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皇後繼續說道:“唉,我現在隻期望他能夠快速成長,結婚,建立自己的家庭,得到他人的照料。”她補充道,“若我無法等到他長大,他成了殘疾,誰來照顧他?”
“我並非無理取鬧,但俗語有雲,孤兒就像是遭受眾人踐踏的小草。”呂皇後繼續她的沉思,“看看我身邊的丫鬟,秋秀,她是我姻親之女,其母為了一絲恩惠便將她賣予了一名太監,其父甚至未曾皺一下眉頭。”
“但你為何提起這些,親愛的?”皇帝劉問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種探尋,“他是我們的長孫,誰敢對他不敬?”
呂皇後拿起一塊棉布,細心地擦拭著皇帝劉的雙腳,“我隻是隨意提及的。”
此時,有人送來了一罐洗腳用的酒,屋內的燈光也被調得昏暗,兩人便躺下休息。
然而,皇帝劉卻一直睜大著眼睛,心事重重。
“女兒!”
“怎麽了?”
“這個月我聽到了一些消息。”
“什麽消息?”
皇帝劉坐直了身子,轉過身來,嚴肅地說:“長子的妻子正在暗中策劃她侄子與吳家的婚事!”
呂皇後聞言,也坐了起來,皺起眉頭沉思:“吳竹對此有何表示?”
“他向長子提起了這件事,但長子拒絕了。”皇帝劉回答,“他說,願意讓賈家的次子娶中家的女兒。”
“拒絕了?”呂皇後沉吟著,“這件事,長子的妻子顯然考慮得不周全!”她續道,“她不懂得如何避免冒犯,竟然建議讓賈家的次子入贅到呂家。她真的認為這樣的建議合適嗎?吳竹是我的侄子,賈家的次子實際上是我的曾侄孫。婚姻的安排,豈是她能擅自決定的!”
“再者,她為何要為呂家尋覓如此眾多的佳婿?哼,難道她是擔憂自己的家族不夠繁榮?”
皇帝劉倚靠在床榻之側,依舊默默地沉思著。
“如今,切勿誤解我的意圖,我並非偏心。對於長子的妻子,我確實沒有太多好感。當年輕兄弟嬴的母親辭世時,我曾提議從鍾家挑選一位賢淑女子繼任。雖非嬴的親生母親,但她畢竟是鍾家的近親,一位慈愛的阿姨,必定能夠妥善照料他的。”
“即便不是鍾家,我們從呂、傅、拓、鮑等世家選出的年輕人,都是我從小聽到大的人物,他們的品格堪稱楷模。你卻沒有聽進去,堅持要立敏兒的母親為後。”
“他們評價吳家的男子穩重而溫和,因此當旁係親屬壯大時,會有勢力覬覦。”
“但現在,聽聽這吳家男子聽起來多麽軟弱,好似脆弱的酒。實際上,他們精明計算,這種策略甚至已經伸展到你侄子的身邊!”
皇帝劉輕撫額頭,困惑地問:“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我們總不能就這樣輕易地將她驅逐,畢竟她並未犯下什麽重大罪行。一則長子並未徹底拒絕她,二則她還是我們幾個孫子的乳母。這該如何是好?”
呂皇後冷哼一聲,轉身躺回到了床上,“問我?你處理起國家大事來泰然自若,但一旦涉及到家庭紛爭,你就顯得無助了!”
“即便是最清醒的官員,也無法斷決家庭紛爭,我們這位皇帝陛下自然也不例外!”皇帝劉帶著一絲懶散的笑容回答,“而且,有些事情並非如表麵那般簡單。我們可以探討這些難題,但絕不能讓長子為這種棘手的情況負責,你說對嗎?”
轉眼間,一個月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在長安城,處處掛滿了燈籠和裝飾,充滿著歡樂的氣息。
皇帝劉雙手背在身後,站在坤寧宮外,望著幾名年輕的女仆登上梯子貼春聯。
“東邊的春聯貼得太低了!”皇帝劉連聲提醒。
“你們都在擔心些什麽?我剛說東邊的春聯貼得太低了!”皇帝劉有些不耐煩地提高了聲音。
年輕的女仆們顯得困惑且焦急,額頭上已滲出了汗珠。
“哈,這麽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們簡直就像搬磚的工人一樣!”皇帝劉不滿地繼續責備,“如果東邊的春聯貼得太低,那你們就把其他地方的春聯貼得高一些!”
貼春聯的女仆們手忙腳亂地試圖調整春聯的位置,不料她們抓住的是西邊的春聯。
“真是愚蠢!”皇帝劉憤怒得幾乎要爆發,“你們連東西南北都分辨不清嗎?這還能叫人嗎?”
隨著一連串的砰聲,女仆們從凳子上摔落,跪在地上,頭磕得山響。
“求陛下恕罪,求陛下恕罪!”
