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消失的新婦
玄門大佬借屍還魂綠茶千金哭慘了 作者:下雨天52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曾永森將自己這邊的情況詳細說了一遍,又將他打探到的趙子明的消息如實相告。
他離開婚房後,當即跑去找趙子明,但當他到達他們事先準備的出嫁宅子時,趙子明早已失去了蹤跡。
他們的人全部倒在地上,昏了過去。
之後,他又找了一圈,什麽痕跡都沒找到。
他到現在也不知道趙子明到哪兒去了。
“你家中那具女屍如何了?”
為了真實,曾永森主動說服老母親,在自己家中設的陷阱。
曾永森搖搖頭,
“那個宅子不是我家,我應該是去接新人的時候就中了招,被帶去了別處。”
秦瑉有些生氣,作為大理寺少卿,擊殺嫌犯後竟然不管不顧的直接走了,罵道:
“你還有一點身為大理寺少卿的自覺沒有!”
曾永森也知道自己犯的錯,跪下自願認罰。
秦瑉揮揮手,
“滾下去換身衣服。”
她知道曾永森跟趙子明關係好,在那種情況下失了分寸也難免,但她現在一點都不想看見這個成事不足的手下。
那麽好的機會就那麽丟失了,簡直讓她痛心疾首。
而且,大晚上還穿著一身帶血的喜服跑來跑去,這要不是最近開始宵禁,還不知會嚇死誰。
但曾永森卻拒絕了,他是故意穿著這件衣服的。
他是想用身上嫌犯的血引出她的同伴。
秦瑉見他堅持便隨他,揮揮手讓他下去。
曾永森剛走出書房的門,書童又來報,說尚書大人深夜拜訪。
秦瑉聽到這個名字,微微皺起眉頭,她記得沒錯的話,尚書的小兒子今天娶妻。
這個點,婚宴早該結束了才對。
他的到來讓秦瑉的心中升起一絲不好的預感。
尚書被請進來後,立刻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訴自己命苦。
他不過是想要個兒子延續香火而已,卻接二連三受到打擊,心中十分不忿。
秦瑉被他哭的頭疼,趕緊讓他有事說事。
尚書這才把家中的變故跟她說了。
他家小兒子的新婦在今晚跨火盆的時候被一賊人擄走,那人要求五百兩黃金贖人。
但這賊人太歹毒,擼人的時候生生扯斷了他小兒子的胳膊。
他當時差點嚇昏過去,趕緊拿著禦賜的腰牌親自進太醫院請太醫來給他小兒子看傷。
幾個太醫聯手才保住了他的小命,但人肯定廢了。
以後那體質都未必還能生孩子。
尚書氣的差點原地升天。
想他堂堂尚書,一房正妻,十幾房小妾,除了正妻生的兩個兒子,其他小妾生的全是女兒。
但這兩個兒子卻一樣的命運多舛。
大兒子小時候還好好的,但一次春獵騎馬傷了根本成了廢人從此一蹶不振。
小兒子是他延續子嗣唯一的希望,被他精心養到了現在。
眼看著他娶妻生子了,又發生這樣的意外。
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這這才深夜跑來秦瑉這裏親自報案。
如果是妖物作祟也就罷了,但偏偏卻是有逮人從中作梗。
這讓他如何能忍?
不把人找出來碎屍萬段都不能解他的心頭之恨。
秦瑉聽完哀歎一聲。
果然,又出現了第六個受害者。
還是被自己老爹作死的。
之前,他接手案件的時候便提醒過他,說最近是多事之秋,讓他將兒子的婚期挪後。
但這個老匹夫不僅不聽,還陰陽他說他太年輕遇事太少,連一點風浪都經受不住。
如果一直這麽前怕狼後怕虎的,恐怕會坐不穩大理寺卿的位置。
他知道這人是怕發出去的請帖更改時間會被人說做了虧心事心虛,才梗著脖子按期舉行了婚禮。
但秦瑉這人從不勸趕著去投胎的死鬼。
便懶得再與他多說,甚至連今晚的婚宴都推脫沒去。
反正她是個純臣,隻用跟皇上打好交道就行。
不過,無奈歸無奈,她對尚書這麽行事還是十分不齒,冷眉問他,
“既然那人規定了兩個時辰,你為什麽現在才來報案?
一條人命在尚書眼裏就這麽無足輕重嗎?”
