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那老僧給我們講了這麽一個故事。
就在百多年前,橋頭村還是方圓百裏之內的一個大村鎮。
不單大,而且有錢。
隻因橋頭村是座曆史古村,據說建村已經有六七百年的曆史了,古時候村裏還出過不少曆史名人。
之所以有錢,因為村子緊挨著水源,按照風水裏的說法,水就是財,近水必多財。
橋頭村挨著的水源,是小海河,那時是附近九條河道裏最大的一條。
傳說當年小海河河深似海,因此得名。
而有水的地方就有龍,這是一句古話。
據說不但是江河湖海,甚至連普通的井裏也有龍的存在,叫井龍。
所以古時候,全國各地都有拜龍王的民俗信仰,因為百姓們認為,龍是守護一方水源的神。
其實不然,各地水源中的這些‘龍’,說白了大多都不是龍。
他們多是龍的親戚,有些是柳子,有些是脫離了柳家的別的東西,比如說蚺、蛟之流……
這些‘親戚’雖都被打到下界,但仍還保留著龍喜水的習性,所以都在有水源的地方居住。
又因龍這一脈子孫,大多孤獨性傲,所以除了些難成氣候的小常仙外,大多不像其他四門仙班一樣喜歡聚局生活,而是獨來獨往。
所以龍家子孫的領地意識極強,道行強的去鬧海翻江,實力差一點的就去占河睡井,但一山不容二虎,自己的領地絕不容其他同族去侵占。
所以你們看《西遊記》裏,連位高權重的四海龍王,也都如此。
滿龍宮兵精將廣,但都是蝦兵蟹將,你可曾聽說過龍給龍打工?
甚至在民間故事裏,龍族家務事繁多,龍王爺和兒子經常互相看不上眼鬧翻。
最後父親不是把兒子抓起來,就是把兒子趕出自己的地盤。
橋頭村旁的小海河裏,也住著這樣一位仙家。
這仙家出身自柳家仙班中的蟒家,修了千年後為躲避劫口而蛻變成蚺。
成蚺後,他便再不屬於柳家仙門,於是就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冉天龍’,獨入海中又修了千年。
可海這地方,不是一般的龍族子孫說進就能進的,所謂海納百川,也納百川之龍族。
所以海中不單聚集著各地道行高深的常莽四蛇,乃至蚺蛟螭虯,甚至更有存世的真龍出沒。
海域雖廣,但冉天龍千年間為了和同族搶地盤,也是千爭百戰心力交瘁。
最終冉天龍身心俱疲,為求修身靜養這才退出了海域,順著白家溝附近的入海口逆遊出海,躲進了橋頭村前的小海河主河道內。
這小海河本由條常化蟒的八百多年小蟒仙管轄,他哪是冉天龍的對手,一番交手就被打跑。
冉天龍從此就在小海河裏落了戶。
龍族子孫雖傲,但不為難世人,他們巴不得世人都像崇拜上方神龍一樣供奉自己。
為此,冉天龍借著一身法力,也為附近的百姓們做了不少好事,一直保佑百姓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百姓們不知冉天龍的來曆,一直也對河裏這位‘龍王爺’心懷感激,於是就籌款在這橋頭村前,為其建廟立像,世代供奉。
這要是其他的地仙,開開心心也就受了,畢竟隻要香火是自己的,管百姓們立像立的是神佛還是觀音?就算把他誤認成是玉皇大帝也無所謂。
畢竟修行的地仙本來就沒仙號,說難聽點就是妖,真讓百姓們知道他真實身份,沒準反而會嚇著。
可冉天龍不同,他不單心高氣傲,更見識過海中同族們的爾虞我詐、道貌岸然。
接過村民們建好廟後,連立了七座常規的龍王爺法像,像卻都在當天夜裏悄悄被毀。
