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易」


    趕著時間楊煙製備了各色香丸香餅香柱,甚至用房內小爐子簡單做了一款臘梅花露,皆用精美盒子或瓶子裝起,再以河泥密封。


    沒兩天又收到驛站送來的一個小紅木箱,裏麵是各種味道或功效奇特的藥丸。


    算著日子,一入臘月胡九即從七裏縣寄出,剛到京城時楊煙便去京城驛站登記了住址。


    可謂雪中送炭之誼,她又將一些藥丸做成藥香,通通放置進一打開就有多層暗格抽屜、兩側掛背帶的雞翅木箱子。


    得空時她又去客棧前廳琢磨了下三甲榜,狀元一欄“胡易”一騎絕塵,名下已有數千投注。


    但打聽一圈,人人都能講幾句那少年天才的事跡,卻極少有人見過真人。


    據說其為遙遠西南一名寒衣學子,員外父親去世後做妾的母親即被趕出宅院,帶著兒子寄於親戚籬下,亦是一心渴望兒子出仕改善生活。


    而胡易也極其聰慧爭氣,自幼才學瞻敏,五歲便能吟詩作賦,十一歲即在鄉試中摘取頭名解元,在家鄉被稱譽為“神童”。


    而他十二歲不到就孤身翻山越嶺千裏迢迢入京趕考。


    那裹著稻草夾棉破襖鼻涕被凍成兩道冰柱來考試的小不點成為三年前一道獨特風景。


    可惜昭安十三年正逢朔北戰起,青年舉子極多被征軍,會試入京人數隻有一半。


    吳雍和晏渚也正鬥得“風生水起”,無人在意科舉之事,朝堂一片混亂,上屆殿試後進士錄取隻不足百人。


    而穿破襖住破廟、瘦成蘿卜幹還凍傷了手臉的小胡易在殿試中即被極看重門第的考官以“衣著不端”為由趕出了考場。


    胡易少年誌氣,在棲身的破廟中題了一首詩:


    “我有金鱗誌,難同泥淖群。逐風遊北海,遇雨便騰雲。”


    又穿著破襖拿了一支分叉散頭的舊毛筆去了京城文人雅集的酒館——煙雨台。


    煙雨台坐落在京城南郊棲鳳湖北岸,隔湖與南岸一四層高古樸雅致、金柱褐瓦翹角飛簷用以了望閱兵的浮生樓相望。


    浮生樓背靠南山山麓,不遠的山腳下正是護衛京城的禁軍駐兵大營。


    十二歲的胡易雖衣著襤褸,神情卻桀驁不馴,來到煙雨台詩牆處又是信筆一揮:


    “煙雨台中望煙雨,浮生樓裏夢浮生。何處浮生夢煙雨,此間煙雨望浮生。”


    一筆行草蒼勁老道,酒館東家大喜,當即花百兩銀子買了這書法和舊筆,助胡易留京溫書、三年後再考。


    “但小小胡易卻隻取了二十兩紋銀做路費,放不下母親硬要回鄉,他對酒館東家道:‘餘銀且留三年,他日金榜提名來取’,就穿著破襖買了頭驢騎著出了城。


    從此後,胡易揚名虞都,煙雨台名聲更是大漲,那東家老板將胡易的題句前兩聯做了大門楹聯,還用八十兩銀子摞成小銀山擺在酒館前廳,取名“靜候君來山”。


    許多文人都來瞻仰,連他題詩的破廟都成了進京寒門舉子溫書的熱門之地。


    據說當年將他趕出考場的考官都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宰相怕事情鬧大,無奈隻能找了個理由將其罷官……”


    客棧跑前堂的小廝半斤對楊煙講了半晌,講得是頭頭是道、津津有味,甚至忘了自己還要去端菜倒水。


    而他們身邊也很快圍了一群人來聽書,為胡易的命運感歎。


    “無奈聖上當時已被宦官佞臣蒙蔽聖聽,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少年。”


    “所幸胡易今年也才十五,既已蜚聲京城,卷土重來未可知啊!”


    人們邊感慨邊又爭搶著給胡易下起注來。


    叫“半斤” 的小廝正沾沾自喜,忽然就被管事擰了耳朵。


    “我說你死哪去了,叫了半天看不見人,敢情擱這說書呢!你這麽能怎麽不去講書堂表演?!”


