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第二場
規則世界入侵,我們是第一批學生 作者:穎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外國評委們而言,
牛排什麽的他們可是吃得太多了,
所以才會對味道獨特的牛雜有這麽大反應!
這不難理解,
何況咱們中方的主評委也吃得連連點頭。
什麽?
你們學校的食堂裏居然沒有牛雜?
好可憐,
小到涼粉,大到豬肚雞,
咱們的學院可是應有盡有,
一周下來,甚至一個月下來,
每天都能吃到不同款式的美食!
毫無意外,
咱們以高分順利晉級廚神大賽國際階段的64強!
散場的時候,
同樣找機會切換成“普通人形態”,
免得之前那個黃發女孩再來一次,
她那麽做,肯定有什麽目的或原因,
隻是咱們不知道而已。
回酒店的路上,
一直跟在身旁的鄧美華自豪道:“當看到牛內髒的時候,我就知道你會選擇做牛雜,果然被我猜對了,而且味道是真的不錯!”
“嗯?你偷吃了?”
“什麽偷吃?你燉了那麽多,他們又吃不完,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懂不懂?”
“懂,那我們接下來怎麽安排?”
“這看你的,留在這到處逛逛或者飛往下一個希望之城都可以,反正都是下午才開始比賽,時間上沒問題。”
“那就先飛吧,去到那邊適應一下時差也好。”
“ok,那我馬上聯係官方派車送咱們去機場......”
比賽節奏很緊湊,
不由懷疑舉辦方是不是有考驗各廚師身體素質的意圖!
下一站,
是一個河流眾多,鯉魚泛濫的國家,
於是他們的比賽主題正是鯉魚!
【比賽開始後,各廚師以現場的活鯉魚為主食材,在規定的時間裏烹飪一道美味。】
該題目一出,
瞬間難倒一眾廚師,
畢竟鯉魚這玩意,
小刺多,肉質不出眾,
很多人都不怎麽喜歡吃,
菜市場上有時候甚至想買都不一定能買得到!
個別釣魚佬即使釣到都懶得拿回去吃的魚種!
導致不少廚師都沒有烹飪這魚的經驗。
對我而言,
也有難度,
隻因選擇太多了
一時間拿下不定主意......
上一場比賽咱們的擺盤差了點意思,
要不......來個魯菜裏造型特牛批的菜式?
隨即抓一條三斤左右的鯉魚,
去鱗開肚處理好便開始切花刀,
第一刀與魚頭間隔三指,坡刀切至魚脊梁骨處,
接下來的六刀都間隔一指半左右,
刀刀見骨,每片魚肉都可以翻得起來,盡可能一氣嗬成,
魚肚子朝向自己的這一麵切七刀,翻過來的另一麵則切八刀,
也就是經典的改刀方法:裏七外八,
接著用剪刀在魚頭兩側把魚鰓蓋剪開一點,
可以用手掰彎為準,
魚尾則用剪刀修剪成“剪刀尾”;
隨即放蔥、薑、鹽、胡椒粉、白酒抓拌均勻醃製一會......
期間可以調麵糊,
白麵與玉米澱粉各一半,
一個全蛋加一勺泡打粉,
適量油和清水攪拌均勻,
然後將麵糊裹滿魚的全身各處,肚子裏麵也不能放過,
右手捏住魚尾,倒著提,好讓魚肉片都能打開,
順便讓多餘的麵糊流下來,
同時掰開魚鰓蓋,讓魚嘴隨之張開,
接下來的炸製手法才是這道菜的關鍵,
右手不動,左手的小拇指和無名指插入魚鰓,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魚腹完全挑開,
4成油溫,
慢慢先入一半魚背進行油炸,
魚尾處要扭成一個“l”形,用作待會站起來的“底座”,
這一步不能急,不能亂動,
哪怕被濺起來的油燙著也要挺住,
注意魚片必須都處於張開的狀態,
讓其慢慢定型,
大概要堅持40秒到一分鍾左右,
差不多了就鬆開左手,讓魚頭那邊先下去,
右手繼續提著,順勢稍微提高一點,
確保各魚肉片都處於向上翻的狀態,
要讓魚有一半以上已定型的狀態才可以慢慢鬆開右手,
尤其魚尾那裏,可是關乎魚身後麵能否站立,
全部入鍋後可以使用筷子輔助,夾住魚尾,確保形成足夠的站立角度,
等折彎的魚尾完全成型後再檢查其它部位,
控製好油溫,慢慢炸製,
整個時間大概15到20分鍾左右,
確保整個鯉魚被炸成金黃色,要炸到位,夠酥脆,
由於裹了麵糊,魚肉即使被炸過也不會幹或柴,
尤其那幾個魚鰭,會有種入口化渣的口感,
完成炸製的鯉魚就可以威武的“站”在碟子上,
用胡蘿卜給它裝飾一下眼睛和胡子,
看起來更霸氣,
最後配製酸甜可口的糖醋汁,
番茄醬和橙汁各一半,加入它們總和的白醋,
翻煮,再加入量略大於白醋的白糖,
少許鹽給糖醋味提純,
大火燒開,適量水澱粉調整粘稠度,
達到可掛汁的程度便均勻淋到鯉魚身上......
