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向方哥畫的圖,隻見,這幅圖很是簡單,隻有四條豎線,而這兩條豎線代表的正是兩條通道。
墓葬的規格是坐北朝南,從南往北看去的話,在正南,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位置是一條特別寬闊的墓道,方哥說這墓道的寬度在六到八米之間,非常的寬敞。
順著墓道往前則是變窄了一些,而這裏也就是甬道了。
在順著甬道繼續向前進就是所謂的前室,這前室也可以理解為大廳,再往後的話那就不清楚了,因為另外一麵我們還沒有探測到,不過,這一點已經足夠了。
這一次我們下鏟的地方是在墓道的前麵,也就是我們要直接進入到甬道裏麵。
因為在墓道和甬道之間有著一座落龍石,也就是一整塊的青石,我們必須要穿過這個地方才可以,如此的話就要簡單的多了。
否則就隻能是像上一次一樣,隻能從下麵挖過去一條通道才能夠過去。
不過,就算是過去了,我們出來的時候也不會方便。
因為落龍石並非是石門,這個是打不開的。
之所以叫做落龍石,是因為這個東西是當初在建造這個墓穴的時候放在上方的。
建造墓穴的時候,工匠會將準備好的落龍石以榫卯結構卡在墓道和甬道之間。
待到墓穴建造完成,工匠殉葬其中或者是退出之後,他們就會將結構拆除,落龍石就會從上方直接掉落下來。
而落龍石一般的厚度都在半米左右,想要打開難如登天,除非直接使用炸藥將其炸開。
但既然我們已經有了下方確切的地形,這些就不重要了。
這時的把頭看了看也是不禁感歎了起來,道。
“如果沒有文龍以此風水術來輔助的話,就算是我師傅來了恐怕也看不出這地方居然還能有這麽一座戰國大墓啊。”
說著,我們也看向了把頭,把頭解釋道。
“一般像是此等規格的戰國大墓,在其上方都會有一個封土堆,這就像河北邯鄲那裏的趙王陵一樣,隻要是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那裏有大墓存在。”
“不過嘛,這種地形誰都能知道,被盜也是遲早的事,前幾年幾個京城人和山西人不是還搭了一個夥跑去了趙王陵盜墓去了麽。”
“這些家夥都是一些小盜墓賊,一些門外漢,登不上什麽台麵,不然也不會將那些陪葬品都給賣到外國去。”
聽到這,方哥也是點了點頭,當時這件事傳的也是沸沸揚揚的,不少人都知道。
據說這夥人在趙王陵裏麵盜走的有青銅馬、銅鋪首、金牌飾、車馬器構件、玉衣片、圭片什麽的二百來件。
還有一夥人在97年年底的時候跑去盜趙王陵去了,結果槨室還沒進去呢就被白帽子給當場逮到了。
言歸正傳,把頭說的的確不錯,這種地形如果不是時機未到,我沒見到月亮的話,恐怕我也找不到這座大墓的所在。
隨後眾人也是無需多言,現在時間還長,剛子時半,也就是正好十二點,距離天亮還有段時間呢,我們現在立即幹活。
眾人起身,緊接著方哥就確定下了位置,從背包裏麵抽出了工兵鏟,隨後就開始著手開挖。
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牛子、方哥我們三個是輪番上陣,雖然現在已經是入秋了,但挖土還是累的,一個個上來的時候都是滿頭大汗的。
在接近了一點半的時候,我正在下麵大挖特挖呢,牛子和方哥他們正在往上麵拽一麻袋的土,我這時一鏟子下去之後,土質的顏色就已經開始變了。
見到這,我終於是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死土已經全都挖開了,下麵正是五花土了。
見到五花土,我對著上麵的幾人喊了一聲,隨後我就拽著繩子爬了上去,換方哥下來繼續開挖。
這下方全都是夯土了,這夯土都是當時的工匠們層層夯實的,這種土層都是比較嚴密緊實,不好挖,就算是方哥挖掘的動作也不免開始慢了下來。
隨著下方的夯土層不斷的被牛子我倆往上拽,方哥也開始沒有了力氣,換牛子下去繼續開挖。
方哥當時的推測果真沒有錯,這夯土往下還有足足六米的深度,我們從一點半一直挖到了四點半,這才將這六米給挖開,而此時距離天亮也沒剩下多少時間了。
此時的我在下方正在開挖,不過,也就在我一鏟子下去之後,隻聽見“當”的一聲響,就像是鏟到了石頭上一樣。
見狀,我就皺起了眉頭,緊接著我將工兵鏟放在了一旁,頭燈點亮的同時我抽出了腰間的手電筒,蹲下身子開始檢查了起來。
我一隻手拿著手電,另外一隻手開始清理起腳下的被我挖的雜亂的夯土。
也就在我清理完夯土層的時候,在夯土層的下方我見到了青色的石板。
石板不知道有多厚,上麵帶有雲朵一樣的雲紋雕刻。
就在我見到這石板的同時,我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我就懵了。
“這是……石板?這怎麽還有石板?”
