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個理由
從法盲到律神,我經曆了什麽! 作者:不二法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想問一下,1998年7月的時候,你要哪裏?”田詩的問題越來越明確,這讓王遠行也愣了一下。
“我,我記不清了。”
“我可以提醒一下,你當時來的白土市。怎麽樣,你不想說些什麽?”
“我……,我確實記不清了。”王遠行開始處於守勢。這個時候,王遠行如果想要交代,就不會讓田詩一直問下去。不想說,或者說不願意說,王遠行也不著急否認。
一味否認,其實算不上什麽對抗審訊的好策略。推說想不清,實際上是倒逼對方打出手裏的牌。對方拿不出,那這個問題就無法繼續。對方能夠打出牌來,那就要看打是什麽牌,然後見招拆招。
“你來到了白土市,見了羅家人,這事你忘記了嗎?”
“記不清了。不過,就是見了,也沒有什麽的。這與我的職務沒有關係。我就是見了羅家的人,也是以私人的身份。雖然我是省院的法官,並不意味著我已經失去了獨立的人格。當然,我會在私人交往中避免觸碰職權。”
如果隻是單純與羅家的會見的話,王遠行早就準備好了說法。聶海蘭殺掉羅家人以後,王遠行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他當時還不知道聶海蘭掌握一些證據。不過,王遠行是一個小心的人,他已經考慮到羅家人被殺後可能引起警方的調查。然後就可能把他這些年與羅家聯係的事情查出來。
“你在白土市還與誰接觸過?”
“你說的時間距離已經五年了。五年是個什麽樣的概念?一個孩子從出生完全依賴他人,五年以後已經可以自己去打醬油了。這麽長的時間,我哪裏會記得住?”
“你在白土市見了劉惠案的辦案民警。”
“這事情我沒有印象呀。”王遠行否認了與辦案人員有接觸的問題。
“好吧,你再想想。王遠行,我要提醒你,你也是政法工作多年了。案件到了現在的程度,你應當知道抵賴是沒有用的。現在我們可以給你時間,給你機會,你要珍惜。”
“明白,明白。”王遠行淡定地點了點頭。
“怎麽樣?”時峰來聽取匯報了。
“書記,我們已經審過了。這是李勇、喬越的口供,他們承認當年為掩蓋了汪喜斌的案件線索,也承認了為汪喜斌抗拒抓捕的情況。隻是這個王遠行,一直不肯承認,口供沒有取下來。”田詩匯報道。
“這也是正常的。這個王遠行,要是一問就交代,他就不是王遠行了。你們不知道呀。這個王遠行一被帶走,我這邊電話就響個不停。數不清的人來打聽他的情況,還有想為他說情的。這些人都被我推了回去。你們對這樣的人還是要保持耐心,不要想低估對手,別想一口就吃成個胖子。”時峰說道。
“這個案件到這個階段了,要是因為口供沒有取出來,最後不了了之,那就太可惜了。”田詩歎了口氣。刑事案件就是這樣,有的時候證據並不是很好,你需要通過審訊來彌補。這不是說把口供的作用抬高了。而是說口供可以讓你明白有很多問題為什麽沒有查清。從而為進一步展開調查提供幫助。現在劉惠案就是這一個情況。案件到了現在,當年的情況有了一定的大概了。但這個大概在細節上並不清楚,更重要的是達不到刑事證據標準。還需要進一步補充。這個時候口供也會為下一步的偵查工作指明方向。
如果口供取不出來,案件細節確定不了,最終的結果也隻能是撤案。案件要用證據說話,就算是再可惜,也不可能用情感代替法律,這也是田詩非常緊張的原因。王遠行這個人太狡猾了,如果他這裏取不到口供,很可能整個案件就前功盡棄了。
“別急,事情不那麽簡單。別說王遠行呀,就是其他方麵的調查工作也不是很順利呀。”時峰說道。
“書記,還有什麽調查方向?”