鯉魚躍龍門!
搞定!
上菜!!!
此菜一出,
頓時在現場引起一陣驚呼,
相比其他廚師,絕對是全場最亮眼的崽!
(我的天!可以站起來,仰天大叫的魚?)
(而且完全不用其它支撐,站得非常穩!)
(那東方廚師是怎麽想到的?)
(關鍵不但造型好看,味道也非常不錯!)
(酸酸甜甜,外麵酥脆,裏麵還有魚肉的口感!)
(而且小刺好像也能吃,越嚼越香......)
這一輪,
再次毫無意外的拿下,
先不說味道,
單是那擺盤與造型就已征服不少評委,
那樣會更好吃?
不一定,但那樣肯定能賣得更貴!
經觀察,
那名m國的廚師還在,也就是目前確定的非普通單位,
於是不等結束,
交了作業便找機會偷偷扣上麵具切換成“普通人形態”,
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還是謹慎行事為好。
事實證明,
這番多慮並沒有多此一舉,
和鄧美華離場的時候,
我又被一差不多年紀的男生給撞了,
雖然他混在人群裏看似擁擠所致,
但戴著【戒指】的我卻能從他身上聞到不同的熟鯉魚味,
換而言之,
那男生除了我之外,
還以同樣的方式接觸過其他廚師,
所以才會沾上各類獨特的氣味!
不得不懷疑他與之前那黃發女生是一夥的!
這麽做肯定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比上一次,
這次我的反應很及時,
接觸的瞬間,順勢給他上了點藥粉......
牛排什麽的他們可是吃得太多了,
所以才會對味道獨特的牛雜有這麽大反應!
這不難理解,
何況咱們中方的主評委也吃得連連點頭。
什麽?
你們學校的食堂裏居然沒有牛雜?
好可憐,
小到涼粉,大到豬肚雞,
咱們的學院可是應有盡有,
一周下來,甚至一個月下來,
每天都能吃到不同款式的美食!
毫無意外,
咱們以高分順利晉級廚神大賽國際階段的64強!
散場的時候,
同樣找機會切換成“普通人形態”,
免得之前那個黃發女孩再來一次,
她那麽做,肯定有什麽目的或原因,
隻是咱們不知道而已。
回酒店的路上,
一直跟在身旁的鄧美華自豪道:“當看到牛內髒的時候,我就知道你會選擇做牛雜,果然被我猜對了,而且味道是真的不錯!”
“嗯?你偷吃了?”
“什麽偷吃?你燉了那麽多,他們又吃不完,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懂不懂?”
“懂,那我們接下來怎麽安排?”
“這看你的,留在這到處逛逛或者飛往下一個希望之城都可以,反正都是下午才開始比賽,時間上沒問題。”
“那就先飛吧,去到那邊適應一下時差也好。”
“ok,那我馬上聯係官方派車送咱們去機場......”
比賽節奏很緊湊,
不由懷疑舉辦方是不是有考驗各廚師身體素質的意圖!
下一站,
是一個河流眾多,鯉魚泛濫的國家,
於是他們的比賽主題正是鯉魚!
【比賽開始後,各廚師以現場的活鯉魚為主食材,在規定的時間裏烹飪一道美味。】
該題目一出,
瞬間難倒一眾廚師,
畢竟鯉魚這玩意,
小刺多,肉質不出眾,
很多人都不怎麽喜歡吃,
菜市場上有時候甚至想買都不一定能買得到!
個別釣魚佬即使釣到都懶得拿回去吃的魚種!
導致不少廚師都沒有烹飪這魚的經驗。
對我而言,
也有難度,
隻因選擇太多了
一時間拿下不定主意......
上一場比賽咱們的擺盤差了點意思,
要不......來個魯菜裏造型特牛批的菜式?
