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劉慶躲到了老祖宗的背後,焦急地懇求道:“祖父,求您了!”
老祖宗怒火中燒,立刻脫下了另一隻拖鞋。
他猛力將拖鞋擲出,怒吼道:“都是你的錯!”
“嗖”的一聲,拖鞋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劉盈的額頭。
在秋和宮中,劉盈坐在一個圓凳上,皺著眉頭輕輕揉著受傷的額頭。
劉慶坐在老祖宗的腿上,安然地任由老祖宗輕柔地按摩著他的額頭。
“你以為自己有多厲害?竟然想動手打孩子?”老祖宗的憤怒並未稍減,“你打得了他,難道還想讓我聽你的?”
劉盈歎了口氣,說道:“祖父,他騙了我!”
“孫子騙了父親和祖父,這還不算欺騙?”老祖宗咆哮著,“我們幾代人辛勤努力,不都是為了他?”他繼續說道,眉頭緊鎖,“再說,他聽聽又有什麽關係?這裏遲早都是他的地盤。他現在聽聽又能造成什麽損害?”
這時,他突然指向劉盈,嚴厲地說:“讓我告訴你,我定下的規矩是正室長子必須成為太子,這是不可更改的決定!”
劉盈無奈地回答:“祖父,我怎麽敢違抗您的決定?”
“哼,你在我活著的時候都敢違抗我,不知道我死後你會變成什麽樣的人!”老祖宗冷哼一聲,瞥了一眼劉慶,臉上露出迷茫之色,“我們這個曾孫既聰明又孝順!”他繼續說道,然後轉向劉盈,怒吼道:“如果你再惹我生氣,我會換掉你!有了這個曾孫在,我沒什麽好擔心的!”
劉盈歎了口氣,聳了聳肩,選擇了沉默。
劉慶嚴肅地提醒:“祖父,請不要說這樣激動的話。您是孫子的王子的祖父,我的父親也是孫子的王子的祖父。您可以這樣想,但如果讓外人聽到,可能會引起很大的風波!”
“看看他,多懂事的孩子!”老祖宗讚揚劉慶,帶著一絲厭惡瞪了劉盈一眼,“你竟然願意動手打自己的孫子!”
“祖父,我並沒有打他,連一根手指頭都沒碰過!”劉盈急切地辯解,心中充滿了冤屈。
“那是什麽?父親難道沒有權利教訓兒子嗎?”老祖宗逼問道,雙眼眯成了一條線。
劉盈輕歎一聲,感到無比沮喪,“如果您自己都這麽認為,那我又能有何異議,不教訓我的孫子呢?”
老祖宗狠狠地瞪著他,挑戰般地說:“你敢試試看?”
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孫子往往受到寵愛,而兒子則不然。盡管對孫子的寵愛無比,但等級觀念依然重要,適當的打罵和斥責被視為教育的一種方式。寬鬆的母愛常常會導致孩子被寵壞,而寬鬆的祖父母也是如此。過了一會兒,老祖宗轉向劉慶,問:“孫子,你聽到了你祖父和你父親剛才的對話了嗎?”見劉慶點頭後,他繼續說:“你覺得是你祖父說的對,還是你父親說的對?”
劉慶從老祖宗的腿上滑下,站穩在地板上,真誠地說:“實際上,我覺得你們兩位都提出了合理的觀點。”
他帶著一絲困惑繼續解釋:“祖父,您提到的對士族官員及其後代的審查並非不妥。您關注到曆史上士族集團的腐敗與放縱,這對我們家族確實造成了傷害。”
“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作為家族的一員和貴族階層,即便是微小的錯誤也不應被容忍。否則,便是放縱。而當放縱升級至極點,受苦的隻能是普通百姓。而且,若對小錯誤視而不見,它們將逐漸累積,最終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老祖宗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又轉向劉盈,瞪了他一眼。
“此外,”劉慶突然提高了聲音,貼近老祖宗的耳邊低聲補充道,“自古以來,權臣權重往往對王子構成威脅。祖父,通過壓製和妥善處理他們,您不僅是在防止他們失控,更是在為我們後代的順利繼承鋪平道路!”
聽到這番話,老祖宗心中感到莫大的安慰。
他最大的憂慮是,常言道“四十有九,知命矣”,而他已逼近五十有九,深知生死無常,隨時都可能是生命的終結。盡管外表看起來他強壯而健康,但內心卻常被戰爭留下的舊傷所困擾,每一天都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日。
盡管太子足以駕馭那些向他發起挑戰的人,但作為一位父親,誰不渴望自己的孫子能夠享有安寧的生活,不受任何苦難呢?