“還有誰,當然是汪副主任了。組織上已經找他談話了。這件事情別說牽涉他了。就是跟他沒有關係,他的親屬犯下如此嚴重的罪行,組織上也是要調查了解的。”時峰說道。
“汪副主任那邊是誰來調查。”
“汪副主任是副省級,是中管幹部,當然是中央派人來調查了。現在你們的調查,也都屬於案件調查的一部分,會報給中央有關部門的。你們一定注意呀,材料的整理上一定要規範。”時峰特意囑咐了一下。
聽完兩個人的匯報,時峰也走了。他也需要向上匯報。田詩、鄭平兩個人則要了一份盒飯,算是補充一下體力。
“王遠行還有必要問嗎?”鄭平問道。
“為什麽不問?”田詩覺得鄭平是話裏有話。
“王遠行這個人這麽精明,他在這個案件介入的每一步,都在法律上為自己找好了退路。如果說,羅家是他在這個案件的軟肋。畢竟他需要與羅家進行聯係,說一些話。現在羅家人都不在了,他已經沒有這個軟肋了。”鄭平說道。
“王遠行否認與李勇、喬越見過麵,這件事你怎麽看,可信嗎?”田詩問道。
“這事還真可能。要知道,王遠行來白土的時間是七月。他在七月做了不少工作。不過,他一直很低調。這個時候案件已經送到法院,我想不出他再與辦案的警官有什麽接觸的必要。現在李勇、喬越的口供中,也沒有說見過王遠行。”
“他們是沒有說過。但他們也提到了,他們被約了出來。當時的公安局局長管鵬找的他們,讓他們為汪喜斌打掩護。當時在場還有兩個人。但這兩個人,他們不認識。時間到現在,他們也忘記人長什麽樣子了。”
“那問問管鵬不就行了。”
“管鵬已經不具備調查的可能了。”
“為什麽,這事情可不能搞什麽特殊。不論涉及誰,都要堅決查下去。你要覺得有難度,就把管鵬交給我來查。要是我查不了,我就向時峰書記匯報。”田詩還真不信這個邪了。
“管鵬兩年前已經去世了。你能有什麽辦法。”
“……”人死了,還怎麽查,這不是瞎胡鬧嗎。
調查陷入了僵局。該歸案的已經歸案了,該查明也都查清楚了。但是在證據上,還有很多問題。這是很多刑事案件比較尷尬的地方。如果要別的案件,直接從歸案的嫌疑人嘴裏把口供取出來,再根據口供取證,案件的證據問題基本就解決了。
現在的這個案子,這個套路是走不通的。王遠行是個行家,他想到所有能想到的一切,田詩、鄭平一時也沒有辦法。
“要不然把王遠行放回去。他現在隻是配合調查,我們沒有理由一直留下他。”鄭平說。
“如果今天讓他走了,恐怕我們就再沒有機會了。”田詩也是比較愁這件事。
“留下他不是問題。我問了一下,王遠行這個人不是說是完全無懈可擊。找一找,我們還是有理由留下他的。隻是這樣做意義有多大而已。”王遠行在省院這些年還是有些事情的。在知道在這種處理爭議的部門,你不可能做什麽事都沒有爭議。王遠行這樣的人更是如此。他利用職權為別人辦事,怎麽能一點線索不留。
不是說每個案件都達到劉惠案件的程度,也不是每個案件都值得王遠行費盡心機去隱藏。不過,如果隻是揪著小錯不放。最後也不能把王遠行怎麽樣,這樣做的意義真的是不大。
“有意義。至少比放他回去有意義。王遠行的身份不是一般人,他是省院的法官。他必然涉案。我們找他一次不容易。這次沒有結果放他走,下次再去領導辦手續,人家就不一定批了。畢竟你自己都沒有準的事情,讓人家領導一次次簽字,這會讓領導很被動。”
“詩姐,沒想到呀,你現在懂得為領導考慮了。你這可和當初咱們在東陽辦案時,完全不一樣呀。”鄭平一句話,讓兩個人回想到當初的日子來了。
“原理是一樣的。律師辦案,要為委托人著想。畢竟律師的工作是要向委托人負責的。我們辦案要向領導負責。領導代表這個部門向社會負責。我們對誰負責,就要為誰著想,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田詩解釋道。
“別說,詩姐還真是這個道理。”
“是呀,不管是誰,都是這樣的。人家信任你,你也要對得起人家的信任。這次政法委的領導找我們來辦案,我們當然要把案子辦好。否則就是辜負人家的信任了。”
“詩姐,我在想,整個案件中這個王遠行是難點。那我們能不能避開這個難點呢?”
“什麽意思?”
“整個案件算起來,王遠行一個人是操作不過來的。尤其是很多環節,王遠行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沒有出麵。他不出麵這事情還是要有人辦的。再者,他是省院的法官。這個身份到了白土市,也許法院係統還把他當回事。要想打通別的係統,隻怕他還不行。”鄭平點出了問題的關鍵。
“你的意思,繞開王遠行,去查其他人。”
“是呀。除了王遠行以外,一定還有其他人在操作這個案件。找到這個人,就算是王遠行不說,這個人也會說。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王遠行這種對抗審訊的能力的。”
“有道理。”田詩點了點頭。
“王遠行真是一個難點呀。”鄭平也是搖搖頭。要是換一個人,要事情已經敗露的情況下,再被帶到審訊室,基本上就會全部交代了。可是王遠行竟然就這樣挺著,還讓你一點辦法也沒有。
“其實,他也很難。”田詩隔著玻璃看向審訊室裏的王遠行。這個玻璃隻是單向透明,他們看得到王遠行。王遠行看不到他們。
“他難在那裏,他不是挺輕鬆嗎?”鄭平有些不解。
“到了審訊室接受調查,怎麽可能輕鬆。他是故意做出這個樣子而已。被逼到這個地步,想必對王遠行來說也是第一次吧。我們無從下手,他又何嚐不是提心吊膽。”
“其實我心裏一直有個問題。”鄭平忽然提出個問題。
“什麽問題?”