不僅沒有準備贖金,甚至連通知衙門都沒有通知。
京兆府尹若是接到了報案,會第一時間通知他。
她一晚上都沒接到通知,說明尚書壓根沒有去京兆府報案。
至於為什麽會找上自己,大約是覺得自己年輕,好拿捏。
秦瑉止不住的發出冷哼。
尚書卻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她沒再跟他廢話,當即讓曾永森先去城東破廟看看,她換了衣服隨後跟上。
秦瑉用最快的速度換上衣服後,拎上尚書上馬就往城東的破廟趕去。
一炷香的時間後,她跟曾永森一起出現在城東的破廟中。
但廟中情形似乎並未如兩人設想的那樣血腥或激烈,而是十分平和。
殘破的佛像案前,點著明明滅滅的油燈。
昏黃的燈光下,打眼望去,除了幾個縮在角落中睡覺的乞丐,什麽都沒有。
什麽綁匪、新娘子統統沒看見。
難道綁匪已經撕票離開?
還是把人帶去了別處?
秦瑉思考的時候,曾永森說道:
“大人,我下去找人問問,看有沒有人見過綁匪和新婦。”
說完,便翻身下馬進內查看。
裏麵跟從外麵查看並無區別。
除了住在裏麵的幾個乞丐,什麽痕跡都沒有。
曾永森弄醒一個乞丐,詢問他廟裏之前有沒有發生什麽。
乞丐看到曾永森一身的大紅喜服,上麵還潤染著大片幹涸的血跡,當即嚇的大喊大叫。
他這一喊,把所有人都吵醒了。
乞丐們看到曾永森後,紛紛跪在他身前,喊大人饒命。
秦瑉見這混亂的場景還得一會兒,便把現場交給曾永森處理。
自己把尚書拎到一邊,詢問新娘子那邊的情況。
擄走新娘子未必就一定是針對新郎官家,很有可能是針對新娘。
這個時代,名節對一個女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經過一番勾心鬥角的審問,秦瑉什麽都沒能從老狐狸嘴裏問出來。
她有些心累,把人晾在一邊不再多看一眼。
這老家夥想讓他配合還真是難。
最後,兩人弄到天蒙蒙亮,也不知道究竟尚書家的新婦被擄去了哪裏。
他們自然不知。
他離開婚房後,當即跑去找趙子明,但當他到達他們事先準備的出嫁宅子時,趙子明早已失去了蹤跡。
他們的人全部倒在地上,昏了過去。
之後,他又找了一圈,什麽痕跡都沒找到。
他到現在也不知道趙子明到哪兒去了。
“你家中那具女屍如何了?”
為了真實,曾永森主動說服老母親,在自己家中設的陷阱。
曾永森搖搖頭,
“那個宅子不是我家,我應該是去接新人的時候就中了招,被帶去了別處。”
秦瑉有些生氣,作為大理寺少卿,擊殺嫌犯後竟然不管不顧的直接走了,罵道:
“你還有一點身為大理寺少卿的自覺沒有!”
曾永森也知道自己犯的錯,跪下自願認罰。
秦瑉揮揮手,
“滾下去換身衣服。”
她知道曾永森跟趙子明關係好,在那種情況下失了分寸也難免,但她現在一點都不想看見這個成事不足的手下。
那麽好的機會就那麽丟失了,簡直讓她痛心疾首。
而且,大晚上還穿著一身帶血的喜服跑來跑去,這要不是最近開始宵禁,還不知會嚇死誰。
但曾永森卻拒絕了,他是故意穿著這件衣服的。
他是想用身上嫌犯的血引出她的同伴。
秦瑉見他堅持便隨他,揮揮手讓他下去。
曾永森剛走出書房的門,書童又來報,說尚書大人深夜拜訪。
秦瑉聽到這個名字,微微皺起眉頭,她記得沒錯的話,尚書的小兒子今天娶妻。
這個點,婚宴早該結束了才對。
他的到來讓秦瑉的心中升起一絲不好的預感。
尚書被請進來後,立刻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訴自己命苦。
他不過是想要個兒子延續香火而已,卻接二連三受到打擊,心中十分不忿。
秦瑉被他哭的頭疼,趕緊讓他有事說事。
尚書這才把家中的變故跟她說了。
他家小兒子的新婦在今晚跨火盆的時候被一賊人擄走,那人要求五百兩黃金贖人。
但這賊人太歹毒,擼人的時候生生扯斷了他小兒子的胳膊。
他當時差點嚇昏過去,趕緊拿著禦賜的腰牌親自進太醫院請太醫來給他小兒子看傷。
幾個太醫聯手才保住了他的小命,但人肯定廢了。
以後那體質都未必還能生孩子。
尚書氣的差點原地升天。
想他堂堂尚書,一房正妻,十幾房小妾,除了正妻生的兩個兒子,其他小妾生的全是女兒。
但這兩個兒子卻一樣的命運多舛。
大兒子小時候還好好的,但一次春獵騎馬傷了根本成了廢人從此一蹶不振。
小兒子是他延續子嗣唯一的希望,被他精心養到了現在。
眼看著他娶妻生子了,又發生這樣的意外。
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這這才深夜跑來秦瑉這裏親自報案。
如果是妖物作祟也就罷了,但偏偏卻是有逮人從中作梗。
這讓他如何能忍?
