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一直就是一個觀點。


    “有良知,懂曆史,喜歡刮刮民黨,是不可能三角。”


    “有良知,懂曆史,就不可能喜歡刮民黨。”


    “懂曆史,喜歡刮民黨,就不可能有良知。”


    “回到192幾年,想要救亡圖存,做任何的推演,隻有那一條路。”


    “覺得刮民黨好的,所能做的也隻是把刮民黨黨變成我們的樣子。”


    “而現在有一股風氣很惡劣,就是玩張冠李戴那一套。”


    “刮民黨、偽軍之流,很高學曆,很開朗,很開明,追求皿煮、茲有。”


    “都是胡扯,恰恰是我們是開明的一方,有知識有水平的。”


    “窯洞裏,我們的戰士討論航母,討論戰鬥機,知道唐老鴨。”


    “刮民黨、偽軍才是文盲,尤其是412之後,有追求、有理想、有道德的基本被殺了,大量的流氓、地痞混了上來。”


    “好的壞的混成一談,有道德沒什麽了不起,沒道德也沒什麽,都解構了,一樣了。”


    薑微大致翻看劇本。


    他挺理智的。


    主要他和沈三通合作過。


    知道對方隻要求總的,具體需要他落實。


    沈三通可以說的激情四射,他要考慮難度。


    “電視劇拍的好看點,觀眾能接受,電影要花錢,觀眾能接受這個觀點嗎?”


    薑微還是很看重這次機會的。


    作為在這個圈子裏混了很久的人,他明白這個機會可能也就是沈三通能給。


    除非他像沈三通說的。


    把兩者混淆在一塊,也許能有機會。


    沈三通道:“《潛伏》能夠爆火,就說明了觀眾潛意識裏不僅接受,還擁護。”


    “現在的風氣太操蛋,觀眾希望回歸,找回初心。”


    《潛伏》爆紅,而且呈現出很強的氣勢,也是切中了眼下的風氣。


    官媒,尤其是bj的媒體輪番報道。


    總局召開《潛伏》學習會議,評價頗高。


    定調的官方沒什麽問題,一直吐槽的三流媒體,也是網絡版出幺蛾子,印刷出版的風氣很正。


    沈三通繼續道:“薑老師,我告訴你,現在網上說愛國,確實要被人罵,但這些人有幾個人是真人?”


    “我做過調查的,除了我們圈子裏的人,在大街上走著,隨便問一個人,對愛國有沒有意見,幾乎沒人有意見。”


    “網上的聲音,輿論的聲音,太容易塑造。”


    “要是隻看輿論的聲音,我不可能成功。《集結號》也不可能,全大陸班底。《畫皮》也不行,大陸演員土嘛。”


    “《梅蘭芳》打不過《葉問》,《無極》要比吳語森的《赤壁》差,《無極》要賠掉褲子,可實際上呢?”


    “《集結號》《梅蘭芳》《畫皮》大賣,《無極》盈利沒問題。”


    “反而是港島導演,搞古裝大片一部接著一部的撲街。”


    “輿論聲音很多都是假的,網絡容易放大極端聲音,而一些媒體有意或無意的選擇性的報道。”


    “問題在於能否講一個好故事。”


    “《潛伏》故事通俗易懂,辦公室政治的方式講了天津站的人事鬥爭,就顯得新鮮。”


    薑微既高興又頭疼,劇本翻了一遍,作為專業人士,他讀劇本很快。


    看過原著的他,對大致劇情了然於心。


    “四人擴充到了五人,故事簡化了,成了一個‘捉鬼’的故事,場景也縮小了。”


    沈三通道:“把場景限製在裘莊,讓鬥爭來的更激烈。”


    “武田調查到負責發送指令的老鬼就潛伏在剿匪司令部內,於是將最有可能接觸到電報的五個嫌疑人帶到了封閉的裘莊。”


    “偽軍剿匪大隊長吳誌國、偽軍剿匪總隊司令侍從官白小年、偽軍剿匪司令部譯電組組長李寧玉、偽軍剿匪司令部行政收發專員顧曉夢、偽軍剿匪總隊軍機處處長金生火。”


    “限製了時間,調查的期限隻有五天,武田必須采取各種手段甚至殘忍的酷刑才能找出老鬼。”


    “被軟禁的五個人為了保全自己,也在處心積慮的觀察著周圍其餘四人,都希望盡快把老鬼揪出來以便自己能夠安全地離開裘莊。”


    “而潛伏者需要將情報送出去。”


    沈三通延續了原版,算是諜戰版“狼人殺”,限定地點,限製時間,激烈鬥爭。


    背景是1940年春,原掛黨副主席汪精衛與本子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刮民政府“。


    汪精衛上任後展開三大政策,同時誘招失意蔣派軍政要員入閣。


    1942年10月10日,在汪偽政府舉辦慶祝刮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儀式上,一名汪偽政府的要員被槍殺。


