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你們回到我身邊,這就足夠了。”呂後溫柔地說,她的表情漸漸和緩,接著拉起了紀武忠,“既然已經回來,還猶豫什麽呢?”


    紀武忠的耳根微微泛紅;自幼便失去了母親,對於這位皇帝來說,呂後既是他的姑姑,又在他困頓時給予了他母愛的滋養。


    “我不會離開的!”紀武忠堅定地回答。


    隨後,呂後又拉起了穆英,“英兒,讓奶奶聽聽你的聲音,已經幾個月沒聽到你了!”她的聲音中似乎帶著幾分激動的淚水,“你的妻子和孩子,還記得我們嗎?”


    穆英含著淚水,聲音哽咽地說:“他們都記得,他們經常提起您。下個月,我會帶著他們來向您請安,奶奶!”


    聽著呂後的話語,劉啟心中湧起了一股難過的情緒。她的聲音如此純淨、清晰,宛如一個孫子在聆聽母親的教誨。


    在呂後和劉邦收養的這些義子中,穆英最為年長。自幼失去母親的他,七歲時與母親一同逃難,結果母親餓死在了荒野。若非呂後的救助,他恐怕也在饑荒中喪命。


    在被收養之後,他也改隨了劉姓。然而,當劉邦稱帝時,他卻被命令恢複自己原有的姓氏。


    穆英堅定地拒絕了這個要求,“讓我保留穆這個姓氏,以此作為沐浴皇恩的印記——象征著我在皇帝的恩澤之中成長。”


    曆史上,穆家是一個以忠誠和勇敢著稱的家族,他們在雲南邊境連續服務了超過兩百年。直至最近一代的穆天波,他在保護劉家最高皇帝的戰鬥中,在緬甸英勇犧牲。


    他的許多同僚都選擇不屈服於清朝的統治!


    他本人是一位堅定的太子擁護者。在呂後離世後,穆英因悲痛欲絕而臥病在床。不久,劉盈也相繼去世,穆英最終在雲南走完了他的一生。


    呂後的目光依次掃過她的養子們,然後溫柔地拉起了一個,“和佛根!”


    “奶奶!”那個男人傻傻地笑著,脖子上留著被打擊過的傷痕。


    “平寶!”呂後接著又拉起了一個養子,她的聲音突然因憤怒而變得尖銳,“兒子,你的手呢?”


    平寶,那個身材魁梧的漢子,急忙伸出他的右手,隻見缺少了兩個手指,“奶奶,沒關係,隻是在混亂中失去了兩個手指!”


    “我的兒子的手!”呂後依然緊緊握著,聲音中充滿了憤怒。


    平安額頭上也滲出了汗珠,“在一次與匈奴的戰鬥中,不幸被他們的火炮擊中,導致我失去了它!”


    在第293次生日宴會上:


    “你將它接回來了嗎?”呂後問,聲音因憤怒而微微顫抖,她的下唇緊咬著下巴。


    “孫兒將它接回來了,我在追擊匈奴火炮的過程中,跑了數裏地,擊殺了數百名敵人!”平安激昂地說,“孫兒沒有辱沒您的期望!”


    呂後親自擦拭掉平安臉上的汗水,隨後轉向其他養子。


    她細心聆聽,沉默計數,來回數了兩遍。


    “梅鬼何在?波虎兒又在哪裏?”呂後詢問穆英,呼喚著她的另外兩個養子。


    穆英再次跪地,聲音哽咽,淚水盈眶,“他們隨孫子前往雲南,奮戰至受傷!”


    “母親!”劉盈急忙後退一步,試圖支撐起她。


    “幾個月未曾相見,如今再次見到他們,卻發現他們已受傷!”呂後言語哽咽,情感激動,“他們雖非我親生,但皆是我親手撫養長大,如同從我身體中生長出的稻穀!”她憤怒地拍打了穆英兩下頭部,“你身為弟弟,怎能不竭力保護你的兄長,李泉!”


