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上去之後,將下方的情況跟把頭他們都講述了一遍。
聽我說完,把頭和方哥對視了一眼,隨後把頭對方哥道。
“振江,現在這個情況你有什麽好辦法沒有?”
方哥點了點頭:“這個也簡單,隻需要在下麵擴建一下就好,將整個石板全都裸露出來,期間用圓木加上木板在下方固定以作為支撐柱,隨後在找家夥將石板打碎成幾塊,依次將其拉上來就搞定了。”
說完,把頭沉思了片刻,問道。
“這樣幹有風險沒有?”
方哥點頭:“擴建盜洞肯定會有風險,不過若不這麽做的話,我們就隻能換另一個地方重新開挖,不過,就算是重新開挖也是靠運氣,因為我們不知道下方的石板的準確位置。”
聽方哥說完,把頭開始低頭思索了起來。
時間不長,把頭這才點了點頭,扭頭對我問道。
“文龍,這石板大概有多厚?”
我想了想:“應該不到十厘米。”
把頭點頭:“嗯,那還好,不算太厚,這一點就好解決了。”
說著,把頭看了看天色,道。
“行了,今天我們就先這樣,我們先回村子。回去之後我讓後勤準備破開磚石的家夥,咱們準備好圓木和木板之後就在村子裏麵好好休息睡上一覺,等家夥一到咱們立刻動身過來。”
眾人點頭示意明白,緊接著我們將那些麻袋裏麵的土全都隱藏起來又將盜洞封上掩蓋好之後,眾人就開始折返回村子裏麵。
等我們抵達村子的時候已經天色大亮了,阿難回村之後就直接帶上了鬥笠回到了狐仙廟那裏,而我們幾個則是回到了住處。
在我們吃飯的同時,把頭拿出了手機打了一個電話,說需要一個破石器,盡快將東西送過來。
在掛斷了電話之後,把頭就說。
“東西大概下午就能到了,咱們上午先把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今天晚上直接出發。”
眾人點頭示意明白,在我們吃過飯後,我們就在村子裏麵找到了需要的家夥。
木材這東西自然好找,在這種山林圍繞的村子裏自然不缺這些東西,沒用半個小時我們就已經搜集完畢了,畢竟也用不上多少。
昨晚忙活了一整晚,我們都是困的睜不開眼睛了,找到了需要的東西之後,我們都回到了各自的屋子裏麵,緊接著就開始呼呼大睡了起來。
睡覺的時間飛快,一直到晚上四點多的時候,把頭的電話終於響了。
我們正在準備吃晚飯呢,把頭接通了電話, 說是家夥已經送到了村口了,讓我們過去拿就行了。
把頭示意明白,隨後牛子我們倆就跑去了村口。
等到我們抵達村口的時候,就見到一個三十來歲身材魁梧的光頭坐在村口的大石頭上抽著煙,這家夥長得比牛子還要醜,滿臉的橫肉,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這家夥不是什麽好人。
無需多言,他將一個袋子遞給了我們,之後轉身就走,期間我們沒有說過一句話。
牛子我倆也不在乎,隨後我就拉開了麻袋朝著裏麵看了看。
這裏麵是一個現代化的機械,是一種加裝大號電池的電鎬,頂端的位置是一根長長的扁鏟,這東西破開那個石板根本就不費勁。
我拿起來電池看了看,電池是滿電的狀態,這才放下了心來,如果沒電的話那就完了,因為這百花村可是還沒有通電呢,想給電池充電都沒地方充去。
將電鎬帶回到住處的時候,我就將電池給按在了上麵,兩隻手拿著電鎬蹲著地麵上一塊大石頭就是一陣突突。
這家夥還真管事,一塊大石頭突突了幾下就碎成了一大片了,幾人見狀都是微微一笑。
這一次我們也不用阿難在為我們帶路了,畢竟路上已經有阿難做的那些記號了。
隨後,我們就帶上了準備好的東西再度奔向了野狐溝。
這一次路上倒是安全得很,沒在出現什麽意外,野獸什麽的也沒見到,鬆鼠什麽的倒是見到了不少。
晚上八點半,我們五個人抵達了之前的位置,緊接著我們將藏好的家夥全都找了出來,之後,將繩子綁好,我們幾個將方哥順著盜洞就給放了下去。
挖盜洞牛子我們兩個都能上手,但是像這種專業的活計就需要方哥這種專業人士來親力親為了,畢竟方哥也是咱們北派出了名的土工,手上可是有真本事的。
隻見,方哥在下去之後,我就將一根圓木和幾塊木板放了下去。
方哥將圓木和木板直接固定在了盜洞的左右兩側,緊接著他就開始抄起了工兵鏟開始挖掘了起來。
時間不長,方哥已經是挖開了一米左右,期間我從上麵抓著麻繩也下去,開始給方哥搭手。