隨即抓一條三斤左右的鯉魚,
去鱗開肚處理好便開始切花刀,
第一刀與魚頭間隔三指,坡刀切至魚脊梁骨處,
接下來的六刀都間隔一指半左右,
刀刀見骨,每片魚肉都可以翻得起來,盡可能一氣嗬成,
魚肚子朝向自己的這一麵切七刀,翻過來的另一麵則切八刀,
也就是經典的改刀方法:裏七外八,
接著用剪刀在魚頭兩側把魚鰓蓋剪開一點,
可以用手掰彎為準,
魚尾則用剪刀修剪成“剪刀尾”;
隨即放蔥、薑、鹽、胡椒粉、白酒抓拌均勻醃製一會......
期間可以調麵糊,
白麵與玉米澱粉各一半,
一個全蛋加一勺泡打粉,
適量油和清水攪拌均勻,
然後將麵糊裹滿魚的全身各處,肚子裏麵也不能放過,
右手捏住魚尾,倒著提,好讓魚肉片都能打開,
順便讓多餘的麵糊流下來,
同時掰開魚鰓蓋,讓魚嘴隨之張開,
接下來的炸製手法才是這道菜的關鍵,
右手不動,左手的小拇指和無名指插入魚鰓,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魚腹完全挑開,
4成油溫,
慢慢先入一半魚背進行油炸,
魚尾處要扭成一個“l”形,用作待會站起來的“底座”,
這一步不能急,不能亂動,
哪怕被濺起來的油燙著也要挺住,
注意魚片必須都處於張開的狀態,
讓其慢慢定型,
大概要堅持40秒到一分鍾左右,
差不多了就鬆開左手,讓魚頭那邊先下去,
右手繼續提著,順勢稍微提高一點,
確保各魚肉片都處於向上翻的狀態,
要讓魚有一半以上已定型的狀態才可以慢慢鬆開右手,
尤其魚尾那裏,可是關乎魚身後麵能否站立,
全部入鍋後可以使用筷子輔助,夾住魚尾,確保形成足夠的站立角度,
等折彎的魚尾完全成型後再檢查其它部位,
控製好油溫,慢慢炸製,
整個時間大概15到20分鍾左右,
確保整個鯉魚被炸成金黃色,要炸到位,夠酥脆,
由於裹了麵糊,魚肉即使被炸過也不會幹或柴,
尤其那幾個魚鰭,會有種入口化渣的口感,
完成炸製的鯉魚就可以威武的“站”在碟子上,
用胡蘿卜給它裝飾一下眼睛和胡子,
看起來更霸氣,
最後配製酸甜可口的糖醋汁,
番茄醬和橙汁各一半,加入它們總和的白醋,
翻煮,再加入量略大於白醋的白糖,
少許鹽給糖醋味提純,
大火燒開,適量水澱粉調整粘稠度,
達到可掛汁的程度便均勻淋到鯉魚身上......
鯉魚躍龍門!
搞定!
上菜!!!
此菜一出,
頓時在現場引起一陣驚呼,
相比其他廚師,絕對是全場最亮眼的崽!
(我的天!可以站起來,仰天大叫的魚?)
(而且完全不用其它支撐,站得非常穩!)
(那東方廚師是怎麽想到的?)
(關鍵不但造型好看,味道也非常不錯!)
(酸酸甜甜,外麵酥脆,裏麵還有魚肉的口感!)
(而且小刺好像也能吃,越嚼越香......)
這一輪,
再次毫無意外的拿下,
先不說味道,
單是那擺盤與造型就已征服不少評委,
那樣會更好吃?
不一定,但那樣肯定能賣得更貴!
經觀察,
那名m國的廚師還在,也就是目前確定的非普通單位,
於是不等結束,
交了作業便找機會偷偷扣上麵具切換成“普通人形態”,
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還是謹慎行事為好。
事實證明,
這番多慮並沒有多此一舉,
和鄧美華離場的時候,
我又被一差不多年紀的男生給撞了,
雖然他混在人群裏看似擁擠所致,
但戴著【戒指】的我卻能從他身上聞到不同的熟鯉魚味,
換而言之,
那男生除了我之外,
還以同樣的方式接觸過其他廚師,
所以才會沾上各類獨特的氣味!
不得不懷疑他與之前那黃發女生是一夥的!
這麽做肯定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比上一次,
這次我的反應很及時,
接觸的瞬間,順勢給他上了點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