    穆英汗水滾滾,如同雨水傾瀉。


    “他們的遺體安在?”呂後詢問。


    “唯一返回的,隻有他們的骨架!”穆英抽噎著,悲痛欲絕,“他們臨終的願望是安葬在你的小陵旁,這樣他們每晚都能陪伴你,與你共度時光!”


    “我的兒們!”呂後悲痛欲絕地哭喊。


    劉啟的喉嚨也幹痛難忍,他抬起頭,努力防止汗水滑落至臉頰。


    “奶奶!”穆英再次開口,“戰場上的傷痛是孫兒的宿命。我們不僅是您的孫兒,皇帝的孫兒,更是偉大漢朝的孫兒。保護我們的家園和種族,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呂後粗獷地用圍裙擦拭著眼睛,“好了,回家吧,我給你們包餃子。”


    一群男性跟隨在她身後,圍繞著她走向出口。


    在慶祝生日的當天,宮中上下都換上了節日的盛裝,大廳內掛滿了喜慶的燈籠和彩帶。各位大臣向皇帝獻上祝福,而來自安南、大理和暹羅等地的使節也紛紛前來致敬並送上祝賀之意。呂後平日裏很少穿著鳳凰袍,此刻她坐在梳妝台前,任由男人們為她梳理頭發和妝點容貌。在宮中,所有妃嬪都聚集在坤寧宮,等待著呂後帶領她們前往柔儀殿,接受朝官們的祝賀。


    “姐姐!”太後托巴爾海,帶著一絲迷茫的表情輕聲說,“你應該多打扮打扮自己!看看這,不算壞吧,是嗎?”


    “我這個年紀打扮又有什麽用呢?”呂後回答,目光在鏡子中遊移,心中湧起一股懷舊的感傷,“我已經老了!下次我再穿上這樣的盛裝,恐怕要等到妃趙還活著的時候。”她指的是已故太子的生母趙飛燕。


    這些話語在大廳裏營造出一絲尷尬的氣氛。太後在她愉悅的心情中,突然想起了她已故的兒媳,這使得妃邱轉向了現任太子妃,即呂後。盡管呂後也身著得體的裝扮,但她似乎並不太親近太後。


    太後的脖子上掛著一道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種出乎意料的平靜而滿足的表情,對於一個身體狀況不佳的人來說,顯得尤為難得。


    “英兒,我最疼愛的小弟在哪裏?我的孫子們又在哪裏?”太後環視四周,卻未見到劉啟的蹤影,“我的孫子們究竟在哪裏?”


    就在這時,劉啟雙手背後,步伐穩健地走進大廳,“祖母,您的孫子們在此!”


    他身著一件嶄新的紫銀蛇皮錦緞長袍,頭戴銀冠,快步走到呂後身邊。突然,他跪下,雙手背後,姿態謙卑,“孫子祝願皇祖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聽到他所說的話,大廳裏所有的妃嬪都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劉盈軍手中拿著一束鮮花。


    接著,劉盈軍從花束中挑選出幾朵,輕柔地插在呂後的頭發間,低聲祝願:“孫子祝願您,願每個月都能像今日般精彩,每年的這一刻都能如此幸福。”


    “我這個年紀戴花,豈不是有些不合適嗎!”呂後帶著慈愛的微笑輕聲回答,瞥了一眼鏡中的自己,卻最終沒有取下那些花。


    “哥哥,等等,我……”


    就在這時,另一個聲音從簾子外麵傳來,劉啟的哥哥劉運騰慌忙地走進大廳。他跑得太急切,不慎在門檻上跌倒了幾次。


    然而,他並未因此生氣,而是迅速站起身來,跑到呂後身邊,以一種沉穩的語氣說:“皇祖母,戴花!我記得,戴花是寓意吉祥的!”


    他的細嫩的小脖子仍沾著些許泥巴,那天真無邪的模樣讓大廳裏所有的妃嬪都為之傾倒。


    “我親愛的孫子越來越聰慧了!”呂後親昵地摸了摸劉運騰的脖子,然後緊緊地擁抱了劉啟。


    在人群中,呂後的表情顯得有些尷尬。


    作為皇帝的後代,她的孫子們隻能遠遠地站在大廳外,無法靠近。


    “奶奶,吉時已到!”賈貴從外麵步入大廳,跪地以恭敬的語氣說,“請,奶奶,是時候啟程了!”


