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兵占據密、沂二州以及單、徐、海三州幾個縣之後,征東將軍府便一直再沒有大的動靜,王倫一直在努力“消化”占領的地盤。
要梳理根據地的夏、秋兩稅,要廢除相當一部分雜稅,要整合各種稅賦,畢竟征東將軍府需要征稅來建設軍隊、給官吏發放俸祿。
同時還要延續蔡京在任時就曾經推廣、但一直不溫不火的各項福利措施,比如負責安葬貧不能葬的死者的漏澤園、負責收養老疾窮丐者的居養院、為民眾提供廉價優質藥品的和劑局、專門負責救助貧病的安濟坊等。
蔡京在任期間,有一些措施看似是利民的,但實際上全國推廣的隻有漏澤園,其餘福利機構,都隻在部分地區推行,而由於大宋朝監督不到位,本應該是百姓受福利,卻變成了官吏貪汙的借口。
比如齊州濟南府的漏澤園,就是由本地的開元寺僧人來負責的。唐玄宗時,曾下令天下各州郡名城,必須有一所開元寺,改名、新建都可以。
蔡京推行漏澤園,齊州的朝廷官員為了彰顯自己的政績,就要求本地的漏澤園每年必須收容、掩埋一定數量的死者。開元寺的僧人為了應付考核,想出了一個辦法:析骸以應數,以冒領恩例。
把死者的屍體剖開分成幾份,從而一屍冒充數屍,再從官府那裏領取按人數發放的獎勵金。
王倫對佛道等宗教本就無感,恰好這個事情被刑曹探知,給揭露了出來,王倫便順勢通過了立法,對佛道開始進行限製。
第一步自然就是嚴格官府發放度牒製度,對現有僧侶、道士進行嚴格的考核,若佛法、道法不精,便直接強行勒令還俗,各給土地,回歸為農。
並開始著手清查寺廟、道觀所占田畝,凡有度牒、得到官府認可的僧道尼人等,按人頭發放土地二十畝,菜田五畝,多餘土地全部沒收,充為官田,重新均分。
王倫重拳出擊,諸州單單寺廟、道觀,就清理出土地近十二萬畝,又強行規定,每個寺廟,受官府確認、發放度牒的僧尼,最低十人,最高不得超過三十人,其餘各自分散,多餘的全部勒令還俗。
趙官家雖然篤信道教,道教在大宋朝也確實得到了大發展,但道士人數始終不多,全國不過一萬五六之數,與盛唐時期的道士人數差不多。
所以王倫推行的製度,對道教的影響並不大,畢竟任何時代做道士的門檻都很高,但僧侶被勒令還俗者,在梁山治下的州縣,就多出了二三萬人。
這些僧侶陡然間從高高在上、不事生產的寄生蟲變為農夫,頓時不滿,就要鬧事,齊州、密州先後出現僧侶蠱惑信徒,聚眾數百人,打出旗號,反對梁山,要回歸大宋朝。
王倫也不慣著他們,直接派兵鎮壓,齊州知州是王師中,這位可是個願意做實事的官,王師中之所以從遼國南投大宋,就是期望天下一統,北方漢人再不受欺辱。
眼看大宋朝無能,他已經將全部希望寄托在梁山身上,自然是不可能讓這些僧侶鬧將起來,便聯手本地駐軍,大殺了一番,齊州佛事頓衰。
而密州鬧事的僧侶,運氣就更差了,因為他們要麵對的是吳用。
讓吳用治理地方,他還差點兒意思,但若要他琢磨人心、對付這種問題,簡直恰撞到吳用的強項。
吳用並沒有學著王師中,第一時間就以雷霆之勢領兵鎮壓,而是調兵遣將,四麵遠遠圍住,任由僧侶們繼續鬧,一直到僧侶們聚了近千人,幾乎所有對梁山心存不滿的人都跳了出來,這才發兵往攻。
而且吳用還派了密探混到“舉事”的隊伍中,“叛軍”的一舉一動,他都格外清楚,短短一天半,這支盤踞在莒縣北的隊伍,就被密州駐軍消滅。
領頭的僧侶全部一刀砍了,吳用又殺人誅心,寫了一篇行文,傳布本州各縣,告曉百姓,將這些僧侶的過往詳說了一遍,訴說僧侶如何不事生產,隻會用教義欺騙民眾的。
至於跟隨僧侶鬧事的從眾,全部被發配到兗州挖煤。
青州廣福寺住持悟明憤而請見王倫,希望阻止這一場在他看來的京東法難,說了許多佛家禪理,希望王倫收回成命。
王倫很是不耐煩,對著悟明說:“大和尚,你等僧侶隻會打坐念經,遼人當初南下,砍得中原人頭滾滾,你為何不去勸說遼人放下屠刀?金國女真人在遼境大肆屠殺,汝所信的佛祖,又在哪裏?”
