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這幾年,家中可好?”宋硯問。
宋弈道:“都挺好,就是父親母親很想念你。”
宋硯道:“你之前的密信,我收到了。朝中局勢而今如何?”
宋弈道:“如今國舅黨和陛下僵持得緊,局勢不容樂觀。我們此前謀劃四年,一步步暗中培養勢力,不料半年前被國舅黨察覺出了端倪,被他們順藤摸瓜,把我們在朝中的勢力摸出來一大半。國舅他們起先還不知這其中有陛下參與,所以隻打算拉攏我,希望我手中的勢力為他們所用。我不願這麽多年的辛苦付諸東流,便拒絕了,誰知他們惱羞成怒,尋了由頭想置我於死地,我當時本已做好了赴死的打算,沒想到,陛下為了救我,動用了黑金衛,結果連陛下也暴露了。”
宋硯聽得眼睛睜得一下比一下大,“朝中如今竟已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宋弈歎了口氣,“幸好我們早有謀劃,現在朝中有三分之一是我們的人手,一時半會兒,國舅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可陛下與他們已勢同水火,怕就隻怕他們會狗急跳牆……”
“難不成他們還敢對陛下動手?!”宋硯驚問。
“明著自然暫時還不敢,但他們一向不擇手段,陛下一個人在宮中孤立無援,凶險遠非我們所能想象。”
“那你方才說的黑金衛又是什麽?”宋硯問。
“是先帝留給陛下的終極護衛,比暗衛等級更高,隻有憑借黑金令才能調動他們。而且,他們隻聽命於陛下一人。其他人拿了黑金令也無用。”
宋硯若有所思道:“原來如此。”
“眼下一兩句話我也跟你說不清楚,以後再慢慢說吧。今日你先好好歇一天,待修整好,再入朝覲見。”
宋硯點點頭:“好。”
三日後,早朝。
“洪災剛過,瘟疫又來,對於此次疫情,眾位愛卿可有法子應對?”明德帝揉著太陽穴問。
吏部尚書道:“啟奏陛下,先前派去賑災的張大人,沒料到會發生瘟疫。微臣昨日聽說,張大人也染上了疫病,眼下正在苦苦支撐。為今之計,隻能再另外派人前往了。”
“那該派誰去?”明德帝問。
堂下一片鴉雀無聲。
明德帝一看見他們這個死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剛想發作,門口守衛來報:“陛下,前翰林學士宋硯前來覲見。”
“誰?”明德帝皺眉問,他忽地又想起來了,看了宋弈一眼,舒展了眉頭道:“宣。”
不久,宋硯著布衣上朝覲見,“草民宋硯,參見陛下。”
明德帝道:“你是那個五年前寫反詩被流放的宋硯?”
宋硯一愣,又拜道:“回陛下,正是草民。”宋硯從懷裏掏出許縣令的奏疏,“啟稟陛下,草民這裏有南荒清水縣令許知榮的奏疏呈上,懇請陛下過目。”
一旁的宮人走下台階,接過宋硯手裏的奏疏,轉而呈給明德帝。
明德帝瀏覽了一遍,突然大笑起來:“好!好!果真是好!沒想到,你在南荒流放五年,不僅沒有喪失鬥誌,還做了這許多事,造福一方百姓。看來你是真心悔過了,果真是大夏的好男兒!朕該嘉獎你才是!”明德帝想了想,“那便準你官複原職吧,還在翰林院任職。”
下麵的官員一聽,當即議論開來,宋硯還未來得及拜謝,工部尚書何銘上前道:“陛下,宋硯原先是因為意圖謀反才被流放,這才剛回來,立即官複原職,恐怕不妥吧?”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那你們認為應當如何?”明德帝問。
何銘道:“宋硯而今隻是白衣之身,若想入朝為官,怎麽也得做出點成績來才能服眾。”他頓了一下,接著道:“方才大家正在討論洪災之事,不若就派宋硯去賑疫,若是成功,再入朝不遲。”
其餘人紛紛點頭:“正是正是……”
宋弈忙上前拜道:“陛下,宋硯才從南荒苦地回到京師,身體都尚未調理好,實在不能擔此重任,還請陛下體恤。”
明德帝揉了揉眉心,“那你覺得,讓誰去合適?”
正在這時,殿外守衛又來報:“啟稟陛下,宮門外有自稱萬醫穀穀主的人求見,自言能為此次瘟疫問題分憂。”
眾人一聽,又紛紛議論起來。
“萬醫穀?那是什麽地方?”