“劉邦!你把他嚇壞了!”呂皇後正忙於大廳中的事務,手上的麵粉還未洗淨,便從大廳中探出頭來責備,“她們幹得已經很好了,但你站在這裏,誰能不害怕?她們害怕,又怎能安心工作?”
“你把我形容得就像個瘟神!”皇帝劉不滿地咂了咂舌頭,轉向身後的幾名太監,“你們幾個,下去幫幫她們貼春聯。”
“遵旨,陛下!”季博恩、富讓等東宮太監立刻遵命,謙恭地爬上了凳子。
“陛下,這樣貼可以嗎?”季博恩高聲詢問,手裏舉著春聯。
“把西邊的春聯再往西邊移一些!”皇帝劉給出指示。
季博恩立即調整春聯的位置,向西移動了一些,然後詢問:“這樣可以了嗎?”
“還不夠!”皇帝劉點頭應道,“就這樣貼上去!”
“哦,我們的英兒真是個英俊的小夥子!”劉慶穿著一件全新的銀線四爪蛇袍走了出來。呂皇後用圍裙擦了擦手,親昵地捏了捏他的小脖子。這件新袍子完全是紫色的,邊緣縫有銀線,四爪蛇的設計生動而引人注目,散發出一種權威而不張揚的感覺。他腰間係著一條牛脂玉帶,上麵掛著一個香囊。這件劉運的袍子是由江南製造局幾百名工匠中最熟練的織工製作的,花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
隨著月亮的更迭,孩子們都應該穿上新衣,因此呂皇後直接命令秋秀為劉運換上新裝。
“快些,出去讓皇上爺爺看看!”呂皇後牽著劉慶的手走出房間,對站在那裏的皇帝劉露出微笑,“看看我們的曾孫,他有多麽英俊!”
皇帝劉立刻被吸引,他的嘴巴驚訝地張得大大的,無法置信地看著劉運。
他從頭至尾打量著劉慶,點頭稱讚道:“嗯,這顏色選得好,既喜慶又活潑,這個月換新衣,就應該穿這樣的。”
盡管穿上了新衣服,劉慶實際上感到相當不自在。這件華麗的袍子采用了大膽的紫色和銀線刺繡,讓穿它的人感到有些負擔。
劉慶抬頭看著皇帝劉,直言不諱地問:“皇上爺爺,您為什麽不用穿新衣服呢?”
皇帝劉依舊穿著他一貫的舊棉布衣服,袖子已經磨損,顏色也有些褪去。
“我這個年紀,穿新衣服又有何用?”皇帝劉懶散地笑著回答。
劉慶又瞥了一眼他腳上的破舊布鞋,“那你為什麽不換雙新的?你的鞋都快破了!”
皇帝劉低頭聽聽腳下的地麵,然後懶散地笑著回答:“有何不可?我們回去時找個補鞋匠修補便是。”他接著笑了笑,“這雙鞋是你祖母在夏天時送給我的,價值抵得上半袋雜糧。我實在舍不得換掉它。‘過了月半,新舊補補再補’,這就是我的宗旨。”
“再者,我乃一國之君。若我成天念及新衣和新鞋,恐怕會為諸多事務帶來不便吧?”
不僅在穿著上,皇帝劉以其節儉乃至有些吝嗇的生活態度而著稱。當呂皇後的壽辰將至,朝廷理應獎賞那些忙碌多日的官員,但皇帝劉不僅未曾賞賜任何人,反而還規定在生日慶典期間,五部必須有官員照常值班。
“那些我想要四處巡查的日子,若是無人堅守崗位,我必將嚴懲不貸。”
在新年朝會即將到來之際,皇宮裏正忙著籌備宴會的菜單,以迎接各位大臣。聽聞此事後,皇帝劉刪去了所有華麗的純色佳肴,規定每桌僅供應三道菜品,甚至表示大臣們用完餐後應盡快離去。
毫無疑問,他是一位對自己和對他人都極為嚴格的皇帝。
然而,在孫子孫女的事務上,皇帝劉卻顯得格外大方,願意為他們提供奢侈。例如,劉慶所穿的這件袍子,正是皇帝劉親自下令由製造局精心準備的。
劉慶每個月都會增長幾英寸,因此即使是精心編織的衣服,也隻能穿幾次。而這件袍子,每種顏色都備有兩件,共計七件。這些袍子上的銀線,確實是由黃銀拉成的細絲。
“這玉帶色澤不夠鮮豔!”皇帝劉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的曾孫,語氣裏帶著些許遺憾,“太過素淨了!”
劉慶腰間係的玉帶選用上等純玉,質地細膩滑潤,宛如牛脂。每一塊玉石大小相仿,通過精致的玉環相連,工藝精湛,堪稱絕世之作。
然而,在皇帝劉的眼中,這玉帶卻顯得過於素雅。
“簡樸而大氣!”皇帝劉評價道。
“是的,陛下!”劉慶應道。
“立即去辦!”皇帝劉下令,“通知戶部和皇家工坊,為我們的孫子挑選上等玉石,製作幾條蛇形玉帶,速度要快!”
