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非跟於佳佳深入聊了聊,對出書也很感興趣。


    先把主體思路研究了一下,他自認沒到立言的程度,娛樂一下還是可以的。


    首先不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字數不會太多,二十萬左右,傾向於小冊子的風格,通俗易懂,隨身攜帶。


    其次是寫什麽。


    許非覺得對方的想法很有意思,怎麽去評價一部作品,好劇的標準是什麽,爛劇的特征有哪些?


    順著往下想,他就有方向了,“教大家怎麽看戲。”


    戲,包括電影、電視劇。一家之言,出版社概不負責那種。


    分為若幹篇,每篇結構又分兩部分,“看什麽”和“怎麽看”。包括題材、劇情、人物、表演、服化道、攝影技巧等等。


    點到即止,太深了自己也不懂。


    影視審美這東西,本質上是主觀認知。十個人裏九個人覺得爛,剩下那個偏不,人家就喜歡《小時代》,就喜歡《富春山居圖》,真心誠意。


    那沒轍。你不能說他錯,隻能說審美不同。


    但是呢,這東西也有非常硬性的客觀標準。


    比如你不能把16年拍成86年的感覺;不能憑借知識分子的臆想就無視國家對貧困兒童的種種政策;不能讓警察抓住小偷不帶回派出所做筆錄,而是用繩子綁在凳子上。


    不能讓拉個一公裏警戒線,後勤醫療隨時待命,記者都要層層篩選的返回艙現場,弄兩個屁民靠近,不僅靠近,還特麽上去扶!


    更發指的是,這瞎傑寶扯淡的一大堆,有些人全然無視,非要說你不懂意境,欣賞水平低!


    當然畫麵還是挺美的。


    許非想寫的,就是這些客觀標準。


    …………


    《胡同2》火爆熒屏的同時,一場極其重要的會議在京城召開。


    《中國電影報》頭版頭條,以《主旋律?!娛樂片?!》為題,刊登了“全國故事片創作會議”紀要。


    說來話長。


    1987年,全國開展批判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活動。


    一位姓趙的家夥,從長影廠調到京城,幫助剛上任的電影局長,在全國電影會議上設計口號。


    這個口號是: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此乃首次明確提出主旋律的概念。同時還有另一個口號,叫三性統一,即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


    是不是很熟悉?因為現在還在用。


    當時的背景是,由於第五代崛起,拍了很多實驗性的藝術片,結果沒人看,慢慢中影就不發行了。


    像田壯壯的《鼓書藝人》,拷貝不超過10個。李小瓏的《鼓樓情話》,零拷貝。


    藝術片賣不出去,各製片廠便大規模創作娛樂片。什麽《智鬥美女蛇》、《無敵鴛鴦腿》、《東陵大盜》,粗製濫造,但有人看。


    電影界的人稱之為“娛樂片大潮”。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本次會議召開。領導部門分成兩個陣營,唇槍舌戰,後來從“藝術片還是娛樂片”,演變成了“主旋律還是娛樂片”。


    主旋律贏了。


    這個結果,導致今後十幾年間,國家都在大力扶持主旋律電影,以至於觀影人數直線跳水。


    從1979年最高峰的293億,下降到1991年的144億,再到1992年的105億。國營電影院也迅速凋敝。


    都是後話,暫不細講。


    …………


    “趣味性和分鏡差了些,不過電視廣告跟平麵不同,你第一次獨立創作,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好了。”


    “有精力的再完善一下,那邊要的急,春節過後就想拍攝。”


    “別勉強,這樣也可以了。”


    傍晚,陳小旭從教授家裏出來,把厚厚一摞畫稿塞進書包。


    學校已放了寒假,她還有的忙。教授真給聯係了一家洗衣粉廠,鄉鎮企業,說花倆錢打一廣告,又不舍得找大公司做,便跑到學校求助,覺著便宜。


    一向如此,某些人極不重視頭腦價值,“哎,你學設計的,幫我整個logo唄。”


    都這種。


    別的學生從零開始學理論,小旭反過來,她以前有很多類似廣告的經驗,甚至完成了一次北海時裝秀,等於從實踐開始學理論。


    速度非常快,經常吃小灶。


    她頂著寒風騎車回家,路上熙熙攘攘。今兒小年了,春節氣氛濃厚,商場門口都支起攤子,擺著一些散糖、幹果、柿餅之類。


    她買了一斤柿餅,剛進百花胡同,就被人叫住。


    “黛玉!”


    居委會大媽從斜側跑過來,樂嗬嗬問:“出去玩了?”


    “嗯,買了點柿餅,您嚐嚐?”


    “這大冷天的,我牙可受不了,給我個油餅我還能啃兩口……”


    大媽胡扯了幾句,道:“沈霖兩口子還住這麽,有陣子沒見了。”


    “他們搬走了。”


    “搬走了?那你跟寶釵還住吧?”


    “怎麽了?”


    小旭聽這話不對。


    “也沒什麽,別怪我多嘴啊。你們兩個大姑娘,住人小夥子家裏,雖說是租客,卻也不便。以前有同事陪著,那還成,現在就剩你們倆……我知道你們都是好孩子,可外人不知道啊,你們又是大明星,我是怕人說三道四。”


    大媽見她神色,忙道:“我就提個醒,行了,你忙吧。”


    “……”


    小旭怔了一會,才低著頭進院。


    院裏沒人,她頓了頓,推開東屋的門。沈霖兩口子月初就搬了,家具什麽的還在,可就是空蕩冷清。


    她臉皮薄,又愛多想,坐在木板床上一動不動,滿腦子全是剛才的話。


    當初答應搬進來,就是有沈霖打底,能有個說服自己的理由,可現在沒了。


    “咣啷!”


    “咣啷!”


    正愣神的功夫,張儷推著車子進門,“快來快來!”


    “呀,怎麽這麽多東西?”


    “前陣子發的年貨,一直存在單位,今天鼓起勇氣搬回來了。”


    隻見車筐裏堆的老高,後座綁著三個紙箱子,車把上還掛著倆袋子。小旭很神奇,“虧你能騎得動,我看看發的什麽。”


    倆人把年貨搬進廚房,一樣樣翻。


    “帶魚,又是帶魚。”


    “蘋果,又是蘋果。”


    “柿餅,我剛買了柿餅。”


    小旭翻了半天,大為失望,央視也就那點玩意,不比京台強。


    (身體狀態不好,需要休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1983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覺會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覺會變白並收藏從1983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