“再者,以武藝來統治天下,與依賴舞技截然不同。如果沛縣龐大的舞人勳貴集團一旦掌握過多權力,可能會引發國內的不穩定,阻礙我們家族的繁榮發展。”
“最讓他憂慮的是沛縣舞人集團的過分團結。因此,每當您發現他們的細微瑕疵時,您應該給予適當的警示,讓他們明白不應過於傲慢。”
“然而,父親也有他自己的觀點!”劉慶繼續闡述,“父親認為朝廷的穩定至關重要,隻有朝廷穩定,整個國家才能安定。祖父不宜因小事而引發大的動蕩。再者,貴族們都是我們家族的重要支持者。應當賦予他們一定的特權,以此展現皇帝的仁愛和寬廣胸懷!”
“否則,很容易讓別人產生……“”\"劉慶的話語突然中斷。
老祖宗追問:“產生什麽印象?”
劉慶壓低了聲音回答:“留下他們是一群………”
老祖宗聞言,哈哈大笑,不以為然地說:“那些家夥不過是我們用以攻擊的靶子罷了!”
劉慶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祖父對待事務的態度是嚴格處理,而父親則更注重整體大局,對一些小節往往采取寬容的態度。”
“為何如此?”老祖宗不悅地抱怨。
“請深思一下,祖父!”劉慶勸說道,“盡管貴族們確實涉入了不法行為,但他們對我國家族就沒有絲毫貢獻嗎?在軍事征伐上,他們可曾退縮過!”
“他們都是傑出的將領和優秀的指揮官。若他們因些許過錯便對為朝廷效力感到恐懼,這難道不是我們劉家的損失嗎?”
“如果我們采取父親的策略,更加寬容,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感念我們的恩德,難道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利嗎?”
聽聞此言,老祖宗沉吟片刻,隨後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老祖宗帶著一絲戲謔補充道:“畢竟,你們二人是家族的先輩;你們擁有更深的智慧,這個老朽自然應當退讓一步!”
“您和父親都智慧過人!”劉慶安撫老祖宗道。
“智慧過人?哼,當我們想要給予教訓時,他卻想要行善,結果我們不得不承擔所有的辛苦!”老祖宗憤憤地說。
“並非所有的辛苦。”劉慶回應,“官員犯錯時,確實應當受到應有的懲罰,這是天經地義。在這件事上,您、我的孫子、還有我,不是已經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和一個需要改進的結尾了嗎?”
“我們的曾孫說得果然有理!”老祖宗不禁感歎,隨即嚴肅地瞪了劉盈一眼,“不要總是像你父親那樣畏首畏尾!”
稍作沉吟,老祖宗接著說道:“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忘記此事。我們的曾孫說得對;我們確實需要著眼於大局,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個別人的處理,讓他們明白我們絕不姑息任何胡作非為!”
“微臣遵旨,敬聽陛下您的英明決斷!”劉盈站起身,恭敬地說。
“他的官職並非世襲,我建議我們應當撤銷他的舞騎將軍、京城大營司令以及馬軍將軍的任命。讓他返回故鄉,從事耕作,而不是繼續留在北京城或擔任任何官職。隻保留他的貴族身份。”劉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你們不是都聲稱會聽從我的決定嗎?”老祖宗瞪大了眼睛,怒視著他,“好吧,那就照你的建議辦理。剝奪他的一切官職,令他返回故鄉務農,永遠不得再踏入京城或擔任官職,隻保留一個虛有其表的頭銜。”
“而且,他必須受到嚴懲!”
劉盈本想反駁,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點了點頭,“陛下英明。他雖是我們劉家的女婿,卻利用我家的聲望在外橫行霸道,欺淩無辜。他的所作所為理應受到死刑的懲罰!”
“正是這樣!”老祖宗興奮地拍著大腿,“這才是劉家的風範!他母親傲慢自大,以為她可以憑老祖宗的名號在外胡作非為。被欺淩的人會指著我們的脊梁骨責罵。那個無賴實在可惡!若不是考慮到你姐姐的名譽,我早就親自教訓他了!”
