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意聽說呂氏被休,讓嚴家送去靜恩寺清修,她不由癟了癟嘴。
毫發無損的,有些便宜她了。
想到這,她抬手一扣。
哢一聲。
一箭正中圓心。
呂氏應該嚐嚐一箭穿心的滋味,才解她心頭之恨。
她練了一年多,可不是解悶的。
靜恩寺?
等她有空,便去尋佛祖修緣。
正想著,外邊的婢子叩了叩門。
“娘子,公主請您去素心園。”秀兒推門進來。
蘇子意已將木樁蓋上布罩,小心整理著衣袖。
“公主可有說請我去何事?”蘇子意有些疑惑。
楊淨和向來不管事,為何突然要找她?
既找了,那自然要去的。她可是這蘇府最大的佛。
入了素心園,嬤嬤將蘇子意帶入小佛堂,請她進去,然後規矩候在門外。
這宮裏出來的,就是不同,受過專業訓練。規規矩矩的,明理懂進退。
佛堂中間,楊淨和正盤坐在蒲墊上,手上撚著一串玉珠短串,閉目盤數。
這就裝模作樣了啊!
念佛,不盤菩提子,盤玉珠!
可她麵上不敢露半分不敬。再如何,眼前可是一尊佛像,又有楊淨和這尊活的。
“嫂嫂。”
蘇子意福了福禮。
楊淨和卻沒有睜眼,繼續撚盤著她的珠串。
蘇子意也隻好站著耐心等待,萬一她背經到一半呢,再擾,讓她卡頓了,會不會又重新來過。
就跟她小時候背課文一般,客廳裏,誰也不許吭氣,等下背岔了。
過了好一陣,楊淨和才淡淡開口。
“外麵的事,我聽說了。戲樓的事,你做的罷?”
蘇子意看向依舊沒有睜眼的楊淨和,她不問事?
這不就問了嘛!
“嫂嫂問這事何意?戲文罷了,百姓愛聽點樂子,但子意卻無暇。”她還要掙錢養蘇府。
楊淨和像是沒聽見她的狡辯,睜開雙眸。
兩人相互對視片刻,蘇子意很快敗下陣來。
修過佛的人,周身有一種氣場。她目光深幽而睿智,洞穿人心般。
楊淨和卻笑了。溫和,且包容。
“你的確是個聰明的小娘子,處心積慮讓我為蘇家求情,我也做了。”
“那些舊事,怨我一意孤行造就不可磨滅的傷害,實與他人無幹。如今我已下山補救,勸你莫傷及無辜。”
蘇子意一口氣從鼻孔哼出。傷及無辜?
“那兩人,可不無辜。戲文唱的都是真事,無半點造謠。”
她癟了癟嘴,麵上十分不服。
“殺人誅心。你毀人聲名,與殺人無異。可想過,此時你與她們一般無二?”
“因何佛前你三香三滅,乃是佛祖知你戾氣過重。我既已下山,應盡規勸之責。”
“人若向善,善自報之。若向惡,則惡吞之。冤冤相報何時了……”
楊淨和說著,卻見蘇子意心神已飄出了佛堂外,垮著肩,不想聽又走不了的一臉苦相。
完全沒聽進去。
若她知蘇子意心中所想,估計也繃不住:
大佛念經,不想聽。
楊淨和知自己半點勸不動。無奈歎了歎氣。
欸。
規勸一個受盡苦難的人放下仇怨,以德報怨,著實不易。
“嫂嫂,子意突然想起,鋪子還有些事要去處理,晚些回來再找您敘話?”
蘇子意覺得,她還是去靜恩寺修佛緣比較好。
這楊淨和,莫不是開了慧眼?
知她要去靜恩寺,這才叫她來勸話?
楊淨和在心中默念了一句阿彌陀佛,最後閉眼不再說話。
這個才十七歲的小娘子,卻像個油鹽不進的老頑固。
罷了。
蘇子意見楊淨和又開始閉眼念經、盤珠,她福了福身。出了素心園。
什麽冤冤相報何時了。
當然得有冤抱冤有仇報仇,事情才能了!從前她忍著,那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現在她是蘇家娘子,是業國大糧商。動過她的人,還留著好下場,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吧!
剛出了內院,管家便匆匆帶來一封信。
“娘子,門房呈來一封信,是給您的。”
管家躬身恭敬呈上。
蘇子意接過信,看到熟悉的字,眉心微微一跳。
打開一看,果然。
他回來了。
信中一行字:午飯月喜樓敘。
敘?那是一定不能敘的。將軍府出了這麽大的事,她去了月喜樓,便是送死。
不去不去!