“遵命,陛下!”
劉慶輕輕摸了摸自己腰間的玉帶,說:“皇爺爺,皇爺爺,我覺得這玉帶已經很好了,實在沒有必要……”
“必要性何在?”皇帝劉懶散地打斷道,“你是蛇的後代,沒有刻有蛇的玉帶,成何體統!”
劉慶沉思片刻,接著說:“皇爺爺,皇爺爺,您自己不穿華服以免浪費,卻讓底下的人跟風。但您卻允許皇子皇孫們……”
他心裏其實想說的是,盡管您倡導節儉,但您卻容忍您的後代奢侈,這似乎有些……
然而,顯然皇帝劉誤會了他的意圖,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我們的祖先辛勤勞作,汗流浹背,不就是為了你們這些後人嗎!”他拍了拍劉慶的腰,“天賜的所有這些珍寶,都是為了給你們這些小猴子們享用。”
皇帝劉感慨萬分地說:“我們劉家七代人都過著樸素的布衣生活,不曾享受過一絲一毫的財富。我自己大半生都在辛勤努力,才終於達到今天的地位。現在,是你們享受的時候了,我自然不會讓你們再過那種緊巴巴的日子!”
這時,劉盈從桌子上拿了幾份文件走過來。
“都處理妥當了?”皇帝劉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隨口問道。
劉盈無疑是曆史上最為穩妥的太子之一。皇帝劉對他信任有加,以至於太子有時得以代表皇帝作出決斷。
“本月的政務已然妥善處理。”劉盈回答,並將幾份奏章遞給老皇帝,“其中有一份奏章須得陛下親筆蓋章,否則財政部可能不便批準。”
“即便我下令,他們恐怕也不會批準,”皇帝劉接過奏章,隨意瀏覽了一遍,隨即露出不悅之色,“這又是九千串?他們是不想活了嗎!”
劉盈回應道:“隨著這個月的結束,京城的官員們勤勤懇懇,我以為給予適當的獎勵,讓他們過得體麵一些,乃是理所應當的!”
這並非誇大其詞。京城的生活成本遠超其他地區。當地的官員們薪水的確不高,加之曆史上祖先皇帝的規定,他們不敢接受地方當局的饋贈,這使得他們的生活異常艱難。一些經濟拮據的官員到了月底甚至難以承擔幾餐米飯的費用。
“我們早就決定不再發放獎勵了!”皇帝劉皺著眉頭表示,“出售祖林絕非易事,你們卻如此輕率地分發九千串。我們大漢國庫裏究竟還有多少個九千串?”
“陛下!”劉盈語氣懇切地請求,“即便是普通的窮人,到了月底也會與長期服務的仆人一同分享一些食物。作為輝煌的大漢朝,我們怎能對百姓太過苛刻呢?”
“誰對他們苛刻了!”皇帝劉憤怒地反駁,“再者,這能相提並論嗎?仆人是為了忠誠地服務主人而鞠躬盡瘁,而這些官員,我們給予了他們權力,讓他們光宗耀祖,養家糊口。這還不夠嗎?”
“他們手握權力,卻還想要更多好處,”皇帝劉不滿地抱怨道,“他們渴望擁有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我們不能這樣嬌慣他們。如果我們這個月給予的太少,下個月、下下個月他們就會期望得到更多。這樣下去,會形成一種持續的傳統。如果我們突然不再給予,就好像皇室沒有盡到責任。”
“陛下!”劉盈再次懇切地請求,“請蓋章批準吧!”
皇帝劉的頸部皺紋緊鎖,顯得猶豫不決。他從腰間取出一枚小印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重重地按下,印在了文件上。“好吧,就九千串。哼!”
看到父親被爺爺責備,劉盈忍不住輕輕笑了笑,說道:“皇爺爺,皇爺爺,這怎能稱之為浪費呢?當他分配您的恩惠時,那些在京城受苦的官員們自然會感激涕零,並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我們並不奢望他們的感激,”皇帝劉以較為輕鬆的口吻回應,“隻希望他們能幹些正事!”接著,他轉向劉盈手中的其他奏章,好奇地問:“這些都是些什麽?”
“這是我兄弟們每月進獻的清單。”劉盈回答,並將奏章遞給了他。
皇帝劉隨意地翻看著,目光停留在清單的末尾:“嗯,他們都很孝順,有好東西時總會想到父母,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顧。”然後,他用下巴點了點清單,“不過,你的二哥似乎相當節儉,在慶祝月份,他僅送了幾罐醋!”
劉盈解釋道:“二哥所在的穡溪,那裏的醋遠近聞名!”