    這件事引起了日本方麵的高度重視。日軍特務機關長武田懷疑這一係列暗殺行動是北平地區我黨領導人老鬼策劃的,希望通過清查徹底破獲他的組織。


    原著至始至終隻懷疑金吳李顧四人,和原著相比,電影加了白小年,從四人擴充到五人。


    一方麵為了讓嫌疑人更多,這樣把水攪渾了,讓觀眾摸不著頭腦。


    另一方麵蘇又朋是陳果富的人,彎島人,給他加戲。


    原版電影英大演的金生火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下線緊跟蘇又朋演的白小年。


    中的金生火著墨不多,算是個安於現狀的頭頭。


    原版電影張涵宇演的吳誌國,火爆性格,唱得一首好曲,跟顧曉夢一直不對付。


    中的吳誌國一直維護著李兵兵飾演李寧玉,直來直去的性格,一直想用這雙手把李寧玉帶出去。


    原版電影中的李寧玉算是個比較低調之人,破譯電文的功勞主要歸她。


    中的李寧玉,是老鬼,可謂相當牛逼,裘莊一人“單挑”三人,利用周迅飾演的顧曉夢送密碼,天才中的天才。


    周迅的顧曉夢最符合原作了,富家千金,大小姐的脾氣,口無遮攔,而且她的父親與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最大的變動,是她在電影裏成了老鬼。


    原版電影中的白小年是個娘娘腔,讓人感覺陰柔,握有張司令的黑曆史,然後自殺下線。


    中的白小年就一工具人,給金吳李顧四人當傳聲筒,沒啥戲份。


    原版《風聲》結尾還是挺震撼的。


    顧曉夢的旁白:


    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


    隻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諒我此刻的決定


    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意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


    隻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


    我輩隻能奮不顧身


    挽救於萬一


    我的肉體即將殞滅


    靈魂將與你們同在


    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結尾的旁白確實震撼。


    問題在於顧曉夢是老鬼,戲劇衝突大,但不可能。


    她老爹和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倒不是說,這個身份她不可能是我黨臥底。


    而是這個身份她不用死。


    拋開邏輯上的不合理。


    顧曉夢和汪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千金大小姐,作為代表不怕犧牲的老鬼好嗎?


    是否混為一談了呢?


    把高光分了給顧曉夢所代表的群體。


    再換個角度。


    結尾的震撼是來自於顧曉夢這個身份犧牲的震撼,還是這種大無畏犧牲行為的震撼?


    亦或者是無數這種犧牲,換來電影的震撼。


    把這樣的高光,給顧曉夢真的好嗎?


    沈三通這版老鬼和原著一樣,是李寧玉。


    電影版,一是顧曉夢自暴把刑訊重傷的吳誌國保出去送出情報,二是顧曉夢求死用自己的身體做第二道保險。


    仔細想想,這個設計還是有很多漏洞的。


    不是飽和式救援所能解釋。


    時代不一樣。


    當下可以飽和式救援,那個時候,真沒條件,就是為了拚那一點概率。


    原著就合理多了。


    李寧玉為將一份緊急情報送出裘莊,不得不犧牲自己。


    最終她服毒自盡,留下一幅寫有摩斯電碼的圖畫,並且由顧曉夢舉報,使得顧曉夢得以逃離而送出裝情報的胃藥塑料殼,真正地傳出情報。


    直到最後,敵人也沒有得知她的真實身份。


    通過老鱉把情報送出去的。


    也就是電影中倪大宏飾演的清潔工,原著和電影中他都早早被牢盯上了,但沒有實施抓捕,就是利用這個漏洞,搶在他被抓捕之前把情報送了出去。


    而情報送出時,李寧玉已經死了,她用自己的死換了一次送出情報的機會。


    原版電影《風聲》放在當下,不能說不好。


    但在很多地方存在撕裂。


    有時候有理想,有時候沒有。


    在時候,一個人物知道犧牲為何物,又在一些時候不知。


    在一些地方讓人看了之後感覺很認同,但又在一些地方很別扭。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割裂?


    這就涉及原著作者麥加、高群屬、陳果富等主創的不同想法。


    沈三通讓薑微來導,就是希望一以貫之。


    薑微道:“這部戲你打算找誰來演?”


    沈三通道:“武田不能太帥,也不能太醜,太帥,把一個鬼子拍成了偶像劇男主。也不能太醜,太醜沒有真實的醜惡,最好讓人自然討厭。”


    “吳誌國的話,要是個硬漢形象。”


    “這部戲賣點在於李寧玉和顧曉夢。”


    “這部戲要成,李寧玉和顧曉夢要有感覺,相愛相殺,而且還要讓顧曉夢這個大富商的千金小姐,為李寧玉的選擇而震撼。”


    薑微問:“你有了想法?”


    沈三通點頭。


    三更!


    急急急。


    大家說一下風聲兩個女主誰來演,我覺得原版挺好。


    就怕大家不同意,大家給個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荒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荒仙人並收藏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