“您的孫子提議將他侵占的土地歸還,然後流放他出國?”劉盈小心翼翼地詢問。
“流放到海南去,確保他永遠別再回來!”老祖宗咬牙切齒地回應。
在處理個人間的紛爭以及各類事情時,無論是貴族侯爵還是王室王子,甚至是對陌生人,往往都存在著需要相互妥協的情況。
妥協,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合理解決方案。
隨著劉慶春和臨川侯案件的解決,引發的連鎖反應最終以老祖宗與劉盈的妥協而宣告結束。
在老祖宗不在場的情況下,劉慶和劉盈在皇後的宮殿中享用早餐。餐桌上僅有他們三人,以及顯得有些尷尬的魯皇後。
麵前的菜肴豐盛多樣:有牛肉餡和胡蘿卜餡的蒸包子,一碗清甜的小麥蛋白西瓜湯,以及用鹹米炒的蒜苗。此外,還有一盤金黃誘人的蛋黃,其中填充著黃油,以及一盤帶有甜味的醃蒜。
劉慶左手抓著一個包子,右手拿著一片醃蒜,吃得津津有味。相比之下,劉盈偶爾投來一瞥,眉頭輕輕皺起,而他母親魯皇後則默默地輕歎一聲。
“娘,您怎麽了?”通常情況下,劉盈都稱呼魯皇後為“陛下”,但有時也會親切地稱她為“娘”。
“我能有什麽事!”魯皇後努力保持鎮定,推開了手中的碗,用手帕輕輕擦拭著雙手,猶豫著是否應該開口,“大哥,按理說,皇家的一些事務不應該是我這樣的女人插手,但是……”
劉盈放下手中的筷子,輕聲問道:“娘,您似乎有話要說?”
魯皇後深深地歎了口氣,情緒激動地說:“她怒氣衝衝地從陛下那裏跑來!就為了一件這麽小的事情,她竟然這麽生氣!”說到這裏,她停下來,期待著劉盈的回應。得到劉盈的點頭後,她繼續說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二姐說話含糊不清,我聽得有些迷茫!”
劉盈也沉重地歎了口氣,回答道:“二姐的丈夫,馬池侯,他對百姓毫不留情,侵占他們的山林土地,橫征暴斂,逼迫他們以低價出售,甚至……”劉盈的話語中斷,他的搖頭顯得更為劇烈,“迫使他們賣身為奴!”
“簡直是喪盡天良!”魯皇後憤怒地叫喊,聲音中不掩憤怒,“他以往尚存一線人性,如今卻墮落至斯!”她的話音突然一頓,透露出幾分憂慮,“這事情嚴重,若是陛下得知他的罪行,隻怕會立刻將他處決,而且恐怕還不會就此作罷。整個馬家都可能因此陷入巨大的麻煩之中!”
魯皇後緊緊握住劉盈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大哥,盡管馬家的行徑令人不齒,他們的所作所為確實無法原諒,但他們畢竟是陛下二女兒的夫家。盡管二姐並非我親生,但從她幼時起,我便如同親母般養育她。她亦是你的妹妹,你怎能忍心棄她於不顧!”
她繼續勸道:“回去後,與陛下及陛下之父商議此事。若能使他們網開一麵,給予教訓,但請不要過於嚴厲,以免傷害到他。否則,二姐豈不是成了年輕的寡婦?她尚且年輕,沒有丈夫的庇護,未來的日子該如何是好?”
“娘,陛下已經決定不對他施以重罰。”劉盈放下手中的碗,從長凳上起身,語氣堅定地說,“陛下的旨意是將他流放到海南,確保他再也回不來。他的財產將被沒收,充入國庫。”
魯皇後語氣尖銳地問:“海南之地,遠離京城千裏之遙!陛下對二女兒有何打算?”
劉盈沉思片刻,回答道:“二姐將會繼續留在宮中,或者她可以選擇與馬家斷絕關係,尋覓新的歸宿。”
“胡言亂語!”魯皇後斥責道,聲音陡然提高,“一個人豈能既是太監又是丈夫!”她再次深深地歎了口氣。
臨川侯的案件最終告一段落,令朝中大臣們鬆了一口氣。隨著聖旨的下達,他們終於可以鬆開緊繃的神經。臨川侯劉慶春被褫奪了所有官職和頭銜,被迫返回了他的封地。而騎兵將軍馬侯則被流放到海南,馬家的財產亦被充公。
在處理這兩位不幸者的過程中,皇帝似乎並未追究其他相關人員的責任。然而,洞察力敏銳的人不禁冷汗淋漓。
皇帝已經對幾位不稱職的女婿進行了懲處,以此警示他人。像您這樣的大臣,若再犯錯誤,必將麵臨比這些女婿更為嚴重的懲罰。
在十二月的第十九天,一場盛大的朝會召開。所有在北京的六品以下文官均被召集,官員們從太和殿一直延伸到外廣場,陣列整齊。皇帝劉邦、太子劉盈、皇太孫劉慶,這一代皇室成員都身著新裝。尤其是老祖宗,他首次穿上蟒袍,展現出了超凡的氣勢。
“諸位愛卿,這個月來,你們都為大漢帝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老祖宗站在蟒椅旁,聲音洪亮地宣布,“你們的努力正在讓我們的帝國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在這個月裏,甚至連天父都給予了我們支持,未出現嚴重的饑荒或自然災害。”
“如今,大漢的百姓生活水平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並非微小的進步!”老祖宗稍作停頓,接著嚴肅地警告道,“然而,切不可因近期事務順利進展,就有所鬆懈,喪失警惕!