方哥停下之後,我就將木板橫放在頂上,緊接著將圓木放在下麵作為支撐柱,緊接著方哥再度開挖。
終於,在兩人不斷的相互配合之下,腳底下的石板已經是露出了全部的形狀。
我們將夯土層全都清理幹淨之後,牛子就將電鎬從上麵放了下來,緊接著我也爬了上去,畢竟盜洞裏麵還是太過於窄小了。
而方哥則是拿著電鎬開始在盜洞裏麵開始突突了起來。
時間不長,下方的石板就被電鎬打成了一塊一塊的,差不多都碎了,而方哥也停下了動作,開始將這些石塊裝進了麻袋裏,牛子我倆就往上麵拽。
弄完之後,方哥上來,牛子下去就開始繼續著手開挖。
在石板的下方不再是什麽土層,而是一片灰白色和青色的東西,這是一層的白膏泥與青膏泥。
而方才我們破開的石板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夯土層破壞下方的這些膏泥。
把頭說這白膏泥和青膏泥是將一整個墓室包括墓道、甬道全都給包裹了起來,以此來作防腐之用,而通過膏泥的厚度也可以來判斷一座大墓的規格。
在戰國時期,膏泥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非王室貴族用不起這麽大量的膏泥作為防腐。
一些戰國墓葬大多是豎葬土葬坑,這種墓葬也隻是將膏泥在棺木的周圍鋪上一層,而且還不會太厚。
而這座大墓,其膏泥的厚度就足有二十厘米。
在挖掘膏泥的期間,牛子已經是帶上了防毒麵具,畢竟這東西味道極大,而且時間長了可是會中毒的。
將膏泥挖開之後,在下麵出現的是一大堆灰黑色的東西,一腳踩上去就成了粉末了,在此期間牛子的衣服和防毒麵具都成了黑色了。
我們拽上來之後,我也檢查了一下,這東西是木炭,是古墓之中專門用來防潮防水之用的,厚度在半米多,與膏泥一樣是鋪滿了整座古墓之上。
而挖開了木炭之後,下方出現的是一層的木板,這些木板經過了兩千多年沒有絲毫的腐朽,這裏就體現出了膏泥和木炭的作用了。
不過,這些木板在接觸到空氣之後卻是瞬間氧化,牛子眼睜睜的見到這些木板在自己輕輕的撫摸之下變成了一片粉末。
清理完這些粉末之後,牛子就見到了腳下出現了一層青色呈現長方形的石磚。
而這石磚,正是甬道上方的石磚,隻要將其破開,那這下麵就是甬道了。
聽我說完,把頭和方哥對視了一眼,隨後把頭對方哥道。
“振江,現在這個情況你有什麽好辦法沒有?”
方哥點了點頭:“這個也簡單,隻需要在下麵擴建一下就好,將整個石板全都裸露出來,期間用圓木加上木板在下方固定以作為支撐柱,隨後在找家夥將石板打碎成幾塊,依次將其拉上來就搞定了。”
說完,把頭沉思了片刻,問道。
“這樣幹有風險沒有?”
方哥點頭:“擴建盜洞肯定會有風險,不過若不這麽做的話,我們就隻能換另一個地方重新開挖,不過,就算是重新開挖也是靠運氣,因為我們不知道下方的石板的準確位置。”
聽方哥說完,把頭開始低頭思索了起來。
時間不長,把頭這才點了點頭,扭頭對我問道。
“文龍,這石板大概有多厚?”
我想了想:“應該不到十厘米。”
把頭點頭:“嗯,那還好,不算太厚,這一點就好解決了。”
說著,把頭看了看天色,道。
“行了,今天我們就先這樣,我們先回村子。回去之後我讓後勤準備破開磚石的家夥,咱們準備好圓木和木板之後就在村子裏麵好好休息睡上一覺,等家夥一到咱們立刻動身過來。”
眾人點頭示意明白,緊接著我們將那些麻袋裏麵的土全都隱藏起來又將盜洞封上掩蓋好之後,眾人就開始折返回村子裏麵。
等我們抵達村子的時候已經天色大亮了,阿難回村之後就直接帶上了鬥笠回到了狐仙廟那裏,而我們幾個則是回到了住處。
在我們吃飯的同時,把頭拿出了手機打了一個電話,說需要一個破石器,盡快將東西送過來。
在掛斷了電話之後,把頭就說。
“東西大概下午就能到了,咱們上午先把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今天晚上直接出發。”
眾人點頭示意明白,在我們吃過飯後,我們就在村子裏麵找到了需要的家夥。
木材這東西自然好找,在這種山林圍繞的村子裏自然不缺這些東西,沒用半個小時我們就已經搜集完畢了,畢竟也用不上多少。
昨晚忙活了一整晚,我們都是困的睜不開眼睛了,找到了需要的東西之後,我們都回到了各自的屋子裏麵,緊接著就開始呼呼大睡了起來。
睡覺的時間飛快,一直到晚上四點多的時候,把頭的電話終於響了。
