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看著簡單,但是不簡陋的簽字儀式
我一個事業編輔導員還不如牛馬 作者:請叫我馬克西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山這兩天為了這個簽字儀式實在是有點焦頭爛額,又要弄得兩邊都合適,還要按照柴明揚說的在兩個學校的交界處,這事兒實在是不好弄。兩個學校實際上是有很多交界的地方,但是吧。這些地方,要不是圍牆,要不是花壇子,實在是不好弄。兩個學校就有兩個門互通。但是這門都是南北向的,實在不好弄相關的場子。
找了半天,季山想了半天。選擇了一個校門,首先這個門不是那麽正南正北。是一個側向的。這樣的話保證照相的時候能順著光走。其次。這個門相對來說大一些,搭一個台子,然後還夠地方讓記者們站下拍拍照片什麽的。兩個學校兩邊也都有足夠的空地去站觀眾。
“老柴,這個地方你看行麽?”
“我覺得還行。你和劉子睿說了麽?”
“我倆一塊看的地方,覺得這裏是不錯的。”
“那就這,趕緊操辦吧。他們那邊協議怎麽樣了?”
“已經審批完了,等著簽字了。”
“行,定時間,發請柬。”
“好的。我知道了。我這就去辦。”
“校長,競聘報告都已經收齊了。”
“這才禮拜四啊。”
“齊了,25個人的。”
“那行,打包,發津海教委,讓他們轉組織部和市委審核,市裏麵審完了報教育部。”
“行,我知道了。我這就去辦。話說您不看看?”
“我不看。最後定誰就是誰,現在看了我看上了,最後來的不是,那不瞎搞麽。一定記住,這個事兒雖然是咱們學校組織,但是最後的決定權一定是在部裏麵的。部裏想讓誰上,其實在這25個人裏麵他們早就選好了。”
“明白您意思了。”
季山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也虧了是劉子睿是對接,所以辦很多事情也都很快速了。很快,簽約儀式的七七八八的東西都搭建好了。還專門弄了個台子,地方不大,用電子屏肯定不夠用的。所以做了一個大型的噴繪布,然後四麵八方固定好了。鋪了一塊紅地毯,上麵擺著桌子什麽的。看著有些簡單。但是還好,不是那麽簡陋。
“老柴,我們邀請了部裏麵的分管副部長,然後津海市的副市長,教委的,咱們全體班子,然後津海大的全體班子。記者的話聯係了華夏教育報的,津海教育報的,津海日報的,電視台的都來了。”
“觀眾呢?”
“嗯,找學院出了一些觀眾,然後現場還會有路過的。”
“場子到時候戒嚴一下,簽約儀式之後就放開。那天天氣怎麽樣?”
“看天氣預報是個不錯的天氣,沒什麽風。陽光也還好。”
“那行。就這樣幹了。”
簽約當天,柴明揚帶著一眾班子到了這個所謂的“南津門”。當天老天確實是給力,春風和煦,陽光正好。柴明揚和班子成員走過來,大家臉上都說說笑笑的,正好南津的攝影師就抓住了這個場景。然後還錄個小視頻,轉手就發在了南津的短視頻平台上。
相比之下,津海大那邊就比較嚴肅了。兩邊的人到了門口,互相握了握手。然後等著教育部和津海市的來人。過了一會,津海市的副市長先到了,相比之下,他是地方官員,教育部的副部長是京官,兩個人雖然級別一樣,但是京官嘛,還是要稍微有點排麵的了。
到了9點半,一輛紅旗緩緩開過來。教育部的副部長從車上下來。大家在主席台上坐好,今天的主持人是兩個人,一男一女,津海和南津一邊出一個。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歡迎大家出席南津大學、津海大學深度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今天到場的嘉賓有……”
接下來就是各種講話。其實這個環節都是各方互相妥協的結果。你看後麵的展板印刷的是津海大學、南津大學。雖然是並排印的,但是津海大學在上麵。但是在口播介紹的時候,南津大學就在前麵。一會講話的話。柴明揚和雲校長兩個人同時上台,一左一右,柴明揚先講話,然後雲校長在講話。
反正就是這些東西,季山和劉子睿兩個人悶頭弄了好幾天,才算是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該發言的都發言了,然後就是簽字的環節了。柴明揚和雲校長從兩邊走上台,各自坐定之後,兩本協議拿上來,兩個人各自簽上名字,然後互相交換一下,在簽完字,這個事兒就算完了。津海市不讓放炮。所以弄的是那種彩煙,嘭的一聲衝上天空。這個儀式就算結束了。
“明揚,老雲,你們這個是開拓性的一步啊,後麵準備怎麽辦?”
“部長,後麵的話我們準備從幾個方麵開展合作的。這個柴校長也提到了。”
“是的部長,後麵我們下麵的很多部門、學院都會和津海大學進行更多的交流,在大框架協議上開展深層合作。”
“非常好啊。我們現在創建國際一流高校,對於你們來說,雖然是綜合大學,但是多少都有一些瘸腿。你們要互相扶持,早日丟掉這個瘸腿,哪怕拄著拐杖走,都比瘸著好嘛。”
“謝謝部長指點,我們一定認真學習。”
“好好做哈。你們這個有沒有成立專班啊?”
“啊校長,我們成立了一個與津海大學合作工作小組,這是我們組長,季山。您認識。”
“小季啊。”
“部長。”
“老雲,你們呢?”
“啊,這是我們工作協調組組長,劉子睿。”
“領導。”
“你們兩個人要在部裏麵的大精神之下,結合你們校長簽的這個合作協議,充分合作啊。”
“是,您放心,我們一定精誠合作。早日把兩校建立成真正的國際一流大學!”