甚至那段時間,小海河還經常發水,不單村裏常丟牲口,還淹死過幾個人。
漸漸地,村民們察覺了不對。
於是就有明白人說了,這是百姓們做了什麽事觸怒了龍王爺,所以龍王爺不受百姓們的供。
聽到這話,嚇得百姓們趕緊都預備貢品,跑到小海河邊連跪了三天三夜,向河中的‘龍王爺’求饒道歉。
見百姓們心誠,冉天龍也消了氣。
於是三天後的夜裏,當時的橋頭村村長做了一個夢。
夢中,一個龍頭龍尾身披鎧甲的大將,出現在了村長的身前。
他朝村長言道:“你們這些百姓愚昧,終日見佛就拜、進廟燒香,可知道那些名聲在外的神佛菩薩,都是世間傳出來的空名頭而已,哪真給你們謀過一件好事?倒是我等地仙,為求個好修行幫你們做了不少,最後別說是名,連立個像也被當成了別人,隻能某些蠅頭小利般地供奉,我可看不上……”
村長想也知道,眼前這戰將,定就是小海河裏的龍王爺。
於是嚇得他趕緊求問冉天龍,要什麽村裏都能滿足。
冉天龍就說了:“你們要為我建廟立像,這是好事,尊我一聲龍王爺我也認,畢竟我是龍之後裔,不日飛升返回上方,就化了真龍。可你們立像連我的模樣都不識得,隻擺個千篇一律的龍王臭泥胎,這我不認,世上江河湖海眾多,被奉為龍王爺的千計萬計,你們若是真心謝我,至少得真知道,為你們辦事的是我……”
隨後,冉天龍將自己的名諱告訴了村長,並囑咐村長該如何去做後,這才隱去了行跡……
村長從夢中驚醒後,本也不知道這夢是真是假。
可他正迷茫時,外麵院子裏一陣沙沙怪響,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當時還是後夜,村長推開窗戶往外一看,起初一片黑洞洞的,啥也看不見。
可他又盯著院子裏一陣細看,瞬間慌了神。
院子地麵上,顯出一道道比水缸還粗的爬痕,似有一條巨蛇,在院子裏兜兜轉轉來回溜達了半晌……
驚慌中,村長無意間又一抬頭,渾身的汗毛都嚇立了起來。
他家離村口不遠,往前百十來米就是小海河。
此時一根漆黑的立柱,似是直接從小海河中伸出一般,直直插上夜空。
就在百多年前,橋頭村還是方圓百裏之內的一個大村鎮。
不單大,而且有錢。
隻因橋頭村是座曆史古村,據說建村已經有六七百年的曆史了,古時候村裏還出過不少曆史名人。
之所以有錢,因為村子緊挨著水源,按照風水裏的說法,水就是財,近水必多財。
橋頭村挨著的水源,是小海河,那時是附近九條河道裏最大的一條。
傳說當年小海河河深似海,因此得名。
而有水的地方就有龍,這是一句古話。
據說不但是江河湖海,甚至連普通的井裏也有龍的存在,叫井龍。
所以古時候,全國各地都有拜龍王的民俗信仰,因為百姓們認為,龍是守護一方水源的神。
其實不然,各地水源中的這些‘龍’,說白了大多都不是龍。
他們多是龍的親戚,有些是柳子,有些是脫離了柳家的別的東西,比如說蚺、蛟之流……
這些‘親戚’雖都被打到下界,但仍還保留著龍喜水的習性,所以都在有水源的地方居住。
又因龍這一脈子孫,大多孤獨性傲,所以除了些難成氣候的小常仙外,大多不像其他四門仙班一樣喜歡聚局生活,而是獨來獨往。
所以龍家子孫的領地意識極強,道行強的去鬧海翻江,實力差一點的就去占河睡井,但一山不容二虎,自己的領地絕不容其他同族去侵占。
所以你們看《西遊記》裏,連位高權重的四海龍王,也都如此。
滿龍宮兵精將廣,但都是蝦兵蟹將,你可曾聽說過龍給龍打工?
