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
改革的詔書剛下去不久,中臣鐮足第一件事,就是訪問了位於新港的總督府。
這次出訪,是孝德天皇和中臣鐮足以及大野木玄馬經過商議之後,所做出的決斷。
他們既然要改革,也知道改革之後必然要麵臨的是什麽。
什麽忠心啊,在實打實的利益麵前,都是扯蛋,尤其是對於盤踞在地方多年的各種軍閥。
這一次動了他們的利益,必將會迎來他們明的暗的各種報複。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強國,而不是將整個國家帶入更深的泥潭,所以,既然動了他們的利益,就要想辦法安撫他們,至少目前的國內,還不能完全離開這些軍閥。
即便是消滅這些軍閥,也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
這一次來新港麵見大唐使節,主要首先就是確立國家的合法代表性。
之前的有一些條約也好,大唐都是和地方軍閥談的,並沒有經過朝廷同意,這不行,政治上太過於被動。
對於一個集權政府,首先就是要掌握的就是外交權。
其次就是希望進一步加強和大唐之間的商貿往來。
說白了就是為了錢,無論是未來養軍隊,或者是補償那些軍閥,都需要錢。
國家的新氣象,不是大嘴一張,說完拉倒,那可得需要真金白銀堆砌出來的。
而且,中臣鐮足和孝德天皇都有著野心,不滿足於這偏僻小島上。
但是,擴軍養兵沒錢拿什麽養?
要知道,大化改新的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將倭國從農奴社會拉進了封建社會,社會進步了,錢的作用就更加的明顯了。
而且,剛剛孝德天皇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就是河野家暗中派人找到中臣鐮足,說在自己的領地上,發現了銀礦!
(作者注:此銀礦為日本三大銀礦之一的佐摩銀山,位於今伊予市一帶。)
說起這座銀礦,還有點意思。
自從唐人來了之後,銀子的地位已經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尼子家和武田家的兩座銀礦,給這片土地帶來了不少故事。
無論是尼子家的低開高走,還是武田家的作死,但是目前尼子家和接管武田家地盤的毛利家,都跟在唐人後麵吃香喝辣混的不錯。
人都是這樣,氣人有笑人無,原先大夥都差不多也就算了,眼瞅著別人發了橫財而自己沒有,所以不爽的人都很多。
於是乎,暗地裏都開始派人在自己的領土上考察,是否有金銀礦,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下一個幸運兒。
這人一多,就容易出現幸運兒,於是乎,天大的好事落在了河野家。
但是,有一點,富貴天降之後,你得有能力接得住才行,否則,那就不是好事而是禍事了。
河野家的家主就很是分得清。
河野家周圍強敵環伺,好在依賴一片海峽作為天然屏障,這才在夾縫中得以生存,所以,養成了他低調而又務實的性格。
在得知自己的領地發現銀礦之後,他壓下了這個消息。
他並沒有打算自己吃下這座銀礦,因為他知道,唐人現在的鼻子靈得很,一旦銀子味散出去,唐人很快就會循著味道過來。
所以,不如學毛利家那樣,直接讓唐人進場,雙方合作,才是最佳的選擇。
本來河野家都準備主動聯係唐人了,辛醜政變給這件事上又增添了些許變數。
尤其是新政下來之後,擺在這些軍閥麵前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堅決擁護天皇,把自己的土地都交出去,當個忠臣良將;另一種就是揭竿而起“清君側”。
但是,局勢不明,貿然的起兵,明顯不是一個好選擇,而且,河野家實力並不強,跟著起兵,即便成了,最後分配利益的時候也輪不到自己。
所以,保存實力低調的暫時當個忠臣良將就是首選了。
在一眾謀士的謀劃下,認為既然想當忠臣,那索性就徹底點,將銀礦直接獻給天皇。
這麽做的好處是,彰顯自己的忠心,這座銀礦絕對是一份厚禮,那麽以後不管出什麽事,隻要天皇不倒,在政治上就一定給予河野家庇護。
再一個就是,獻上銀礦以後,必然會開發,但是銀礦是死的,隻要還在自己的地盤上,無論天皇決定以何種方式開發,都繞不開自己,如果朝廷和唐人合作,那就又得到了唐人的軍事庇護,豈不美哉?