“你聽過嗎?”
“沒有?”
“該不會是騙子吧?”
“聽這名字,倒像是有很多醫者的地方。怎地此前從未聽說過?”
……
一時間,朝臣議論紛紛。
明德帝歎了口氣,“宣。”
宋弈猶豫良久,拜道:“陛下,微臣願前往災區……”
宋硯當即瞪大了眼睛,連忙打斷他:“哥,你不能去!你已經成家了,你若是出了事,你讓嫂嫂怎麽辦?”
宋弈道:“這可是瘟疫,我不能讓你去犯險!”
“你不讓我去,你就要自己去?!不行!如此凶險之地,萬一染上了瘟疫,搞不好還有性命之危,我不能讓你代我去。”宋硯慌忙轉向明德帝,拱手表拜道:“啟奏陛下,草民願前往災區賑疫。”
恰在此時,宮人跨進門檻,“陛下,萬醫穀穀主已在門外候著。”
“宣。”明德帝道。
沈南依一襲白衣,飄然跨過殿門檻,引得眾朝臣紛紛回頭。
“怎麽是個女子?”
“怎麽看上去這麽年輕?”
“聽名字,我還以為會是個白胡子老叟呢。”
“是我眼花了嗎?這姑娘,怎麽長得跟天仙似的?”
“看這模樣,莫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誰知道打的什麽主意……”
……
宋硯跪在原處,陛下未叫他起身,他自然隻能跪著。他現在滿腦子都是賑疫的事,沒有心思管旁的事。哥哥方才差一點就要代他去賑疫了,哥哥如今有了家室,斷不能讓他代自己去,此次無論如何,他都不能讓哥哥犯險。
“民女參見陛下。”沈南依跪拜道。
宋硯一聽到這個聲音,頭猛地一扭,瞬間睜大了眼睛,心髒也驟然狂跳起來,他幾乎要將她的名字脫口而出。她為何會上殿來?這三年,她去哪兒了?還有,他們方才說的萬醫穀穀主,是她?
宋硯滿腦子都是疑問,可他一句也不能問。此刻他們還在殿上,隻能先耐心等待,等退了朝再尋機會了。
宋弈道:“都挺好,就是父親母親很想念你。”
宋硯道:“你之前的密信,我收到了。朝中局勢而今如何?”
宋弈道:“如今國舅黨和陛下僵持得緊,局勢不容樂觀。我們此前謀劃四年,一步步暗中培養勢力,不料半年前被國舅黨察覺出了端倪,被他們順藤摸瓜,把我們在朝中的勢力摸出來一大半。國舅他們起先還不知這其中有陛下參與,所以隻打算拉攏我,希望我手中的勢力為他們所用。我不願這麽多年的辛苦付諸東流,便拒絕了,誰知他們惱羞成怒,尋了由頭想置我於死地,我當時本已做好了赴死的打算,沒想到,陛下為了救我,動用了黑金衛,結果連陛下也暴露了。”
宋硯聽得眼睛睜得一下比一下大,“朝中如今竟已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宋弈歎了口氣,“幸好我們早有謀劃,現在朝中有三分之一是我們的人手,一時半會兒,國舅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可陛下與他們已勢同水火,怕就隻怕他們會狗急跳牆……”
“難不成他們還敢對陛下動手?!”宋硯驚問。
“明著自然暫時還不敢,但他們一向不擇手段,陛下一個人在宮中孤立無援,凶險遠非我們所能想象。”
“那你方才說的黑金衛又是什麽?”宋硯問。
“是先帝留給陛下的終極護衛,比暗衛等級更高,隻有憑借黑金令才能調動他們。而且,他們隻聽命於陛下一人。其他人拿了黑金令也無用。”
宋硯若有所思道:“原來如此。”
“眼下一兩句話我也跟你說不清楚,以後再慢慢說吧。今日你先好好歇一天,待修整好,再入朝覲見。”
宋硯點點頭:“好。”
三日後,早朝。
“洪災剛過,瘟疫又來,對於此次疫情,眾位愛卿可有法子應對?”明德帝揉著太陽穴問。
吏部尚書道:“啟奏陛下,先前派去賑災的張大人,沒料到會發生瘟疫。微臣昨日聽說,張大人也染上了疫病,眼下正在苦苦支撐。為今之計,隻能再另外派人前往了。”
“那該派誰去?”明德帝問。
堂下一片鴉雀無聲。
明德帝一看見他們這個死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剛想發作,門口守衛來報:“陛下,前翰林學士宋硯前來覲見。”
“誰?”明德帝皺眉問,他忽地又想起來了,看了宋弈一眼,舒展了眉頭道:“宣。”
不久,宋硯著布衣上朝覲見,“草民宋硯,參見陛下。”
明德帝道:“你是那個五年前寫反詩被流放的宋硯?”
