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聽著劉波離去的腳步聲,依舊保持著平靜的態度,繼續翻閱著奏章。
他眼角瞥見劉慶正專注地注視著他。
“你在聽什麽,你這個小家夥?”劉盈微笑著詢問。
“我不是在聽,而是在學習!”劉慶回答。
劉盈皺起了眉頭,“學習什麽?”
“學習如何操縱他人,如何前進兩步,然後再退一步!”劉慶回答。
劉盈愣了一愣,隨即自豪地宣稱:“小子,好好學吧,你學到的每一項技能都將對你有所幫助!”
劉慶稍微靠近了一些,“先生,您的……您的策略,是誰教給您的?是從老祖宗那裏學來的嗎?”
“去練習你的書法!”劉盈命令道,語氣變得嚴肅,“如果你今天不能至少寫夠一百個大字,就別想去看你的皇祖母!”他補充道,“要用魏碑的風格寫,不是那種又胖又笨拙的字跡。記住,你得先學會走路,才能跑得快!”
隨著月亮緩緩升起,本應是氣氛歡快、準備工作緊張進行的時候。
然而,在首都,突然彌漫起一股緊張的氣息。
臨川侯劉清春因家仆與文官私下交易,操控棉紗市場,欺淩商販,已受到皇帝下旨的逮捕。同時,一道聖旨也抵達了大慈恩寺的監察部和刑部第二司,命令他們嚴加調查,看看首都及全國是否有其他像劉清春這樣的貴族和有功官員存在類似問題。
一時間,首都陷入了一片喧囂,人們紛紛議論此事,怒火中燒。
貴族和有功官員們在心中暗自沸騰,詛咒劉清春將他們牽扯進了他的麻煩之中。許多人急忙與作坊和商店劃清界限,同時也嚴格檢查自家的家仆,確保他們行為端正,沒有任何利用主人地位欺淩他人的行為。
與此同時,劉清春絲綢店的老板及其幾名關鍵員工遭到了劉清春長子的狠狠教訓,並被送往大慈恩寺。他們也在那裏向曾經被欺淩的家庭進行了雙倍賠償。
在監察部和刑部第二司的協作下,加之皇宮禁軍的嚴密監督,劉家的不當行為被徹底揭露。他們過去幾個月的糧食和絲綢存貨,均非通過合法途徑獲得。
不僅是劉家,盧中衡、建安侯、楚盛宗、延安侯、費舉、平涼侯、趙勇、南州侯等眾多貴族,也均被發現涉及了類似的醜聞活動。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他們涉嫌參與走私活動,利用自身的特權秘密運送貨物,同時在市場準入時逃避稅收。
在劉清春的問題尚未解決之際,已有幾起其他案件被揭露,引發了人們的廣泛恐慌。一時間,前往東宮向劉盈致敬的官員和貴族絡繹不絕,形成了繁忙的景象。
突然,皇宮中傳出一則消息,指示對臨川侯的處理應從輕發落,原因是劉家已經歸還了皇帝賜予的丹書和銅質證書。
自老祖宗下令監察院、大慈恩寺、刑部第二司以及皇宮禁軍調查首都貴族和文官是否參與犧牲民眾利益的營利活動以來,每月前往東宮拜訪的貴族人數逐漸減少。
原本,老祖宗曾指示劉盈不要插手此事。然而,官員和貴族的接連到訪激起了他的憤怒。再者,在大漢王朝的早期曆史中,皇室與貴族的通婚頗為常見,公主們常常下嫁劉家,或是劉家的成員被選為皇後的配偶。老貴族們或許能夠置身事外,但劉盈卻無法拒絕自己的兄弟姐妹。
經過細致的調查,發現這些貴族確實各自隱藏著秘密。
他們曾是王朝的奠基人,與老祖宗一同冒著生命危險征服疆土。然而,在成名之後,一些人變得自負,開始利用過去的功績在社會上橫行霸道。
欺淩弱小、壟斷市場、搶占土地以及強迫交易——這些行為在掌握權力的人中並不鮮見。
盡管大多數人還能保持一定的紀律,明白凡事都有個度,但有些人卻逾越了底線。例如,時常向劉盈抱怨的寧丞相,其丈夫的家族,馬家,已令老祖宗忍耐到了極限。就連向來耐心十足的劉盈,也對這些行為感到皺眉。
在家族等級中,寧丞相是劉慶的第二個姑姑。
雖然她是妾室所生,但她因長壽而獲得老祖宗的寵愛。她的丈夫馬家,也是沛縣的有力團體成員,盡管他們的首領馬致在戰場上受傷,聲名不顯。自從老祖宗將其第二個女兒嫁給馬家的大兒子後,馬家便突然崛起。
根據皇宮禁軍的匯報,馬家憑借皇室旁係的身份,在首都郊區進行了可疑的交易,強行奪走了數千畝土地。他們甚至涉嫌強迫佃農出售土地和向公眾敲詐勒索。
在接到了這些奏章中的指控後,老祖宗下令將馬侯爵投入皇宮監獄。寧丞相前來請求寬恕,但她的請求並未得到老祖宗的認可,她憤怒地離開了。
隨著皇室的女婿馬侯爵被囚禁,貴族們開始感到焦慮不安。不久,東宮便擠滿了前來拜訪的客人。
劉盈雖然對貴族欺淩百姓的行為感到憤慨,但考慮到各種複雜因素,他不得不在老祖宗麵前說幾句公道話。
然而,在其他事務上,老祖宗通常願意傾聽意見,但在這個問題上,他卻寸步不讓,甚至變得極為憤怒。
在秋和宮中,長者們再次爆發了衝突,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由於年紀尚小,劉慶選擇躲在花園外與紀倍恩等人交談,以避開這場風暴的餘波。
“殿下,這是火器局的工匠根據您的要求製造的火槍原型!”紀倍恩自豪地展示著新型火槍,仿佛它們是無價之寶。
新型火槍的確與劉慶先前描述的有所不同,它們配備了更長的槍管和更為低矮的設計。槍口的口徑寬大,重量也相當沉重。
“我已經親自監督了生產多日,”紀倍恩激動地解釋,同時劉慶正在仔細檢查火槍,“工匠們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地工作,但目前我們僅能製造出幾十支!”
