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當時貪戀神兵,卻是最終晚到幾日,在他之前不知是何人扮其模樣,去了府邸收徒不成又殺人嫁禍。
鬼王路過時正巧趕上那人帶著一個十來歲的丫頭,定睛一看竟是自己的模樣立時上前,幾句不和兩人大打出手,誰知那人動轉神通始終是鬼道之能,卻不曾漏過本門絕學。
鬼王知他有意在隱藏身份,當下以本命神兵招魂幡布下鬼陣,欲要以幽冥之法逼他現出一身修為,豈知那人一見神兵,直接撇下那半大丫頭抽身遁走。
鬼王想要去追,卻見那丫頭當時昏迷,又隱隱透著一絲鎖魂咒種下的綠光,不禁好奇她哪派的弟子被人擄了出來,可一陣探查竟是毫無修為,且救醒後再一盤問,那丫頭隻是個官宦人家的小姐,父母剛剛被假扮的自己雙雙殺害,緣由竟然是親弟弟招來禍端。
鬼王更加好奇,什麽樣的體質竟會惹來這樣的高手,連自己全力出手都不能將人留下,甚至連本門的絕學都不曾暴露,當即帶著那丫頭回返家中。
不過鬼王當時多個小心,以防被人拽入局中,也就並未現身,而是將那丫頭一身禁錮,自己隱去身形悄悄的來到他弟弟身邊,以手段令其昏迷,之後上下左右裏裏外外一陣探查。
可奇怪的是,鬼王並未查出有何不同,那丫頭的弟弟最多隻是一個識海充盈的凡人罷了,否則以鬼王的心思,當時若是得知她弟弟天賦異稟,說什麽也會把他帶來寒門,至於那三盞爐,一個神兵而已,總有機會再去嚐試。
就這樣,鬼王反過來再探那丫頭,她倒是比她弟弟強上不少,而且更為驚奇,識海中除了一個本相靈魂,竟還有一具尚不成形的人形靈體,雖有些模糊,也沒有絲毫生機,可它確確實實就是靈體,那懵懂中一絲淡淡的靈性絕對做不得假。
鬼王心中大喜,這丫頭如此情況若能馴服,必將是他鬼道之後衣缽的傳人,想起這些鬼王定下一計,先將有人假扮他行凶一事暫時隱瞞,也好跟那丫頭威脅一番,以他弟弟的性命作為籌碼,逼著她同自己一道前去路上蒙騙那三盞爐,如此,正道中九耀仙門之一的淩煙閣倘若記仇,便可令她自絕於正道之外,這樣再施些手段,攻心之下,一個十來歲的丫頭自然會心甘情願的拜在門下。
到時天長日久,師徒二人感情深厚,再傾囊相授又有寒門作盾,查一個當年的冤案,以及幫助她報仇雪恨,豈不輕而易舉,退一萬步,縱使她仇人玄門絕頂,她報不得仇也怪不得別人,說不定還能激發鬥誌,修煉一途前後無人。
這樣的話,自己不僅身後有人,一身絕學不斷,寒門往後更能因此而多一位絕頂的高手,正道也會多一位強勁的阻力,甚至是索命的強敵,如此,不論從哪方麵都是一個不錯的機緣。
鬼王打定主意,便以她弟弟的性命做要挾,逼迫她隨行演了場戲,本來一切順利,三盞爐已然到手,連淩軒兒、淩纖兒兩姐妹一體雙魂也都擄走,可那丫頭卻因離得太遠,又有淩煙閣高手以命相博,不得以,鬼王當時隻好暫避。
回到寒門後,鬼王得訊說那丫頭已經被帶回了淩煙閣,便做了些安排,想著後續再去圖謀,卻不想那淩煙閣竟把那海外昆侖祝春華請來了大雪山,並在當天就趕到寒門。
仙魔島上一切事宜,獄中人親自決斷,鬼王雖有不甘,可門主發話他言聽計從,直接還回神兵再又放人,至於那丫頭之事,鬼王明白以祝春華的本事,一眼就能瞧出她不凡之處,想來也是不用惦記,索性直接不提。
之後的事宜,祝春華收徒回山,鬼王也就不用多說,至於淩煙閣惹出大禍等後續之事,莫問劍身在門中也聽說一二,自然不用鬼王再敘。