皇帝劉沒有爭執,隻是隨意地將清單扔回桌麵,輕聲歎了口氣:“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慶祝的月份承載了特殊的意義,但如今國富民強,那種傳統的味道卻似乎已經消失了。”
皇帝劉坐在邊緣的泥凳上,回憶起往昔:“我小的時候,每逢慶祝的月份,你祖母總能神奇地弄到一些狗油,精心提煉成油,用來烹製酸菜餃子。那味道,純淨而難忘!”
“小時候,我慶祝月份時最期待的就是那頓餃子。那時候我不懂事,總是覺得不夠吃。後來我長大了,懂事了,才明白你祖母用提煉的油脂為我們做了那麽少的餃子,她自己卻一口沒吃,全部進了我們的肚子!”
看著皇帝劉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劉盈輕聲安慰:“陛下,一切都已成為往事。”
“當秋天來臨,你應該返回你的祖村,主持祖先祭祀儀式。”皇帝劉輕拍著肚子,吩咐道,“帶上你那幾個還未婚的兄弟一同前往。你可以去墳墓與祖先交談,明白了嗎?”
“遵旨,陛下,我會按照您的指示去做!”劉盈點頭應是。
劉慶的耳垂微微動了動,他興奮地叫道:“皇爺爺,皇爺爺,我也想一起去!”
“你打算到那裏去做什麽呢?”皇帝劉問道,一邊將他抱在懷裏,“路途遙遠,我是不會讓你去的!”他隨後露出了慈祥的微笑,“你這個小家夥,是不是想偷偷地從宮裏溜出去?”
劉慶輕輕歎了口氣,“皇爺爺,您的智慧猶如日月,沒有什麽能逃過您的眼睛!”
“隻是想離開皇宮嗎?來吧,讓我帶你去!”皇帝劉站起身,聲音中流露出抑製不住的興奮。
符浪、季博恩等太監衛士退後一步。劉家的長輩,包括劉慶在內,由賈貴和秋秀引領。他們身著簡樸的衣衫,暗中準備進行調查。顯然,四周暗中部署了許多太監衛士,在明亮的燈光下秘密地守護著他們。
當他們步出皇宮,踏上皇宮市場外的曲折街道時,劉慶在人群中聽到皇家衛隊指揮官劉翔假扮成平民的聲音。與長安的集市相比,首都秋季市場確實是個反映人間百態的地方。沿著長長的街道,小販們叫賣著,作坊如竹林般林立。
作為帝國的心髒,這裏匯聚了來自各地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江西的瓷器、福建的咖啡葉、蘇州和杭州的絲綢及棉紡織品、蜀地的錦緞、廣東的糖、遼東的皮貨——各類商品琳琅滿目。
富裕的商賈們前往那些精心打理的商店。
而普通人則在街頭小販之間穿梭徘徊。
走在街上,耳邊充斥著人們的喧囂聲,眼前則是不停的討價還價和叫賣聲,這是一幅活生生的世俗生活畫卷。
“能便宜點嗎?”皇帝劉經過幾個賣瓜子的攤位,他隨手抓了幾顆瓜子,漫不經心地問。
“皇爺爺,這些瓜子已經是最低價了!”攤販回應道,“而且是滿滿一大銅鍋炒製的……”
“瓜子難道還有高低貴賤之分?最便宜的終究是瓜子!”皇帝劉又抓了一把瓜子,隨手扔進嘴裏,笑道,“價值連城的銅錢,你這是想從我這裏搶錢!”說罷,他徑自繼續前行。
“皇爺爺,要不要買一些?”攤販不願放過這個交易機會,追問道。
皇帝劉吐出幾粒瓜子殼,“不買了,沒工夫在這種小事情上浪費!”他說著,將手中的瓜子遞給劉慶,“孫子,嚐幾個,味道還不錯!”
劉慶心中暗自忍笑,這位老者哪裏像個皇帝,他不過是個機敏的長者,擅長把握每一個細節。若他真無意購買,又為何要抓了兩把瓜子,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在高處,劉盈聽到老人之間的交談,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緊接著,就在攤販欲開口抱怨之際,他巧妙地朝他們丟下了幾枚銀幣。
隊伍緩緩向前推進,人群愈發稠密。
他們在人潮中穿行,緊挨著彼此,幾乎肩並肩。
被服飾鮮亮的衛士環繞,劉慶注意到一個騙子算命師正在擺攤。他的攤位上方懸掛著一塊彩旗,上麵書寫著幾行大字:
算命、愛情婚姻谘詢、助孕求子!
“他們的技藝倒是不錯!”皇帝劉笑盈盈地驚歎。
在攤位前,那位騙子算命師正對著一群蓄須的男子滔滔不絕,“你們的命運,乃是擁抱孫子的命運。此刻若尚未有子,那是時機尚未成熟。”
其中一位蓄須男子顯露出憂色,“算命師,那時機何時才會到來?我祖先僅我一人,若我無法有孫,我們這一脈便將滅絕!”
老算命師撫摸著垂下的長須,“嗯……”
清脆的硬幣落桌聲響起,老算命師的目光頓時變得深沉。
他的一隻汙濁的手掌揮舞著,硬幣便神奇地消失在他的袖中,“記住,這是道家祖師傳授的秘方!”