“製造僅僅是開始,它們必須能夠順利發射,確保射程,並且精準擊中目標,”劉慶評論道,一邊輕撫著火槍的槍管,一邊微微皺起了眉頭。
從火槍的手感中便可察覺到,它尚未經過實戰測試,因此其質量和性能仍屬未知。
“你有沒有對火槍進行過測試?”劉慶的問題中帶著一絲不滿,“未經測試,你如何確保彈藥量的適宜性?又如何斷定它真的能用?”
“火器局確實對其他原型槍進行了測試!”紀倍恩察覺到劉慶的不悅,立刻回應,“不過,測試結果並不理想。引火線時常熄滅,有時槍管甚至會爆炸,發射失敗更是常事……”
任何創新都必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修正,才能稱得上完美。這一點,劉慶再明白不過。然而,紀倍恩接連不斷地向他展示這些有缺陷的原型火槍,實在是讓他感到無比沮喪。
當心情不佳時,劉慶忍不住將自己的不快傳染給了紀倍恩。
“既然這些火槍連基本的實用標準都達不到,你帶來給我看是什麽意思?難道它們隻能用來當作燃料?”劉慶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
紀倍恩單膝跪地,頭低垂,誠懇地道歉:“殿下,請寬恕我的魯莽。我原以為在皇太後的勸慰之下,您會對這些新奇物品感到好奇,並在本月尋找一些樂趣。我為我的愚昧之舉和急功近利的態度向您致歉!”
劉慶的臉色隨即變得嚴厲:“鑄造局的工匠們一直在辛勤工作,唯恐辜負了殿下的深恩。然而,他們製作的產品並未達到標準。我將這些進宮,是希望在本月內得到您的審查,以便得到您的指導和建議!”
“我們這些凡人,才能有限,恐怕難以洞察殿下的高深想法,”紀倍恩緩緩說道。
這番話體現了說話的藝術。盡管劉慶心中不快,但這樣的話卻讓他感到一絲慰藉。紀倍恩顯然明白劉慶對這些創新物品的渴望,希望在本月內為他帶來一些歡樂。對於這樣忠誠的臣子,劉慶自然心存喜愛。
難怪曆史上他率領四萬九千騎兵,最終被劉暢趕上並擊敗。即便在他戰敗之後,劉暢也沒有說過一句責難之言。
聆聽了一番未完成的火槍的介紹,劉慶神情嚴肅地對紀倍恩言道:“我的孩子,你確有過人的天賦,但在行動上卻顯得缺乏穩定性,總是企圖走捷徑。你應更傾聽他人的意見,並在勤奮上展現出更多的堅持。前幾日,永長伯親口向我提及,他想將你調至騎兵隊中,訓練新兵。”
“所有這些都是貴族家庭的子弟,殿下您天賦異稟,甚至在某些方麵超過了他。然而,當他們看到他時,無不對他讚譽有加,而殿下您卻總是忙於公務,在我麵前忙碌整個月!”
紀倍恩向前邁出幾步,誠摯地說:“殿下,我的才智平庸,令您感到失望了!”他繼續道,“但我寧願一生都不值得讚頌!”
劉慶伸手拉起他的手臂,疑惑地問:“你說這些做什麽?”
“如果我一生都不值得讚頌,那麽我便無需承擔領兵作戰或入仕朝廷的重任,”紀倍恩真誠地解釋,抬頭望著劉慶,“相反,我始終能陪伴在殿下的身邊,為您盡忠。如今,我是一名服侍您的太監,待我老去,我的子孫也將繼續服侍您!”