    在半斤的求饒聲中,管事拽著他走遠。


    楊煙望著那“三甲榜”,除胡易遙遙領先外,江南士族舉子代表張萬寧也是狀元熱門人選,其中必少不了樞密使的運作。


    林微之、蕭玉何、杜風是北方士族公子,恰恰是考官們的嫡係弟子。


    但大家皆猜測考官為避嫌,狀元應不會給自己的門生,所以隻往“榜眼”和“探花”上押注。


    而蘇可久的名字孤零零地放在最下邊,離熱鬧很遠,仍隻有楊煙的那“二兩”銀子。


    至於冷玉笙,根本是籍籍無名的一個——這個人大概也不需要。


    ————


    年十二一早,灰衣鶴氅道士裝扮的楊煙就背著箱子從朱雀街一路向北,靠近玄武街上那離宮城不遠卻宏偉豪華堪比皇宮的朱門深院。


    樞密使府毗鄰大祁兵器武庫,連帶府邸都由禁軍把守。


    兵器武庫門前無車馬行人敢靠近,樞密使府卻是門庭若市。


    新年時自江南入京的地方官員多數還在京流連,日日縱酒笙歌,而張氏一門就占大半,其他也多是與張氏有宗親連帶關係的士族。


    和北方士族出仕做官、詩書傳家、門風清高不同,江南自古安定富庶,前吳越附屬國並無科舉,歸祁後江南才重修文廟、興建書院學校,士子拾起科舉出仕的傳統。


    而江南人一貫耳聰目敏,才子輩出,不僅學風濃,且藝術造詣極高,人人皆精琴棋詩畫香道。


    到了本朝又商業發達,士族除從政耕讀外總有一支或多支涉莊園田產、米糧鹽酒、茶緞醫藥、瓷器玉石等生意經營。


    即使是七裏縣,南市街和七裏長街上商鋪酒樓大半也為張氏旁係所有。


    以商賈助力出仕,以出仕蔭庇行商,世家大族因而家學鼎盛、才俊輩出、青煙不斷,連綿不絕。


    所以那些江南士族身上除溫良恭儉、才氣盎然外,還寫著倆字——“有錢”。


    樞密使府高大的院牆刷著朱紅漆,牆頭壘著紫黑色琉璃瓦,而庭院中富麗堂皇的樓閣和經冬未落葉的高大鬆樹也能順著牆頭略見一斑。


    而牆外二十餘輛華麗的馬車正在排長隊,無數官員或富紳或攜家眷下車步行進府,身後跟著抬著數個木箱的小廝。


    從初一開始已過了十餘天,可來樞密使府拜謁拜年的人流卻一直未斷。


    楊煙貼著路麵另一側,邊走邊猜測這府中該是怎樣的華貴景象,轉瞬也就到了大門前。


    眼見那門環即是象牙所雕,巨大且閃光的門額似乎不是鎏金,而是貼的金箔……


    楊煙摸了摸手下的雞翅木箱,突然就失了些底氣。


    但她還是恭敬地請身著黑色鎧甲、頭戴紅纓鐵胄的禁軍門衛通報下張萬寧,說道士沉煙來拜會。


    禁軍門衛一張冷臉俯視了下她,卻根本無動於衷。


    愣了一小晌就轉身去過問另一官員去了,回來仍拿楊煙當空氣。


    果然,這連門又都是進不去的。


    楊煙歎了口氣,記起張萬寧曾交代她到樞密使府找他,其實根本隻是開個玩笑。


    也就是她,從小地方初來乍到,又沒和官吏有過什麽交集,完全不懂規矩罷了。


    思及至此,楊煙便捏出二兩銀子,悄悄往那禁軍手裏送。


    禁軍低頭瞟了一眼就悄悄塞進腰裏,終於開了金口:“可有拜帖?可有信物?”


    楊煙咬了咬牙,拜帖是什麽?即使小時候見過官員拜謁,卻沒注意過拜帖的問題,但也知道絕不能問。


    還有——果然“信物”是個好東西,她想起冷玉笙給了她的一塊玉佩,頓覺心內一熱,原來這竟真含著一顆真心。


    可憐她此時才理解到。


    張萬寧當然什麽信物都沒給過,甚至拿走了她一盒香丸,按江州一餅半金來換算,那估計也值二十兩金子。


    楊煙心下有些後悔,但後悔當然是無用的。


    既要成事,必得迎難而上。


    她一臉諂媚地笑望著那大高個禁軍,又從袖裏掏出三個一兩的銀錠遞了過去:“軍爺,拜帖我忘了帶,能否通融通融幫忙給張萬寧公子傳個話,說沉煙道長攜秘香而來。”


    這禁軍迅速將銀子掖進腰帶,又白了楊煙一眼,說:“我隻傳個話啊,見與不見看公子。”


    “那是,那是!”楊煙點著頭搓著手訕笑。


    禁軍剛轉身欲走,楊煙卻聽身後有人在叫她。


    ——“沉煙道長!”


    那禁軍立馬回身恭敬抱拳行禮:“公子!”


    楊煙回頭,就從身後的紫色大馬車車窗裏看到張萬寧那張如沐春風的笑臉。


    早不出來,非等她送完錢才出來!


    此刻這張臉看起來還真有點膩味。


    楊煙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也隻能拱手作揖:“張公子!我帶了些新製熏香和香露相送於你!”


    “巧了不是,我正要設宴邀好友相聚,圍爐飲酒、射箭競技,那就再加一項‘品香觀心’如何?道長何不同來湊個熱鬧?”


    張萬寧熱情相邀,說著就要趕車的侍衛下車來扶她。


    “恭敬不如從命,恭敬不如從命。”


    楊煙又作了揖,卻轉過頭眼睛一直盯著那高個禁軍的冷臉,巴巴地暗示他。


    可禁軍的眼神和她相碰後就立馬就別過了頭去。


    楊煙頓時胸悶,卻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那長身褐衣趕車侍衛扯著急走。


    她腳下一個不穩就倒向了旁邊的禁軍,然而禁軍的刀鞘出得飛快,迅速格擋給她彈到了一邊,又被車夫扶住才堪堪站穩。


    “不好意思,軍爺,腳下一滑,謝謝車夫大哥!”


    楊煙抱著箱子穩住自己,才慢慢跟著車夫上了馬車。


    直到馬車走遠,那禁軍才覺出腰中仿佛一空。


    再摸那五兩銀子竟然不翼而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扮男裝的她桃花有點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爾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爾堯並收藏女扮男裝的她桃花有點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