我們正在準備吃晚飯呢,把頭接通了電話, 說是家夥已經送到了村口了,讓我們過去拿就行了。
把頭示意明白,隨後牛子我們倆就跑去了村口。
等到我們抵達村口的時候,就見到一個三十來歲身材魁梧的光頭坐在村口的大石頭上抽著煙,這家夥長得比牛子還要醜,滿臉的橫肉,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這家夥不是什麽好人。
無需多言,他將一個袋子遞給了我們,之後轉身就走,期間我們沒有說過一句話。
牛子我倆也不在乎,隨後我就拉開了麻袋朝著裏麵看了看。
這裏麵是一個現代化的機械,是一種加裝大號電池的電鎬,頂端的位置是一根長長的扁鏟,這東西破開那個石板根本就不費勁。
我拿起來電池看了看,電池是滿電的狀態,這才放下了心來,如果沒電的話那就完了,因為這百花村可是還沒有通電呢,想給電池充電都沒地方充去。
將電鎬帶回到住處的時候,我就將電池給按在了上麵,兩隻手拿著電鎬蹲著地麵上一塊大石頭就是一陣突突。
這家夥還真管事,一塊大石頭突突了幾下就碎成了一大片了,幾人見狀都是微微一笑。
這一次我們也不用阿難在為我們帶路了,畢竟路上已經有阿難做的那些記號了。
隨後,我們就帶上了準備好的東西再度奔向了野狐溝。
這一次路上倒是安全得很,沒在出現什麽意外,野獸什麽的也沒見到,鬆鼠什麽的倒是見到了不少。
晚上八點半,我們五個人抵達了之前的位置,緊接著我們將藏好的家夥全都找了出來,之後,將繩子綁好,我們幾個將方哥順著盜洞就給放了下去。
挖盜洞牛子我們兩個都能上手,但是像這種專業的活計就需要方哥這種專業人士來親力親為了,畢竟方哥也是咱們北派出了名的土工,手上可是有真本事的。
隻見,方哥在下去之後,我就將一根圓木和幾塊木板放了下去。
方哥將圓木和木板直接固定在了盜洞的左右兩側,緊接著他就開始抄起了工兵鏟開始挖掘了起來。
時間不長,方哥已經是挖開了一米左右,期間我從上麵抓著麻繩也下去,開始給方哥搭手。
方哥停下之後,我就將木板橫放在頂上,緊接著將圓木放在下麵作為支撐柱,緊接著方哥再度開挖。
終於,在兩人不斷的相互配合之下,腳底下的石板已經是露出了全部的形狀。
我們將夯土層全都清理幹淨之後,牛子就將電鎬從上麵放了下來,緊接著我也爬了上去,畢竟盜洞裏麵還是太過於窄小了。
而方哥則是拿著電鎬開始在盜洞裏麵開始突突了起來。
時間不長,下方的石板就被電鎬打成了一塊一塊的,差不多都碎了,而方哥也停下了動作,開始將這些石塊裝進了麻袋裏,牛子我倆就往上麵拽。
弄完之後,方哥上來,牛子下去就開始繼續著手開挖。
在石板的下方不再是什麽土層,而是一片灰白色和青色的東西,這是一層的白膏泥與青膏泥。
而方才我們破開的石板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夯土層破壞下方的這些膏泥。
把頭說這白膏泥和青膏泥是將一整個墓室包括墓道、甬道全都給包裹了起來,以此來作防腐之用,而通過膏泥的厚度也可以來判斷一座大墓的規格。
在戰國時期,膏泥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非王室貴族用不起這麽大量的膏泥作為防腐。
一些戰國墓葬大多是豎葬土葬坑,這種墓葬也隻是將膏泥在棺木的周圍鋪上一層,而且還不會太厚。
而這座大墓,其膏泥的厚度就足有二十厘米。
在挖掘膏泥的期間,牛子已經是帶上了防毒麵具,畢竟這東西味道極大,而且時間長了可是會中毒的。
將膏泥挖開之後,在下麵出現的是一大堆灰黑色的東西,一腳踩上去就成了粉末了,在此期間牛子的衣服和防毒麵具都成了黑色了。
我們拽上來之後,我也檢查了一下,這東西是木炭,是古墓之中專門用來防潮防水之用的,厚度在半米多,與膏泥一樣是鋪滿了整座古墓之上。
而挖開了木炭之後,下方出現的是一層的木板,這些木板經過了兩千多年沒有絲毫的腐朽,這裏就體現出了膏泥和木炭的作用了。
不過,這些木板在接觸到空氣之後卻是瞬間氧化,牛子眼睜睜的見到這些木板在自己輕輕的撫摸之下變成了一片粉末。
清理完這些粉末之後,牛子就見到了腳下出現了一層青色呈現長方形的石磚。
而這石磚,正是甬道上方的石磚,隻要將其破開,那這下麵就是甬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