“我飼養你們這些大臣,是為了讓你們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老祖宗正色道,語氣堅定而嚴肅,“你們這些研習聖人教誨的臣子,必須時刻銘記聖人的指示!”
“下個月,我期待你們繼續勤勉盡職,為我們帝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老祖宗的言辭總是直接而不失簡練,從不沉溺於冗長或華麗的辭藻。
殿內殿外的大臣們紛紛跪地,磕頭應是:“我等遵旨,定不負陛下期望!”
“當然,沒有必要勞煩你們這些大臣。”老祖宗微笑著繼續說道,“朝會結束後,你們歸家時,將會帶上一些東西。盡管你們忙碌了數月,我已有獎賞等著你們!”
他搓了搓雙手,興奮地說:“至於四品以下的大臣,每人將獲得四斤重的小麥餅和兩斤重的鐵錠。而對於二品大臣……”他故意停頓,好讓大臣們充滿期待地等待,“對於四品以下的大臣,每人將分發超過一百斤重的小麥餅,半匹布,以及十九斤重的鐵錠!”
瞬間,大殿內靜得可以聽到呼吸聲,各位大臣麵麵相覷,充滿了疑惑。
不僅是朝中的官員們感到不解,即便是皇室的後裔——劉盈和劉慶兩位皇孫,也無法領會這突如其來的轉變。
照例,官位較低的大臣通常所得獎賞較為微薄,他們或許僅滿足於基本的麵包和米飯,而高級官員則應該得到更為豐盛的禮物。然而,今日的獎勵卻顛覆了這一傳統,初級官員獲得的竟然超過了高級官員,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北京的大臣們雖然生活不易,但四品以下的大臣們尚不至於貧困。”老祖宗高聲宣布,“真正處境艱難的是五部中那些誠實的小官員們。你們要明白,我並非一個慷慨之人!我不會做出吝嗇的賞賜,但今天的獎賞應當能確保你們度過一個月的生活!”
隨著老祖宗的話音落下,大臣們紛紛高呼:“吾皇萬歲,吾皇萬歲,吾皇萬歲!”
“今日朝會就此結束,各位愛卿無需再留。”老祖宗揮了揮寬大的手,臉上洋溢著微笑,“待到新年佳節,我定會設宴款待各位。”
~~
朝會結束後,老祖宗牽起了劉慶的小手,“來,我的孫子,爺爺帶你去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太好了!”劉慶興奮地回頭望向還在與群臣交談的劉盈,“皇祖父,父親不一起加入我們的慶祝嗎?”
“那就一起去吧!”老祖宗笑眯眯地回應,眼中閃爍著愉悅的光芒,“今天,我們三兄弟好好享受一下時光。”他輕輕拍了拍劉慶的頭頂,“畢竟,我們的大孫子又長大一歲了!”
接著,他摸了摸自己長長的胡須,一臉慈祥地笑著說:“我自己也長大一歲了呢!”
劉慶正想開口,卻感覺手被劉盈輕輕按了一下。
他們悄悄退後幾步,站到了一排華麗帷幕的前麵。老祖宗站到了左邊,劉盈則站到了右邊,兩人的手緊緊握著劉慶的小手。
輕拉一下,劉慶便被輕易地舉過了門檻,他興奮地低聲歡呼:
“新年到了!”
砰!砰!
在黎明前的寧靜中,劉慶被煙花爆炸的聲音喚醒。
這聲音並非來自皇宮的方向,而是源於皇宮外的城牆之外。
繁華的大漢都城長安,並非前世那個普通百姓難以觸及的封閉城市。就在皇宮 的外麵,緊鄰著普通百姓的住宅區。
在皇宮深處,張家的歡慶聲和煙花聲清晰可辨。
劉慶坐在溫暖的床榻上,裹著厚厚的棉被,聆聽著窗外煙花綻放的響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忽然,他心中湧起一個疑問:我們為何要慶祝新年?
若是在他前世,那個物質極其豐富的現代,他或許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新年到了,這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習俗。”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新年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新年不僅僅是 一個節日;它是一個承載傳承和儀式的時刻。
經過幾個月的節省和儲蓄,普通家庭會利用這個節日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他們會為自己的孩子和孫子孫女購置新衣,準備豐盛的團圓飯,向祖先和親人獻上虔誠的祭品。在這幾天的新年假期裏,他們會暫時忘卻過去一年的所有困難和艱辛,迎接新的開始。
新年不僅僅是對過往的歡慶;它更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慶祝。
新年不僅僅是家庭的團圓;它也是各種傳統習俗得以傳承的時刻。
新年不僅僅是美食美酒;它是充滿家庭溫馨與期待的時刻。
老祖宗怒火中燒,立刻脫下了另一隻拖鞋。
他猛力將拖鞋擲出,怒吼道:“都是你的錯!”