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莫問劍最為關心之事,當初是誰假扮了鬼王殺害他父母,這點鬼王不知,自然說不出究竟是誰,不過鬼王當初畢竟跟他交手過招,多少也能提供些線索,便告訴莫問劍那人有意隱瞞身份,多半就是正道之人,否則他身在邪道又有如此修為,說不定隻需跟鬼王提及,他二人就能將姐弟倆分個明白。
之所以這樣推斷,其原因有二,其一,倘若他身為邪道又修鬼道,大可以放肆修行,何必要掩藏本門修為,偏偏以不甚高強的鬼道之法動手過招,再者他以鬼道見長,為何又不顧他姐姐海內雙魂,非要去搶奪莫問劍逼迫拜師,這點理說不同。
這是其一,其二,正邪之法雖有印證,可無機緣或是無有對應,那兩道法訣必然是有所衝突,那天鬼王與人交手,那假扮者幽冥鬼道總有滯礙,似乎他本門的功法與鬼道相克,或者其中有什麽原因,使其不得不分出大半的修為暗中壓製,這也是他不甚高強的原因之一,按說以那人的修為,能在鬼王手中從容離去還不露本門修為,其實力之高絕非鬼王能敵,這樣的人,莫說邪道,就是正道中或是方外高手,數得上名的就那麽些人,這些人要麽不屑,要麽不能,要麽沒有理由假扮鬼王去哄騙一個俗世之家。
故想來想去,多半此人乃是正道,因為莫問劍天生帶著一絲人間之力,如要修行,須得以人間疾苦煆灼,使其死而複生,好叫人間之力從周身而起融進他先天之炁,繼而分化靈源二炁之後,他紫玄二炁各有人間之力助其修行,方能不違功法反噬,又可使其事半功倍。
因為人間之力本屬凡塵,乃是人族的氣運凝結,而玄門修行則是逆天,雖有天道眷顧可也同時排擠,這點從人皇之尊就可看出,其人皇者萬法不侵諸般不擋,縱有玄門之高,不到一定的程度,或無相應的克解,也無法傷其分毫,更不能擋其威勢,故玄門中修行者高玄無數,卻隻有寥寥數人不懼人皇,這也是人皇能統禦天下的根本所在,亦是人間之力可問天高的根本所在。
如莫問劍,他當時修行不過百餘年,前五十年還是凡塵之身,後邊直接一飛衝天,儼然已蓋過玄門中超過九成的修行之人,這樣的速度以及這樣的成就,除了他確實有些天資,其根本原因便是人間之力,這也是薄涼子帝尊之高,能自食其不再收徒的言論,親自收為關門弟子的關鍵所在。
而說到薄涼子,鬼王當時猜測那假扮之人,就薄涼子嫌疑最大,這點也最好理解,因為不管那假扮之人有何算計,他種種安排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莫問劍,這點毋庸置疑。
另外,倘若拋開薄涼子暫且不提,貫穿莫問劍家仇血恨,以及他姐姐海外拜師等等這一切事宜,其中受益最大的隻有兩人,一個是薄涼子暫且不提,另一個當屬那海外昆侖祝春華,祝春華身通鬼道,其修為也高絕異常,這兩點都跟鬼王的推測相互吻合,其嫌疑也應該最高。
可鬼王卻偏偏覺得此事並非是祝春華所為,也並非是他與薄涼子相互串通,因為祝春華早年跟薄涼子生死大仇,他二人往事過節乃是殺兄滅子之仇,祝春華兄長被殺,薄涼子獨苗被害,此仇絕對是無法化解,故他二人不能串通。
既不能通,祝春華本身又最是自傲,他說收徒就是收徒,你若不從他轉身就走,根本不屑去假扮鬼王做下此事,故這般想來,他的嫌疑反倒最小,而且祝春華收他姐姐,完全是看中她海內多出殘魂,這點跟他修行的功法息息相關。
祝春華一生自傲,早年也曾拜過一個師門,不過卻是個不入流的小宗門,門叫正心門,門主是個道家的弟子,道號全心子,原本是青離宮金鼎門的一個打雜弟子,學了些道家的皮毛,後來粗心辦錯了事,被金鼎門逐出門牆,照理他被逐出門,不可以青離宮弟子自居,偏偏他又向往道法,又偏偏向往玄門道家,便四處找尋,以圖拜入旁的宗派,隻要是道家便可。