甚至在民間故事裏,龍族家務事繁多,龍王爺和兒子經常互相看不上眼鬧翻。
最後父親不是把兒子抓起來,就是把兒子趕出自己的地盤。
橋頭村旁的小海河裏,也住著這樣一位仙家。
這仙家出身自柳家仙班中的蟒家,修了千年後為躲避劫口而蛻變成蚺。
成蚺後,他便再不屬於柳家仙門,於是就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冉天龍’,獨入海中又修了千年。
可海這地方,不是一般的龍族子孫說進就能進的,所謂海納百川,也納百川之龍族。
所以海中不單聚集著各地道行高深的常莽四蛇,乃至蚺蛟螭虯,甚至更有存世的真龍出沒。
海域雖廣,但冉天龍千年間為了和同族搶地盤,也是千爭百戰心力交瘁。
最終冉天龍身心俱疲,為求修身靜養這才退出了海域,順著白家溝附近的入海口逆遊出海,躲進了橋頭村前的小海河主河道內。
這小海河本由條常化蟒的八百多年小蟒仙管轄,他哪是冉天龍的對手,一番交手就被打跑。
冉天龍從此就在小海河裏落了戶。
龍族子孫雖傲,但不為難世人,他們巴不得世人都像崇拜上方神龍一樣供奉自己。
為此,冉天龍借著一身法力,也為附近的百姓們做了不少好事,一直保佑百姓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百姓們不知冉天龍的來曆,一直也對河裏這位‘龍王爺’心懷感激,於是就籌款在這橋頭村前,為其建廟立像,世代供奉。
這要是其他的地仙,開開心心也就受了,畢竟隻要香火是自己的,管百姓們立像立的是神佛還是觀音?就算把他誤認成是玉皇大帝也無所謂。
畢竟修行的地仙本來就沒仙號,說難聽點就是妖,真讓百姓們知道他真實身份,沒準反而會嚇著。
可冉天龍不同,他不單心高氣傲,更見識過海中同族們的爾虞我詐、道貌岸然。
接過村民們建好廟後,連立了七座常規的龍王爺法像,像卻都在當天夜裏悄悄被毀。
甚至那段時間,小海河還經常發水,不單村裏常丟牲口,還淹死過幾個人。
漸漸地,村民們察覺了不對。
於是就有明白人說了,這是百姓們做了什麽事觸怒了龍王爺,所以龍王爺不受百姓們的供。
聽到這話,嚇得百姓們趕緊都預備貢品,跑到小海河邊連跪了三天三夜,向河中的‘龍王爺’求饒道歉。
見百姓們心誠,冉天龍也消了氣。
於是三天後的夜裏,當時的橋頭村村長做了一個夢。
夢中,一個龍頭龍尾身披鎧甲的大將,出現在了村長的身前。
他朝村長言道:“你們這些百姓愚昧,終日見佛就拜、進廟燒香,可知道那些名聲在外的神佛菩薩,都是世間傳出來的空名頭而已,哪真給你們謀過一件好事?倒是我等地仙,為求個好修行幫你們做了不少,最後別說是名,連立個像也被當成了別人,隻能某些蠅頭小利般地供奉,我可看不上……”
村長想也知道,眼前這戰將,定就是小海河裏的龍王爺。
於是嚇得他趕緊求問冉天龍,要什麽村裏都能滿足。
冉天龍就說了:“你們要為我建廟立像,這是好事,尊我一聲龍王爺我也認,畢竟我是龍之後裔,不日飛升返回上方,就化了真龍。可你們立像連我的模樣都不識得,隻擺個千篇一律的龍王臭泥胎,這我不認,世上江河湖海眾多,被奉為龍王爺的千計萬計,你們若是真心謝我,至少得真知道,為你們辦事的是我……”
隨後,冉天龍將自己的名諱告訴了村長,並囑咐村長該如何去做後,這才隱去了行跡……
村長從夢中驚醒後,本也不知道這夢是真是假。
可他正迷茫時,外麵院子裏一陣沙沙怪響,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當時還是後夜,村長推開窗戶往外一看,起初一片黑洞洞的,啥也看不見。
可他又盯著院子裏一陣細看,瞬間慌了神。
院子地麵上,顯出一道道比水缸還粗的爬痕,似有一條巨蛇,在院子裏兜兜轉轉來回溜達了半晌……
驚慌中,村長無意間又一抬頭,渾身的汗毛都嚇立了起來。
他家離村口不遠,往前百十來米就是小海河。
此時一根漆黑的立柱,似是直接從小海河中伸出一般,直直插上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