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子豁然開朗,一身的桎梏隱隱間有些鬆動,從心境而起,走百骸而回,周身的經脈開始瘋狂的湧入天地靈氣,昨夜被耗的靈力逐漸充盈,又慢慢的凝結,直到越發的凝實,心境中開始有了一絲道的印記,識海中靈衍之力也開始漸漸的附著。


    慢慢的,一縷道印開始顯現出一絲雛形,在他識海間慢慢的下沉,丹田處也有一絲溫熱感逐漸擴散,這是道印凝結的征兆,全心子當即明白,這道印一成,他便真正的踏入了道玄境,之後三印合一,天階之上他也算有了機會。


    心中喜悅,立時就要回去閉關,也好專心凝結,以防道印烙刻時出了差池,可偏偏此時就真出意外,山下有弟子陸續回來,不知全心子此刻關鍵,以為他站在山門處等著眾人,高呼聲響至耳旁,全心子心境被斷。


    心境不合再想進到那方才的意境儼然不能,全心子人不搭話,嚐試了幾次依舊無果,最終搖了搖頭,心說機緣已過,抓不住也是他命該如此。


    道印凝結一半,雛形卡在了丹田處不能完成,自然也不能烙刻在紫元真炁上,否則道法不通後續禍患無窮,全心子無奈放棄,抬起頭看著山下十來個弟子已到近前,為首的弟子一左一右領著兩個孩童,一個十歲左右,一個六七有歲,歎了口氣問出緣由。


    那兩個孩童都是山下的老農祝老漢的孫子,祝老漢早些年來過道觀,全心子自然記得,也知他日子貧苦,道觀中沒少照料,前幾年他的兒子兒媳外出趕集,兩夫妻就此沒了音訊,留下兩個待哺的幼苗,這幾年都是祝老漢養其長大。


    昨夜突降大雨,山洪顯有勢頭,全心子命觀中弟子下山幫襯,祝老漢家也有一弟子前去幫忙,可祝老漢家的耕牛偏偏在此時即要分娩,牛性本就倔強,又在母性之下,非要在家中不走,拗在牛棚中艱難產子。


    祝老漢一老帶孤都是幼孫,日子本就清貧,加上那耕牛乃是他壯年養成,彼此有些感情,而且他一家之計都在那耕牛之上,怎敢輕易放棄,至於那位全心門弟子修為不夠,無法將待產的耕牛強行帶走,除非不考慮它生死如何,就這樣祝老漢一人留下照料,兩個孫子托付給正心門弟子出門避禍。


    隨之那弟子帶著兩個孩子與師兄弟匯合,眾人一番商量帶著山下的百姓往高處躲避洪流,忙活了能有兩個時辰,最近的山村六十餘戶村民剛剛安置完成,眾弟子便要折返,想去稍遠的村莊再去安置,可此時天將剛亮,漫天的暴雨本該下上半月,竟漸漸的息了下來。


    眾弟子雖有詫異,但有修為高些的弟子見那雲層中似有劍光閃動,明白這是師父出手,強行攪碎了積雲,慶幸之餘,也來不及細想其師父為何會一反平常,出手幹擾這天公自然,便都忙忙碌碌的開始幫著山下的百姓回返村莊,畢竟大多的村民都不願放棄家中的生計,上山之時搬了不少贅身的重物,當然也有不少家禽家畜等跟著一起,這些都需要費力倒回,好在下山的路省了氣力,故下山時倒也痛快,天出斜陽便已近乎完成。


    眾弟子多半回山複命,留下十餘人後續完善,其中有一人正是昨夜去往祝老漢家的弟子,帶著祝老漢的孫子返其家中,本欲將其送回,可未到家門,那弟子就眉頭一皺。


    他修行之人,自然比尋常百姓多些感應,目光也看的更遠,不到三裏之距那弟子便知道祝老漢家已無生機,開始他心中感應,以為是祝老漢家的耕牛產子順利,已去旁處躲避,可抬頭一看,那祝老漢家屋毀人亡,牛棚處一塊數丈大小的巨石靜靜的壓著,底下是麵目全非的祝老漢和待產的耕牛,以及那產到一半的乳牛。