    “我們出發吧!”呂後站起身,拉著劉啟的手。太後委托巴爾海抱起劉運騰,眾多妃嬪緊隨其後。


    “太後,您前往柔儀殿接受大臣們的朝拜!”賈貴高聲宣布,同時抓住他的肩膀,以示引導。


    隨著這場盛大的儀式落下帷幕,夜幕逐漸降臨,皇宮內舉行了一場豪華的宴會。


    宴會采用的是分餐製。劉邦和呂後端坐在禦階下的寶座上,劉盈與劉啟分別站立兩側,向上延伸至從京城歸來的王子們,以及皇帝的其他兒子,包括劉徹在內,還有他們的母親們。在寶座的最高處,各位部長和貴族們依次就座,場麵宏大而莊嚴。


    盡管提供的菜肴並非來自山川海味的最精致佳肴,但每一道都經過精心思考和巧妙準備。總數九十九道,涵蓋了紅燒香菇、盤蛇燉菜、烤蛤蜊、炸大蝦、山林鴨腿、竹鴨胸、兩相宜、煮河龜、浸泡在果汁中的蛤蜊、烤鹿肉飯、揉膝蓋子、凍薑醋蝦、生炒馬肉、花珍珠、煮虎肉飯、烤鰻魚、醃豆腐、酒母燉、油煎鴨、烤皇家八寶、多卷珍寶和酒煮米飯等各式美味。


    劉邦的餐份額相較於他人略顯不足,尤其是在鹿肉飯上。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菜肴配置並不完全符合皇室禮儀,但劉邦和呂後對此並未過於計較。


    對他們而言,這樣的宴會已然足夠奢華。


    每月農曆初一,皇帝都會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以宴請那些辛勤工作了數月的部長們。這在整個曆史上都被視為每月最為重要的活動,所使用的餐具、菜肴,以及提供的食物和飲料,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旨在展示帝國的財富與繁榮。


    在漢朝時期,當劉邦為自己的部長們舉辦宴會時,菜肴雖簡,僅有兩道主菜和幾款湯品,但他鼓勵賓客們快速用餐,以便盡快返回各自的官方職責,並未對任何紫色包裹的菜肴給予特別的份量。


    “今日乃朕之壽辰,各位無需拘謹,盡情享用!”劉邦心情愉悅地開解道,同時舉起銀杯高聲提議,“若不吃得盡興,又怎能盡興慶祝!”


    宴會大廳內,皇子們與部長們均洋溢著愉快的氣氛。


    “待會兒,眾人將向皇帝獻上生日禮物。你母親已教你該如何說話,你可曾記住?”呂後在她桌旁輕聲詢問劉徹。


    “孫兒記住了!”劉徹認真地點頭,內心感到一絲緊張,手中的酒杯微微顫動。


    在飲過兩輪果汁之後,秦王劉啟與晉王劉藏等人一同起身,跪在呂後麵前,準備獻上禮物。


    “本月乃母後壽辰,不肖子孫敬祝母後生日快樂!”兩位皇帝同步行禮,宮廷侍從隨之奉上他們的生日禮物。


    晉王獻上的禮物是一百對雕工精細的玉如意扇。


    正值呂後九十九歲高齡的月份,晉王卻送上兩尊閃耀銀光的佛雕像作為禮物。


    “哦,實在太過貴重了!”呂後驚歎不已,“我這老婦人何需如此昂貴的禮物?”


    “您含辛茹苦養育了您的孫子,我們自然希望給您最好的,以供您晚年之用!”秦王帶著一絲迷茫的表情回答。


    身旁,劉邦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有所顧慮,但在生日宴會的氛圍下,他還是將話語咽回了肚子。


    隨後,燕王劉浪步向前,手中捧著一個盒子,神情迷茫地說:“母後,這是東方野蠻人獻上的兩百個月真參,由兒子敬獻,願您身體健康,福壽安康!”