隻是青離宮何等之高,莫說一個打雜弟子,就是沾些關係被青離宮掃地出門,玄門正道中又有哪個宗派敢於接收,無奈,小的宗派不敢收她,大的宗派又不肯收他,他又不願投身邪道,隻好在凡塵中自立門戶,找了個小山頭以道家自居。
開始他不過想自己修行,因為道法有雲天地之高有心為道,隻要他一心向道,未必不能窺些天機,何況他還有些青離宮的修行曆練,也算有些基礎。
就這樣,他日複一日倒也有了些心得,修為上也算踏入了玄階之列,這個修為在玄門中雖說隻能算真正的入門,可好歹也是踏進門來,如此,他信心更巨,卯足了勁頭想要一窺高玄,可修行乃是登天,可不是一味苦心就能得償。
玄階後他再無寸進,修為卡在了道玄境不窺天通,三十年後他幡然醒悟,明白一味的苦修已是不行,想到山下的百姓多災多難,不如下山曆練興許還能得個機緣。
如此他幾番出山,正心門有了威望,雖然在玄門中九牛一毛,可在方圓之間,數百裏也算有了香火,繼而拜師的人也就陸續找來,全心子心在道家,收徒之事也是全憑緣法,有緣者大開方便,無緣之人萬金不來,哪怕你是資質再高或是多少錢財,沒有那個機緣,說什麽也是搖頭,正心門由此而開,門徒不多也算不少,百十來人的道觀多了些生機,也多了些熱鬧。
這天,全心子閉關打坐,忽覺一陣心煩意亂,明白這是有事發生,便放下悟道,出關等著事宜,可直到黃昏,道觀中亦如往常,除了一些來往的香客,根本沒有一絲異樣。
天掛黑幕,又到了半夜子時,全心子以為今日如此,或許是他修行不夠,這才導致無法入定,眼下平靜了一天,心境也跟著靜了下來,便要再次閉關參悟他之前留下的困惑。
便在此時,天中一陣悶雷炸響,嘩嘩的暴雨跟著下起,滿山的水汽蒸騰不止,全心子眉頭一皺,他來此已有七十餘年,明白這大雨山灌凡家,雖然它今夜來的異常,之前毫無征兆,可此時已下,恐怕山下的百姓多半遭殃,當即命人下山救護,盡量趕在山洪前多多撤離。
眾弟子領命下山救護,全心子也就無心閉關,望著天上的黑雲滾滾中越發濃厚,他明白這大雨恐怕沒有十餘日不會停歇,真要如此,眼下春耕之節,山下的百姓今年恐怕難有收成。
全心子有些不忍,雖然他一身所修乃是道法自然,可此時不管,山洪化作災年,叫百姓的日子如何去過,想起這些他抽身搭劍一躍飛上神兵,以禦劍之行來到雲層,俯身四外一瞧,僅僅半個時辰山下已是水流交匯,再要不管,不出三刻便會有淺洪摧下。
全心子一劍橫掃,以道家神通攪亂雲層,之後又將神兵放出,穿插縱橫間那滾滾的烏雲開始渙散,罡風吹拂著水汽,被他以靈識引向四周,盡量把雨水擴向外延。
忙活了半夜,全心子方圓擺動七百餘裏,暴雨洪流被他攪亂成春雨如油,山下的百姓免了災禍,回到觀中,正心門弟子也多半撤回,隻有十多人尚在山下為半夜撤走的百姓搬家忙碌。
雨過天晴,道觀中迎來了一縷清爽的朝陽,全心子不禁轉頭去看,淡淡的雲朵掛在一輪七彩的虹橋之下,那朝陽遠眺著虹橋,身邊的雲朵也藏著金邊,這樣的意境,全心子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忽有些感悟,大日之高如水流之善,善者道家有雲,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或許這就是道,哪來的閉關,哪來的感悟,所謂道法自然,無拘、無束、無為、無求、無有一切緣法,道就是道,沒有旁的什麽。