劉慶微笑著揮了揮手,“起來吧,不必再跪了!”
他微笑著補充道:“丞相,我真是不解。趙祖,那樣刻板的人,如何能夠培養出你這樣傑出的孫子呢?”
紀倍恩帶著憨厚的笑容回答說:“因為在我心中,唯有殿下!”
當然,並非每個人都有資格說出如此話語。紀倍恩不僅是老祖宗親侄子的孫子,還是劉慶的堂兄,實質上是劉家的一份子。
若是外人說出這樣的話,難免會讓人感覺不夠真誠,甚至可能顯得過於刻意討好。然而,紀倍恩這樣說來,卻顯得格外自然和合理。
就在此刻,東宮秋和宮中老祖宗的怒吼聲突然響起。
“哦,你是在責怪我嗎,殿下?”老祖宗的聲音透過門縫傳出來,嚇得外麵的仆人們紛紛退縮,不敢繼續偷聽。
隨後,劉盈的聲音響起:“殿下,作為您的孫子,我怎敢怪您?隻是,您不能隨意動手打人!”
劉慶聽到這番話,頓時恍然大悟。
“老祖宗和小主人又在爭吵了!”
意識到這一點,劉慶輕手輕腳地走到門口,小心翼翼地從門縫裏偷聽。
劉慶蹲在門邊,將小小的頭顱從門縫中謹慎地伸出去,聚精會神地聽著裏麵的動靜。
由於身形不夠高大,他不得不站在紀倍恩的背上。蹲伏在地上,他努力保持平衡,同時關注著三個不同的方向。
在大廳裏,老祖宗與劉盈正激烈地爭吵著,他們的臉色漲得通紅,雙眼因憤怒而閃爍著紅光。
老祖宗雙手緊抱腹部,憤慨地大聲咆哮:“我已厭倦了這些搗蛋分子的所作所為!你總是說我們應該適度,不能隨便打人。你為何如此軟弱?我並未說我們要動手打他們,你何必如此激動?”
“治理家族,寬容乃關鍵所在,”劉盈辯解道,“殿下,您的武藝和神恩無人能及,但私刑不能取代法律。這種做法不妥!再者,即便他們犯下了一些錯誤,他們也是建國元勳,老臣功勳卓著;您應當對他們施以恩惠。”
“哈哈,你現在倒是裝起好人來了!”老祖宗反駁道,語氣中的憤怒轉為諷刺,“他們是有功之臣又如何?若他們犯錯,便應受到懲罰。你為他們求情,他們作何感想?你若這個月對他們施恩,下個月不再如此,他們會認為你小氣且忘恩負義!”
老祖宗的憤怒仍未平息,他抱怨道:“早知如此,我起初便不該讓那些令人煩惱的學者教導你!”
門外的劉慶差點笑出聲來,他用手遮住嘴巴,生怕發出任何聲音。
這位老祖宗總是采取雙重標準;他需要人時,那些人便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是重視知識和書籍的人。然而,一旦他動了怒,這些人便會變為討厭的學者。
“這的確有趣,有趣!”
劉盈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明白他們確實犯有過錯,但錯誤的嚴重性也有所不同,不是嗎?最近,他們前來見我,言辭中流露出對自身錯誤的認知。他們曾是立國元勳,老臣功勳,我以為……”
“立國元勳又如何?”老祖宗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中帶著輕蔑,“我們何嚐欠他們什麽?沒有他們,我們依舊能夠征服這片山河。無論如何,總會有人跟隨我。他們為我們做了什麽足以稱道的事情,即使他們有過成就?我們已經足夠償還他們的恩情了。”
“他們已經獲得了高薪、晉升和封賞,他們的子女也得到了賞識。我們給予他們的還不夠嗎?他們之所以追隨你父親,不過是希望獲得財富和地位!”
“你自己也提到了財富和地位的追求,”劉盈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一些小錯誤應該足以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如果他們真的有罪,我們當然應該嚴懲不貸。我並非反對您懲罰他們,殿下,但我希望您能明辨是非,不要無差別地懲罰每一個人。殿下,楊柳之亂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我們必須堅決杜絕混亂的統治;我們不能無差別地懲罰任何人!”
“不妙!”劉慶聽到這番話,突然意識到老祖宗的怒火即將爆發!
顏柳兩族的審判本就引起了老祖宗的不滿,劉盈此時又直接提起此事,無疑是將老祖宗推向了憤怒的邊緣。
果不其然,大廳中的老祖宗怒火中燒,憤怒得幾乎要向劉盈噴出一臉唾沫。
“你是在指責你的父親嗎?”
“別人或許會批評我們的懲罰過於嚴厲,這我還能接受。但你,難道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我們懲處的是誰?未來的皇位將由誰來繼承?”