“我並非無理取鬧,但俗語有雲,孤兒就像是遭受眾人踐踏的小草。”呂皇後繼續她的沉思,“看看我身邊的丫鬟,秋秀,她是我姻親之女,其母為了一絲恩惠便將她賣予了一名太監,其父甚至未曾皺一下眉頭。”
“但你為何提起這些,親愛的?”皇帝劉問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種探尋,“他是我們的長孫,誰敢對他不敬?”
呂皇後拿起一塊棉布,細心地擦拭著皇帝劉的雙腳,“我隻是隨意提及的。”
此時,有人送來了一罐洗腳用的酒,屋內的燈光也被調得昏暗,兩人便躺下休息。
然而,皇帝劉卻一直睜大著眼睛,心事重重。
“女兒!”
“怎麽了?”
“這個月我聽到了一些消息。”
“什麽消息?”
皇帝劉坐直了身子,轉過身來,嚴肅地說:“長子的妻子正在暗中策劃她侄子與吳家的婚事!”
呂皇後聞言,也坐了起來,皺起眉頭沉思:“吳竹對此有何表示?”
“他向長子提起了這件事,但長子拒絕了。”皇帝劉回答,“他說,願意讓賈家的次子娶中家的女兒。”
“拒絕了?”呂皇後沉吟著,“這件事,長子的妻子顯然考慮得不周全!”她續道,“她不懂得如何避免冒犯,竟然建議讓賈家的次子入贅到呂家。她真的認為這樣的建議合適嗎?吳竹是我的侄子,賈家的次子實際上是我的曾侄孫。婚姻的安排,豈是她能擅自決定的!”
“再者,她為何要為呂家尋覓如此眾多的佳婿?哼,難道她是擔憂自己的家族不夠繁榮?”
皇帝劉倚靠在床榻之側,依舊默默地沉思著。
“如今,切勿誤解我的意圖,我並非偏心。對於長子的妻子,我確實沒有太多好感。當年輕兄弟嬴的母親辭世時,我曾提議從鍾家挑選一位賢淑女子繼任。雖非嬴的親生母親,但她畢竟是鍾家的近親,一位慈愛的阿姨,必定能夠妥善照料他的。”
“即便不是鍾家,我們從呂、傅、拓、鮑等世家選出的年輕人,都是我從小聽到大的人物,他們的品格堪稱楷模。你卻沒有聽進去,堅持要立敏兒的母親為後。”
“他們評價吳家的男子穩重而溫和,因此當旁係親屬壯大時,會有勢力覬覦。”
“但現在,聽聽這吳家男子聽起來多麽軟弱,好似脆弱的酒。實際上,他們精明計算,這種策略甚至已經伸展到你侄子的身邊!”
皇帝劉輕撫額頭,困惑地問:“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我們總不能就這樣輕易地將她驅逐,畢竟她並未犯下什麽重大罪行。一則長子並未徹底拒絕她,二則她還是我們幾個孫子的乳母。這該如何是好?”
呂皇後冷哼一聲,轉身躺回到了床上,“問我?你處理起國家大事來泰然自若,但一旦涉及到家庭紛爭,你就顯得無助了!”
“即便是最清醒的官員,也無法斷決家庭紛爭,我們這位皇帝陛下自然也不例外!”皇帝劉帶著一絲懶散的笑容回答,“而且,有些事情並非如表麵那般簡單。我們可以探討這些難題,但絕不能讓長子為這種棘手的情況負責,你說對嗎?”
轉眼間,一個月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在長安城,處處掛滿了燈籠和裝飾,充滿著歡樂的氣息。
皇帝劉雙手背在身後,站在坤寧宮外,望著幾名年輕的女仆登上梯子貼春聯。
“東邊的春聯貼得太低了!”皇帝劉連聲提醒。
“你們都在擔心些什麽?我剛說東邊的春聯貼得太低了!”皇帝劉有些不耐煩地提高了聲音。
年輕的女仆們顯得困惑且焦急,額頭上已滲出了汗珠。
“哈,這麽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們簡直就像搬磚的工人一樣!”皇帝劉不滿地繼續責備,“如果東邊的春聯貼得太低,那你們就把其他地方的春聯貼得高一些!”
貼春聯的女仆們手忙腳亂地試圖調整春聯的位置,不料她們抓住的是西邊的春聯。
“真是愚蠢!”皇帝劉憤怒得幾乎要爆發,“你們連東西南北都分辨不清嗎?這還能叫人嗎?”
隨著一連串的砰聲,女仆們從凳子上摔落,跪在地上,頭磕得山響。
“求陛下恕罪,求陛下恕罪!”
“劉邦!你把他嚇壞了!”呂皇後正忙於大廳中的事務,手上的麵粉還未洗淨,便從大廳中探出頭來責備,“她們幹得已經很好了,但你站在這裏,誰能不害怕?她們害怕,又怎能安心工作?”