“王遠行在我們去找嶽百川的時候,應當預料到我們會查到他。他也知道當年他做的事情是個什麽樣的性質。他為什麽不跑呢。”鄭平真的不理解。王遠行這樣的一個理性的人,他應當對於局麵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這種情況下,他為什麽還會等著調查人員上門。
這樣一個自負的人,怎麽會不準備自己的後路。為什麽他一點反應也沒有。
“你想得太簡單了。王遠行其實有三個理由不能跑。他隻能配合我們的調查。”
“三個理由?哪三個理由?”
“第一,我想他是不敢走。”田詩臉上充滿自信。
“不敢走!”鄭平有些不理解。為什麽不敢走,是怕被抓嗎。應該不會,在未被采取措施之前,王遠行硬是要離開,調查人員也是沒有太合適理由去限製的。
“王遠行這些年為別人辦了不少事。他連殺人案件都敢操作,說明在他的心裏已經沒有任何畏懼。不知道他還操作過什麽案件。如果他跑了,我們知道他是為什麽跑。那些求他辦過事情的人,可能就不會知道了。你說他們會怎麽佃?”田詩看向鄭平。
“他們會殺人滅口。”鄭平心中一驚。果然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王遠行知道的東西太多,要是出了事,保不齊會有人出來滅他的口。那個時候,王遠行要躲避偵查,在一個偵查不到的地方被人滅口,很多事情可能就再也查不清了。
王遠行對於自己的困境應當是知道的。所以他不離開長濟市,天天去省院上班。甚至在最危險的時刻,親自接待當事人,在大廳的接待室接待群眾。這未嚐不是保護自己。相信還沒有囂張到敢在省院的接待大廳,對省院的法官下手。
“我,我記不清了。”
“我可以提醒一下,你當時來的白土市。怎麽樣,你不想說些什麽?”
“我……,我確實記不清了。”王遠行開始處於守勢。這個時候,王遠行如果想要交代,就不會讓田詩一直問下去。不想說,或者說不願意說,王遠行也不著急否認。
一味否認,其實算不上什麽對抗審訊的好策略。推說想不清,實際上是倒逼對方打出手裏的牌。對方拿不出,那這個問題就無法繼續。對方能夠打出牌來,那就要看打是什麽牌,然後見招拆招。
“你來到了白土市,見了羅家人,這事你忘記了嗎?”
“記不清了。不過,就是見了,也沒有什麽的。這與我的職務沒有關係。我就是見了羅家的人,也是以私人的身份。雖然我是省院的法官,並不意味著我已經失去了獨立的人格。當然,我會在私人交往中避免觸碰職權。”
如果隻是單純與羅家的會見的話,王遠行早就準備好了說法。聶海蘭殺掉羅家人以後,王遠行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他當時還不知道聶海蘭掌握一些證據。不過,王遠行是一個小心的人,他已經考慮到羅家人被殺後可能引起警方的調查。然後就可能把他這些年與羅家聯係的事情查出來。
“你在白土市還與誰接觸過?”
“你說的時間距離已經五年了。五年是個什麽樣的概念?一個孩子從出生完全依賴他人,五年以後已經可以自己去打醬油了。這麽長的時間,我哪裏會記得住?”