我傻眼了,這裏出現石板很明顯就不對勁,現在我才剛剛挖開夯土層,下方出現的不應該是一些防潮或者防水的東西才對麽,貴族墓葬都是這種結構才對。
石板隻會出現在墓室的頂端,不過,戰國的古墓大多都是磚室,石室雖然少見,但現在出現石板明顯不對。
疑惑間,我蹲下身子拿著工兵鏟開始清理起來周圍的夯土,想要看看這石板到底有多大,因為隻要這石板不打開的話,我就不能繼續下挖,也就沒有辦法進去。
隨著我將夯土全都裝進麻袋裏麵之後,下方也被我清理幹淨了,而我現在就站在這個石板上麵。
我們挖的這個盜洞呈現圓形,直徑在一米五左右,這種盜洞的規格已經很大了,手持短柄工兵鏟正好能夠施展的開。
但是,我腳下的這個石板我隻能看到其右側的邊緣,也就是說,直徑一米五的盜洞根本就打不開我腳下的這塊石板。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這石板的寬度在一米八左右的樣子,整體是呈現方形,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盜洞規模小,進不去。
同時,上方的把頭等人也都發現了我的異常,不過由於太深,他們也不清楚下麵是什麽情況。
現在我也是沒有辦法了,隻能跟把頭他們說了一聲之後,幾人就將我從下麵給拽了上去。
墓葬的規格是坐北朝南,從南往北看去的話,在正南,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位置是一條特別寬闊的墓道,方哥說這墓道的寬度在六到八米之間,非常的寬敞。
順著墓道往前則是變窄了一些,而這裏也就是甬道了。
在順著甬道繼續向前進就是所謂的前室,這前室也可以理解為大廳,再往後的話那就不清楚了,因為另外一麵我們還沒有探測到,不過,這一點已經足夠了。
這一次我們下鏟的地方是在墓道的前麵,也就是我們要直接進入到甬道裏麵。
因為在墓道和甬道之間有著一座落龍石,也就是一整塊的青石,我們必須要穿過這個地方才可以,如此的話就要簡單的多了。
否則就隻能是像上一次一樣,隻能從下麵挖過去一條通道才能夠過去。
不過,就算是過去了,我們出來的時候也不會方便。
因為落龍石並非是石門,這個是打不開的。
之所以叫做落龍石,是因為這個東西是當初在建造這個墓穴的時候放在上方的。
建造墓穴的時候,工匠會將準備好的落龍石以榫卯結構卡在墓道和甬道之間。
待到墓穴建造完成,工匠殉葬其中或者是退出之後,他們就會將結構拆除,落龍石就會從上方直接掉落下來。
而落龍石一般的厚度都在半米左右,想要打開難如登天,除非直接使用炸藥將其炸開。
但既然我們已經有了下方確切的地形,這些就不重要了。
這時的把頭看了看也是不禁感歎了起來,道。
“如果沒有文龍以此風水術來輔助的話,就算是我師傅來了恐怕也看不出這地方居然還能有這麽一座戰國大墓啊。”
說著,我們也看向了把頭,把頭解釋道。
“一般像是此等規格的戰國大墓,在其上方都會有一個封土堆,這就像河北邯鄲那裏的趙王陵一樣,隻要是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那裏有大墓存在。”
“不過嘛,這種地形誰都能知道,被盜也是遲早的事,前幾年幾個京城人和山西人不是還搭了一個夥跑去了趙王陵盜墓去了麽。”
“這些家夥都是一些小盜墓賊,一些門外漢,登不上什麽台麵,不然也不會將那些陪葬品都給賣到外國去。”
聽到這,方哥也是點了點頭,當時這件事傳的也是沸沸揚揚的,不少人都知道。
據說這夥人在趙王陵裏麵盜走的有青銅馬、銅鋪首、金牌飾、車馬器構件、玉衣片、圭片什麽的二百來件。