毫發無損的,有些便宜她了。
想到這,她抬手一扣。
哢一聲。
一箭正中圓心。
呂氏應該嚐嚐一箭穿心的滋味,才解她心頭之恨。
她練了一年多,可不是解悶的。
靜恩寺?
等她有空,便去尋佛祖修緣。
正想著,外邊的婢子叩了叩門。
“娘子,公主請您去素心園。”秀兒推門進來。
蘇子意已將木樁蓋上布罩,小心整理著衣袖。
“公主可有說請我去何事?”蘇子意有些疑惑。
楊淨和向來不管事,為何突然要找她?
既找了,那自然要去的。她可是這蘇府最大的佛。
入了素心園,嬤嬤將蘇子意帶入小佛堂,請她進去,然後規矩候在門外。
這宮裏出來的,就是不同,受過專業訓練。規規矩矩的,明理懂進退。
佛堂中間,楊淨和正盤坐在蒲墊上,手上撚著一串玉珠短串,閉目盤數。
這就裝模作樣了啊!
念佛,不盤菩提子,盤玉珠!
可她麵上不敢露半分不敬。再如何,眼前可是一尊佛像,又有楊淨和這尊活的。
“嫂嫂。”
蘇子意福了福禮。
楊淨和卻沒有睜眼,繼續撚盤著她的珠串。
蘇子意也隻好站著耐心等待,萬一她背經到一半呢,再擾,讓她卡頓了,會不會又重新來過。
就跟她小時候背課文一般,客廳裏,誰也不許吭氣,等下背岔了。
過了好一陣,楊淨和才淡淡開口。
“外麵的事,我聽說了。戲樓的事,你做的罷?”
蘇子意看向依舊沒有睜眼的楊淨和,她不問事?
這不就問了嘛!
“嫂嫂問這事何意?戲文罷了,百姓愛聽點樂子,但子意卻無暇。”她還要掙錢養蘇府。
楊淨和像是沒聽見她的狡辯,睜開雙眸。
兩人相互對視片刻,蘇子意很快敗下陣來。
修過佛的人,周身有一種氣場。她目光深幽而睿智,洞穿人心般。
楊淨和卻笑了。溫和,且包容。
“你的確是個聰明的小娘子,處心積慮讓我為蘇家求情,我也做了。”
“那些舊事,怨我一意孤行造就不可磨滅的傷害,實與他人無幹。如今我已下山補救,勸你莫傷及無辜。”
蘇子意一口氣從鼻孔哼出。傷及無辜?
“那兩人,可不無辜。戲文唱的都是真事,無半點造謠。”
她癟了癟嘴,麵上十分不服。
“殺人誅心。你毀人聲名,與殺人無異。可想過,此時你與她們一般無二?”
“因何佛前你三香三滅,乃是佛祖知你戾氣過重。我既已下山,應盡規勸之責。”
“人若向善,善自報之。若向惡,則惡吞之。冤冤相報何時了……”
楊淨和說著,卻見蘇子意心神已飄出了佛堂外,垮著肩,不想聽又走不了的一臉苦相。
完全沒聽進去。
若她知蘇子意心中所想,估計也繃不住:
大佛念經,不想聽。
楊淨和知自己半點勸不動。無奈歎了歎氣。
欸。
規勸一個受盡苦難的人放下仇怨,以德報怨,著實不易。
“嫂嫂,子意突然想起,鋪子還有些事要去處理,晚些回來再找您敘話?”
蘇子意覺得,她還是去靜恩寺修佛緣比較好。
這楊淨和,莫不是開了慧眼?
知她要去靜恩寺,這才叫她來勸話?
楊淨和在心中默念了一句阿彌陀佛,最後閉眼不再說話。
這個才十七歲的小娘子,卻像個油鹽不進的老頑固。
罷了。
蘇子意見楊淨和又開始閉眼念經、盤珠,她福了福身。出了素心園。
什麽冤冤相報何時了。
當然得有冤抱冤有仇報仇,事情才能了!從前她忍著,那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現在她是蘇家娘子,是業國大糧商。動過她的人,還留著好下場,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吧!
剛出了內院,管家便匆匆帶來一封信。
“娘子,門房呈來一封信,是給您的。”
管家躬身恭敬呈上。
蘇子意接過信,看到熟悉的字,眉心微微一跳。
打開一看,果然。
他回來了。
信中一行字:午飯月喜樓敘。
敘?那是一定不能敘的。將軍府出了這麽大的事,她去了月喜樓,便是送死。
不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