不把人找出來碎屍萬段都不能解他的心頭之恨。
秦瑉聽完哀歎一聲。
果然,又出現了第六個受害者。
還是被自己老爹作死的。
之前,他接手案件的時候便提醒過他,說最近是多事之秋,讓他將兒子的婚期挪後。
但這個老匹夫不僅不聽,還陰陽他說他太年輕遇事太少,連一點風浪都經受不住。
如果一直這麽前怕狼後怕虎的,恐怕會坐不穩大理寺卿的位置。
他知道這人是怕發出去的請帖更改時間會被人說做了虧心事心虛,才梗著脖子按期舉行了婚禮。
但秦瑉這人從不勸趕著去投胎的死鬼。
便懶得再與他多說,甚至連今晚的婚宴都推脫沒去。
反正她是個純臣,隻用跟皇上打好交道就行。
不過,無奈歸無奈,她對尚書這麽行事還是十分不齒,冷眉問他,
“既然那人規定了兩個時辰,你為什麽現在才來報案?
一條人命在尚書眼裏就這麽無足輕重嗎?”
不僅沒有準備贖金,甚至連通知衙門都沒有通知。
京兆府尹若是接到了報案,會第一時間通知他。
她一晚上都沒接到通知,說明尚書壓根沒有去京兆府報案。
至於為什麽會找上自己,大約是覺得自己年輕,好拿捏。
秦瑉止不住的發出冷哼。
尚書卻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她沒再跟他廢話,當即讓曾永森先去城東破廟看看,她換了衣服隨後跟上。
秦瑉用最快的速度換上衣服後,拎上尚書上馬就往城東的破廟趕去。
一炷香的時間後,她跟曾永森一起出現在城東的破廟中。
但廟中情形似乎並未如兩人設想的那樣血腥或激烈,而是十分平和。
殘破的佛像案前,點著明明滅滅的油燈。
昏黃的燈光下,打眼望去,除了幾個縮在角落中睡覺的乞丐,什麽都沒有。
什麽綁匪、新娘子統統沒看見。
難道綁匪已經撕票離開?
還是把人帶去了別處?
秦瑉思考的時候,曾永森說道:
“大人,我下去找人問問,看有沒有人見過綁匪和新婦。”
說完,便翻身下馬進內查看。
裏麵跟從外麵查看並無區別。
除了住在裏麵的幾個乞丐,什麽痕跡都沒有。
曾永森弄醒一個乞丐,詢問他廟裏之前有沒有發生什麽。
乞丐看到曾永森一身的大紅喜服,上麵還潤染著大片幹涸的血跡,當即嚇的大喊大叫。
他這一喊,把所有人都吵醒了。
乞丐們看到曾永森後,紛紛跪在他身前,喊大人饒命。
秦瑉見這混亂的場景還得一會兒,便把現場交給曾永森處理。
自己把尚書拎到一邊,詢問新娘子那邊的情況。
擄走新娘子未必就一定是針對新郎官家,很有可能是針對新娘。
這個時代,名節對一個女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經過一番勾心鬥角的審問,秦瑉什麽都沒能從老狐狸嘴裏問出來。
她有些心累,把人晾在一邊不再多看一眼。
這老家夥想讓他配合還真是難。
最後,兩人弄到天蒙蒙亮,也不知道究竟尚書家的新婦被擄去了哪裏。
他們自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