鬼王路過時正巧趕上那人帶著一個十來歲的丫頭,定睛一看竟是自己的模樣立時上前,幾句不和兩人大打出手,誰知那人動轉神通始終是鬼道之能,卻不曾漏過本門絕學。
鬼王知他有意在隱藏身份,當下以本命神兵招魂幡布下鬼陣,欲要以幽冥之法逼他現出一身修為,豈知那人一見神兵,直接撇下那半大丫頭抽身遁走。
鬼王想要去追,卻見那丫頭當時昏迷,又隱隱透著一絲鎖魂咒種下的綠光,不禁好奇她哪派的弟子被人擄了出來,可一陣探查竟是毫無修為,且救醒後再一盤問,那丫頭隻是個官宦人家的小姐,父母剛剛被假扮的自己雙雙殺害,緣由竟然是親弟弟招來禍端。
鬼王更加好奇,什麽樣的體質竟會惹來這樣的高手,連自己全力出手都不能將人留下,甚至連本門的絕學都不曾暴露,當即帶著那丫頭回返家中。
不過鬼王當時多個小心,以防被人拽入局中,也就並未現身,而是將那丫頭一身禁錮,自己隱去身形悄悄的來到他弟弟身邊,以手段令其昏迷,之後上下左右裏裏外外一陣探查。
可奇怪的是,鬼王並未查出有何不同,那丫頭的弟弟最多隻是一個識海充盈的凡人罷了,否則以鬼王的心思,當時若是得知她弟弟天賦異稟,說什麽也會把他帶來寒門,至於那三盞爐,一個神兵而已,總有機會再去嚐試。
就這樣,鬼王反過來再探那丫頭,她倒是比她弟弟強上不少,而且更為驚奇,識海中除了一個本相靈魂,竟還有一具尚不成形的人形靈體,雖有些模糊,也沒有絲毫生機,可它確確實實就是靈體,那懵懂中一絲淡淡的靈性絕對做不得假。
鬼王心中大喜,這丫頭如此情況若能馴服,必將是他鬼道之後衣缽的傳人,想起這些鬼王定下一計,先將有人假扮他行凶一事暫時隱瞞,也好跟那丫頭威脅一番,以他弟弟的性命作為籌碼,逼著她同自己一道前去路上蒙騙那三盞爐,如此,正道中九耀仙門之一的淩煙閣倘若記仇,便可令她自絕於正道之外,這樣再施些手段,攻心之下,一個十來歲的丫頭自然會心甘情願的拜在門下。
到時天長日久,師徒二人感情深厚,再傾囊相授又有寒門作盾,查一個當年的冤案,以及幫助她報仇雪恨,豈不輕而易舉,退一萬步,縱使她仇人玄門絕頂,她報不得仇也怪不得別人,說不定還能激發鬥誌,修煉一途前後無人。
這樣的話,自己不僅身後有人,一身絕學不斷,寒門往後更能因此而多一位絕頂的高手,正道也會多一位強勁的阻力,甚至是索命的強敵,如此,不論從哪方麵都是一個不錯的機緣。
鬼王打定主意,便以她弟弟的性命做要挾,逼迫她隨行演了場戲,本來一切順利,三盞爐已然到手,連淩軒兒、淩纖兒兩姐妹一體雙魂也都擄走,可那丫頭卻因離得太遠,又有淩煙閣高手以命相博,不得以,鬼王當時隻好暫避。
回到寒門後,鬼王得訊說那丫頭已經被帶回了淩煙閣,便做了些安排,想著後續再去圖謀,卻不想那淩煙閣竟把那海外昆侖祝春華請來了大雪山,並在當天就趕到寒門。
仙魔島上一切事宜,獄中人親自決斷,鬼王雖有不甘,可門主發話他言聽計從,直接還回神兵再又放人,至於那丫頭之事,鬼王明白以祝春華的本事,一眼就能瞧出她不凡之處,想來也是不用惦記,索性直接不提。
之後的事宜,祝春華收徒回山,鬼王也就不用多說,至於淩煙閣惹出大禍等後續之事,莫問劍身在門中也聽說一二,自然不用鬼王再敘。
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莫問劍最為關心之事,當初是誰假扮了鬼王殺害他父母,這點鬼王不知,自然說不出究竟是誰,不過鬼王當初畢竟跟他交手過招,多少也能提供些線索,便告訴莫問劍那人有意隱瞞身份,多半就是正道之人,否則他身在邪道又有如此修為,說不定隻需跟鬼王提及,他二人就能將姐弟倆分個明白。
