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王勁鬥沒想到的是,在額勒泰家裏居然抄出來七百多萬兩銀子。
從奇英家裏和馬玉他們家裏都抄出了好多銀子,王勁鬥並不太意外。
畢竟那都是豪門世家,積攢了幾代人的財富,如果錢財少了反而不合乎邏輯了。
可這額勒泰就不一樣了,家裏他父親就是個小地主,充其量有幾十頃地,有三兩千銀子的積蓄。
他今年四十二歲,二十一歲中進士,當了幾年七品的窮京官,能奔上吃喝就算不錯了。
二十七歲外放山西當知縣,如果光憑俸祿,除了養活兩三個師爺之外,估計也剩不下嘛。
七年前提拔為保定府,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意思就是你個比較清廉的知府,三年下來,也會有十萬兩銀子的進項。
因為知府相當於後世一個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兼市長,這樣有權利的人,灰色收入自然也少不了。
一任知府是三年,額勒泰就算是再貪點,三年下來有個十幾二十萬銀子也就可以了。
他三年後,不知道走了誰的關係,考評得了“卓異”被提拔成了正三品的順天府尹。
順天府尹,天子腳下,京城又多財主豪紳,三年時間,撈個二三十萬也就不少了。
王勁鬥想著能從額勒泰家裏抄出個五六十萬來就頂天了,可沒想到,想象和現實差距竟然是十倍。
“說,你這些銀子是從哪裏來的?”
額勒泰悶聲不語。
王勁鬥一貫不主張用刑,那樣容易出冤假錯案。
他對著額勒泰擺事實、講道理,磨破了嘴皮子,額勒泰就是不說。
“額勒泰,你的案子供詞都給皇上看了,證據確鑿,想翻案是萬萬不能,至於你這些銀子的來曆,你說不說都不影響你的罪行,你要是明白,咱就來個竹筒倒豆子,你我都省事!
如果你執迷不悟,你也是審過多少案子人了,你也知道有多少種辦法讓你開口。
自古有雲,民心似鐵假似鐵,官法如爐真如爐,你要是不怕吃苦,咱們就點著爐子開煉!”
額勒泰想了半天,長歎一口氣,
“王大人,犯官也知道罪責難逃,不想說的原因並不是怕死,隻是不願連累一些上官!
既然到了這一步,犯官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也顧不得讓人了,你也就別動刑了,我都說!”
額勒泰開始交代,等他說完,王勁鬥聽的是目瞪口呆!
就像伊寧說的那樣,如果沒有額勒泰的縱容包庇,馬玉之流也不會成為京城的禍患。
額勒泰不僅魚肉百姓、大肆斂財、貪贓枉法、還結交權貴、顛倒黑白、誣良為盜、草菅人命。
根據他交代,收受賄賂還不算,他還主動出擊,精心布局、謀財害命、侵吞人家的家產。
京城有一個富豪叫牛玉德,家資巨富,少說也有個兩百多萬銀子的家產。
額勒泰剛到京城上任的時候,牛玉德的一個親戚誤會家奴偷東西,把人毆打致死。
大興知縣劉紅喜判了一個過失致人死亡,監禁五年,賠償死者喪葬銀子等等。
牛玉德的親戚不想坐牢,來找牛玉德。
牛玉德的一個遠方兄弟在順天府當差,牛玉德找到他把事情一說,遠方兄弟答應去找府尹老爺通融。
牛玉德給額勒泰送了五百兩銀子。這種事在額勒泰這裏可大可小,額勒泰給判了一個“頂撞主人,誤傷致死”賠了對方三十兩銀子,負責出殯了事。
牛玉德和親戚都挺滿意,花了五百兩銀子,免了牢獄之災。
沒想到,事情過後,額勒泰又把銀子給送了回來,牛玉德很是驚訝,以為他嫌少。
額勒泰道,
“說哪裏話來,開始我要不收,你們肯定以為如何如何,肯定還要去找別人,我收了,你們就放心了,現在案子完事了,你們也放心了。
錢我是不能要,一來我為皇上辦差,有俸祿,夠吃夠花,不能貪贓枉法。
二來我看你也是忠厚之人,托你的人肯定也不是外人,他們賺個錢也不容易,這事在我這裏就是舉手之勞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一番話說完,牛玉德又感動又佩服,誰見到包拯青天了,誰見到海瑞海青天了,今天我牛玉德就見到了!