“你在白土市見了劉惠案的辦案民警。”
“這事情我沒有印象呀。”王遠行否認了與辦案人員有接觸的問題。
“好吧,你再想想。王遠行,我要提醒你,你也是政法工作多年了。案件到了現在的程度,你應當知道抵賴是沒有用的。現在我們可以給你時間,給你機會,你要珍惜。”
“明白,明白。”王遠行淡定地點了點頭。
“怎麽樣?”時峰來聽取匯報了。
“書記,我們已經審過了。這是李勇、喬越的口供,他們承認當年為掩蓋了汪喜斌的案件線索,也承認了為汪喜斌抗拒抓捕的情況。隻是這個王遠行,一直不肯承認,口供沒有取下來。”田詩匯報道。
“這也是正常的。這個王遠行,要是一問就交代,他就不是王遠行了。你們不知道呀。這個王遠行一被帶走,我這邊電話就響個不停。數不清的人來打聽他的情況,還有想為他說情的。這些人都被我推了回去。你們對這樣的人還是要保持耐心,不要想低估對手,別想一口就吃成個胖子。”時峰說道。
“這個案件到這個階段了,要是因為口供沒有取出來,最後不了了之,那就太可惜了。”田詩歎了口氣。刑事案件就是這樣,有的時候證據並不是很好,你需要通過審訊來彌補。這不是說把口供的作用抬高了。而是說口供可以讓你明白有很多問題為什麽沒有查清。從而為進一步展開調查提供幫助。現在劉惠案就是這一個情況。案件到了現在,當年的情況有了一定的大概了。但這個大概在細節上並不清楚,更重要的是達不到刑事證據標準。還需要進一步補充。這個時候口供也會為下一步的偵查工作指明方向。
如果口供取不出來,案件細節確定不了,最終的結果也隻能是撤案。案件要用證據說話,就算是再可惜,也不可能用情感代替法律,這也是田詩非常緊張的原因。王遠行這個人太狡猾了,如果他這裏取不到口供,很可能整個案件就前功盡棄了。
“別急,事情不那麽簡單。別說王遠行呀,就是其他方麵的調查工作也不是很順利呀。”時峰說道。
“書記,還有什麽調查方向?”
“還有誰,當然是汪副主任了。組織上已經找他談話了。這件事情別說牽涉他了。就是跟他沒有關係,他的親屬犯下如此嚴重的罪行,組織上也是要調查了解的。”時峰說道。
“汪副主任那邊是誰來調查。”
“汪副主任是副省級,是中管幹部,當然是中央派人來調查了。現在你們的調查,也都屬於案件調查的一部分,會報給中央有關部門的。你們一定注意呀,材料的整理上一定要規範。”時峰特意囑咐了一下。
聽完兩個人的匯報,時峰也走了。他也需要向上匯報。田詩、鄭平兩個人則要了一份盒飯,算是補充一下體力。
“王遠行還有必要問嗎?”鄭平問道。
“為什麽不問?”田詩覺得鄭平是話裏有話。
“王遠行這個人這麽精明,他在這個案件介入的每一步,都在法律上為自己找好了退路。如果說,羅家是他在這個案件的軟肋。畢竟他需要與羅家進行聯係,說一些話。現在羅家人都不在了,他已經沒有這個軟肋了。”鄭平說道。
“王遠行否認與李勇、喬越見過麵,這件事你怎麽看,可信嗎?”田詩問道。
“這事還真可能。要知道,王遠行來白土的時間是七月。他在七月做了不少工作。不過,他一直很低調。這個時候案件已經送到法院,我想不出他再與辦案的警官有什麽接觸的必要。現在李勇、喬越的口供中,也沒有說見過王遠行。”
“他們是沒有說過。但他們也提到了,他們被約了出來。當時的公安局局長管鵬找的他們,讓他們為汪喜斌打掩護。當時在場還有兩個人。但這兩個人,他們不認識。時間到現在,他們也忘記人長什麽樣子了。”
“那問問管鵬不就行了。”
“管鵬已經不具備調查的可能了。”
“為什麽,這事情可不能搞什麽特殊。不論涉及誰,都要堅決查下去。你要覺得有難度,就把管鵬交給我來查。要是我查不了,我就向時峰書記匯報。”田詩還真不信這個邪了。
“管鵬兩年前已經去世了。你能有什麽辦法。”
“……”人死了,還怎麽查,這不是瞎胡鬧嗎。
調查陷入了僵局。該歸案的已經歸案了,該查明也都查清楚了。但是在證據上,還有很多問題。這是很多刑事案件比較尷尬的地方。如果要別的案件,直接從歸案的嫌疑人嘴裏把口供取出來,再根據口供取證,案件的證據問題基本就解決了。
現在的這個案子,這個套路是走不通的。王遠行是個行家,他想到所有能想到的一切,田詩、鄭平一時也沒有辦法。
“要不然把王遠行放回去。他現在隻是配合調查,我們沒有理由一直留下他。”鄭平說。
“如果今天讓他走了,恐怕我們就再沒有機會了。”田詩也是比較愁這件事。
“留下他不是問題。我問了一下,王遠行這個人不是說是完全無懈可擊。找一找,我們還是有理由留下他的。隻是這樣做意義有多大而已。”王遠行在省院這些年還是有些事情的。在知道在這種處理爭議的部門,你不可能做什麽事都沒有爭議。王遠行這樣的人更是如此。他利用職權為別人辦事,怎麽能一點線索不留。