之所以這樣推斷,其原因有二,其一,倘若他身為邪道又修鬼道,大可以放肆修行,何必要掩藏本門修為,偏偏以不甚高強的鬼道之法動手過招,再者他以鬼道見長,為何又不顧他姐姐海內雙魂,非要去搶奪莫問劍逼迫拜師,這點理說不同。
這是其一,其二,正邪之法雖有印證,可無機緣或是無有對應,那兩道法訣必然是有所衝突,那天鬼王與人交手,那假扮者幽冥鬼道總有滯礙,似乎他本門的功法與鬼道相克,或者其中有什麽原因,使其不得不分出大半的修為暗中壓製,這也是他不甚高強的原因之一,按說以那人的修為,能在鬼王手中從容離去還不露本門修為,其實力之高絕非鬼王能敵,這樣的人,莫說邪道,就是正道中或是方外高手,數得上名的就那麽些人,這些人要麽不屑,要麽不能,要麽沒有理由假扮鬼王去哄騙一個俗世之家。
故想來想去,多半此人乃是正道,因為莫問劍天生帶著一絲人間之力,如要修行,須得以人間疾苦煆灼,使其死而複生,好叫人間之力從周身而起融進他先天之炁,繼而分化靈源二炁之後,他紫玄二炁各有人間之力助其修行,方能不違功法反噬,又可使其事半功倍。
因為人間之力本屬凡塵,乃是人族的氣運凝結,而玄門修行則是逆天,雖有天道眷顧可也同時排擠,這點從人皇之尊就可看出,其人皇者萬法不侵諸般不擋,縱有玄門之高,不到一定的程度,或無相應的克解,也無法傷其分毫,更不能擋其威勢,故玄門中修行者高玄無數,卻隻有寥寥數人不懼人皇,這也是人皇能統禦天下的根本所在,亦是人間之力可問天高的根本所在。
如莫問劍,他當時修行不過百餘年,前五十年還是凡塵之身,後邊直接一飛衝天,儼然已蓋過玄門中超過九成的修行之人,這樣的速度以及這樣的成就,除了他確實有些天資,其根本原因便是人間之力,這也是薄涼子帝尊之高,能自食其不再收徒的言論,親自收為關門弟子的關鍵所在。
而說到薄涼子,鬼王當時猜測那假扮之人,就薄涼子嫌疑最大,這點也最好理解,因為不管那假扮之人有何算計,他種種安排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莫問劍,這點毋庸置疑。
另外,倘若拋開薄涼子暫且不提,貫穿莫問劍家仇血恨,以及他姐姐海外拜師等等這一切事宜,其中受益最大的隻有兩人,一個是薄涼子暫且不提,另一個當屬那海外昆侖祝春華,祝春華身通鬼道,其修為也高絕異常,這兩點都跟鬼王的推測相互吻合,其嫌疑也應該最高。
可鬼王卻偏偏覺得此事並非是祝春華所為,也並非是他與薄涼子相互串通,因為祝春華早年跟薄涼子生死大仇,他二人往事過節乃是殺兄滅子之仇,祝春華兄長被殺,薄涼子獨苗被害,此仇絕對是無法化解,故他二人不能串通。
既不能通,祝春華本身又最是自傲,他說收徒就是收徒,你若不從他轉身就走,根本不屑去假扮鬼王做下此事,故這般想來,他的嫌疑反倒最小,而且祝春華收他姐姐,完全是看中她海內多出殘魂,這點跟他修行的功法息息相關。
祝春華一生自傲,早年也曾拜過一個師門,不過卻是個不入流的小宗門,門叫正心門,門主是個道家的弟子,道號全心子,原本是青離宮金鼎門的一個打雜弟子,學了些道家的皮毛,後來粗心辦錯了事,被金鼎門逐出門牆,照理他被逐出門,不可以青離宮弟子自居,偏偏他又向往道法,又偏偏向往玄門道家,便四處找尋,以圖拜入旁的宗派,隻要是道家便可。
