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擔憂形成了恐慌,恐慌又加劇了競爭,到了後來連孩子尿床的次數都要拿來比了。但有些事情真的是沒辦法,俞任傑從小就比程斌聰明,連長得也比他可愛。受挫的王敏慧下意識地想要扳回一城,於是又提起她丈夫的升遷,這又加劇了任霞顯擺兒子的情況,成為一個惡性循環。這對閨蜜的關係變得怪異又敏感,表麵上和和氣氣,暗地裏波濤洶湧,大事小事都要拿來比一比,拚一拚。樓上買了一台電視機,樓下也要買一台。樓上給孩子買了一本故事書,樓下就要買兩本。樓下給孩子吃有機蛋,樓上也不能落下…諷刺的是,這種攀比行為又從側麵驗證了她們對對方的信任,她覺得好的就一定是好的,她覺得不好的也一定是不好的,已經成了一種魔怔了。這種艱辛的競爭心理在兩家的孩子稍大一些時有所緩解。一來是他們已經習慣了兩個家庭經濟上的差異,二來是倆孩子絲毫不受大人的影響,高高興興玩在一起了。兩人上了同一所托兒所,幼兒園,後來進了同一所小學。俞任傑的外公是個資深警察,一副老幹部的作風,在俞任傑出生時就主張這孩子聰明,以後是做狄仁傑的料,這才有了俞任傑這種令人發指的名字,隻是把中間那字換成了自己的姓。在俞任傑會跑會跳的時候,他外公又說了,這孩子以後當警察一定是個神探!他這麽說也不無道理,家裏養的貓跑出去懷了孕回來,俞任傑能從生出來的小貓顏色判斷出小區裏哪隻野貓是小貓的爸爸,揪著人家的尾巴拉回家來給貓媽媽作伴。雖然最後以貓爸爸出逃為結局,但外公驕傲得不得了,發誓要把外孫培養成個優秀的警察。大人的態度總是會影響孩子,俞任傑在幼兒園小學裏就是以警探老大的身份自居的,就差弄個柯南裏的少年偵探團出來。我國的孩子是玩不出少年偵探團的,不論是以正義還是邪惡自居,組成的小團體不外乎是個小幫派,幫派頭頭就近似於黑社會大佬的位置。在那段光輝的歲月裏,俞任傑就是那個大佬,程斌則是他身後受到保護的小弟。俞任傑從外公那裏學到了不少格鬥的招數,小孩子打起來沒實際的殺傷力,但看起來很炫,加上他外公的頭銜,自然就有小朋友跟著他,把他奉為老大。程斌加入這個組織一方麵是從小和俞任傑相熟,另一方麵是受班裏的小胖子欺負時,俞任傑衝了出去,一個擒拿手把小胖子拿下。他雙手一叉,威風凜凜地站在程斌麵前,吐出一句中二得不能再中二得蠢話來。“王小胖,我的人你也敢碰!”從此程斌就成了俞任傑的人,跟在他的後麵,成了他眾多小弟中的一員。所以當現在俞任傑大喇喇地在程斌家的沙發上橫躺的時候,程斌下意識地給他遞了遙控器,甚至控製不住地想給他切盤水果來吃。程斌咳了一聲,惱怒於自己的衝動,對沙發上的人突兀地吼道:“你他媽坐起來,給我留個位置!”俞任傑轉頭看了他一眼,不情願地坐了起來,並往裏挪了挪。程斌在他邊上坐下,刻意地搶走遙控器換了台,但一會兒還是站起身來,進廚房切了一盤橙子出來。這時電視頻道又被換成了俞任傑喜歡的節目,程斌把果盤往他的方向推了推,不再換台,與他一起看起不知所謂的節目來。兩人沉默著,隻有電視機裏傳出陣陣笑聲,但電視也有偶爾安靜的時候,這時兩人的呼吸均不能隱形。不知怎麽的,竟生出一種比一個人還寂寞的感覺來。直到後來,俞任傑又躺了下來,程斌也坐得沒那麽直,俞任傑開始翻吃程斌茶幾下的零食,程斌抓著機會罵他,與他爭吵,兩人這才放鬆下來,仿佛隻有回到了兩看相厭的狀態,他們才能相互自在。俞任傑便在程斌家裏住下了。之後的幾天,二隊忙著做案件取證工作。俞任傑找了裝修公司來報價,總價竟然比他設想的還要高一些。因為人工短缺,施工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完成。程斌暫時沒有要還他錢的意思,於是他隻能一邊想辦法賴在他家裏,一邊想辦法讓他把錢吐出來。幾天後,警局的大會議室中,刑偵一隊與二隊和他們的共同領導馮博一起開會,做馬路襲擊案的案情分析。一隊像謙讓著,讓二隊先上台發言。程斌當仁不讓地站在了投影幕布前。“這次我們追蹤了7起疑似馬路襲擊案的案件,其中有1起疑似模仿犯罪。我先來介紹一下這些案件的概況…”簡要說明這些案件後,程斌清了清嗓子道:“從這些案件中我們找到了一些共同點…”“第一,這些案件的發生時間大多在晚上八點以後。除了因為這時街道比較冷清之外,我們懷疑作案人是有一份朝九晚五工作的人白天的某些時段,道路也十分空曠,不用刻意等到天黑。”看著圓桌的同事紛紛點頭後,程斌繼續:“第二,關於案發地點,前幾件案件都發生在本市東部一帶,特別是前三起案件是發生在同一條街道。而後期案發地點慢慢擴張,進入東區不同街道,最近才擴展到中部與南區。可能是作案人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了更多自信,進而擴大了作案範圍。那麽前三起案件的探查便是至關重要的。根據相關統計數據,90%的案件發生在作案人居住地2.5公裏的範圍內,我們可以在前三起案件發生地附近進行重點調查。”馮博聽了,點了點頭。