悟明正色說:“正是契丹人前番造的孽,今日方有此劫!女真人今日做孽,異日必受其反!這就是佛理中的一飲一啄,一報還一報也!”
王倫恨不得將這圓頭胖耳的和尚一刀砍了,踏前一步,厲聲說:“似汝之言,我中原百姓就活該遭受此厄,伸頭受遼人、金人砍一刀麽?若汝家佛祖以為,我中原百姓生來就該如此,這狗屁佛祖,不信也罷!”
悟明大驚,結結巴巴地說:“將…將軍何出此言?”
王倫瞪了他一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唐武宗李炎滅佛,後周世宗柴榮禁佛,三武一宗四位皇帝禁滅佛事,汝佛家惹得天怒人怨,尤不知反省,隻知寄生百姓、蠱惑民心,又是何道理?”
他看悟明還要說話,冷哼一聲:“你是不是也要學前輩僧人,詛咒後周世宗下地獄一般詛咒於我?汝以為,我會怕麽?若這世間果真有地獄,我便是去了地府,也要帶著萬千鬼魂鬧一場的!”
悟明震驚地看著王倫,他從未想過,王倫居然是這樣大逆不道的一個人!
王倫用手指彈了彈佩劍:“我這寶劍久在匣中,少有拔出的時候。大和尚,征東將軍府對佛道已經很客氣了,不要逼著我拔出寶劍!”
悟明頓時汗流浹背,因為相比三武一宗,王倫對佛道的禁絕,可以說是相當有人性了,若是逼得王倫拿佛家開刀,他就真的是佛家的大罪人了!
於是再也不敢說話,朝王倫拜了一拜,匆匆離去,決定回去之後就寫信,勸告各地寺廟住持,還是先忍一忍吧。
要梳理根據地的夏、秋兩稅,要廢除相當一部分雜稅,要整合各種稅賦,畢竟征東將軍府需要征稅來建設軍隊、給官吏發放俸祿。
同時還要延續蔡京在任時就曾經推廣、但一直不溫不火的各項福利措施,比如負責安葬貧不能葬的死者的漏澤園、負責收養老疾窮丐者的居養院、為民眾提供廉價優質藥品的和劑局、專門負責救助貧病的安濟坊等。
蔡京在任期間,有一些措施看似是利民的,但實際上全國推廣的隻有漏澤園,其餘福利機構,都隻在部分地區推行,而由於大宋朝監督不到位,本應該是百姓受福利,卻變成了官吏貪汙的借口。
比如齊州濟南府的漏澤園,就是由本地的開元寺僧人來負責的。唐玄宗時,曾下令天下各州郡名城,必須有一所開元寺,改名、新建都可以。
蔡京推行漏澤園,齊州的朝廷官員為了彰顯自己的政績,就要求本地的漏澤園每年必須收容、掩埋一定數量的死者。開元寺的僧人為了應付考核,想出了一個辦法:析骸以應數,以冒領恩例。
把死者的屍體剖開分成幾份,從而一屍冒充數屍,再從官府那裏領取按人數發放的獎勵金。
王倫對佛道等宗教本就無感,恰好這個事情被刑曹探知,給揭露了出來,王倫便順勢通過了立法,對佛道開始進行限製。
第一步自然就是嚴格官府發放度牒製度,對現有僧侶、道士進行嚴格的考核,若佛法、道法不精,便直接強行勒令還俗,各給土地,回歸為農。
並開始著手清查寺廟、道觀所占田畝,凡有度牒、得到官府認可的僧道尼人等,按人頭發放土地二十畝,菜田五畝,多餘土地全部沒收,充為官田,重新均分。
王倫重拳出擊,諸州單單寺廟、道觀,就清理出土地近十二萬畝,又強行規定,每個寺廟,受官府確認、發放度牒的僧尼,最低十人,最高不得超過三十人,其餘各自分散,多餘的全部勒令還俗。
趙官家雖然篤信道教,道教在大宋朝也確實得到了大發展,但道士人數始終不多,全國不過一萬五六之數,與盛唐時期的道士人數差不多。