“你把我形容得就像個瘟神!”皇帝劉不滿地咂了咂舌頭,轉向身後的幾名太監,“你們幾個,下去幫幫她們貼春聯。”
“遵旨,陛下!”季博恩、富讓等東宮太監立刻遵命,謙恭地爬上了凳子。
“陛下,這樣貼可以嗎?”季博恩高聲詢問,手裏舉著春聯。
“把西邊的春聯再往西邊移一些!”皇帝劉給出指示。
季博恩立即調整春聯的位置,向西移動了一些,然後詢問:“這樣可以了嗎?”
“還不夠!”皇帝劉點頭應道,“就這樣貼上去!”
“哦,我們的英兒真是個英俊的小夥子!”劉慶穿著一件全新的銀線四爪蛇袍走了出來。呂皇後用圍裙擦了擦手,親昵地捏了捏他的小脖子。這件新袍子完全是紫色的,邊緣縫有銀線,四爪蛇的設計生動而引人注目,散發出一種權威而不張揚的感覺。他腰間係著一條牛脂玉帶,上麵掛著一個香囊。這件劉運的袍子是由江南製造局幾百名工匠中最熟練的織工製作的,花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
隨著月亮的更迭,孩子們都應該穿上新衣,因此呂皇後直接命令秋秀為劉運換上新裝。
“快些,出去讓皇上爺爺看看!”呂皇後牽著劉慶的手走出房間,對站在那裏的皇帝劉露出微笑,“看看我們的曾孫,他有多麽英俊!”
皇帝劉立刻被吸引,他的嘴巴驚訝地張得大大的,無法置信地看著劉運。
他從頭至尾打量著劉慶,點頭稱讚道:“嗯,這顏色選得好,既喜慶又活潑,這個月換新衣,就應該穿這樣的。”
盡管穿上了新衣服,劉慶實際上感到相當不自在。這件華麗的袍子采用了大膽的紫色和銀線刺繡,讓穿它的人感到有些負擔。
劉慶抬頭看著皇帝劉,直言不諱地問:“皇上爺爺,您為什麽不用穿新衣服呢?”
皇帝劉依舊穿著他一貫的舊棉布衣服,袖子已經磨損,顏色也有些褪去。
“我這個年紀,穿新衣服又有何用?”皇帝劉懶散地笑著回答。
劉慶又瞥了一眼他腳上的破舊布鞋,“那你為什麽不換雙新的?你的鞋都快破了!”
皇帝劉低頭聽聽腳下的地麵,然後懶散地笑著回答:“有何不可?我們回去時找個補鞋匠修補便是。”他接著笑了笑,“這雙鞋是你祖母在夏天時送給我的,價值抵得上半袋雜糧。我實在舍不得換掉它。‘過了月半,新舊補補再補’,這就是我的宗旨。”
“再者,我乃一國之君。若我成天念及新衣和新鞋,恐怕會為諸多事務帶來不便吧?”
不僅在穿著上,皇帝劉以其節儉乃至有些吝嗇的生活態度而著稱。當呂皇後的壽辰將至,朝廷理應獎賞那些忙碌多日的官員,但皇帝劉不僅未曾賞賜任何人,反而還規定在生日慶典期間,五部必須有官員照常值班。
“那些我想要四處巡查的日子,若是無人堅守崗位,我必將嚴懲不貸。”
在新年朝會即將到來之際,皇宮裏正忙著籌備宴會的菜單,以迎接各位大臣。聽聞此事後,皇帝劉刪去了所有華麗的純色佳肴,規定每桌僅供應三道菜品,甚至表示大臣們用完餐後應盡快離去。
毫無疑問,他是一位對自己和對他人都極為嚴格的皇帝。
然而,在孫子孫女的事務上,皇帝劉卻顯得格外大方,願意為他們提供奢侈。例如,劉慶所穿的這件袍子,正是皇帝劉親自下令由製造局精心準備的。
劉慶每個月都會增長幾英寸,因此即使是精心編織的衣服,也隻能穿幾次。而這件袍子,每種顏色都備有兩件,共計七件。這些袍子上的銀線,確實是由黃銀拉成的細絲。
“這玉帶色澤不夠鮮豔!”皇帝劉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的曾孫,語氣裏帶著些許遺憾,“太過素淨了!”
劉慶腰間係的玉帶選用上等純玉,質地細膩滑潤,宛如牛脂。每一塊玉石大小相仿,通過精致的玉環相連,工藝精湛,堪稱絕世之作。
然而,在皇帝劉的眼中,這玉帶卻顯得過於素雅。
“簡樸而大氣!”皇帝劉評價道。
“是的,陛下!”劉慶應道。
“立即去辦!”皇帝劉下令,“通知戶部和皇家工坊,為我們的孫子挑選上等玉石,製作幾條蛇形玉帶,速度要快!”
