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崇禎的土味情話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如此情形,崇禎似乎並未感到絲毫尷尬,但作為臣子的楊嗣昌卻顯得十分淡定自若。
君臣想得也可以是這樣的模式,皇帝玩皇帝的花活,臣子一本正經完成工作,配合得相得益彰。
若是換作其他官員在此當班,比如李邦華、倪元璐,或是即將就任軍機處候補大臣的侯恂等人,恐怕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他們定會義憤填膺地大聲疾呼,規勸皇上切莫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應當修身養性、勵精圖治。不僅如此,他們還可能會將曹靜照斥責為禍害國家的褒姒、妲己之輩,並強烈要求崇禎皇帝嚴懲此妖婦,否則寧可以死相諫來表明忠心耿耿等等。
不過幸運的是,今日當班之人乃是楊嗣昌。他向來深知宮廷內的權謀紛爭與人心難測,因此選擇保持沉默,默默完成自己分內之事。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上,有時候學會審時度勢比直言進諫更為重要。
這也是楊嗣昌圓滑的一麵,他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負,氣節什麽的就推而其次了。
不大的暖閣中,揚起了一種名為曖昧多情的氣氛。
楊嗣昌還是旁若無人地伏案工作中,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勢。
崇禎溫暖慢節奏的話語在這個不大的屋子裏響起。
“曹靜照啊!時光荏苒,轉眼間你已陪伴在朕身旁達半載之久。這期間,你與朕相處之時,所見最多者乃朕之側身剪影耳。然實則不然,於朕而言,目光所及之處亦多為汝之倩影。
遙想當日初見,便令朕眼前一亮:烏發如雲,濃墨如瀑;耳垂圓潤,肌膚勝雪;玉頸修長,宛如天鵝;蛾眉彎彎似新月,顧盼生姿情無限。如此佳人,實難不讓人心動。隻可惜我大明服飾不比唐時那般開放,未能將汝之美貌盡展無遺。
猶記那日,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汝立身於朕前,朕雖與他人交談正酣,但餘光卻始終落在汝身上。當聞及趣談妙語時,隻見汝微微頷首,那一抹嬌羞之態,宛如風中百合,清麗脫俗。彼時彼景,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而汝則輕抬素手,優雅地理順垂於鬢間的發絲……”
啪嗒一聲,一件東西掉落地上的聲音,打斷了崇禎情意綿綿,尷了又尬的情話。
崇禎回過頭來,目光恰好與正彎腰撿拾鵝毛筆的楊嗣昌相對。楊嗣昌麵露窘色,幹笑一聲解釋道:“陛下贖罪,微臣一時手忙腳亂,竟然將筆掉落於地。
微臣實在慚愧,實乃被陛下之才情所震撼。陛下方才所言,雖每一句皆通俗易懂、不符格律,但那‘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不勝涼風的嬌羞’卻令微臣不禁心神蕩漾,以至於禦前失態,請陛下寬恕微臣之過。
還望陛下接著講,繼續賜教。”
崇禎此刻哪還有心思繼續講下去,如此連綿不斷的情話語句,一經中斷便如同被掐住命運喉嚨般難以接續。他輕咳幾聲掩飾尷尬情緒後吩咐道:“咳咳……罷了,不必再續。曹靜照,速去為朕沏一壺新茶,同時也為楊愛卿奉上一杯。”
曹靜照剛想轉身離開,又被崇禎叫住。
“嗯,朕給你一個名分吧,要不然顯得朕太無情了。先封你做個麗嬪吧。不過你的本職工作還是朕的貼身女史,朕離不開你。
朕也不想這軍機處裏麵都是男人和·······”
曹靜照的心情瞬間變得愉悅起來,仿佛春日裏綻放的花朵一般燦爛。就在片刻之前,她還表現出一副超然物外、如同尼姑般淡定從容的心境,但轉瞬間卻又宛如懷春的少女一般嬌羞可人。人世間的男男女女啊,終究難以逃脫世俗情感的羈絆。