“你難道不理解我的苦心嗎?竟然還敢與我爭執這些事情?”
若非他是自己的孫子,老祖宗早就下令將他帶走了。
劉盈意識到自己的失言,急忙解釋:“殿下,您的武藝和治理之才足以載入史冊。但為何您選擇成為一名嚴厲的君主,而不是如聖侯般的明君呢?”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將來的榮光!我之所以現在必須嚴厲,是為了確保你能夠成為聖明的漢天子,這是我作為皇帝的責任和統治之道。如果你想要以聖德和仁慈聞名於世,那等你坐上皇位後再去施展你的仁心吧!”老祖宗憤怒地斥責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不懂什麽是孝順嗎?我真後悔生下你!”
“我養育了你,讓你成為太子,你竟敢詛咒自己的父親是暴君?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這些話也讓劉盈感到憤怒。
他緊握著胡須,語氣堅定地說:“既然殿下您如此認為,那您不妨更換一個兒子!‘每個人都喜歡既悅耳又悅心的話。’這些話語尤其珍貴,尤其是當它們來自於既是堂兄的孫子又是劉慶的堂兄,實際上是劉家一份子的人時。”
“若是外人說出這樣的話,難免會讓人覺得不真誠,甚至帶有些許過於賣力的討好之意。但紀倍恩如此說,卻顯得自然而合理。”
“就在這時,東宮秋的怒吼和宮中老祖宗的咆哮聲突然傳了出來,嚇得外麵的仆人們紛紛退縮,不敢繼續偷聽。”
“緊接著,劉盈的聲音響起,‘殿下,我這個做孫子的,怎敢責怪您?隻是請您不要輕易動怒打人!’”
“劉慶聽到這裏,悄無聲息地走到門口,透過門縫偷偷傾聽。”
劉盈的眼睛因驚恐而瞪得大大的,他不斷後退,試圖逃離攻擊。
突然,“嗖”的一聲,老祖宗像揮動鞭子一般揮出拖鞋,向劉盈打去。
“哎呀!”劉盈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著,他躲到了柱子後麵,活脫脫電影中皇帝繞柱逃避攻擊的戲劇場景。“祖父,我並非有意如此!”
“不是故意?”老祖宗氣得全身顫抖,他指著柱子另一邊的劉盈怒斥道,“你在你父親頭上插刀,還說不是故意!”
他話音未落,老祖宗突然後退,卻發現已經沒有地方可以打劉盈。
他再次嚐試,後退幾步,揮動拖鞋,結果卻打在了桌子上,將桌子打得粉碎。
看到老祖宗失去了攻擊的武器,劉盈穩住腳跟,感到一絲無助。“祖父,我們能否平靜地談談?”
“談什麽?”老祖宗咆哮著,憤怒的情緒依然沒有平息,他脫下鞋子,猛力扔了出去。
“嗖——”,劉盈敏捷地躲過了攻擊。
“啊——”,外麵突然傳來一聲驚叫。
“外麵是誰?”老祖宗咆哮著詢問。
祖孫倆停止了打鬥,一同走出大廳,兩人的臉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
來到外麵,他們都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劉慶躺在地上,四肢朝天,一隻手攤開,周圍散落著幾隻被扔出的拖鞋。紀倍恩也跪在地上,臉色蒼白,身體顫抖不已。
劉慶正專注地聽著,突然間,一隻拖鞋毫無預警地飛來,直接擊中他的額頭。
“你在這裏做什麽?為什麽擋我的路?”劉盈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瘋狂。
老祖宗迅速走到劉慶身邊,將他抱起,關切地問道:“哎呀,我的拖鞋是不是打到你了?打到了哪裏?”
“這裏!”劉慶回答,他的耳朵裏充斥著嗡嗡聲,老祖宗的拖鞋底很硬,打在身上確實很疼。“陛下,您祖父的手臂真的很強壯!”
“打到額頭?這可不得了!”老祖宗立刻感到自己頭上也一陣劇痛,他用手重重地按摩著孫子的額頭,又踢了紀倍恩一腳。“快去叫禦醫,你在愣什麽?”他焦急地說,隨後又感到一陣劇痛,“哦,我的寶貝,我的拖鞋怎麽會打到我們曾孫的額頭?他的頭腦是用來學習和創作的,如果受傷了怎麽辦?我們該如何是好?”
劉盈的臉色變得深綠,內心的憤怒幾乎要噴發出來。
實際上,他對孫子的欺騙並不那麽在乎;真正讓他感到惱火的是,在劉慶麵前被老祖宗追逐和打擊。
這樣的情況,他該如何扞衛自己作為王子的尊嚴?
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尷尬!
在熊熊怒火的驅使下,他緊咬著嘴唇說道:“你竟敢如此放肆,公然違抗王子的命令!”他從屋子裏取出一根斷裂的掃帚,“今天我若不給你一個教訓,你日後定會繼續惹事生非!”