所以王倫推行的製度,對道教的影響並不大,畢竟任何時代做道士的門檻都很高,但僧侶被勒令還俗者,在梁山治下的州縣,就多出了二三萬人。
這些僧侶陡然間從高高在上、不事生產的寄生蟲變為農夫,頓時不滿,就要鬧事,齊州、密州先後出現僧侶蠱惑信徒,聚眾數百人,打出旗號,反對梁山,要回歸大宋朝。
王倫也不慣著他們,直接派兵鎮壓,齊州知州是王師中,這位可是個願意做實事的官,王師中之所以從遼國南投大宋,就是期望天下一統,北方漢人再不受欺辱。
眼看大宋朝無能,他已經將全部希望寄托在梁山身上,自然是不可能讓這些僧侶鬧將起來,便聯手本地駐軍,大殺了一番,齊州佛事頓衰。
而密州鬧事的僧侶,運氣就更差了,因為他們要麵對的是吳用。
讓吳用治理地方,他還差點兒意思,但若要他琢磨人心、對付這種問題,簡直恰撞到吳用的強項。
吳用並沒有學著王師中,第一時間就以雷霆之勢領兵鎮壓,而是調兵遣將,四麵遠遠圍住,任由僧侶們繼續鬧,一直到僧侶們聚了近千人,幾乎所有對梁山心存不滿的人都跳了出來,這才發兵往攻。
而且吳用還派了密探混到“舉事”的隊伍中,“叛軍”的一舉一動,他都格外清楚,短短一天半,這支盤踞在莒縣北的隊伍,就被密州駐軍消滅。
領頭的僧侶全部一刀砍了,吳用又殺人誅心,寫了一篇行文,傳布本州各縣,告曉百姓,將這些僧侶的過往詳說了一遍,訴說僧侶如何不事生產,隻會用教義欺騙民眾的。
至於跟隨僧侶鬧事的從眾,全部被發配到兗州挖煤。
青州廣福寺住持悟明憤而請見王倫,希望阻止這一場在他看來的京東法難,說了許多佛家禪理,希望王倫收回成命。
王倫很是不耐煩,對著悟明說:“大和尚,你等僧侶隻會打坐念經,遼人當初南下,砍得中原人頭滾滾,你為何不去勸說遼人放下屠刀?金國女真人在遼境大肆屠殺,汝所信的佛祖,又在哪裏?”
悟明正色說:“正是契丹人前番造的孽,今日方有此劫!女真人今日做孽,異日必受其反!這就是佛理中的一飲一啄,一報還一報也!”
王倫恨不得將這圓頭胖耳的和尚一刀砍了,踏前一步,厲聲說:“似汝之言,我中原百姓就活該遭受此厄,伸頭受遼人、金人砍一刀麽?若汝家佛祖以為,我中原百姓生來就該如此,這狗屁佛祖,不信也罷!”
悟明大驚,結結巴巴地說:“將…將軍何出此言?”
王倫瞪了他一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唐武宗李炎滅佛,後周世宗柴榮禁佛,三武一宗四位皇帝禁滅佛事,汝佛家惹得天怒人怨,尤不知反省,隻知寄生百姓、蠱惑民心,又是何道理?”
他看悟明還要說話,冷哼一聲:“你是不是也要學前輩僧人,詛咒後周世宗下地獄一般詛咒於我?汝以為,我會怕麽?若這世間果真有地獄,我便是去了地府,也要帶著萬千鬼魂鬧一場的!”
悟明震驚地看著王倫,他從未想過,王倫居然是這樣大逆不道的一個人!
王倫用手指彈了彈佩劍:“我這寶劍久在匣中,少有拔出的時候。大和尚,征東將軍府對佛道已經很客氣了,不要逼著我拔出寶劍!”
悟明頓時汗流浹背,因為相比三武一宗,王倫對佛道的禁絕,可以說是相當有人性了,若是逼得王倫拿佛家開刀,他就真的是佛家的大罪人了!
於是再也不敢說話,朝王倫拜了一拜,匆匆離去,決定回去之後就寫信,勸告各地寺廟住持,還是先忍一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