崇禎以賜予麗嬪頭銜的方式將曹靜照打發走後,迅速切換回一本正經處理公事的模樣。然而此時此刻的曹靜照依然沉浸在被皇帝陛下挑逗後的複雜情緒之中無法自拔。直到王承恩忍不住連連咳嗽示意,她這才回過神來,滿臉通紅地轉身去泡茶。
望著這位年近三十的女子竟然還能流露出如此純真可愛的少女情態,崇禎不禁暗自感歎:還是生活在古代好啊!若是換作自己所熟悉的那個舊時代——現代社會,像這般年紀的女人心靈氣質上,恐怕早已變得粗糙不堪,跟那些大老爺們兒或者糙漢沒什麽兩樣了。
這種陰暗的想法讓崇禎心中稍稍得到一絲慰藉,同時也讓他對與曹靜照之間那場錯綜複雜、糾纏不清的感情戲越發期待起來。人往往就是這樣,越是缺少某種東西,便越渴望能夠得到彌補。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就是這樣的道理。
就在崇禎不斷遐想男女之情,徹底忘了自己是個有婦之夫,後宮還有著三個賢淑嬌美多才多藝的女人之時,兩封急報打斷了崇禎現在的平靜。
一個小黃門領著兩個信使進了軍機處,在楊嗣昌拿出軍機處印章蓋印回帖後,兩個信使放下急報,躬身退下。
兩封四百裏急報,一封來自遼東鎮遼東巡撫袁崇煥處。
另一封急報來自福建巡撫熊文燦處。
崇禎心中有數,所謂急報,不過就是大明軍隊又打輸了,兩地撫台大人又要朝自己要銀子要糧食軍械了。
又是那不省心的建奴和海盜鄭芝龍在找自己的麻煩。
崇禎麵沉似水般地接過兩封急報,一封來自數百裏外,另一封則發自三千餘裏之外,但它們竟如約而至同時送達禦前,仿佛故意要給自己添堵一般。
崇禎暗自思忖著,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莫非近日當真流年不利?為何天下之事皆如此湊巧,無論是天南地北之人,似乎都事先約定好了一般,齊齊發難。
有時,崇禎甚至懷疑起內外之亂是否本就是一丘之貉,隻是平日相隔甚遠,彼此間通過某種神秘手段保持聯絡罷了。
此時此刻,崇禎方才醒悟過來,原來自其即位以來所見所聞的京城一帶風調雨順、政治清明不過是虛幻泡影而已。
君臣想得也可以是這樣的模式,皇帝玩皇帝的花活,臣子一本正經完成工作,配合得相得益彰。
若是換作其他官員在此當班,比如李邦華、倪元璐,或是即將就任軍機處候補大臣的侯恂等人,恐怕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他們定會義憤填膺地大聲疾呼,規勸皇上切莫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應當修身養性、勵精圖治。不僅如此,他們還可能會將曹靜照斥責為禍害國家的褒姒、妲己之輩,並強烈要求崇禎皇帝嚴懲此妖婦,否則寧可以死相諫來表明忠心耿耿等等。
不過幸運的是,今日當班之人乃是楊嗣昌。他向來深知宮廷內的權謀紛爭與人心難測,因此選擇保持沉默,默默完成自己分內之事。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上,有時候學會審時度勢比直言進諫更為重要。
這也是楊嗣昌圓滑的一麵,他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負,氣節什麽的就推而其次了。
不大的暖閣中,揚起了一種名為曖昧多情的氣氛。
楊嗣昌還是旁若無人地伏案工作中,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勢。
崇禎溫暖慢節奏的話語在這個不大的屋子裏響起。
“曹靜照啊!時光荏苒,轉眼間你已陪伴在朕身旁達半載之久。這期間,你與朕相處之時,所見最多者乃朕之側身剪影耳。然實則不然,於朕而言,目光所及之處亦多為汝之倩影。
遙想當日初見,便令朕眼前一亮:烏發如雲,濃墨如瀑;耳垂圓潤,肌膚勝雪;玉頸修長,宛如天鵝;蛾眉彎彎似新月,顧盼生姿情無限。如此佳人,實難不讓人心動。隻可惜我大明服飾不比唐時那般開放,未能將汝之美貌盡展無遺。