“嗖”的一聲,拖鞋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劉盈的額頭。
在秋和宮中,劉盈坐在一個圓凳上,皺著眉頭輕輕揉著受傷的額頭。
劉慶坐在老祖宗的腿上,安然地任由老祖宗輕柔地按摩著他的額頭。
“你以為自己有多厲害?竟然想動手打孩子?”老祖宗的憤怒並未稍減,“你打得了他,難道還想讓我聽你的?”
劉盈歎了口氣,說道:“祖父,他騙了我!”
“孫子騙了父親和祖父,這還不算欺騙?”老祖宗咆哮著,“我們幾代人辛勤努力,不都是為了他?”他繼續說道,眉頭緊鎖,“再說,他聽聽又有什麽關係?這裏遲早都是他的地盤。他現在聽聽又能造成什麽損害?”
這時,他突然指向劉盈,嚴厲地說:“讓我告訴你,我定下的規矩是正室長子必須成為太子,這是不可更改的決定!”
劉盈無奈地回答:“祖父,我怎麽敢違抗您的決定?”
“哼,你在我活著的時候都敢違抗我,不知道我死後你會變成什麽樣的人!”老祖宗冷哼一聲,瞥了一眼劉慶,臉上露出迷茫之色,“我們這個曾孫既聰明又孝順!”他繼續說道,然後轉向劉盈,怒吼道:“如果你再惹我生氣,我會換掉你!有了這個曾孫在,我沒什麽好擔心的!”
劉盈歎了口氣,聳了聳肩,選擇了沉默。
劉慶嚴肅地提醒:“祖父,請不要說這樣激動的話。您是孫子的王子的祖父,我的父親也是孫子的王子的祖父。您可以這樣想,但如果讓外人聽到,可能會引起很大的風波!”
“看看他,多懂事的孩子!”老祖宗讚揚劉慶,帶著一絲厭惡瞪了劉盈一眼,“你竟然願意動手打自己的孫子!”
“祖父,我並沒有打他,連一根手指頭都沒碰過!”劉盈急切地辯解,心中充滿了冤屈。
“那是什麽?父親難道沒有權利教訓兒子嗎?”老祖宗逼問道,雙眼眯成了一條線。
劉盈輕歎一聲,感到無比沮喪,“如果您自己都這麽認為,那我又能有何異議,不教訓我的孫子呢?”
老祖宗狠狠地瞪著他,挑戰般地說:“你敢試試看?”
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孫子往往受到寵愛,而兒子則不然。盡管對孫子的寵愛無比,但等級觀念依然重要,適當的打罵和斥責被視為教育的一種方式。寬鬆的母愛常常會導致孩子被寵壞,而寬鬆的祖父母也是如此。過了一會兒,老祖宗轉向劉慶,問:“孫子,你聽到了你祖父和你父親剛才的對話了嗎?”見劉慶點頭後,他繼續說:“你覺得是你祖父說的對,還是你父親說的對?”
劉慶從老祖宗的腿上滑下,站穩在地板上,真誠地說:“實際上,我覺得你們兩位都提出了合理的觀點。”
他帶著一絲困惑繼續解釋:“祖父,您提到的對士族官員及其後代的審查並非不妥。您關注到曆史上士族集團的腐敗與放縱,這對我們家族確實造成了傷害。”
“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作為家族的一員和貴族階層,即便是微小的錯誤也不應被容忍。否則,便是放縱。而當放縱升級至極點,受苦的隻能是普通百姓。而且,若對小錯誤視而不見,它們將逐漸累積,最終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老祖宗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又轉向劉盈,瞪了他一眼。
“此外,”劉慶突然提高了聲音,貼近老祖宗的耳邊低聲補充道,“自古以來,權臣權重往往對王子構成威脅。祖父,通過壓製和妥善處理他們,您不僅是在防止他們失控,更是在為我們後代的順利繼承鋪平道路!”
聽到這番話,老祖宗心中感到莫大的安慰。
他最大的憂慮是,常言道“四十有九,知命矣”,而他已逼近五十有九,深知生死無常,隨時都可能是生命的終結。盡管外表看起來他強壯而健康,但內心卻常被戰爭留下的舊傷所困擾,每一天都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日。
盡管太子足以駕馭那些向他發起挑戰的人,但作為一位父親,誰不渴望自己的孫子能夠享有安寧的生活,不受任何苦難呢?
