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院士根本來不及等台上的人把那點研究內容說完,直接把手裏的資料猛地拍在了桌上。


    他想不通,發動機這麽重要的東西,居然在臨近發射的前幾天,被查出問題了!


    這麽多天了,這些人都是廢物嗎?一個個心思都不在這個研究上,一天天就想著搶功勞評職稱,結果捅出一個這麽大的簍子!


    高院士就坐在他旁邊,孫院士一拍桌子第一個嚇到的就是他,然後全場安靜下來,台上的研究員一臉懵逼不知道怎麽了。


    “老孫啊,這是怎麽了,開會還是要注意一點紀律的,”高院士被嚇到了不太開心,陰陽怪氣之後指著台上的研究員,“你繼續……”


    “還繼續!繼續下去火箭都要發射失敗了!”孫院士被氣到了,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出現問題他都不會這麽生氣,這可是最核心部分的發動機啊!怎麽敢出這麽大的問題的啊!


    國家給的經費不是這樣用來浪費的,這麽多人的心血和努力不是這樣用來辜負的!


    會場一片嘩然,大家聽著孫院士這句從話筒裏傳出來的清清楚楚的話,紛紛討論著原因。


    “老孫,話可不能這麽說,你把大家的心血都當什麽了。”高院士絕對是第一個反對這句話的,這句話要是真的,第一個就是在打他的臉啊!


    “你不要在這裏跟我扯東扯西,這件事你脫不了幹係!”孫院士早就看不慣他這種官僚主義了,直接掛了臉,然後示意秦詞跟他走上台。


    高院士聽了他的話,一下子就站起來,指著孫院士想罵點什麽,但是又卡住了,一時半會氣得脖子都粗了。


    秦詞瞬間懂了孫老師要幹啥,把人家研究員的電腦插件拔掉,迅速的把重點內容截出來做了個簡單的ppt,然後把自己電腦連上大屏幕,示意孫老師可以開始了。


    孫院士氣得說不出話,看著旁邊還呆愣杵在原地的研究員,從來沒這麽冒火過,指著大屏幕看著他說,“來!你自己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了!”


    研究員還沒從震驚裏緩過來,聽到指令就回頭過去看大屏幕,但是根本看不進去,他就是上來幫他們小組做個匯報啊。。他都不算一線研究人員。。


    看著人家半晌沒回應,孫院士揮了揮手讓他下去,然後看著秦詞說,“你來。”


    他實在是氣得不想跟這些人講話,又為了給秦詞撐腰,站在上麵沒下去,還把結構設計和材料學的兩個小組喊上來了。


    一下子又得到新工作的秦詞,走過去拍了拍自己老師生氣的後背,然後拿起話筒開始給大家解釋原因。


    “渦輪泵是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它通過高速轉動給來自貯箱的液氫和液氧增壓,繼而供應到推力室,使之混合燃燒,產生巨大推力托起火箭飛行。”秦詞先從發動機的原理開始講起。


    “渦輪泵在極端的工作條件下,即在最高900開爾文溫度(約626.85攝氏度)的熱環境和極其複雜的力學環境下,以每分鍾近2萬轉(約每秒333轉)的速度轉動,這樣的工作環境對材料和設計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又講到了yf-77的極限條件。


    其實講到這的時候,部分內行人已經結合ppt明白了為什麽孫院士會發這麽大的火。


    高院士雖然官僚,但是也不是飯桶,聽到這已經明白了自己是真的管理失誤了,工作出現了重大失誤,垂頭喪氣的。


    秦詞放在ppt上的她之前對於結構設計和材料學的兩個匯報總結內容。


    第一部分的結構設計指出來了這次“長征五號”的外殼設計其實主打一個“薄”。


    第二部分的材料學報告指出這次的火箭材料有效載荷中間是存在蜂窩空擋的。


    也就是說,yf-77發動機一旦開始運作,內部就會產生高溫,原本的蜂窩空檔一是為了節約材料,而是為了構成有效載荷分離麵,結果這一下子就給了高溫提供了很好的燃燒環境。