猶記那日,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汝立身於朕前,朕雖與他人交談正酣,但餘光卻始終落在汝身上。當聞及趣談妙語時,隻見汝微微頷首,那一抹嬌羞之態,宛如風中百合,清麗脫俗。彼時彼景,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而汝則輕抬素手,優雅地理順垂於鬢間的發絲……”
啪嗒一聲,一件東西掉落地上的聲音,打斷了崇禎情意綿綿,尷了又尬的情話。
崇禎回過頭來,目光恰好與正彎腰撿拾鵝毛筆的楊嗣昌相對。楊嗣昌麵露窘色,幹笑一聲解釋道:“陛下贖罪,微臣一時手忙腳亂,竟然將筆掉落於地。
微臣實在慚愧,實乃被陛下之才情所震撼。陛下方才所言,雖每一句皆通俗易懂、不符格律,但那‘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不勝涼風的嬌羞’卻令微臣不禁心神蕩漾,以至於禦前失態,請陛下寬恕微臣之過。
還望陛下接著講,繼續賜教。”
崇禎此刻哪還有心思繼續講下去,如此連綿不斷的情話語句,一經中斷便如同被掐住命運喉嚨般難以接續。他輕咳幾聲掩飾尷尬情緒後吩咐道:“咳咳……罷了,不必再續。曹靜照,速去為朕沏一壺新茶,同時也為楊愛卿奉上一杯。”
曹靜照剛想轉身離開,又被崇禎叫住。
“嗯,朕給你一個名分吧,要不然顯得朕太無情了。先封你做個麗嬪吧。不過你的本職工作還是朕的貼身女史,朕離不開你。
朕也不想這軍機處裏麵都是男人和·······”
曹靜照的心情瞬間變得愉悅起來,仿佛春日裏綻放的花朵一般燦爛。就在片刻之前,她還表現出一副超然物外、如同尼姑般淡定從容的心境,但轉瞬間卻又宛如懷春的少女一般嬌羞可人。人世間的男男女女啊,終究難以逃脫世俗情感的羈絆。
崇禎以賜予麗嬪頭銜的方式將曹靜照打發走後,迅速切換回一本正經處理公事的模樣。然而此時此刻的曹靜照依然沉浸在被皇帝陛下挑逗後的複雜情緒之中無法自拔。直到王承恩忍不住連連咳嗽示意,她這才回過神來,滿臉通紅地轉身去泡茶。
望著這位年近三十的女子竟然還能流露出如此純真可愛的少女情態,崇禎不禁暗自感歎:還是生活在古代好啊!若是換作自己所熟悉的那個舊時代——現代社會,像這般年紀的女人心靈氣質上,恐怕早已變得粗糙不堪,跟那些大老爺們兒或者糙漢沒什麽兩樣了。
這種陰暗的想法讓崇禎心中稍稍得到一絲慰藉,同時也讓他對與曹靜照之間那場錯綜複雜、糾纏不清的感情戲越發期待起來。人往往就是這樣,越是缺少某種東西,便越渴望能夠得到彌補。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就是這樣的道理。
就在崇禎不斷遐想男女之情,徹底忘了自己是個有婦之夫,後宮還有著三個賢淑嬌美多才多藝的女人之時,兩封急報打斷了崇禎現在的平靜。
一個小黃門領著兩個信使進了軍機處,在楊嗣昌拿出軍機處印章蓋印回帖後,兩個信使放下急報,躬身退下。
兩封四百裏急報,一封來自遼東鎮遼東巡撫袁崇煥處。
另一封急報來自福建巡撫熊文燦處。
崇禎心中有數,所謂急報,不過就是大明軍隊又打輸了,兩地撫台大人又要朝自己要銀子要糧食軍械了。
又是那不省心的建奴和海盜鄭芝龍在找自己的麻煩。
崇禎麵沉似水般地接過兩封急報,一封來自數百裏外,另一封則發自三千餘裏之外,但它們竟如約而至同時送達禦前,仿佛故意要給自己添堵一般。
崇禎暗自思忖著,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莫非近日當真流年不利?為何天下之事皆如此湊巧,無論是天南地北之人,似乎都事先約定好了一般,齊齊發難。
有時,崇禎甚至懷疑起內外之亂是否本就是一丘之貉,隻是平日相隔甚遠,彼此間通過某種神秘手段保持聯絡罷了。
此時此刻,崇禎方才醒悟過來,原來自其即位以來所見所聞的京城一帶風調雨順、政治清明不過是虛幻泡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