還有一夥人在97年年底的時候跑去盜趙王陵去了,結果槨室還沒進去呢就被白帽子給當場逮到了。
言歸正傳,把頭說的的確不錯,這種地形如果不是時機未到,我沒見到月亮的話,恐怕我也找不到這座大墓的所在。
隨後眾人也是無需多言,現在時間還長,剛子時半,也就是正好十二點,距離天亮還有段時間呢,我們現在立即幹活。
眾人起身,緊接著方哥就確定下了位置,從背包裏麵抽出了工兵鏟,隨後就開始著手開挖。
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牛子、方哥我們三個是輪番上陣,雖然現在已經是入秋了,但挖土還是累的,一個個上來的時候都是滿頭大汗的。
在接近了一點半的時候,我正在下麵大挖特挖呢,牛子和方哥他們正在往上麵拽一麻袋的土,我這時一鏟子下去之後,土質的顏色就已經開始變了。
見到這,我終於是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死土已經全都挖開了,下麵正是五花土了。
見到五花土,我對著上麵的幾人喊了一聲,隨後我就拽著繩子爬了上去,換方哥下來繼續開挖。
這下方全都是夯土了,這夯土都是當時的工匠們層層夯實的,這種土層都是比較嚴密緊實,不好挖,就算是方哥挖掘的動作也不免開始慢了下來。
隨著下方的夯土層不斷的被牛子我倆往上拽,方哥也開始沒有了力氣,換牛子下去繼續開挖。
方哥當時的推測果真沒有錯,這夯土往下還有足足六米的深度,我們從一點半一直挖到了四點半,這才將這六米給挖開,而此時距離天亮也沒剩下多少時間了。
此時的我在下方正在開挖,不過,也就在我一鏟子下去之後,隻聽見“當”的一聲響,就像是鏟到了石頭上一樣。
見狀,我就皺起了眉頭,緊接著我將工兵鏟放在了一旁,頭燈點亮的同時我抽出了腰間的手電筒,蹲下身子開始檢查了起來。
我一隻手拿著手電,另外一隻手開始清理起腳下的被我挖的雜亂的夯土。
也就在我清理完夯土層的時候,在夯土層的下方我見到了青色的石板。
石板不知道有多厚,上麵帶有雲朵一樣的雲紋雕刻。
就在我見到這石板的同時,我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我就懵了。
“這是……石板?這怎麽還有石板?”
我傻眼了,這裏出現石板很明顯就不對勁,現在我才剛剛挖開夯土層,下方出現的不應該是一些防潮或者防水的東西才對麽,貴族墓葬都是這種結構才對。
石板隻會出現在墓室的頂端,不過,戰國的古墓大多都是磚室,石室雖然少見,但現在出現石板明顯不對。
疑惑間,我蹲下身子拿著工兵鏟開始清理起來周圍的夯土,想要看看這石板到底有多大,因為隻要這石板不打開的話,我就不能繼續下挖,也就沒有辦法進去。
隨著我將夯土全都裝進麻袋裏麵之後,下方也被我清理幹淨了,而我現在就站在這個石板上麵。
我們挖的這個盜洞呈現圓形,直徑在一米五左右,這種盜洞的規格已經很大了,手持短柄工兵鏟正好能夠施展的開。
但是,我腳下的這個石板我隻能看到其右側的邊緣,也就是說,直徑一米五的盜洞根本就打不開我腳下的這塊石板。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這石板的寬度在一米八左右的樣子,整體是呈現方形,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盜洞規模小,進不去。
同時,上方的把頭等人也都發現了我的異常,不過由於太深,他們也不清楚下麵是什麽情況。
現在我也是沒有辦法了,隻能跟把頭他們說了一聲之後,幾人就將我從下麵給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