    “兩百個月?”呂後同樣帶著一臉迷茫的神情,驚歎道,“那真是一份稀世之寶!”


    就在此時,呂後突然推動了劉徹一下,指示他發言。“去吧,孫子!”


    劉徹神情嚴肅地站了起來,走到呂後身邊,跪地行禮道:“孫兒祝願皇祖母生日快樂!”話音剛落,他便鼓掌示意。


    隨即,幾名侍從抬著一麵巨大的屏風走進宴會大廳,緩緩展開後,屏風上密密麻麻地書寫著各式各樣的生日祝福語。


    呂後和劉邦驚訝地驚呼:“千字?都是你自己寫的?那得寫多久!”


    “孫兒從新月之刻便開始動筆,每日堅持書寫九十七個字,”劉徹聲音洪亮地回答。


    在一個極其重視孝道的世界裏,這麵屏風並非由銀飾或鐵鑄成,亦非能夠延年益壽的仙丹靈藥。然而,它承載了後輩對祖先的真摯孝心,其價值遠勝過世間任何珍寶。


    “你已然成熟!”呂後帶著一絲迷茫的神情讚許道。


    劉邦也點頭讚同,“在所有皇帝的孫子中,你最富學識,最為穩重、成熟。你的禮物遠勝過你的叔父們,真是卓越!”


    聽聞此言,呂後的喜悅溢於言表。


    然而,她的迷茫神情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困惑。


    這是因為,一直陪伴在皇帝身邊的劉啟,不知何時竟然無人留意地消失了。


    對於父母和長輩而言,孩子們和孫輩們最珍貴的回報莫過於平安、孝順、禮儀知識和家庭和諧。


    雖然珍貴的寶石和金屬確實價值連城,但在父母愛的滋養下,它們不過是微不足道的附庸。


    在眾多禮物中,劉徹所贈的長壽屏風尤為令人印象深刻,僅有劉浪進獻的兩百個月真參能與之相媲美,而秦王與晉王的禮物則顯得遜色。


    年僅五歲的劉徹,書法自然顯得稚嫩,體力亦不甚充足。要完成千字以上的作品,需要極大的專注力、毅力和孝心。


    呂後和劉邦對此感到非常欣慰,群臣們也讚不絕口。在宴會上,幾位學者撫摸著胡須,品評劉徹的作品。盡管字體尚顯幼稚,但已透露出精致的風格。盡管書法技藝尚未成熟,但文字所傳達的真摯情感卻令人動容。


    傳聞中,劉邦對劉徹的閱讀能力和沉穩性格讚不絕口。小劉徹昂首挺胸,目光掃過母親和妃嬪們,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至於呂後,她的心情激動得幾乎要冒汗。


    她的孫子終於在皇帝和貴族們的眼前證明了自己的才華,展現了他的潛力!


    呂後從桌子上拿起一疊寫好的紙條,滿意地笑著說:“劉徹的禮物,祖母非常喜歡。這個老太婆對你們的要求並不高,隻希望你們能健康成長,學識淵博,明理識事。你讀得這麽好,讓祖母非常欣慰。來,這盤糕點,祖母獎勵你的勤奮和努力!”


    呂後用溫和的語氣對呂後稱讚道:“你教育孩子的方式非常出色;這麽年幼就能擁有這樣的理解力,這是無價的財富!”


    呂後站起身,努力抑製著激動的心情和額頭的汗水,“陛下,我哪裏敢接受如此讚譽!”


    “看著孫子健康成長,是祖母最大的快樂!”呂後繼續說道,臉上帶著一絲迷茫的微笑。


    盡管在名義上,呂後是呂後的兒媳,但過去許多個月來,這位老夫人對她既不特別熱情也未表現出冷漠,如此親切地交談實屬罕見。呂後心中不禁感到異常興奮。


    然而,劉盈聽了母親的話後,皺起了眉頭,陷入了深思。


    老夫人的話語似乎蘊含著更深的含義。呂後可能並未完全領會她真正的意圖。


    就在這時,劉邦突然感覺到身旁有人靠近,耳邊傳來聲音:“我們的長孫在哪裏?”