“嗯,很好,很有精神!那就這樣,我先回了。下午部裏還有個會。”
“辛苦部長了。”
“哎,不礙的。哎,我是從南津進來的,這出去,我就從津海出去吧。你們這一邊一半,我誰也別虧了啊。哈哈哈。”
找了半天,季山想了半天。選擇了一個校門,首先這個門不是那麽正南正北。是一個側向的。這樣的話保證照相的時候能順著光走。其次。這個門相對來說大一些,搭一個台子,然後還夠地方讓記者們站下拍拍照片什麽的。兩個學校兩邊也都有足夠的空地去站觀眾。
“老柴,這個地方你看行麽?”
“我覺得還行。你和劉子睿說了麽?”
“我倆一塊看的地方,覺得這裏是不錯的。”
“那就這,趕緊操辦吧。他們那邊協議怎麽樣了?”
“已經審批完了,等著簽字了。”
“行,定時間,發請柬。”
“好的。我知道了。我這就去辦。”
“校長,競聘報告都已經收齊了。”
“這才禮拜四啊。”
“齊了,25個人的。”
“那行,打包,發津海教委,讓他們轉組織部和市委審核,市裏麵審完了報教育部。”
“行,我知道了。我這就去辦。話說您不看看?”
“我不看。最後定誰就是誰,現在看了我看上了,最後來的不是,那不瞎搞麽。一定記住,這個事兒雖然是咱們學校組織,但是最後的決定權一定是在部裏麵的。部裏想讓誰上,其實在這25個人裏麵他們早就選好了。”
“明白您意思了。”
季山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也虧了是劉子睿是對接,所以辦很多事情也都很快速了。很快,簽約儀式的七七八八的東西都搭建好了。還專門弄了個台子,地方不大,用電子屏肯定不夠用的。所以做了一個大型的噴繪布,然後四麵八方固定好了。鋪了一塊紅地毯,上麵擺著桌子什麽的。看著有些簡單。但是還好,不是那麽簡陋。
“老柴,我們邀請了部裏麵的分管副部長,然後津海市的副市長,教委的,咱們全體班子,然後津海大的全體班子。記者的話聯係了華夏教育報的,津海教育報的,津海日報的,電視台的都來了。”
“觀眾呢?”
“嗯,找學院出了一些觀眾,然後現場還會有路過的。”
“場子到時候戒嚴一下,簽約儀式之後就放開。那天天氣怎麽樣?”
“看天氣預報是個不錯的天氣,沒什麽風。陽光也還好。”
“那行。就這樣幹了。”
簽約當天,柴明揚帶著一眾班子到了這個所謂的“南津門”。當天老天確實是給力,春風和煦,陽光正好。柴明揚和班子成員走過來,大家臉上都說說笑笑的,正好南津的攝影師就抓住了這個場景。然後還錄個小視頻,轉手就發在了南津的短視頻平台上。
相比之下,津海大那邊就比較嚴肅了。兩邊的人到了門口,互相握了握手。然後等著教育部和津海市的來人。過了一會,津海市的副市長先到了,相比之下,他是地方官員,教育部的副部長是京官,兩個人雖然級別一樣,但是京官嘛,還是要稍微有點排麵的了。
到了9點半,一輛紅旗緩緩開過來。教育部的副部長從車上下來。大家在主席台上坐好,今天的主持人是兩個人,一男一女,津海和南津一邊出一個。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歡迎大家出席南津大學、津海大學深度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今天到場的嘉賓有……”
接下來就是各種講話。其實這個環節都是各方互相妥協的結果。你看後麵的展板印刷的是津海大學、南津大學。雖然是並排印的,但是津海大學在上麵。但是在口播介紹的時候,南津大學就在前麵。一會講話的話。柴明揚和雲校長兩個人同時上台,一左一右,柴明揚先講話,然後雲校長在講話。
反正就是這些東西,季山和劉子睿兩個人悶頭弄了好幾天,才算是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該發言的都發言了,然後就是簽字的環節了。柴明揚和雲校長從兩邊走上台,各自坐定之後,兩本協議拿上來,兩個人各自簽上名字,然後互相交換一下,在簽完字,這個事兒就算完了。津海市不讓放炮。所以弄的是那種彩煙,嘭的一聲衝上天空。這個儀式就算結束了。
“明揚,老雲,你們這個是開拓性的一步啊,後麵準備怎麽辦?”
“部長,後麵的話我們準備從幾個方麵開展合作的。這個柴校長也提到了。”
“是的部長,後麵我們下麵的很多部門、學院都會和津海大學進行更多的交流,在大框架協議上開展深層合作。”
“非常好啊。我們現在創建國際一流高校,對於你們來說,雖然是綜合大學,但是多少都有一些瘸腿。你們要互相扶持,早日丟掉這個瘸腿,哪怕拄著拐杖走,都比瘸著好嘛。”
“謝謝部長指點,我們一定認真學習。”
“好好做哈。你們這個有沒有成立專班啊?”
“啊校長,我們成立了一個與津海大學合作工作小組,這是我們組長,季山。您認識。”
“小季啊。”
“部長。”
“老雲,你們呢?”
“啊,這是我們工作協調組組長,劉子睿。”
“領導。”
“你們兩個人要在部裏麵的大精神之下,結合你們校長簽的這個合作協議,充分合作啊。”
“是,您放心,我們一定精誠合作。早日把兩校建立成真正的國際一流大學!”
“嗯,很好,很有精神!那就這樣,我先回了。下午部裏還有個會。”
“辛苦部長了。”
“哎,不礙的。哎,我是從南津進來的,這出去,我就從津海出去吧。你們這一邊一半,我誰也別虧了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