跌。


    強與弱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對比就無法確定誰強誰弱。


    我們需要有一個錨定的參照物,來評估股票的強弱。


    在大分歧日,當其他股票跌停時,如果某隻股票僅下跌5%,那麽它相對於其他股票就是強的。


    當其他股票下跌5%時,如果它僅維持在0軸附近波動,那麽它同樣是強的。


    當其他股票在0軸附近波動時,如果它敢於上漲5%,那麽它更是強的。


    而當其他股票上漲5%時,如果它敢於衝擊漲停,那麽它無疑是當天的強勢股。


    我們以2024年9月18日的保變電氣為例,來詳細分析。


    當天是周三,開盤時,幾隻與保變電氣有相似屬性的股票。


    如國企+華為消費電子的華映科技、國企+醫藥的海能海藥,以及金融保險的天茂集團,均出現了開盤秒跌停的情況。


    保變電氣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開盤即被迅速打壓至跌停板附近。


    但隨後被資金撬開,並反手拉升至漲停,完成了地天板的壯舉。


    在漲停板上經曆了多次換手後,尾盤競價階段出現了搶跑現象。


    同時保變電氣的成交量,也達到了本輪主升浪以來的最大值。


    從這一天的表現來看,保變電氣確實呈現出了一種弱勢狀態。


    但接下來,我們需要從兩個維度來衡量這種弱勢是否合理。


    首先,從全局市場情緒和板塊強度的角度來看,9月13日國企改革的板塊強度指數為,


    而到了9月18日,國企改革的強度已經大幅下降至4980,


    同時芯片板塊的強度雖然位列第一,但也僅為6100。


    全局情緒指數更是低至33,表明當天市場處於冰點收盤狀態。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保變電氣的弱勢表現就顯得相對合理了。


    其次,我們需要判斷保變電氣的弱勢是真弱還是假弱。


    當時市場上的人氣核心票包括天茂集團、海南海藥、華映科技和保變電氣。


    雖然保變電氣與自己之前的表現相比,確實呈現出了走弱的狀態。


    因為它無法再像之前那樣以漲停和爆量的方式展現強勢。


    但是,與其他三隻人氣核心票相比,保變電氣的表現卻強出了不少。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保變電氣的弱勢是假弱,它在相對弱勢中,仍然展現出了較強的抗跌性和資金關注度。


    再來看“轉”,在9月19日的競價階段,海南海藥和華映科技均以一字跌停開盤。


    天茂集團雖然跌停開盤,但並未封死。


    而保變電氣則在競價階段爆量2.17億,成功翹板,並以-8.95%的價格開盤。


    開盤後,保變電氣的股價並未繼續下跌,而是從開盤價一路向上,直接以大長腿的姿態上板。


    這一過程中,保變電氣並未受到天茂集團、華映科技、海南海藥等股票的影響。


    也沒有因為芯片板塊中,海立股份和凱美特氣的一字開板,而表現出任何猶豫。


    這完全符合主動、快速、不看其他股票臉色的轉強特征。


    然後是“強”,轉強的狀態錨定,通常表現為比弱勢那天漲停時間更早。


    且量能相比分歧那天有所縮量。


    在9月19日,保變電氣不僅漲停時間早於9月18日(實際上9月18日並未漲停),


    而且量能也相比9月18日的分歧日有所縮量,從而符合了弱轉強的技術標準。


    僅憑這些還不足以判斷,保變電氣是否達到了真強的境界。


    真強不僅要求股票自身表現出色,還需要具備帶動性。


    即能夠帶動市場情緒或題材回流,吸引小弟跟隨並為其背書。


    在9月19日,保變電氣的強勢表現,不僅帶動了整個國企板塊的強度從4980飆升至,


    還使得全局情緒從33的強分歧準冰點狀態,修複至65的強修複準高潮狀態。


    這種以點帶線、以線擴麵的效應,盤活了整個超短市場情緒。


    使得華映科技在下午,也呈現出大長腿的修複態勢,天茂集團也獲得了修複的機會。


    我們可以說,保變電氣的這種強勢表現,不僅符合了弱轉強的技術標準。


    更展現出了真強的特質——具備強大的帶動性和影響力,能夠引領市場情緒和題材的走向。


    弱轉強失敗案例,9.23與9.24海立股份。


    在9月23日,海立股份的股價出現了天地板的走勢,與之前的三個漲停板相比。


    這一天的成交量明顯放大,且漲停時間較前一交易日有所推遲。


    這些特征共同構成了股價弱勢的表象。


    關於這種弱勢是真弱,還是假弱的問題,我們需要結合市場環境進行深入分析。


    9月22日,芯片板塊的強度為1465,而到了9月23日,盡管芯片板塊強度有所提升,達到1766,


    但相較於國企改革板塊的強度,仍然顯得較為遜色。


    同時,全局情緒指數為58,顯示出市場整體處於強修複的狀態。


    在這種背景下,海立股份卻走出了天地板的弱勢行情。


    這並非因為市場整體情緒不佳,而是由於芯片板塊內部的分歧加大。


    因此,可以判斷海立股份的這種弱勢是真弱,而非假弱。


    接下來,我們根據弱轉強的口訣進行分析:


    海立股份在9月23日的表現顯然不符合這一條件,因為其弱勢是真弱,而非假弱。


    在9月24日,海立股份的股價開盤即低開,並隨後出現了一波下跌。


    在均線附近震蕩一段時間後,直到看到保變電氣和常山北明等股票的跳水走勢。


    海立股份才逆勢拉起了大長腿板。


    這種轉勢的過程,顯然缺乏主動性和快速性,而是受到了其他股票走勢的影響。


    因此,海立股份也不符合“轉需要主動快速”的條件。


    在弱轉強的第三要素中,我們強調“強需要真強有帶動性”。


    海立股份在9月24日的走勢中,並未能符合這一條件。


    盡管在10:18時,海立股份封死了漲停板,且從技術麵上看,其封板時間比9月23日還要早。


    量能也有所縮減,似乎完成了自己狀態上的弱轉強。


    這種強勢並未能持續,最終海立股份弱轉強失敗,股價炸板並跌至水下以維持成交量。


    盤中,盡管有老師認為海立股份已經實現了弱轉強並建議上車。


    但在缺乏板塊後排股票支持的情況下,這種強勢狀態難以持久。


    海立股份的漲停,並未能帶動芯片板塊的情緒,也未能引領相關題材的回流。


    即使其日內封死漲停不炸板,隔天也未必會有好的表現。


    事實上,當天市場資金更多地流向了大金融證券板塊,牛市號角已經吹響。


    而海立股份所在的芯片板塊,並未能得到資金的青睞。


    這與保變電氣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成功實現了弱轉強,並帶動了國企改革板塊的情緒和題材的回流。


    海立股份與保變電氣的最本質區別在於,弱轉強戰法更適用於主流題材的人氣核心票。


    而海立股份雖然也具有一定的人氣,但其所屬的芯片板塊在當時並非市場主流題材。


    因此,將弱轉強戰法應用在非主流題材的人氣核心票上,往往難以取得成功。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市:龍頭戰法,追漲殺跌才是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歐滿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歐滿天並收藏股市:龍頭戰法,追漲殺跌才是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