“遵命,陛下!”
劉慶輕輕摸了摸自己腰間的玉帶,說:“皇爺爺,皇爺爺,我覺得這玉帶已經很好了,實在沒有必要……”
“必要性何在?”皇帝劉懶散地打斷道,“你是蛇的後代,沒有刻有蛇的玉帶,成何體統!”
劉慶沉思片刻,接著說:“皇爺爺,皇爺爺,您自己不穿華服以免浪費,卻讓底下的人跟風。但您卻允許皇子皇孫們……”
他心裏其實想說的是,盡管您倡導節儉,但您卻容忍您的後代奢侈,這似乎有些……
然而,顯然皇帝劉誤會了他的意圖,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我們的祖先辛勤勞作,汗流浹背,不就是為了你們這些後人嗎!”他拍了拍劉慶的腰,“天賜的所有這些珍寶,都是為了給你們這些小猴子們享用。”
皇帝劉感慨萬分地說:“我們劉家七代人都過著樸素的布衣生活,不曾享受過一絲一毫的財富。我自己大半生都在辛勤努力,才終於達到今天的地位。現在,是你們享受的時候了,我自然不會讓你們再過那種緊巴巴的日子!”
這時,劉盈從桌子上拿了幾份文件走過來。
“都處理妥當了?”皇帝劉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隨口問道。
劉盈無疑是曆史上最為穩妥的太子之一。皇帝劉對他信任有加,以至於太子有時得以代表皇帝作出決斷。
“本月的政務已然妥善處理。”劉盈回答,並將幾份奏章遞給老皇帝,“其中有一份奏章須得陛下親筆蓋章,否則財政部可能不便批準。”
“即便我下令,他們恐怕也不會批準,”皇帝劉接過奏章,隨意瀏覽了一遍,隨即露出不悅之色,“這又是九千串?他們是不想活了嗎!”
劉盈回應道:“隨著這個月的結束,京城的官員們勤勤懇懇,我以為給予適當的獎勵,讓他們過得體麵一些,乃是理所應當的!”
這並非誇大其詞。京城的生活成本遠超其他地區。當地的官員們薪水的確不高,加之曆史上祖先皇帝的規定,他們不敢接受地方當局的饋贈,這使得他們的生活異常艱難。一些經濟拮據的官員到了月底甚至難以承擔幾餐米飯的費用。
“我們早就決定不再發放獎勵了!”皇帝劉皺著眉頭表示,“出售祖林絕非易事,你們卻如此輕率地分發九千串。我們大漢國庫裏究竟還有多少個九千串?”
“陛下!”劉盈語氣懇切地請求,“即便是普通的窮人,到了月底也會與長期服務的仆人一同分享一些食物。作為輝煌的大漢朝,我們怎能對百姓太過苛刻呢?”
“誰對他們苛刻了!”皇帝劉憤怒地反駁,“再者,這能相提並論嗎?仆人是為了忠誠地服務主人而鞠躬盡瘁,而這些官員,我們給予了他們權力,讓他們光宗耀祖,養家糊口。這還不夠嗎?”
“他們手握權力,卻還想要更多好處,”皇帝劉不滿地抱怨道,“他們渴望擁有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我們不能這樣嬌慣他們。如果我們這個月給予的太少,下個月、下下個月他們就會期望得到更多。這樣下去,會形成一種持續的傳統。如果我們突然不再給予,就好像皇室沒有盡到責任。”
“陛下!”劉盈再次懇切地請求,“請蓋章批準吧!”
皇帝劉的頸部皺紋緊鎖,顯得猶豫不決。他從腰間取出一枚小印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重重地按下,印在了文件上。“好吧,就九千串。哼!”
看到父親被爺爺責備,劉盈忍不住輕輕笑了笑,說道:“皇爺爺,皇爺爺,這怎能稱之為浪費呢?當他分配您的恩惠時,那些在京城受苦的官員們自然會感激涕零,並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我們並不奢望他們的感激,”皇帝劉以較為輕鬆的口吻回應,“隻希望他們能幹些正事!”接著,他轉向劉盈手中的其他奏章,好奇地問:“這些都是些什麽?”
“這是我兄弟們每月進獻的清單。”劉盈回答,並將奏章遞給了他。
皇帝劉隨意地翻看著,目光停留在清單的末尾:“嗯,他們都很孝順,有好東西時總會想到父母,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顧。”然後,他用下巴點了點清單,“不過,你的二哥似乎相當節儉,在慶祝月份,他僅送了幾罐醋!”
劉盈解釋道:“二哥所在的穡溪,那裏的醋遠近聞名!”
皇帝劉沒有爭執,隻是隨意地將清單扔回桌麵,輕聲歎了口氣:“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慶祝的月份承載了特殊的意義,但如今國富民強,那種傳統的味道卻似乎已經消失了。”
皇帝劉坐在邊緣的泥凳上,回憶起往昔:“我小的時候,每逢慶祝的月份,你祖母總能神奇地弄到一些狗油,精心提煉成油,用來烹製酸菜餃子。那味道,純淨而難忘!”