“第三,作案人挑選受害人時有一定的偏好。我們發現受害人有一定的共同特質,即表現出咄咄逼人特質的群體,從言語和氣質上可以做一定的區分。或許可以從受害人的經曆中找到與這種特質的人有過深刻矛盾的事件。”程斌的發言可謂是麵麵俱到,馮博頷首,給予讚許的目光。緊接著是一隊隊長方崢的發言。他從容不迫地望向台下,慢慢開口:“感謝剛才二隊的分享,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我們在二隊的基礎上有一些補充。”“我們聘請的心理學專家對這係列案件的犯罪進行了心理分析。分析得出,這係列的襲擊案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犯案人的攻擊較為輕微,采用殺傷性不大的工具為武器,攻擊力度較小,受害人表現為中度腦震蕩以下的輕傷。前三個案件均在一條通往岔路口的小路上進行,不引人注目又極易逃脫。有些例子為襲擊失敗的情況,受害人會反過來追趕犯案人,從犯案人驚慌失措的舉動以及攻擊的地理位置可判斷,他是個膽小怯懦之人。”“犯案人的年齡應在22歲至30歲之間,受過一定教育,可能有一張三流大學的本科畢業證書,有較高的自尊,即便失敗,也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他性格內向,不善於溝通,更不能正確麵對衝突。他遭到挫折後難以用言語發泄,會通過更極端的方式解決。如二隊所說,他曾經可能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現在並不一定。”說到這裏,方崢停了下來,用手中的演說筆換了一頁ppt。“第二個階段,犯案人的攻擊變得猛烈,不僅使用的武器殺傷力更強從木棒變成了鐵棒,而且下手更重,甚至直接造成了一名婦女的當場死亡。此時犯案人作案的情緒有了變化,從疑似惡作劇的報複社會過度到了明顯的憤恨,應該是他遇到了生活中的巨變所致。我們注意到了這一明顯的轉折,在調查轉折點的案件時著重調查了受害人的社會關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網站。”此時頻幕上投射出一個網絡論壇的截圖,好幾個飄在頂端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帖子的內容分別為:“錘子哥請看這裏,幫我懲罰這個賤人!”“聽說錘子哥會看這個網站,我也試試,請看到。”“看到新聞了,膜拜錘子哥。”方崢解釋說:“雖然犯案人最常用的武器是木棒與鐵棒,但在初期使用過木錘,並由此上了新聞,網友戲稱他為錘子哥。該網站並非主流網站,卻是小有名氣的地下網站,加入網站會員後,可通過升級獲取充足的片源。至於是什麽類型的片子,大家就意會吧。”警員們相互換了一個表情,暗自竊笑。方崢咳了一聲,點擊換頁,大屏幕上出現的是一個月前的一張帖子。“錘哥,我公司有個傻逼女人,叫顧詩美。這人超惡心,超不要臉,天天嘰嘰喳喳個不停。她除了拍老板馬屁,打我們的小報告,啥都不做。最近我們有個同事被她冤枉,被開除了,她家孩子剛一歲,又是離了婚的…”方崢刻意給了大家幾秒鍾時間閱讀,停了停才繼續:“帖子中提到的顧詩美,就是這次案件中出現的首例死者。顧女士於兩天前在下班回家路上被人從背後攻擊,擊中後腦,導致蛛網膜破裂,搶救無效死亡。網友在帖子裏向錘子哥求助,希望他幫忙懲罰顧詩美這個惡人。”宣揚了顧女士的種種惡劣行徑後,帖子在最後給出了其工作單位地址,回家路線以及清晰正麵照。照片中的顧詩美是個留著蘑菇頭的女士,戴著一副厚重的老花眼鏡,雖然其貌不揚,卻也看不出一定是個惡人。“後期案件的受害人信息在這個論壇中大多能被找到,這或許不是一個巧合。”方崢沉著聲線說。第一個成功懲罰了惡人的案例是由一個網名為葡萄的網友發帖開始的,她在帖子裏吐槽她的極品老板,並說要是錘子哥打的是他就好了。當那名老板真被打後,網友紛紛起哄說錘子哥是自己人,是男神,之後便開始了大家曬jp求錘子哥主持公道的風潮。第32章 馬路襲擊案(5)“犯案人原本在挑選路人下手時,判斷依據為路人的外貌與氣質與二隊的看法類似,我們認為犯案人在這方麵有一定的偏好他挑的是那些長相不善的路人。但後期,犯案人直接根據網上的信息對所謂的惡人進行懲罰,此時他將自己放在道德製高點上,下手變得重而果決,或許他真把自己當成判官了。”方崢展示了一串人名和地址:“我們翻閱了所有該網站上與馬路襲擊案相關的帖子,並將所有向錘子哥求助的信息歸納整理,發現錘子哥在網絡挑選襲擊對象時也有一定的偏好,體現在以下三點…”在方崢展出論壇截圖時程斌的臉色已經不善了,此時已經黑出了新高度。方崢自然不在意他的黑臉,繼續他的案情分析。“第一,比起一般的糾紛,作案人更關注那些與職場相關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