隻是青離宮何等之高,莫說一個打雜弟子,就是沾些關係被青離宮掃地出門,玄門正道中又有哪個宗派敢於接收,無奈,小的宗派不敢收她,大的宗派又不肯收他,他又不願投身邪道,隻好在凡塵中自立門戶,找了個小山頭以道家自居。
開始他不過想自己修行,因為道法有雲天地之高有心為道,隻要他一心向道,未必不能窺些天機,何況他還有些青離宮的修行曆練,也算有些基礎。
就這樣,他日複一日倒也有了些心得,修為上也算踏入了玄階之列,這個修為在玄門中雖說隻能算真正的入門,可好歹也是踏進門來,如此,他信心更巨,卯足了勁頭想要一窺高玄,可修行乃是登天,可不是一味苦心就能得償。
玄階後他再無寸進,修為卡在了道玄境不窺天通,三十年後他幡然醒悟,明白一味的苦修已是不行,想到山下的百姓多災多難,不如下山曆練興許還能得個機緣。
如此他幾番出山,正心門有了威望,雖然在玄門中九牛一毛,可在方圓之間,數百裏也算有了香火,繼而拜師的人也就陸續找來,全心子心在道家,收徒之事也是全憑緣法,有緣者大開方便,無緣之人萬金不來,哪怕你是資質再高或是多少錢財,沒有那個機緣,說什麽也是搖頭,正心門由此而開,門徒不多也算不少,百十來人的道觀多了些生機,也多了些熱鬧。
這天,全心子閉關打坐,忽覺一陣心煩意亂,明白這是有事發生,便放下悟道,出關等著事宜,可直到黃昏,道觀中亦如往常,除了一些來往的香客,根本沒有一絲異樣。
天掛黑幕,又到了半夜子時,全心子以為今日如此,或許是他修行不夠,這才導致無法入定,眼下平靜了一天,心境也跟著靜了下來,便要再次閉關參悟他之前留下的困惑。
便在此時,天中一陣悶雷炸響,嘩嘩的暴雨跟著下起,滿山的水汽蒸騰不止,全心子眉頭一皺,他來此已有七十餘年,明白這大雨山灌凡家,雖然它今夜來的異常,之前毫無征兆,可此時已下,恐怕山下的百姓多半遭殃,當即命人下山救護,盡量趕在山洪前多多撤離。
眾弟子領命下山救護,全心子也就無心閉關,望著天上的黑雲滾滾中越發濃厚,他明白這大雨恐怕沒有十餘日不會停歇,真要如此,眼下春耕之節,山下的百姓今年恐怕難有收成。
全心子有些不忍,雖然他一身所修乃是道法自然,可此時不管,山洪化作災年,叫百姓的日子如何去過,想起這些他抽身搭劍一躍飛上神兵,以禦劍之行來到雲層,俯身四外一瞧,僅僅半個時辰山下已是水流交匯,再要不管,不出三刻便會有淺洪摧下。
全心子一劍橫掃,以道家神通攪亂雲層,之後又將神兵放出,穿插縱橫間那滾滾的烏雲開始渙散,罡風吹拂著水汽,被他以靈識引向四周,盡量把雨水擴向外延。
忙活了半夜,全心子方圓擺動七百餘裏,暴雨洪流被他攪亂成春雨如油,山下的百姓免了災禍,回到觀中,正心門弟子也多半撤回,隻有十多人尚在山下為半夜撤走的百姓搬家忙碌。
雨過天晴,道觀中迎來了一縷清爽的朝陽,全心子不禁轉頭去看,淡淡的雲朵掛在一輪七彩的虹橋之下,那朝陽遠眺著虹橋,身邊的雲朵也藏著金邊,這樣的意境,全心子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忽有些感悟,大日之高如水流之善,善者道家有雲,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或許這就是道,哪來的閉關,哪來的感悟,所謂道法自然,無拘、無束、無為、無求、無有一切緣法,道就是道,沒有旁的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