“小時候,我慶祝月份時最期待的就是那頓餃子。那時候我不懂事,總是覺得不夠吃。後來我長大了,懂事了,才明白你祖母用提煉的油脂為我們做了那麽少的餃子,她自己卻一口沒吃,全部進了我們的肚子!”
看著皇帝劉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劉盈輕聲安慰:“陛下,一切都已成為往事。”
“當秋天來臨,你應該返回你的祖村,主持祖先祭祀儀式。”皇帝劉輕拍著肚子,吩咐道,“帶上你那幾個還未婚的兄弟一同前往。你可以去墳墓與祖先交談,明白了嗎?”
“遵旨,陛下,我會按照您的指示去做!”劉盈點頭應是。
劉慶的耳垂微微動了動,他興奮地叫道:“皇爺爺,皇爺爺,我也想一起去!”
“你打算到那裏去做什麽呢?”皇帝劉問道,一邊將他抱在懷裏,“路途遙遠,我是不會讓你去的!”他隨後露出了慈祥的微笑,“你這個小家夥,是不是想偷偷地從宮裏溜出去?”
劉慶輕輕歎了口氣,“皇爺爺,您的智慧猶如日月,沒有什麽能逃過您的眼睛!”
“隻是想離開皇宮嗎?來吧,讓我帶你去!”皇帝劉站起身,聲音中流露出抑製不住的興奮。
符浪、季博恩等太監衛士退後一步。劉家的長輩,包括劉慶在內,由賈貴和秋秀引領。他們身著簡樸的衣衫,暗中準備進行調查。顯然,四周暗中部署了許多太監衛士,在明亮的燈光下秘密地守護著他們。
當他們步出皇宮,踏上皇宮市場外的曲折街道時,劉慶在人群中聽到皇家衛隊指揮官劉翔假扮成平民的聲音。與長安的集市相比,首都秋季市場確實是個反映人間百態的地方。沿著長長的街道,小販們叫賣著,作坊如竹林般林立。
作為帝國的心髒,這裏匯聚了來自各地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江西的瓷器、福建的咖啡葉、蘇州和杭州的絲綢及棉紡織品、蜀地的錦緞、廣東的糖、遼東的皮貨——各類商品琳琅滿目。
富裕的商賈們前往那些精心打理的商店。
而普通人則在街頭小販之間穿梭徘徊。
走在街上,耳邊充斥著人們的喧囂聲,眼前則是不停的討價還價和叫賣聲,這是一幅活生生的世俗生活畫卷。
“能便宜點嗎?”皇帝劉經過幾個賣瓜子的攤位,他隨手抓了幾顆瓜子,漫不經心地問。
“皇爺爺,這些瓜子已經是最低價了!”攤販回應道,“而且是滿滿一大銅鍋炒製的……”
“瓜子難道還有高低貴賤之分?最便宜的終究是瓜子!”皇帝劉又抓了一把瓜子,隨手扔進嘴裏,笑道,“價值連城的銅錢,你這是想從我這裏搶錢!”說罷,他徑自繼續前行。
“皇爺爺,要不要買一些?”攤販不願放過這個交易機會,追問道。
皇帝劉吐出幾粒瓜子殼,“不買了,沒工夫在這種小事情上浪費!”他說著,將手中的瓜子遞給劉慶,“孫子,嚐幾個,味道還不錯!”
劉慶心中暗自忍笑,這位老者哪裏像個皇帝,他不過是個機敏的長者,擅長把握每一個細節。若他真無意購買,又為何要抓了兩把瓜子,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在高處,劉盈聽到老人之間的交談,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緊接著,就在攤販欲開口抱怨之際,他巧妙地朝他們丟下了幾枚銀幣。
隊伍緩緩向前推進,人群愈發稠密。
他們在人潮中穿行,緊挨著彼此,幾乎肩並肩。
被服飾鮮亮的衛士環繞,劉慶注意到一個騙子算命師正在擺攤。他的攤位上方懸掛著一塊彩旗,上麵書寫著幾行大字:
算命、愛情婚姻谘詢、助孕求子!
“他們的技藝倒是不錯!”皇帝劉笑盈盈地驚歎。
在攤位前,那位騙子算命師正對著一群蓄須的男子滔滔不絕,“你們的命運,乃是擁抱孫子的命運。此刻若尚未有子,那是時機尚未成熟。”
其中一位蓄須男子顯露出憂色,“算命師,那時機何時才會到來?我祖先僅我一人,若我無法有孫,我們這一脈便將滅絕!”
老算命師撫摸著垂下的長須,“嗯……”
清脆的硬幣落桌聲響起,老算命師的目光頓時變得深沉。
他的一隻汙濁的手掌揮舞著,硬幣便神奇地消失在他的袖中,“記住,這是道家祖師傳授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