“再者,以武藝來統治天下,與依賴舞技截然不同。如果沛縣龐大的舞人勳貴集團一旦掌握過多權力,可能會引發國內的不穩定,阻礙我們家族的繁榮發展。”
“最讓他憂慮的是沛縣舞人集團的過分團結。因此,每當您發現他們的細微瑕疵時,您應該給予適當的警示,讓他們明白不應過於傲慢。”
“然而,父親也有他自己的觀點!”劉慶繼續闡述,“父親認為朝廷的穩定至關重要,隻有朝廷穩定,整個國家才能安定。祖父不宜因小事而引發大的動蕩。再者,貴族們都是我們家族的重要支持者。應當賦予他們一定的特權,以此展現皇帝的仁愛和寬廣胸懷!”
“否則,很容易讓別人產生……“”\"劉慶的話語突然中斷。
老祖宗追問:“產生什麽印象?”
劉慶壓低了聲音回答:“留下他們是一群………”
老祖宗聞言,哈哈大笑,不以為然地說:“那些家夥不過是我們用以攻擊的靶子罷了!”
劉慶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祖父對待事務的態度是嚴格處理,而父親則更注重整體大局,對一些小節往往采取寬容的態度。”
“為何如此?”老祖宗不悅地抱怨。
“請深思一下,祖父!”劉慶勸說道,“盡管貴族們確實涉入了不法行為,但他們對我國家族就沒有絲毫貢獻嗎?在軍事征伐上,他們可曾退縮過!”
“他們都是傑出的將領和優秀的指揮官。若他們因些許過錯便對為朝廷效力感到恐懼,這難道不是我們劉家的損失嗎?”
“如果我們采取父親的策略,更加寬容,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感念我們的恩德,難道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利嗎?”
聽聞此言,老祖宗沉吟片刻,隨後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老祖宗帶著一絲戲謔補充道:“畢竟,你們二人是家族的先輩;你們擁有更深的智慧,這個老朽自然應當退讓一步!”
“您和父親都智慧過人!”劉慶安撫老祖宗道。
“智慧過人?哼,當我們想要給予教訓時,他卻想要行善,結果我們不得不承擔所有的辛苦!”老祖宗憤憤地說。
“並非所有的辛苦。”劉慶回應,“官員犯錯時,確實應當受到應有的懲罰,這是天經地義。在這件事上,您、我的孫子、還有我,不是已經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和一個需要改進的結尾了嗎?”
“我們的曾孫說得果然有理!”老祖宗不禁感歎,隨即嚴肅地瞪了劉盈一眼,“不要總是像你父親那樣畏首畏尾!”
稍作沉吟,老祖宗接著說道:“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忘記此事。我們的曾孫說得對;我們確實需要著眼於大局,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個別人的處理,讓他們明白我們絕不姑息任何胡作非為!”
“微臣遵旨,敬聽陛下您的英明決斷!”劉盈站起身,恭敬地說。
“他的官職並非世襲,我建議我們應當撤銷他的舞騎將軍、京城大營司令以及馬軍將軍的任命。讓他返回故鄉,從事耕作,而不是繼續留在北京城或擔任任何官職。隻保留他的貴族身份。”劉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你們不是都聲稱會聽從我的決定嗎?”老祖宗瞪大了眼睛,怒視著他,“好吧,那就照你的建議辦理。剝奪他的一切官職,令他返回故鄉務農,永遠不得再踏入京城或擔任官職,隻保留一個虛有其表的頭銜。”
“而且,他必須受到嚴懲!”
劉盈本想反駁,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點了點頭,“陛下英明。他雖是我們劉家的女婿,卻利用我家的聲望在外橫行霸道,欺淩無辜。他的所作所為理應受到死刑的懲罰!”
“正是這樣!”老祖宗興奮地拍著大腿,“這才是劉家的風範!他母親傲慢自大,以為她可以憑老祖宗的名號在外胡作非為。被欺淩的人會指著我們的脊梁骨責罵。那個無賴實在可惡!若不是考慮到你姐姐的名譽,我早就親自教訓他了!”