所以,獻上銀礦之後,大概率可以得到兩種庇護,那麽以後誰也不敢動河野家了。
不得不說,河野家的小算盤的確打的叮當亂響。
但是中臣鐮足卻沒有想那麽多。
因為他上位時間尚短,地方的情況撐死就是了解個皮毛,看不透河野家的小算盤,而孝德天皇也是如此,大野木玄馬多少知道點,但他不說。
所以,孝德天皇對於河野家的這種行為非常的滿意!
但是,後麵的問題也跟著來了。
發現銀礦,就意味著錢。隻不過錢可不是挖出來就能用的,鑄成錢幣才行。
這一點上,他們又犯了難。
挖礦這事,不是扛個鎬頭鐵鍬刨就完事了,涉及到許多的事情。
勘測、挖洞、人力分配,之後的冶煉、鑄幣這都是一係列的有技術的東西。
以目前日本國的條件,想要單吃還是有困難的,尤其是鑄幣這一環。
現在日本國流通的清一色大唐的貨幣,你新鑄出來的幣,民間不認怎麽辦?
所以,想了想,還是要和唐人合作才行。
於是乎,孝德天皇給了中臣鐮足高度的自主權,來到新港和唐使進行商談合作。
這才有了中臣鐮足到訪新港。
……
這是中臣鐮足第二次來到新港。
上一次還是幾年前,那時候的他,還隻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名仕罷了,但也是在國內,在這裏,他什麽都不是。
新港的繁華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裏雖然有著眾多的唐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但是更多的還是國人。
同樣的人,在唐人的治理之下,都那麽的井然有序。
大唐不愧是曆史悠久的上國啊……
改革的詔書剛下去不久,中臣鐮足第一件事,就是訪問了位於新港的總督府。
這次出訪,是孝德天皇和中臣鐮足以及大野木玄馬經過商議之後,所做出的決斷。
他們既然要改革,也知道改革之後必然要麵臨的是什麽。
什麽忠心啊,在實打實的利益麵前,都是扯蛋,尤其是對於盤踞在地方多年的各種軍閥。
這一次動了他們的利益,必將會迎來他們明的暗的各種報複。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強國,而不是將整個國家帶入更深的泥潭,所以,既然動了他們的利益,就要想辦法安撫他們,至少目前的國內,還不能完全離開這些軍閥。
即便是消滅這些軍閥,也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
這一次來新港麵見大唐使節,主要首先就是確立國家的合法代表性。
之前的有一些條約也好,大唐都是和地方軍閥談的,並沒有經過朝廷同意,這不行,政治上太過於被動。
對於一個集權政府,首先就是要掌握的就是外交權。
其次就是希望進一步加強和大唐之間的商貿往來。
說白了就是為了錢,無論是未來養軍隊,或者是補償那些軍閥,都需要錢。
國家的新氣象,不是大嘴一張,說完拉倒,那可得需要真金白銀堆砌出來的。
而且,中臣鐮足和孝德天皇都有著野心,不滿足於這偏僻小島上。
但是,擴軍養兵沒錢拿什麽養?
要知道,大化改新的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將倭國從農奴社會拉進了封建社會,社會進步了,錢的作用就更加的明顯了。
而且,剛剛孝德天皇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就是河野家暗中派人找到中臣鐮足,說在自己的領地上,發現了銀礦!