額勒泰大人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官,一等一的正人君子,這樣的人,我牛玉德交定了。
從此以後,額勒泰和牛玉德來往密切,沒事就上牛玉德家裏來吃吃喝喝。
不過倆月,兩個人斬雞頭,燒黃紙,跪在關二爺像前拜了把子,額勒泰認了牛玉德做大哥。
能和順天府尹成為弟兄,牛玉德也覺得臉上有光,時間一長,他們成了穿堂過屋,妻子不避的好兄弟。
額勒泰無比尊敬大哥大嫂,天天以謙謙君子的麵貌示人。
張嘴大哥大嫂長,閉口大哥大嫂短,讓人覺得就是親兄弟也不過如此。
幾個月後,牛玉德從額勒泰那裏喝酒歸來,突然暴病而亡。
仵作來驗屍,說是突發疾病。
額勒泰哭的是一行鼻涕兩行淚,說後悔讓牛玉德喝酒誘發疾病。
牛玉德的老婆兒子不疑有他,隻能操辦後事。
額勒泰忙裏忙外,跑前跑後幫著操辦喪事,辦的風光體麵。
牛家人都把他當成了親人,牛玉德唯一的兒子牛兆新一口一個叔叔叫的比親叔叔還親。
牛兆新給他父親守孝期間,額勒泰經常過來問候,又說,守孝一年也就罷了,哪有真守兩年半的,皇上守孝也就一年,足可以了!
牛兆新這一年也憋的夠嗆,順水推舟就答應了。
額勒泰又對牛兆新道,
“你父親沒了,你們家雖然有些積蓄,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呀,年輕人應該出去闖一番事業才對呀!”
又對牛兆新說起各地的奇聞異事,什麽鬆江府的十裏洋場,秦淮河畔的無盡風光和各地的花街柳巷,隻把個牛兆新說的心猿意馬,蠢蠢欲動。
又過了十天半月,又對牛兆新說道,
“我這裏有個親戚,久跑江南的,他做的是綢緞生意,一本萬利如何如何!”
從奇英家裏和馬玉他們家裏都抄出了好多銀子,王勁鬥並不太意外。
畢竟那都是豪門世家,積攢了幾代人的財富,如果錢財少了反而不合乎邏輯了。
可這額勒泰就不一樣了,家裏他父親就是個小地主,充其量有幾十頃地,有三兩千銀子的積蓄。
他今年四十二歲,二十一歲中進士,當了幾年七品的窮京官,能奔上吃喝就算不錯了。
二十七歲外放山西當知縣,如果光憑俸祿,除了養活兩三個師爺之外,估計也剩不下嘛。
七年前提拔為保定府,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意思就是你個比較清廉的知府,三年下來,也會有十萬兩銀子的進項。
因為知府相當於後世一個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兼市長,這樣有權利的人,灰色收入自然也少不了。
一任知府是三年,額勒泰就算是再貪點,三年下來有個十幾二十萬銀子也就可以了。
他三年後,不知道走了誰的關係,考評得了“卓異”被提拔成了正三品的順天府尹。
順天府尹,天子腳下,京城又多財主豪紳,三年時間,撈個二三十萬也就不少了。
王勁鬥想著能從額勒泰家裏抄出個五六十萬來就頂天了,可沒想到,想象和現實差距竟然是十倍。
“說,你這些銀子是從哪裏來的?”
額勒泰悶聲不語。
王勁鬥一貫不主張用刑,那樣容易出冤假錯案。
他對著額勒泰擺事實、講道理,磨破了嘴皮子,額勒泰就是不說。
“額勒泰,你的案子供詞都給皇上看了,證據確鑿,想翻案是萬萬不能,至於你這些銀子的來曆,你說不說都不影響你的罪行,你要是明白,咱就來個竹筒倒豆子,你我都省事!
如果你執迷不悟,你也是審過多少案子人了,你也知道有多少種辦法讓你開口。
自古有雲,民心似鐵假似鐵,官法如爐真如爐,你要是不怕吃苦,咱們就點著爐子開煉!”