    “皇祖父,皇叔叔,孫子在這裏!”


    大廳中的人群紛紛轉頭望去,隻見劉啟帶著一絲茫然的神色從外麵步入大廳,踏過門檻後,他便跪在呂後麵前,尊敬地說:“祖母,孫子剛剛正在為您準備生日禮物。”


    “你這隻小猴子能想出什麽生日禮物呢?”呂後用充滿溺愛的語氣說道,“隻要你健康無恙,祖母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劉啟再次跪下,恭敬地回答:“祖母,這個不肖的孫子身體一直虛弱,多虧了祖母這些月的細心照料,孫子才能活到今天。祖母對孫子的關愛,就如同秋日的暖陽照耀著一株嫩芽,給予了生命和希望。”


    大廳中突然陷入了沉默,呂後的眼眶泛紅了。


    她一直緊緊抱在懷中的曾孫,是她親手撫養長大的。當她看到孫子陷入困境時,她感覺自己的心好像被撕裂了一般。年僅四十九歲的他,已經有了白發。盡管月亮已經不再年輕,它的消瘦也是因為對這個易患病的脆弱孩子的擔憂。


    “再者,祖母與孫子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初生的草芽與秋日的暖陽般溫馨!”吳華殿的一位高級部長對太子劉盈感慨地說,“皇孫的孝順真是令人欽佩!”


    劉盈聽了劉啟的話,不禁點頭同意,臉上露出了讚賞的神色。


    劉啟接著轉向呂後,說道:“祖母,這個孫子最近在讀《詩經》,尤其是那些來自小越的詩篇,它們讓我整夜難以入眠。”


    他停頓了片刻,然後緩緩地繼續說:“細草非草,乃是草之本。唉,我疲憊的父母,辛勤勞作於塵土。


    細草非麻,乃是草之身。唉,我疲憊的父母,辛勤勞作於世間。


    瓶空桶辱,貧賤生活勝過長久的頹廢。無父我何依?無母我何靠?外表帶著悲傷的麵具;內心難以平靜安寧。


    父親,您辛勤地在底層勞作,母親,您慈愛地養育我成長。您們關懷備至,您們悉心撫養,我願盡我所能回報您們的美德。蒼天遼闊無垠!


    南山的山風猛烈,狂風呼嘯,唯有我獨自承受著風的侵襲!南山的山風嚴厲,狂風不停歇,唯有我在風中堅韌地茁壯成長!


    在背誦完這些詩篇後,大廳中更加沉默了。


    皇子們、孫子們以及大臣們都已經讀過這首詩。它描繪了孫子的父母對他無私的養育之恩以及他對他們的深切哀悼。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著對父母的深深思念和無盡的渴望,令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這裏引用這首詩,或者其改編版本,或許並不十分適宜。然而,考慮到皇孫的身世背景,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共鳴和理解。


    皇孫,一個失去了母親的孩子!


    “這首詩傳遞了一個兒子想要照顧已故父母的願望,一個不肖之子對父母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劉啟補充道,聲音中帶著情感的顫動,“這個月原本應是祖母慶祝的時刻,我不應在此時背誦如此悲傷的詩篇。然而,若不通過這首詩,我無法充分表達對祖母的感激之情!”


    “我自幼便失去了母親!”劉啟言及此事,聲音不禁哽咽起來,“得益於皇祖母的慈愛與細心照料,她既是我和兄弟們的庇護所,也是我們心中的寶藏。盡管我經曆了母愛的缺失,但我慶幸有祖母在此相伴,是她給了我堅定的依靠,使我如同狂風中的孤舟,有了避風的港灣!”


    在一旁,呂後已被淚水濕透了眼眶。劉邦也轉身拭去眼中的淚水,用的卻是粗獷的大手。


    他們深愛著這個曾孫,不僅因為他是最年長的孫子,更因為這個孩子自幼便失去了母親!


    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就如同荒野中的孤草,無人庇護,無人疼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爺是劉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春最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春最棒並收藏我爺是劉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