(作者注:此銀礦為日本三大銀礦之一的佐摩銀山,位於今伊予市一帶。)
說起這座銀礦,還有點意思。
自從唐人來了之後,銀子的地位已經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尼子家和武田家的兩座銀礦,給這片土地帶來了不少故事。
無論是尼子家的低開高走,還是武田家的作死,但是目前尼子家和接管武田家地盤的毛利家,都跟在唐人後麵吃香喝辣混的不錯。
人都是這樣,氣人有笑人無,原先大夥都差不多也就算了,眼瞅著別人發了橫財而自己沒有,所以不爽的人都很多。
於是乎,暗地裏都開始派人在自己的領土上考察,是否有金銀礦,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下一個幸運兒。
這人一多,就容易出現幸運兒,於是乎,天大的好事落在了河野家。
但是,有一點,富貴天降之後,你得有能力接得住才行,否則,那就不是好事而是禍事了。
河野家的家主就很是分得清。
河野家周圍強敵環伺,好在依賴一片海峽作為天然屏障,這才在夾縫中得以生存,所以,養成了他低調而又務實的性格。
在得知自己的領地發現銀礦之後,他壓下了這個消息。
他並沒有打算自己吃下這座銀礦,因為他知道,唐人現在的鼻子靈得很,一旦銀子味散出去,唐人很快就會循著味道過來。
所以,不如學毛利家那樣,直接讓唐人進場,雙方合作,才是最佳的選擇。
本來河野家都準備主動聯係唐人了,辛醜政變給這件事上又增添了些許變數。
尤其是新政下來之後,擺在這些軍閥麵前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堅決擁護天皇,把自己的土地都交出去,當個忠臣良將;另一種就是揭竿而起“清君側”。
但是,局勢不明,貿然的起兵,明顯不是一個好選擇,而且,河野家實力並不強,跟著起兵,即便成了,最後分配利益的時候也輪不到自己。
所以,保存實力低調的暫時當個忠臣良將就是首選了。
在一眾謀士的謀劃下,認為既然想當忠臣,那索性就徹底點,將銀礦直接獻給天皇。
這麽做的好處是,彰顯自己的忠心,這座銀礦絕對是一份厚禮,那麽以後不管出什麽事,隻要天皇不倒,在政治上就一定給予河野家庇護。
再一個就是,獻上銀礦以後,必然會開發,但是銀礦是死的,隻要還在自己的地盤上,無論天皇決定以何種方式開發,都繞不開自己,如果朝廷和唐人合作,那就又得到了唐人的軍事庇護,豈不美哉?
所以,獻上銀礦之後,大概率可以得到兩種庇護,那麽以後誰也不敢動河野家了。
不得不說,河野家的小算盤的確打的叮當亂響。
但是中臣鐮足卻沒有想那麽多。
因為他上位時間尚短,地方的情況撐死就是了解個皮毛,看不透河野家的小算盤,而孝德天皇也是如此,大野木玄馬多少知道點,但他不說。
所以,孝德天皇對於河野家的這種行為非常的滿意!
但是,後麵的問題也跟著來了。
發現銀礦,就意味著錢。隻不過錢可不是挖出來就能用的,鑄成錢幣才行。
這一點上,他們又犯了難。
挖礦這事,不是扛個鎬頭鐵鍬刨就完事了,涉及到許多的事情。
勘測、挖洞、人力分配,之後的冶煉、鑄幣這都是一係列的有技術的東西。
以目前日本國的條件,想要單吃還是有困難的,尤其是鑄幣這一環。
現在日本國流通的清一色大唐的貨幣,你新鑄出來的幣,民間不認怎麽辦?
所以,想了想,還是要和唐人合作才行。
於是乎,孝德天皇給了中臣鐮足高度的自主權,來到新港和唐使進行商談合作。
這才有了中臣鐮足到訪新港。
……
這是中臣鐮足第二次來到新港。
上一次還是幾年前,那時候的他,還隻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名仕罷了,但也是在國內,在這裏,他什麽都不是。
新港的繁華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裏雖然有著眾多的唐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但是更多的還是國人。
同樣的人,在唐人的治理之下,都那麽的井然有序。
大唐不愧是曆史悠久的上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