額勒泰想了半天,長歎一口氣,
“王大人,犯官也知道罪責難逃,不想說的原因並不是怕死,隻是不願連累一些上官!
既然到了這一步,犯官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也顧不得讓人了,你也就別動刑了,我都說!”
額勒泰開始交代,等他說完,王勁鬥聽的是目瞪口呆!
就像伊寧說的那樣,如果沒有額勒泰的縱容包庇,馬玉之流也不會成為京城的禍患。
額勒泰不僅魚肉百姓、大肆斂財、貪贓枉法、還結交權貴、顛倒黑白、誣良為盜、草菅人命。
根據他交代,收受賄賂還不算,他還主動出擊,精心布局、謀財害命、侵吞人家的家產。
京城有一個富豪叫牛玉德,家資巨富,少說也有個兩百多萬銀子的家產。
額勒泰剛到京城上任的時候,牛玉德的一個親戚誤會家奴偷東西,把人毆打致死。
大興知縣劉紅喜判了一個過失致人死亡,監禁五年,賠償死者喪葬銀子等等。
牛玉德的親戚不想坐牢,來找牛玉德。
牛玉德的一個遠方兄弟在順天府當差,牛玉德找到他把事情一說,遠方兄弟答應去找府尹老爺通融。
牛玉德給額勒泰送了五百兩銀子。這種事在額勒泰這裏可大可小,額勒泰給判了一個“頂撞主人,誤傷致死”賠了對方三十兩銀子,負責出殯了事。
牛玉德和親戚都挺滿意,花了五百兩銀子,免了牢獄之災。
沒想到,事情過後,額勒泰又把銀子給送了回來,牛玉德很是驚訝,以為他嫌少。
額勒泰道,
“說哪裏話來,開始我要不收,你們肯定以為如何如何,肯定還要去找別人,我收了,你們就放心了,現在案子完事了,你們也放心了。
錢我是不能要,一來我為皇上辦差,有俸祿,夠吃夠花,不能貪贓枉法。
二來我看你也是忠厚之人,托你的人肯定也不是外人,他們賺個錢也不容易,這事在我這裏就是舉手之勞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一番話說完,牛玉德又感動又佩服,誰見到包拯青天了,誰見到海瑞海青天了,今天我牛玉德就見到了!
額勒泰大人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官,一等一的正人君子,這樣的人,我牛玉德交定了。
從此以後,額勒泰和牛玉德來往密切,沒事就上牛玉德家裏來吃吃喝喝。
不過倆月,兩個人斬雞頭,燒黃紙,跪在關二爺像前拜了把子,額勒泰認了牛玉德做大哥。
能和順天府尹成為弟兄,牛玉德也覺得臉上有光,時間一長,他們成了穿堂過屋,妻子不避的好兄弟。
額勒泰無比尊敬大哥大嫂,天天以謙謙君子的麵貌示人。
張嘴大哥大嫂長,閉口大哥大嫂短,讓人覺得就是親兄弟也不過如此。
幾個月後,牛玉德從額勒泰那裏喝酒歸來,突然暴病而亡。
仵作來驗屍,說是突發疾病。
額勒泰哭的是一行鼻涕兩行淚,說後悔讓牛玉德喝酒誘發疾病。
牛玉德的老婆兒子不疑有他,隻能操辦後事。
額勒泰忙裏忙外,跑前跑後幫著操辦喪事,辦的風光體麵。
牛家人都把他當成了親人,牛玉德唯一的兒子牛兆新一口一個叔叔叫的比親叔叔還親。
牛兆新給他父親守孝期間,額勒泰經常過來問候,又說,守孝一年也就罷了,哪有真守兩年半的,皇上守孝也就一年,足可以了!
牛兆新這一年也憋的夠嗆,順水推舟就答應了。
額勒泰又對牛兆新道,
“你父親沒了,你們家雖然有些積蓄,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呀,年輕人應該出去闖一番事業才對呀!”
又對牛兆新說起各地的奇聞異事,什麽鬆江府的十裏洋場,秦淮河畔的無盡風光和各地的花街柳巷,隻把個牛兆新說的心猿意馬,蠢蠢欲動。
又過了十天半月,又對牛兆新說道,
“我這裏有個親戚,久跑江南的,他做的是綢緞生意,一本萬利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