他眼角瞥見劉慶正專注地注視著他。
“你在聽什麽,你這個小家夥?”劉盈微笑著詢問。
“我不是在聽,而是在學習!”劉慶回答。
劉盈皺起了眉頭,“學習什麽?”
“學習如何操縱他人,如何前進兩步,然後再退一步!”劉慶回答。
劉盈愣了一愣,隨即自豪地宣稱:“小子,好好學吧,你學到的每一項技能都將對你有所幫助!”
劉慶稍微靠近了一些,“先生,您的……您的策略,是誰教給您的?是從老祖宗那裏學來的嗎?”
“去練習你的書法!”劉盈命令道,語氣變得嚴肅,“如果你今天不能至少寫夠一百個大字,就別想去看你的皇祖母!”他補充道,“要用魏碑的風格寫,不是那種又胖又笨拙的字跡。記住,你得先學會走路,才能跑得快!”
隨著月亮緩緩升起,本應是氣氛歡快、準備工作緊張進行的時候。
然而,在首都,突然彌漫起一股緊張的氣息。
臨川侯劉清春因家仆與文官私下交易,操控棉紗市場,欺淩商販,已受到皇帝下旨的逮捕。同時,一道聖旨也抵達了大慈恩寺的監察部和刑部第二司,命令他們嚴加調查,看看首都及全國是否有其他像劉清春這樣的貴族和有功官員存在類似問題。
一時間,首都陷入了一片喧囂,人們紛紛議論此事,怒火中燒。
貴族和有功官員們在心中暗自沸騰,詛咒劉清春將他們牽扯進了他的麻煩之中。許多人急忙與作坊和商店劃清界限,同時也嚴格檢查自家的家仆,確保他們行為端正,沒有任何利用主人地位欺淩他人的行為。
與此同時,劉清春絲綢店的老板及其幾名關鍵員工遭到了劉清春長子的狠狠教訓,並被送往大慈恩寺。他們也在那裏向曾經被欺淩的家庭進行了雙倍賠償。
在監察部和刑部第二司的協作下,加之皇宮禁軍的嚴密監督,劉家的不當行為被徹底揭露。他們過去幾個月的糧食和絲綢存貨,均非通過合法途徑獲得。
不僅是劉家,盧中衡、建安侯、楚盛宗、延安侯、費舉、平涼侯、趙勇、南州侯等眾多貴族,也均被發現涉及了類似的醜聞活動。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他們涉嫌參與走私活動,利用自身的特權秘密運送貨物,同時在市場準入時逃避稅收。
在劉清春的問題尚未解決之際,已有幾起其他案件被揭露,引發了人們的廣泛恐慌。一時間,前往東宮向劉盈致敬的官員和貴族絡繹不絕,形成了繁忙的景象。
突然,皇宮中傳出一則消息,指示對臨川侯的處理應從輕發落,原因是劉家已經歸還了皇帝賜予的丹書和銅質證書。
自老祖宗下令監察院、大慈恩寺、刑部第二司以及皇宮禁軍調查首都貴族和文官是否參與犧牲民眾利益的營利活動以來,每月前往東宮拜訪的貴族人數逐漸減少。
原本,老祖宗曾指示劉盈不要插手此事。然而,官員和貴族的接連到訪激起了他的憤怒。再者,在大漢王朝的早期曆史中,皇室與貴族的通婚頗為常見,公主們常常下嫁劉家,或是劉家的成員被選為皇後的配偶。老貴族們或許能夠置身事外,但劉盈卻無法拒絕自己的兄弟姐妹。
經過細致的調查,發現這些貴族確實各自隱藏著秘密。
他們曾是王朝的奠基人,與老祖宗一同冒著生命危險征服疆土。然而,在成名之後,一些人變得自負,開始利用過去的功績在社會上橫行霸道。
欺淩弱小、壟斷市場、搶占土地以及強迫交易——這些行為在掌握權力的人中並不鮮見。
盡管大多數人還能保持一定的紀律,明白凡事都有個度,但有些人卻逾越了底線。例如,時常向劉盈抱怨的寧丞相,其丈夫的家族,馬家,已令老祖宗忍耐到了極限。就連向來耐心十足的劉盈,也對這些行為感到皺眉。
在家族等級中,寧丞相是劉慶的第二個姑姑。
雖然她是妾室所生,但她因長壽而獲得老祖宗的寵愛。她的丈夫馬家,也是沛縣的有力團體成員,盡管他們的首領馬致在戰場上受傷,聲名不顯。自從老祖宗將其第二個女兒嫁給馬家的大兒子後,馬家便突然崛起。
根據皇宮禁軍的匯報,馬家憑借皇室旁係的身份,在首都郊區進行了可疑的交易,強行奪走了數千畝土地。他們甚至涉嫌強迫佃農出售土地和向公眾敲詐勒索。
在接到了這些奏章中的指控後,老祖宗下令將馬侯爵投入皇宮監獄。寧丞相前來請求寬恕,但她的請求並未得到老祖宗的認可,她憤怒地離開了。
隨著皇室的女婿馬侯爵被囚禁,貴族們開始感到焦慮不安。不久,東宮便擠滿了前來拜訪的客人。
劉盈雖然對貴族欺淩百姓的行為感到憤慨,但考慮到各種複雜因素,他不得不在老祖宗麵前說幾句公道話。
然而,在其他事務上,老祖宗通常願意傾聽意見,但在這個問題上,他卻寸步不讓,甚至變得極為憤怒。
在秋和宮中,長者們再次爆發了衝突,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由於年紀尚小,劉慶選擇躲在花園外與紀倍恩等人交談,以避開這場風暴的餘波。
“殿下,這是火器局的工匠根據您的要求製造的火槍原型!”紀倍恩自豪地展示著新型火槍,仿佛它們是無價之寶。
新型火槍的確與劉慶先前描述的有所不同,它們配備了更長的槍管和更為低矮的設計。槍口的口徑寬大,重量也相當沉重。
“我已經親自監督了生產多日,”紀倍恩激動地解釋,同時劉慶正在仔細檢查火槍,“工匠們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地工作,但目前我們僅能製造出幾十支!”