宋硯一愣,又拜道:“回陛下,正是草民。”宋硯從懷裏掏出許縣令的奏疏,“啟稟陛下,草民這裏有南荒清水縣令許知榮的奏疏呈上,懇請陛下過目。”
一旁的宮人走下台階,接過宋硯手裏的奏疏,轉而呈給明德帝。
明德帝瀏覽了一遍,突然大笑起來:“好!好!果真是好!沒想到,你在南荒流放五年,不僅沒有喪失鬥誌,還做了這許多事,造福一方百姓。看來你是真心悔過了,果真是大夏的好男兒!朕該嘉獎你才是!”明德帝想了想,“那便準你官複原職吧,還在翰林院任職。”
下麵的官員一聽,當即議論開來,宋硯還未來得及拜謝,工部尚書何銘上前道:“陛下,宋硯原先是因為意圖謀反才被流放,這才剛回來,立即官複原職,恐怕不妥吧?”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那你們認為應當如何?”明德帝問。
何銘道:“宋硯而今隻是白衣之身,若想入朝為官,怎麽也得做出點成績來才能服眾。”他頓了一下,接著道:“方才大家正在討論洪災之事,不若就派宋硯去賑疫,若是成功,再入朝不遲。”
其餘人紛紛點頭:“正是正是……”
宋弈忙上前拜道:“陛下,宋硯才從南荒苦地回到京師,身體都尚未調理好,實在不能擔此重任,還請陛下體恤。”
明德帝揉了揉眉心,“那你覺得,讓誰去合適?”
正在這時,殿外守衛又來報:“啟稟陛下,宮門外有自稱萬醫穀穀主的人求見,自言能為此次瘟疫問題分憂。”
眾人一聽,又紛紛議論起來。
“萬醫穀?那是什麽地方?”
“你聽過嗎?”
“沒有?”
“該不會是騙子吧?”
“聽這名字,倒像是有很多醫者的地方。怎地此前從未聽說過?”
……
一時間,朝臣議論紛紛。
明德帝歎了口氣,“宣。”
宋弈猶豫良久,拜道:“陛下,微臣願前往災區……”
宋硯當即瞪大了眼睛,連忙打斷他:“哥,你不能去!你已經成家了,你若是出了事,你讓嫂嫂怎麽辦?”
宋弈道:“這可是瘟疫,我不能讓你去犯險!”
“你不讓我去,你就要自己去?!不行!如此凶險之地,萬一染上了瘟疫,搞不好還有性命之危,我不能讓你代我去。”宋硯慌忙轉向明德帝,拱手表拜道:“啟奏陛下,草民願前往災區賑疫。”
恰在此時,宮人跨進門檻,“陛下,萬醫穀穀主已在門外候著。”
“宣。”明德帝道。
沈南依一襲白衣,飄然跨過殿門檻,引得眾朝臣紛紛回頭。
“怎麽是個女子?”
“怎麽看上去這麽年輕?”
“聽名字,我還以為會是個白胡子老叟呢。”
“是我眼花了嗎?這姑娘,怎麽長得跟天仙似的?”
“看這模樣,莫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誰知道打的什麽主意……”
……
宋硯跪在原處,陛下未叫他起身,他自然隻能跪著。他現在滿腦子都是賑疫的事,沒有心思管旁的事。哥哥方才差一點就要代他去賑疫了,哥哥如今有了家室,斷不能讓他代自己去,此次無論如何,他都不能讓哥哥犯險。
“民女參見陛下。”沈南依跪拜道。
宋硯一聽到這個聲音,頭猛地一扭,瞬間睜大了眼睛,心髒也驟然狂跳起來,他幾乎要將她的名字脫口而出。她為何會上殿來?這三年,她去哪兒了?還有,他們方才說的萬醫穀穀主,是她?
宋硯滿腦子都是疑問,可他一句也不能問。此刻他們還在殿上,隻能先耐心等待,等退了朝再尋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