    血水已經流幹,幾攤碎肉四散著晾在地上,小小的孩童不過六七歲大小,看著眼前的一切,靜靜地沒有一絲哭喊,小手顫抖著,靜靜地往懷裏裝著,又找了塊空地,把碎肉斷骨輕輕的放在一起。


    他費盡力氣想要拚出個大概,可小小的孩童又能知道些什麽,總是分不清哪個是人,哪個是牛。


    大一點的就那麽站著,看著他弟弟忙前忙後,眼淚不住的淌著,掙掙的小手也想上前幫忙,可腳下卻是不聽使喚,一步抬不起來,也一步邁不出去。


    老大不過十歲,天塌了一般怔在那裏,老二六七歲已然瘋魔,那正心門弟子明白勸說之話已然無用,靜靜的上前幫忙,一劍挑開巨石,讓那老二能順利撿出,之後在破爛的房屋下挖個深坑,殘壁掃向一旁,幫著兩個孩子掩埋了親人。


    如此,小小的年紀無處投奔,那正心門弟子便帶著他們回到山上,全心子得知一切點了點頭,將兩個孩子收在了觀中,此後傳其修行,也算半個玄門。


    十幾年後,兩個孩子逐漸長大,老大已是青年才俊,老二也算風度翩翩,兄弟倆玄門初成已是鳳初之境,這個修為扔在玄門裏乃是大浪淘沙,根本不算什麽,可在他正心門,除掌門全心子,也就是大師兄孔心真人力壓一頭,旁的師兄皆是望塵莫及。


    這個速度加上其所學之功不過是些道家的皮毛,能有此成就可謂天資過人,掌門全心子暗自明白,他一身道法隻是青離宮一些粗淺入門的功法,道家盡知,能修到玄階已是他這些年苦心鑽研的極限,再往上天階之後,沒有相應的功法,沒有高人的指教,任憑你如何努力,幾乎也不太可能。


    自己本領低微,這兩兄弟又是如此的好苗,再教下去已是誤人子弟,全心子心中不忍,暗自打定了主意。


    這天,他把兩兄弟叫到近前,說出了心中之事,想著叫他二人出門投奔,先去青離宮試試機緣,如被仙家看中收進門牆,假以時日必將是玄門中兩位高玄。


    倘若機緣不夠,青離宮見他二人帶藝投師不肯收徒,那就改去旁處試試,以他兄弟的資質,隻要不說出師父曾是青離宮趕出的弟子,最少也能混個門堂,多半還是九耀仙門之列。


    兄弟二人聽罷點頭,知道師父對青離宮多有執念,也對他兄弟二人用心良苦,隨即並未多說,辭別了師長兄弟下山而去,一路直奔滄海,決心要為師父爭回口氣。


    有道是天下道門出滄海,滄海青離道三玄,青離宮道家至尊,開派祖師乃是上古大神青帝,青帝乃上古時玄門五帝之首,師從玄門之祖蒼穹大帝,其一身造化輔天下蒼生之繼,續人族往來之照,可說是真正的九霄之耀。


    後人族大興,天地間妖魔避世,青帝超脫而去,其後人傳下道統,青離宮直到今日已不知多少代延續往替,這其中大道之爭、玄門之亂乃至正邪之爭等數道亂劫,可以說搜刮了整個玄門,青離宮依舊不倒,其根本原因除了他青離宮道運興隆,每一代皆有高玄輩出,最重要的便是青離宮手握三卷通天籙鎮壓道統。


    其三卷者,太霄經、太上經以及仙跡篇,三卷中有兩卷乃是青帝傳下,分別是太霄經和太上經,這兩卷有道家功玄諸般造化,可以說是天下道門的出處。


    另外那仙跡篇,乃是當初大道之爭時,青離宮一位當時的祖師為保道門不衰,耗畢生修為,以周天嶽體之法,從漫天星辰中將這部消失了不知多少歲月的大道神兵感悟而回,其諸天之力匯在手中,通天籙就此而出,赴天下之爭,止萬載之殤,大道之爭也因此而就道仙之勝,巫妖鬼魔開始收斂了自身道繼,玄門鋪開宗門之亂。


    之後仙跡篇內有暗淡,經歲月凝蘊了十層的大道之力被大道之爭耗去七八,需要休養便被青離宮以諸天之法,於太清殿後堂中布下反嶽周天駁回術,九九八十一盞天燈對應星辰,養其天地之照回複大道之力。