“製造僅僅是開始,它們必須能夠順利發射,確保射程,並且精準擊中目標,”劉慶評論道,一邊輕撫著火槍的槍管,一邊微微皺起了眉頭。
從火槍的手感中便可察覺到,它尚未經過實戰測試,因此其質量和性能仍屬未知。
“你有沒有對火槍進行過測試?”劉慶的問題中帶著一絲不滿,“未經測試,你如何確保彈藥量的適宜性?又如何斷定它真的能用?”
“火器局確實對其他原型槍進行了測試!”紀倍恩察覺到劉慶的不悅,立刻回應,“不過,測試結果並不理想。引火線時常熄滅,有時槍管甚至會爆炸,發射失敗更是常事……”
任何創新都必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修正,才能稱得上完美。這一點,劉慶再明白不過。然而,紀倍恩接連不斷地向他展示這些有缺陷的原型火槍,實在是讓他感到無比沮喪。
當心情不佳時,劉慶忍不住將自己的不快傳染給了紀倍恩。
“既然這些火槍連基本的實用標準都達不到,你帶來給我看是什麽意思?難道它們隻能用來當作燃料?”劉慶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
紀倍恩單膝跪地,頭低垂,誠懇地道歉:“殿下,請寬恕我的魯莽。我原以為在皇太後的勸慰之下,您會對這些新奇物品感到好奇,並在本月尋找一些樂趣。我為我的愚昧之舉和急功近利的態度向您致歉!”
劉慶的臉色隨即變得嚴厲:“鑄造局的工匠們一直在辛勤工作,唯恐辜負了殿下的深恩。然而,他們製作的產品並未達到標準。我將這些進宮,是希望在本月內得到您的審查,以便得到您的指導和建議!”
“我們這些凡人,才能有限,恐怕難以洞察殿下的高深想法,”紀倍恩緩緩說道。
這番話體現了說話的藝術。盡管劉慶心中不快,但這樣的話卻讓他感到一絲慰藉。紀倍恩顯然明白劉慶對這些創新物品的渴望,希望在本月內為他帶來一些歡樂。對於這樣忠誠的臣子,劉慶自然心存喜愛。
難怪曆史上他率領四萬九千騎兵,最終被劉暢趕上並擊敗。即便在他戰敗之後,劉暢也沒有說過一句責難之言。
聆聽了一番未完成的火槍的介紹,劉慶神情嚴肅地對紀倍恩言道:“我的孩子,你確有過人的天賦,但在行動上卻顯得缺乏穩定性,總是企圖走捷徑。你應更傾聽他人的意見,並在勤奮上展現出更多的堅持。前幾日,永長伯親口向我提及,他想將你調至騎兵隊中,訓練新兵。”
“所有這些都是貴族家庭的子弟,殿下您天賦異稟,甚至在某些方麵超過了他。然而,當他們看到他時,無不對他讚譽有加,而殿下您卻總是忙於公務,在我麵前忙碌整個月!”
紀倍恩向前邁出幾步,誠摯地說:“殿下,我的才智平庸,令您感到失望了!”他繼續道,“但我寧願一生都不值得讚頌!”
劉慶伸手拉起他的手臂,疑惑地問:“你說這些做什麽?”
“如果我一生都不值得讚頌,那麽我便無需承擔領兵作戰或入仕朝廷的重任,”紀倍恩真誠地解釋,抬頭望著劉慶,“相反,我始終能陪伴在殿下的身邊,為您盡忠。如今,我是一名服侍您的太監,待我老去,我的子孫也將繼續服侍您!”