    (就相當於,蜂窩煤下麵有一個燃燒點)


    這第一個影響的就是有效載荷支架,它的作用是將有效載荷固定在火箭上,並在火箭發射和飛行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撐和保護。


    有效載荷支架的設計和功能非常關鍵,因為它直接關係到有效載荷能否安全、準確地被送入預定軌道。


    在某些情況下,有效載荷支架還可能需要提供熱控製功能,以保持有效載荷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


    在火箭穿越大氣層時,有效載荷支架還可能需要為有效載荷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以抵禦高速飛行時產生的熱和壓力。


    人家本來的作用是為了保護火箭,抵禦高溫環境的,結果你一開始就從內部把人家燒掉了。


    火箭還怎麽抵禦高速飛行產生的熱和壓力?


    這還不失敗,那隻能說“長征五號遙二”運氣好。


    但是火箭發射不是靠運氣能成功的。


    台上的兩個小組對秦詞的解釋表示肯定,作為先手研究小組,他們的實驗報告和數據是早在發動機研究前就已經送到人家小組手裏了。


    這時候發動機出現問題,那隻能表明人家小組內部根本就沒有去認真對待他們的研究成果,所以才會出現這樣致命的錯誤。


    一時半會台上兩個小組的研究人員臉色也不好看起來了,任誰都沒有辦法平常心去對待一個,無視自己研究成果和心血的研究小組。


    台下的發動機研究小組和高院士領導團隊都嚇懵了,一個研究出現重大失誤,如果不是發現得早,絕對會導致這次發射任務失敗,一個領導失利,這麽重要一個項目居然存在這麽致命的失誤,這是不可饒恕的。


    孫院士站在台上看著台下的人神情莫測,緩下來怒火後,冷聲開口,“按照我們的研究時間線,明天火箭就要開始最後的組裝和檢查了,如果不是今天開會發現了問題,我想請問誰能出來承擔這個失敗的後果!”


    不是不接受失敗,隻是因為某些團隊的不認真導致的失敗,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看著大部分人都在反思,孫院士低聲問已經回來收電腦的秦詞,“小詞啊,有什麽解決辦法嗎?”


    秦詞怪異地看了眼她老師,不是,這不應該是她問他嗎!


    看到秦詞的眼神,孫遠鬆摸了摸後腦勺,他總覺得小徒弟第一個發現這個問題,而且在此之前就有感覺到問題出現的時候,肯定心裏也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對局部薄弱環節進行改進,提高結構的動強度裕度。”秦詞還是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了,她是真的知道時間緊迫性,拖不得一點了,發動機還得重新測試。


    (動強度裕度是指結構在動態載荷作用下,其實際承受的最大應力與材料在動態條件下的極限應力之間的差距。它反映了結構在動態載荷作用下的安全程度,是結構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參數。動強度裕度越大,結構在動態載荷下的安全性越高。)


    “從結構、材料和工藝等方麵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提高對飛行環境的適應性,包括對渦輪泵的局部結構進行修改長排、整流罩設計改進,來提高其在高溫高轉速下的穩定性。”秦詞頭腦風暴,飛快轉動著,把能想到的都說給孫老師聽。


    “渦輪排氣裝置的設計可以增添5個導流葉片,零件材料要從不鏽鋼改為鎳基高溫合金。”


    解決問題其實不難,難就難在發現問題。


    問題發現後,就算秦詞沒提這些點,人家研究團隊也知道從高溫這一方麵下手就夠了,隻是時間長短問題。


    “最後就是,他們現在的數據裏麵顯示有異常震動頻率,可以從這一部分切入。”秦詞說完鬆了口氣,她知道孫老師接下來絕對不會放任不管,隻要改進後多加測試,那這次發射絕對沒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ix想吃飯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ix想吃飯了並收藏跟著係統學,樣樣都精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