“您的孫子提議將他侵占的土地歸還,然後流放他出國?”劉盈小心翼翼地詢問。
“流放到海南去,確保他永遠別再回來!”老祖宗咬牙切齒地回應。
在處理個人間的紛爭以及各類事情時,無論是貴族侯爵還是王室王子,甚至是對陌生人,往往都存在著需要相互妥協的情況。
妥協,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合理解決方案。
隨著劉慶春和臨川侯案件的解決,引發的連鎖反應最終以老祖宗與劉盈的妥協而宣告結束。
在老祖宗不在場的情況下,劉慶和劉盈在皇後的宮殿中享用早餐。餐桌上僅有他們三人,以及顯得有些尷尬的魯皇後。
麵前的菜肴豐盛多樣:有牛肉餡和胡蘿卜餡的蒸包子,一碗清甜的小麥蛋白西瓜湯,以及用鹹米炒的蒜苗。此外,還有一盤金黃誘人的蛋黃,其中填充著黃油,以及一盤帶有甜味的醃蒜。
劉慶左手抓著一個包子,右手拿著一片醃蒜,吃得津津有味。相比之下,劉盈偶爾投來一瞥,眉頭輕輕皺起,而他母親魯皇後則默默地輕歎一聲。
“娘,您怎麽了?”通常情況下,劉盈都稱呼魯皇後為“陛下”,但有時也會親切地稱她為“娘”。
“我能有什麽事!”魯皇後努力保持鎮定,推開了手中的碗,用手帕輕輕擦拭著雙手,猶豫著是否應該開口,“大哥,按理說,皇家的一些事務不應該是我這樣的女人插手,但是……”
劉盈放下手中的筷子,輕聲問道:“娘,您似乎有話要說?”
魯皇後深深地歎了口氣,情緒激動地說:“她怒氣衝衝地從陛下那裏跑來!就為了一件這麽小的事情,她竟然這麽生氣!”說到這裏,她停下來,期待著劉盈的回應。得到劉盈的點頭後,她繼續說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二姐說話含糊不清,我聽得有些迷茫!”
劉盈也沉重地歎了口氣,回答道:“二姐的丈夫,馬池侯,他對百姓毫不留情,侵占他們的山林土地,橫征暴斂,逼迫他們以低價出售,甚至……”劉盈的話語中斷,他的搖頭顯得更為劇烈,“迫使他們賣身為奴!”
“簡直是喪盡天良!”魯皇後憤怒地叫喊,聲音中不掩憤怒,“他以往尚存一線人性,如今卻墮落至斯!”她的話音突然一頓,透露出幾分憂慮,“這事情嚴重,若是陛下得知他的罪行,隻怕會立刻將他處決,而且恐怕還不會就此作罷。整個馬家都可能因此陷入巨大的麻煩之中!”
魯皇後緊緊握住劉盈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大哥,盡管馬家的行徑令人不齒,他們的所作所為確實無法原諒,但他們畢竟是陛下二女兒的夫家。盡管二姐並非我親生,但從她幼時起,我便如同親母般養育她。她亦是你的妹妹,你怎能忍心棄她於不顧!”
她繼續勸道:“回去後,與陛下及陛下之父商議此事。若能使他們網開一麵,給予教訓,但請不要過於嚴厲,以免傷害到他。否則,二姐豈不是成了年輕的寡婦?她尚且年輕,沒有丈夫的庇護,未來的日子該如何是好?”
“娘,陛下已經決定不對他施以重罰。”劉盈放下手中的碗,從長凳上起身,語氣堅定地說,“陛下的旨意是將他流放到海南,確保他再也回不來。他的財產將被沒收,充入國庫。”
魯皇後語氣尖銳地問:“海南之地,遠離京城千裏之遙!陛下對二女兒有何打算?”
劉盈沉思片刻,回答道:“二姐將會繼續留在宮中,或者她可以選擇與馬家斷絕關係,尋覓新的歸宿。”
“胡言亂語!”魯皇後斥責道,聲音陡然提高,“一個人豈能既是太監又是丈夫!”她再次深深地歎了口氣。
臨川侯的案件最終告一段落,令朝中大臣們鬆了一口氣。隨著聖旨的下達,他們終於可以鬆開緊繃的神經。臨川侯劉慶春被褫奪了所有官職和頭銜,被迫返回了他的封地。而騎兵將軍馬侯則被流放到海南,馬家的財產亦被充公。
在處理這兩位不幸者的過程中,皇帝似乎並未追究其他相關人員的責任。然而,洞察力敏銳的人不禁冷汗淋漓。
皇帝已經對幾位不稱職的女婿進行了懲處,以此警示他人。像您這樣的大臣,若再犯錯誤,必將麵臨比這些女婿更為嚴重的懲罰。
在十二月的第十九天,一場盛大的朝會召開。所有在北京的六品以下文官均被召集,官員們從太和殿一直延伸到外廣場,陣列整齊。皇帝劉邦、太子劉盈、皇太孫劉慶,這一代皇室成員都身著新裝。尤其是老祖宗,他首次穿上蟒袍,展現出了超凡的氣勢。
“諸位愛卿,這個月來,你們都為大漢帝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老祖宗站在蟒椅旁,聲音洪亮地宣布,“你們的努力正在讓我們的帝國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在這個月裏,甚至連天父都給予了我們支持,未出現嚴重的饑荒或自然災害。”
“如今,大漢的百姓生活水平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並非微小的進步!”老祖宗稍作停頓,接著嚴肅地警告道,“然而,切不可因近期事務順利進展,就有所鬆懈,喪失警惕!