    如此,曆經三千年眼看就成,關鍵時青離宮遭受大亂,有人夜襲青離宮劫兵盜寶,正是萬魔淵魔山祖師以帶邪道中各路人馬強取攻山。


    大殿前一番亂鬥,警鍾更是十三響走遍山門,青離宮弟子近乎出戰,當時全心子正好在太清殿輪作值守,為天燈添油時大戰響徹山門,洪鍾再又過耳,驚得他手下一滑,失手打翻了一盞天燈,反嶽周天現出瑕疵,正巧有一暗中的高手覬覦許久,此時的機會驟然出手,雖被那周天術星辰所傷,可仙跡篇卻是得手。


    那人拖著重傷一閃沒了身形,全心子愣在當場,知道闖了大禍,緩過了神智趕忙將此事稟告,時任青離宮掌教帝君往生大帝打退強敵後聽聞此事,眉頭緊緊的皺起,知道前殿一鬥已是螳螂捕蟬,這黃雀隻怕早已是青離宮門內奸細。


    糾察了許久,全心子全然不知,往生大帝念其愚鈍,並未有賊心歹念,也就未傷他性命,略作責罰後趕出山門,青離宮由此丟了神兵,仙跡篇最終也不知被何人所得,直到今日那仙跡篇也從未現世,不過青離宮亦不見衰敗,其兩部通天籙在手依舊是道家正宗。


    兩兄弟一路往奔又一路打聽,第一次出門,全心子又未做交代,故滄海之行,兩兄弟走得慢些,可也順便將青離宮問了個大概。


    一路上有人告知,青離宮道統三家,旁枝側係暫且不算,屬滄海嫡係隻有金鼎、符籙以及術數三門,這三門皆在青離宮宗門之內,雖修行不同,可道法同歸,最終一道而成。


    其中金鼎門主修三絕,化人丹之法,以周身百骸和紫玄二炁為要,符籙門主修精魄,以掌拿天地為首,奪自身之所奇,符改天地萬物,籙通造化神明,至於術數門主修天人,輔天地之機運行之理造化自身,走大衍之中搏一線之數,屬截取天機之道。


    這三門各有其要,也各有其道,修至最後三門合一,皆是一道仙家之術,隻是人有不同,修為自有高低而論,其造化也是最後不同,能否窺得天機,皆看己身往道之間。


    當時兩兄弟聽得神往,一路上加快腳步,這一日來到了一處荒涼的空城,城中大多的百姓已不知去向,兩兄弟彼此好奇,費了半天勁找個過路人問出緣由。


    此地名叫鎖牢關,本就偏遠加上連年大旱,百姓無有生計大多出城逃難,留下一些老弱病殘本來也是該走,可不想前些年一場大戰,有仙家出手與邪魔比鬥,生死搏殺哪還顧得百姓能活,飛沙走石下,這鎖牢關再無生氣,不少老弱當即而亡,剩下一些波及遭殃。


    後來那兩個修行之人,一正一邪彼此鬥來鬥去不知打去何方,也不知結果如何,隻是剩下這空城荒涼死寂,按說此地已到滄海之邊,臨近青離宮,有仙家道門也該有些照應,可青離宮卻是不聞不問,連人族大帝,那人皇之尊也並未派帝苑前來,就這樣數十年,此地能剩下空城,已是往來者為了多個落腳處,自願修繕的結果,否則歲月之中,這空城早已是殘垣斷壁。


    兩兄弟聽完不禁感慨,對青離宮也是多了些失望之情,這些年他們在山上聽師父教誨,隻記得玄門之高,乃是為了人族延續,自有護佑人族為本,保駕蒼生為念,可這一路上所聽所見,如這片空城者不說多少,也是聽到好幾處這樣的情況。


    小門小派暫且不提,可能他們有心,或許也是多少無力,這青離宮大帝之宗,玄門正道可謂人人向往,這樣的宗門還能如此,甚至那統禦天下的人皇,統領正道的帝苑都是如此,這還是玄門?這還是玄門正道?


    兩兄弟不禁懷疑,都像他們這般,一心之修所謂之道,兩遇隻奪正邪之爭,那這玄門還分什麽正邪,甚至這玄門不要也罷,連人皇也是不配奪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玉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玉侯並收藏風雲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