劉慶微笑著揮了揮手,“起來吧,不必再跪了!”
他微笑著補充道:“丞相,我真是不解。趙祖,那樣刻板的人,如何能夠培養出你這樣傑出的孫子呢?”
紀倍恩帶著憨厚的笑容回答說:“因為在我心中,唯有殿下!”
當然,並非每個人都有資格說出如此話語。紀倍恩不僅是老祖宗親侄子的孫子,還是劉慶的堂兄,實質上是劉家的一份子。
若是外人說出這樣的話,難免會讓人感覺不夠真誠,甚至可能顯得過於刻意討好。然而,紀倍恩這樣說來,卻顯得格外自然和合理。
就在此刻,東宮秋和宮中老祖宗的怒吼聲突然響起。
“哦,你是在責怪我嗎,殿下?”老祖宗的聲音透過門縫傳出來,嚇得外麵的仆人們紛紛退縮,不敢繼續偷聽。
隨後,劉盈的聲音響起:“殿下,作為您的孫子,我怎敢怪您?隻是,您不能隨意動手打人!”
劉慶聽到這番話,頓時恍然大悟。
“老祖宗和小主人又在爭吵了!”
意識到這一點,劉慶輕手輕腳地走到門口,小心翼翼地從門縫裏偷聽。
劉慶蹲在門邊,將小小的頭顱從門縫中謹慎地伸出去,聚精會神地聽著裏麵的動靜。
由於身形不夠高大,他不得不站在紀倍恩的背上。蹲伏在地上,他努力保持平衡,同時關注著三個不同的方向。
在大廳裏,老祖宗與劉盈正激烈地爭吵著,他們的臉色漲得通紅,雙眼因憤怒而閃爍著紅光。
老祖宗雙手緊抱腹部,憤慨地大聲咆哮:“我已厭倦了這些搗蛋分子的所作所為!你總是說我們應該適度,不能隨便打人。你為何如此軟弱?我並未說我們要動手打他們,你何必如此激動?”
“治理家族,寬容乃關鍵所在,”劉盈辯解道,“殿下,您的武藝和神恩無人能及,但私刑不能取代法律。這種做法不妥!再者,即便他們犯下了一些錯誤,他們也是建國元勳,老臣功勳卓著;您應當對他們施以恩惠。”
“哈哈,你現在倒是裝起好人來了!”老祖宗反駁道,語氣中的憤怒轉為諷刺,“他們是有功之臣又如何?若他們犯錯,便應受到懲罰。你為他們求情,他們作何感想?你若這個月對他們施恩,下個月不再如此,他們會認為你小氣且忘恩負義!”
老祖宗的憤怒仍未平息,他抱怨道:“早知如此,我起初便不該讓那些令人煩惱的學者教導你!”
門外的劉慶差點笑出聲來,他用手遮住嘴巴,生怕發出任何聲音。
這位老祖宗總是采取雙重標準;他需要人時,那些人便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是重視知識和書籍的人。然而,一旦他動了怒,這些人便會變為討厭的學者。
“這的確有趣,有趣!”
劉盈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明白他們確實犯有過錯,但錯誤的嚴重性也有所不同,不是嗎?最近,他們前來見我,言辭中流露出對自身錯誤的認知。他們曾是立國元勳,老臣功勳,我以為……”
“立國元勳又如何?”老祖宗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中帶著輕蔑,“我們何嚐欠他們什麽?沒有他們,我們依舊能夠征服這片山河。無論如何,總會有人跟隨我。他們為我們做了什麽足以稱道的事情,即使他們有過成就?我們已經足夠償還他們的恩情了。”
“他們已經獲得了高薪、晉升和封賞,他們的子女也得到了賞識。我們給予他們的還不夠嗎?他們之所以追隨你父親,不過是希望獲得財富和地位!”
“你自己也提到了財富和地位的追求,”劉盈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一些小錯誤應該足以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如果他們真的有罪,我們當然應該嚴懲不貸。我並非反對您懲罰他們,殿下,但我希望您能明辨是非,不要無差別地懲罰每一個人。殿下,楊柳之亂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我們必須堅決杜絕混亂的統治;我們不能無差別地懲罰任何人!”
“不妙!”劉慶聽到這番話,突然意識到老祖宗的怒火即將爆發!
顏柳兩族的審判本就引起了老祖宗的不滿,劉盈此時又直接提起此事,無疑是將老祖宗推向了憤怒的邊緣。
果不其然,大廳中的老祖宗怒火中燒,憤怒得幾乎要向劉盈噴出一臉唾沫。
“你是在指責你的父親嗎?”
“別人或許會批評我們的懲罰過於嚴厲,這我還能接受。但你,難道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我們懲處的是誰?未來的皇位將由誰來繼承?”