“我飼養你們這些大臣,是為了讓你們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老祖宗正色道,語氣堅定而嚴肅,“你們這些研習聖人教誨的臣子,必須時刻銘記聖人的指示!”
“下個月,我期待你們繼續勤勉盡職,為我們帝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老祖宗的言辭總是直接而不失簡練,從不沉溺於冗長或華麗的辭藻。
殿內殿外的大臣們紛紛跪地,磕頭應是:“我等遵旨,定不負陛下期望!”
“當然,沒有必要勞煩你們這些大臣。”老祖宗微笑著繼續說道,“朝會結束後,你們歸家時,將會帶上一些東西。盡管你們忙碌了數月,我已有獎賞等著你們!”
他搓了搓雙手,興奮地說:“至於四品以下的大臣,每人將獲得四斤重的小麥餅和兩斤重的鐵錠。而對於二品大臣……”他故意停頓,好讓大臣們充滿期待地等待,“對於四品以下的大臣,每人將分發超過一百斤重的小麥餅,半匹布,以及十九斤重的鐵錠!”
瞬間,大殿內靜得可以聽到呼吸聲,各位大臣麵麵相覷,充滿了疑惑。
不僅是朝中的官員們感到不解,即便是皇室的後裔——劉盈和劉慶兩位皇孫,也無法領會這突如其來的轉變。
照例,官位較低的大臣通常所得獎賞較為微薄,他們或許僅滿足於基本的麵包和米飯,而高級官員則應該得到更為豐盛的禮物。然而,今日的獎勵卻顛覆了這一傳統,初級官員獲得的竟然超過了高級官員,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北京的大臣們雖然生活不易,但四品以下的大臣們尚不至於貧困。”老祖宗高聲宣布,“真正處境艱難的是五部中那些誠實的小官員們。你們要明白,我並非一個慷慨之人!我不會做出吝嗇的賞賜,但今天的獎賞應當能確保你們度過一個月的生活!”
隨著老祖宗的話音落下,大臣們紛紛高呼:“吾皇萬歲,吾皇萬歲,吾皇萬歲!”
“今日朝會就此結束,各位愛卿無需再留。”老祖宗揮了揮寬大的手,臉上洋溢著微笑,“待到新年佳節,我定會設宴款待各位。”
~~
朝會結束後,老祖宗牽起了劉慶的小手,“來,我的孫子,爺爺帶你去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太好了!”劉慶興奮地回頭望向還在與群臣交談的劉盈,“皇祖父,父親不一起加入我們的慶祝嗎?”
“那就一起去吧!”老祖宗笑眯眯地回應,眼中閃爍著愉悅的光芒,“今天,我們三兄弟好好享受一下時光。”他輕輕拍了拍劉慶的頭頂,“畢竟,我們的大孫子又長大一歲了!”
接著,他摸了摸自己長長的胡須,一臉慈祥地笑著說:“我自己也長大一歲了呢!”
劉慶正想開口,卻感覺手被劉盈輕輕按了一下。
他們悄悄退後幾步,站到了一排華麗帷幕的前麵。老祖宗站到了左邊,劉盈則站到了右邊,兩人的手緊緊握著劉慶的小手。
輕拉一下,劉慶便被輕易地舉過了門檻,他興奮地低聲歡呼:
“新年到了!”
砰!砰!
在黎明前的寧靜中,劉慶被煙花爆炸的聲音喚醒。
這聲音並非來自皇宮的方向,而是源於皇宮外的城牆之外。
繁華的大漢都城長安,並非前世那個普通百姓難以觸及的封閉城市。就在皇宮 的外麵,緊鄰著普通百姓的住宅區。
在皇宮深處,張家的歡慶聲和煙花聲清晰可辨。
劉慶坐在溫暖的床榻上,裹著厚厚的棉被,聆聽著窗外煙花綻放的響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忽然,他心中湧起一個疑問:我們為何要慶祝新年?
若是在他前世,那個物質極其豐富的現代,他或許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新年到了,這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習俗。”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新年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新年不僅僅是 一個節日;它是一個承載傳承和儀式的時刻。
經過幾個月的節省和儲蓄,普通家庭會利用這個節日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他們會為自己的孩子和孫子孫女購置新衣,準備豐盛的團圓飯,向祖先和親人獻上虔誠的祭品。在這幾天的新年假期裏,他們會暫時忘卻過去一年的所有困難和艱辛,迎接新的開始。
新年不僅僅是對過往的歡慶;它更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慶祝。
新年不僅僅是家庭的團圓;它也是各種傳統習俗得以傳承的時刻。
新年不僅僅是美食美酒;它是充滿家庭溫馨與期待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