不是說每個案件都達到劉惠案件的程度,也不是每個案件都值得王遠行費盡心機去隱藏。不過,如果隻是揪著小錯不放。最後也不能把王遠行怎麽樣,這樣做的意義真的是不大。
“有意義。至少比放他回去有意義。王遠行的身份不是一般人,他是省院的法官。他必然涉案。我們找他一次不容易。這次沒有結果放他走,下次再去領導辦手續,人家就不一定批了。畢竟你自己都沒有準的事情,讓人家領導一次次簽字,這會讓領導很被動。”
“詩姐,沒想到呀,你現在懂得為領導考慮了。你這可和當初咱們在東陽辦案時,完全不一樣呀。”鄭平一句話,讓兩個人回想到當初的日子來了。
“原理是一樣的。律師辦案,要為委托人著想。畢竟律師的工作是要向委托人負責的。我們辦案要向領導負責。領導代表這個部門向社會負責。我們對誰負責,就要為誰著想,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田詩解釋道。
“別說,詩姐還真是這個道理。”
“是呀,不管是誰,都是這樣的。人家信任你,你也要對得起人家的信任。這次政法委的領導找我們來辦案,我們當然要把案子辦好。否則就是辜負人家的信任了。”
“詩姐,我在想,整個案件中這個王遠行是難點。那我們能不能避開這個難點呢?”
“什麽意思?”
“整個案件算起來,王遠行一個人是操作不過來的。尤其是很多環節,王遠行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沒有出麵。他不出麵這事情還是要有人辦的。再者,他是省院的法官。這個身份到了白土市,也許法院係統還把他當回事。要想打通別的係統,隻怕他還不行。”鄭平點出了問題的關鍵。
“你的意思,繞開王遠行,去查其他人。”
“是呀。除了王遠行以外,一定還有其他人在操作這個案件。找到這個人,就算是王遠行不說,這個人也會說。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王遠行這種對抗審訊的能力的。”
“有道理。”田詩點了點頭。
“王遠行真是一個難點呀。”鄭平也是搖搖頭。要是換一個人,要事情已經敗露的情況下,再被帶到審訊室,基本上就會全部交代了。可是王遠行竟然就這樣挺著,還讓你一點辦法也沒有。
“其實,他也很難。”田詩隔著玻璃看向審訊室裏的王遠行。這個玻璃隻是單向透明,他們看得到王遠行。王遠行看不到他們。
“他難在那裏,他不是挺輕鬆嗎?”鄭平有些不解。
“到了審訊室接受調查,怎麽可能輕鬆。他是故意做出這個樣子而已。被逼到這個地步,想必對王遠行來說也是第一次吧。我們無從下手,他又何嚐不是提心吊膽。”
“其實我心裏一直有個問題。”鄭平忽然提出個問題。
“什麽問題?”
“王遠行在我們去找嶽百川的時候,應當預料到我們會查到他。他也知道當年他做的事情是個什麽樣的性質。他為什麽不跑呢。”鄭平真的不理解。王遠行這樣的一個理性的人,他應當對於局麵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這種情況下,他為什麽還會等著調查人員上門。
這樣一個自負的人,怎麽會不準備自己的後路。為什麽他一點反應也沒有。
“你想得太簡單了。王遠行其實有三個理由不能跑。他隻能配合我們的調查。”
“三個理由?哪三個理由?”
“第一,我想他是不敢走。”田詩臉上充滿自信。
“不敢走!”鄭平有些不理解。為什麽不敢走,是怕被抓嗎。應該不會,在未被采取措施之前,王遠行硬是要離開,調查人員也是沒有太合適理由去限製的。
“王遠行這些年為別人辦了不少事。他連殺人案件都敢操作,說明在他的心裏已經沒有任何畏懼。不知道他還操作過什麽案件。如果他跑了,我們知道他是為什麽跑。那些求他辦過事情的人,可能就不會知道了。你說他們會怎麽佃?”田詩看向鄭平。
“他們會殺人滅口。”鄭平心中一驚。果然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王遠行知道的東西太多,要是出了事,保不齊會有人出來滅他的口。那個時候,王遠行要躲避偵查,在一個偵查不到的地方被人滅口,很多事情可能就再也查不清了。
王遠行對於自己的困境應當是知道的。所以他不離開長濟市,天天去省院上班。甚至在最危險的時刻,親自接待當事人,在大廳的接待室接待群眾。這未嚐不是保護自己。相信還沒有囂張到敢在省院的接待大廳,對省院的法官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