“你難道不理解我的苦心嗎?竟然還敢與我爭執這些事情?”
若非他是自己的孫子,老祖宗早就下令將他帶走了。
劉盈意識到自己的失言,急忙解釋:“殿下,您的武藝和治理之才足以載入史冊。但為何您選擇成為一名嚴厲的君主,而不是如聖侯般的明君呢?”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將來的榮光!我之所以現在必須嚴厲,是為了確保你能夠成為聖明的漢天子,這是我作為皇帝的責任和統治之道。如果你想要以聖德和仁慈聞名於世,那等你坐上皇位後再去施展你的仁心吧!”老祖宗憤怒地斥責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不懂什麽是孝順嗎?我真後悔生下你!”
“我養育了你,讓你成為太子,你竟敢詛咒自己的父親是暴君?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這些話也讓劉盈感到憤怒。
他緊握著胡須,語氣堅定地說:“既然殿下您如此認為,那您不妨更換一個兒子!‘每個人都喜歡既悅耳又悅心的話。’這些話語尤其珍貴,尤其是當它們來自於既是堂兄的孫子又是劉慶的堂兄,實際上是劉家一份子的人時。”
“若是外人說出這樣的話,難免會讓人覺得不真誠,甚至帶有些許過於賣力的討好之意。但紀倍恩如此說,卻顯得自然而合理。”
“就在這時,東宮秋的怒吼和宮中老祖宗的咆哮聲突然傳了出來,嚇得外麵的仆人們紛紛退縮,不敢繼續偷聽。”
“緊接著,劉盈的聲音響起,‘殿下,我這個做孫子的,怎敢責怪您?隻是請您不要輕易動怒打人!’”
“劉慶聽到這裏,悄無聲息地走到門口,透過門縫偷偷傾聽。”
劉盈的眼睛因驚恐而瞪得大大的,他不斷後退,試圖逃離攻擊。
突然,“嗖”的一聲,老祖宗像揮動鞭子一般揮出拖鞋,向劉盈打去。
“哎呀!”劉盈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著,他躲到了柱子後麵,活脫脫電影中皇帝繞柱逃避攻擊的戲劇場景。“祖父,我並非有意如此!”
“不是故意?”老祖宗氣得全身顫抖,他指著柱子另一邊的劉盈怒斥道,“你在你父親頭上插刀,還說不是故意!”
他話音未落,老祖宗突然後退,卻發現已經沒有地方可以打劉盈。
他再次嚐試,後退幾步,揮動拖鞋,結果卻打在了桌子上,將桌子打得粉碎。
看到老祖宗失去了攻擊的武器,劉盈穩住腳跟,感到一絲無助。“祖父,我們能否平靜地談談?”
“談什麽?”老祖宗咆哮著,憤怒的情緒依然沒有平息,他脫下鞋子,猛力扔了出去。
“嗖——”,劉盈敏捷地躲過了攻擊。
“啊——”,外麵突然傳來一聲驚叫。
“外麵是誰?”老祖宗咆哮著詢問。
祖孫倆停止了打鬥,一同走出大廳,兩人的臉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
來到外麵,他們都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劉慶躺在地上,四肢朝天,一隻手攤開,周圍散落著幾隻被扔出的拖鞋。紀倍恩也跪在地上,臉色蒼白,身體顫抖不已。
劉慶正專注地聽著,突然間,一隻拖鞋毫無預警地飛來,直接擊中他的額頭。
“你在這裏做什麽?為什麽擋我的路?”劉盈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瘋狂。
老祖宗迅速走到劉慶身邊,將他抱起,關切地問道:“哎呀,我的拖鞋是不是打到你了?打到了哪裏?”
“這裏!”劉慶回答,他的耳朵裏充斥著嗡嗡聲,老祖宗的拖鞋底很硬,打在身上確實很疼。“陛下,您祖父的手臂真的很強壯!”
“打到額頭?這可不得了!”老祖宗立刻感到自己頭上也一陣劇痛,他用手重重地按摩著孫子的額頭,又踢了紀倍恩一腳。“快去叫禦醫,你在愣什麽?”他焦急地說,隨後又感到一陣劇痛,“哦,我的寶貝,我的拖鞋怎麽會打到我們曾孫的額頭?他的頭腦是用來學習和創作的,如果受傷了怎麽辦?我們該如何是好?”
劉盈的臉色變得深綠,內心的憤怒幾乎要噴發出來。
實際上,他對孫子的欺騙並不那麽在乎;真正讓他感到惱火的是,在劉慶麵前被老祖宗追逐和打擊。
這樣的情況,他該如何扞衛自己作為王子的尊嚴?
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尷尬!
在熊熊怒火的驅使下,他緊咬著嘴唇說道:“你竟敢如此放肆,公然違抗王子的命令!”他從屋子裏取出一根斷裂的掃帚,“今天我若不給你一個教訓,你日後定會繼續惹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