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詞跟孫院士聊完這件事後,也不知道孫老師跟領導們談了什麽。


    反正第二天下午實驗基地就開了大會,要求所有的研究小組匯報總合當前進度。


    徐意州吃午飯後看到秦詞開開心心拎著電腦去開會,心裏還感歎,年輕就是好啊,連開會都是充滿活力的。


    她哪裏知道秦詞等這個機會好幾天了,好不容易在她的監督下提前了小半個月完成了天舟計劃,結果人都在這裏被耽誤了四五天。


    開會的時候,秦詞跟著孫院士坐在了他身旁,孫院士旁邊就是之前領隊的高院士。


    她坐下來的時候就聽到了那邊高院士不鹹不淡地和孫院士打招呼,然後說,“老孫啊,你們天舟計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啊,難怪上麵讓你來指導我工作呢。”


    秦詞:哦莫!來者不善!


    孫院士也聽出來了這位高院士的陰陽怪氣,也不氣惱,很讚同的點了點頭,“我們天舟計劃是取得了不少突破,希望能給長征五號帶來一點新的思考。”


    秦詞可惜,他們不能帶手機進來開會,電腦都是研究所專配的,不然她絕對要在孫氏門下的群裏跟幾個師兄姐們聊八卦。


    高院士一拳打在棉花上,嗬嗬笑了一下也沒再說話,他倒是想看看這個老孫到底帶著什麽目的來組織了這個會議,未免手伸得太長。


    人到齊後,孫院士也沒有多囉嗦,直接就開始每個小組的進度匯報。


    秦詞也撫平了自己吃瓜的心思,打開電腦開始寫記錄,能不能發現“長征五號”問題出在哪就看今天下午這一哆嗦了!


    這次發射任務的總命名叫做“長征五號遙二”發射任務。


    “長征五號遙二”中的“遙二”表示這是長征五號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任務。


    通常,“遙x”中的“x”與火箭的發射次數是一致的。


    “長征五號遙一”的發射任務完成的非常完美。


    也就是秦詞為何猜測主領導團隊為什麽會過於自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秦詞看著各個小組的一線研究員一個個上台,一邊仔細聽著,一邊手中打字不停。


    把每一個她還沒有排查過的原因一一記錄下來,試圖從大家的描述和研究數據裏發現錯誤內容。


    第一個上來的是結構設計方麵的研究員。


    “遙二火箭起飛重量約870噸,其自身的結構重量卻隻占約10%,火箭外殼的厚度甚至隻有幾毫米。”


    “5米直徑大型箭體結構,這是咱們國家運載火箭首次采用,為火箭實現運載能力重大跨越的基礎,設計、製造、試驗難度大。”


    “數據無誤,模擬成功,排除。”


    秦詞仔細查看了人家分發下來的研究數據和模擬實驗內容,把這個部分給排除掉,沒有問題沒出差錯。


    孫院士就坐在她旁邊,本來以為小徒弟是在做會議記錄然後帶回去好自己學習學習,結果瞟了一眼發現她在給人家排錯。


    “你還學了設計方麵的內容?”孫老師等第二位研究員還在發資料的空檔,低聲詢問秦詞。


    “老師,大噸位偏心對接我都設計出來了,你問我學沒學設計!”秦詞被孫老師這個問題給打敗了,詫異極了,你可是看著我設計出來的!


    “哦哦,差點忘記了你還是個設計小能手。”孫院士不再看她,心虛地喝了口水,他這個小徒弟有一些太過於全能了。


    第二個上來的是材料科學的研究員,還在第一排放了這次研究出來的新材料。


    秦詞看著是新材料,格外關注這個研究內容。


    “有效載荷支架為截錐形殼體,采用蜂窩夾層結構,由內、外碳纖維麵板,鋁蜂窩夾芯,前、後端框和分離彈簧支座等組成。”


    “上端麵是火箭與有效載荷的分離麵,包帶鎖緊裝置將有效載荷牢固地連接在此麵上……沒問題,排除。”


    新研究也沒問題呀,“長征五號”到底掛在哪個部分啦!!


    孫院士在旁邊看著她研究人家材料學的事情,回去得問問秦詞都看哪些書了,讓她出個書單推薦給其他師兄姐們。


    也不要求其他人跟秦詞一樣學透了,但是至少別開個會在那聽不出來人家的科研重點在哪。


    看了眼後麵還在說悄悄話的洪靖宇和譚久臨,瞪了兩人一眼。


    洪靖宇、譚久臨:啊?


    秦詞一開始認認真真寫著記錄,聽到倒數幾組後,擺爛了,都不願意詳細寫內容了,沒問題的就直接寫了個排除。


    有點小問題的都直接圈出人家材料裏的問題,然後遞給孫院士,讓他去跟人家說。


    這種小問題根本不影響發射,最多就是多耗費點材料或者其他的資源,影響不大,不修改都行,單純是因為秦詞一直在雞蛋裏挑骨頭。


    不會吧,她也看不出來問題??


    這到底還能在哪出錯啊!!


    下麵就是核心發動機的部分了,這一趴要是出錯不至於上輩子這麽多人都看不出來啊。


    發動機這部分可是最最重要的工作了。


    孫院士這個會議開下來就感覺兩個字,輕鬆。


    秦詞真的是個得力的助手,都不用他提示什麽,所有發現的問題都給他準備好了,隻需要說兩句話就行。


    半程會議開下來,被指出問題的小組都在修改自己的內容。


    高院士臉色不太好,雖然發現的都是一些小問題,但是這不就是在打他的臉嗎?


    距離發射也不過幾天,他們主創早就開了會說這次發射的問題不大,結果陸陸續續全是小問題。


    發動機小組帶著資料上台了。


    秦詞歎了口氣,從孫院士手裏接過人家給的材料。


    孫老師已經開始把工作都交給她了,非常自然的就把資料遞過來了。


    台上的研究人員已經非常自信開講了,發動機這部分作為重中之重,他們也是很有優越感的。


    “長征五號采用5米直徑火箭芯級模塊,使用液氫和液氧作為推進劑。”


    “芯一級采用5米直徑火箭模塊,使用液氫和液氧作為推進劑,采用yf-77作為主動力……”研究員基本上就是照著自己的ppt念的,他們對於自己的研究內容很自信。


    秦詞翻看著人家的研究資料,一邊側耳聽著匯報,聽到人家這一段最後一句話的時候,耳鳴,心跳加速,整個人都沸騰了。


    孫院士被旁邊秦詞翻找資料的聲音打擾了,回頭過去看自己小徒弟在幹什麽,就看見秦詞翻著人家給的一遝厚厚的資料在找什麽東西。


    “需要什麽資料?”孫院士問了一句。


    “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秦詞找到資料後,拿著桌上的筆,一行一行的檢查起來。


    秦詞看到yf-77的時候,重重的在上麵圈了幾個圈,把手裏的資料遞給孫遠鬆,喉嚨有些緊繃,“這個發動機的渦輪排氣裝置,在複雜力熱環境下,局部結構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發生異常……”


    孫院士聽著她說的“有很大可能性發生異常”,這種話在一個研究員嘴裏,那基本上就等於,一定會發生異常。


    接過秦詞手裏的資料,仔細查閱著yf-77的研究內容。


    “渦輪排氣裝置在複雜力熱環境下局部結構發生異常,導致發動機推力瞬時大幅下降,最終會導致發射任務失利…”秦詞低聲跟孫老師說著自己的想法。


    然後把電腦轉過去對著孫院士,指著自己一開始做的那幾個匯報記錄分析。


    孫遠鬆看完後,臉一下子就沉下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x想吃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x想吃飯了並收藏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