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你嗎?”一聽這話,我驚問道。


    屋子裏卻傳來老僧一陣苦笑。


    就聽他道:“這像確實是按我的模樣所雕,但供的卻並非是我,而是那蛟龍。此事說起來,確也怪我……”


    隨後,老僧講起他和那魁化龍的一樁怨恨來……


    狐黃白柳灰中,柳家出身的仙家本就心高氣傲,再加上當年有孤燈子慫恿,導致天性善良的冉天龍離開了長白山天池,要到外麵去闖一闖。


    他以為自己數千年道行已算是大成,一時狂妄,就入了海。


    畢竟‘龍歸大海’這是老話,柳家仙班無不想成龍。


    奈何海中的高修本就深不可測,初入海中的冉天龍又水土不服,結果處處碰壁。


    於是他心灰意冷之下,這才又從海域中逃出,回到路上打算找個地方好好清修。


    最終,落在了這橋頭村。


    而冉天龍在海中之時,於那些海中原本的仙家來說,算是外來的闖入者,因此也結下了不少的仇怨。


    這魁化龍,就是其中之一。


    魁化龍自出生開始就是海中之蛟,身份地位雖然比不上天上的真龍,但卻遠遠超出一般的常莽蚺仙一頭。


    再加上蛟龍這東西與龍相近,天生靈性之強世上罕有,因此修煉起來,道行增得也比其他仙班要更快許多。


    如此一來,天生孤傲狂妄的冉天龍,就更不會把其他仙門放在眼裏。


    原本仗著這身道行和出身威望,魁化龍據著一片海域自立為王,也算過得逍遙快活。


    可愣頭青般闖入海中的冉天龍,卻偏偏誤打誤撞闖進了他的海域之中。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水不容二龍。


    魁化龍和冉天龍都不是龍,卻又都為龍屬。


    同片海域中這一蛟一蚺相遇,自然是互不相讓,非要鬥個你死我活不可。


    這一鬥,兩位仙家就鬥了上百年,擾得附近海域連年狂風巨浪不得安寧。


    可雖然這一蛟一蚺本身修行年頭相似,但按道行來說,明顯是冉天龍要技高一籌。


    畢竟冉天龍本是柳家的常仙出身,從條小蛇修煉成蟒,成功蛻皮躲避天劫之後才離開柳家,化成了蚺。


    按柳家仙班的說法,每一蛻皮,道高一丈,每一避劫,法勝千年。


    而魁化龍自打出生便是蛟龍,能在海中根深蒂固,其實主要是仗著蛟家的先天優勢。


    二者鬥了百年,冉天龍越戰越勇,魁化龍卻處處受挫,快要連自己的地盤都保不住。


    那魁化龍一見不好難免心急,一時間也顧不上什麽蛟家人的尊嚴地位,索性將周圍散落的蛟家同族,能叫得全都叫來,要聯手圍攻冉天龍。


    他這做法,無疑惹得冉天龍動了真氣,頓時也把保命的本事全都施展了出來。


    這一鬥,又是百年,海域更是再無寧靜之日。


    而這二百多年間,終日與蛟族死鬥的冉天龍,也逐漸把蛟族的弱點摸了個一清二楚,可把蛟族禍害得不輕。


    借著手段,竟大大小小連了魁化龍十三位族中近親,幾乎把魁化龍同族的弟妹趕盡殺絕。


    雙方最後那一戰,發生在一百八十三年前。


    惱羞成怒的魁化龍驅使蛟族仙家,將冉天龍圍困在一處密布暗礁的水域之中,試圖把冉天龍困死其中清算總賬。


    卻不想,冉天龍早料到了蛟族的陰謀,並憑借對附近海域地理的熟悉,在蛟族試圖埋伏之地反布陷阱。


    這一戰真可謂打了個昏天暗地,據說連距離海域百裏外的幾座海島,都受到洶湧海浪的波及,被徹底淹沒。


    一戰之後,又有二十三條大小蛟龍誤撞暗礁後,遭冉天龍痛下殺手。


    而冉天龍也在此戰後身受重傷,奄奄一息之下拚死殺出一條生路,借著水勢逃遁向了附近海岸。


    這一戰令冉天龍身心俱疲,他自知海中已無自己的立錐之地,與其強撐倒不如退而保命。


    可痛失多名至親的魁化龍,又豈能放得過他?


    因與冉天龍的私怨,魁化龍糾結大半個蛟族尋仇,最終卻害得蛟族險些覆滅。


    這奇恥大辱,怎令他心中不恨。


    於是那魁化龍也不再管海中的地盤,盛怒之下竟追出冉天龍千裏,即便冉天龍遁逃上岸,他也依舊追殺不止。


    魁化龍這一追就追了三十多年,一蚺一蛟,一逃一追,沿途所及之地無不是雷鳴電閃、怒浪翻濤。


    冉天龍身負重傷,更幾次被魁化龍逼入絕境,險些命喪蛟龍之口。


    終在一場殊死搏鬥之後,冉天龍再無力逃竄,傷重昏迷從天而降,摔落在了橋頭村後山的槐樹林中。


    巧合的是,當天本就陰雨陣陣煙霧迷蒙,再加上槐樹屬陰,林中陰氣繚繞遮蔽了冉天龍身上的氣息,竟幫冉天龍僥幸逃過了魁化龍的追蹤……


    而魁化龍自知冉天龍拖著重傷必逃不了多遠,在山中盤旋數天不見冉天龍蹤影後,於是也遁入了橋頭村旁的小海河內休養生息,隻等著躲在山中的冉天龍自己顯出行跡……


    而就在冉天龍落入槐樹林中,奄奄一息隻能等死的三天後,一個六歲的孩子為挖野菜誤闖入林中。


    正是劉阿翠。


    故事講到這裏時,隻聽屋內老僧聲音顫抖,似已哽咽。


    沉默許久之後,隨著一聲歎息,老僧才又開口。


    他無奈道:“那二百多年間,我與魁化龍在海中激鬥足有萬場,雙方互有輸贏,也互有得失。我太累了,也看透了許多,本不願再跟他爭那小小的一片立足之地,可魁化龍卻就是不肯放過我……但正如我忌憚他一般,他對我也心有畏懼,因此不敢貿然搜山,隻躲在小海河水域之中休養生息。我猜得到,那時他也傷得不輕,才不敢貿然行動……”


    老僧說完,就聽三先生問道:“按你的話說,當時占據了小海河的並不是你,而是那魁化龍?那你為何會趕走河裏的龍王爺,強占了河道?”


    “那不是我,是魁化龍。”就聽老僧答道:“是魁化龍借我之名托夢給村長,他故意要壞我的名聲,利用我的身份來為禍一方!而且,魁化龍強占小海河的目的還絕不僅是如此,他是盯上了那河道下的東西……”


    “河道下……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銷魂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六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六甲並收藏銷魂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