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朱棣到達永平。
吳高聽聞燕王已到,立即撤兵,朱棣追上去猛打一氣,吳高退守山海關,永平順利解圍。
遼東兵馬入關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交戰,而是為了牽製燕軍。
朱棣一來,他們就撤,朱棣走後,他們再來,反複騷擾,令人煩不勝煩。
吳高雖然不是朱棣的對手,但是他用兵縝密,謹慎持重,若他時不時地襲擾永平,朱棣將無法專心對付李景隆。
“遼東雖隔山海,而數擾永平,當思所以靖之。”
為了永絕後患,朱棣故技重施,挑撥離間。
“吳高雖怯而行事差密,楊文粗而無謀,去吳高則楊文不足慮矣。”
楊文不善謀略,吳高被除後,遼東兵馬再無法對北平構成威脅。
因此,朱棣將目標鎖定為吳高。
妙錦與他心有靈犀,早就從吳高的個人履曆中找出可利用的線索。
不得不承認,妙錦在暗中使壞這方麵是極有天賦的。
江陰侯吳高是江國公吳良的兒子、海國公吳楨的侄子。
吳良的女兒是齊王朱榑的正妃,吳楨的女兒是湘王朱柏的正妃。
在建文帝削藩過程中,朱柏、朱榑先後被廢為庶人,湘王府闔宮自焚,無一生還。
即使吳高忠心無二,也不代表建文帝對他深信不疑。
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妙錦看到這裏,肚子裏的壞水咕嚕嚕直冒泡。
朱棣給吳高寫了一封肉麻兮兮的信函,各種甜言蜜語全都用上,極盡恭維拍馬之能事。但是,把信封好後,他卻讓人假裝送錯,交到了於楊文手裏。
楊文是吳高的副手,輔佐吳高統領遼東兵馬。
是時候說出全盤計劃了,朱棣告訴諸將:接下來火速去大寧借兵。
諸將認為去大寧借兵太過冒險,勸阻道,“大寧必道鬆亭關,今劉真、陳亨守之,破之然後可入。關門險塞,猝亦難下,遲留日久,李景隆必來攻北平,恐城中驚疑不安,莫若回師破賊,徐取大寧,萬全之計也。”
朱棣主意已定,跟諸將解釋道:“今取劉家口,徑趨大寧,不數日可達。大寧軍士聚鬆亭關,其家屬在城,老弱居守,師至不日可拔,破城之日,撫綏將士家屬,則鬆亭關之眾,不降則潰。北平深溝高壘,守備完固,縱有百萬之眾,未易以窺,正欲使其頓兵堅城之下,歸師擊之,勢如拉朽,爾等第從予行,毋憂也。”
劉家口是一處橫越燕山的山間孔道,有一條河流從山穀穿過,
長城經過這裏的過水關樓建造於洪武初年,最多可駐兵一百餘人。
水關兩側,道路狹窄崎嶇,雖說從關外往裏打不太容易,但對於驍勇善戰的燕兵來說並非難事。
攻下劉家口,走近路直奔大寧,不過幾天的功夫便可到達。
朱棣胸有成竹,諸將不再阻攔。
大寧的精兵強將,他一直心存覬覦,對這一帶的地形,早已派人摸得滾瓜爛熟。
不打無準備之戰,世人隻知燕王衝鋒陷陣的英勇,不知他背地裏下了多少功夫。
有備無患,料敵於先,不是說說而已,需要付諸行動。
鐵杵成針,水滴石穿,靠的是日複一日堅持不懈的努力。
未經一番徹骨寒,怎能梅花撲鼻香?
就藩北平二十年來,他無一日不在殫精竭慮,以求精進。
了解得越多,妙錦心中的愛戀越深。
何其有幸,能在他最意氣風發的年紀,與他相知、相愛、相互攜手。
妙錦心中柔情激蕩,不自覺靠緊了他。
他的心陡然泛起無數漣漪,暖意浸潤至四肢百骸。
九月二十八,朱棣率兵繞過鬆亭關,經由劉家口,直奔大寧。
順利攻破沿途關隘,十月六日,燕兵進抵大寧城。
朱棣與妙錦,一人一騎,策馬入城。
朱權差點兒驚掉下巴。
兄弟二人抱頭痛哭,妙錦坐在一旁喝茶。
寧王就是會享受,茶壺、茶杯、點心無一處不精致。
相比之下,朱棣太不會享受了。
除了帶兵打仗,什麽都需要人教。
人和人的差距怎麽這樣大?不能比呀,貨比貨得扔。
你看人家這王府布置得,詩意,浪漫,情趣盎然。
還有古琴相伴,沒事給自己整點兒悠揚婉轉的樂曲,這小日子過得,讓人豔羨不已。
兩兄弟一把鼻涕一把淚地互訴衷腸,妙錦坐在藤椅上哈欠連天,扯了個毯子蓋在身上,閉目養神。
朱棣哭訴,說自己是走投無路,才被迫起兵的,請求朱權代為起草奏書,請求朝廷免其死罪。
同是天涯淪落人,朱權心有戚戚焉,眼淚也甚是凶猛。
朱棣這副苟且求生的樣,真是慫到家了,妙錦別過頭去。
雖然知道他在演戲,但心裏仍然別扭。
妙錦心寬困乏,想不到竟然在藤椅上睡著,醒來時,朱棣竟然不見了。
她一下子慌了神,驚恐地瞪大眼睛,快速看向四周。
“嗨,妙錦,醒了?找什麽呢?”,朱權在她麵前晃動著手臂。
“你們說完了?”妙錦收回目光,假裝漠不關心。
“小丫頭,你在怪我們冷落了你?”朱權撲哧一笑。
才比我大兩歲,有什麽資格叫我小丫頭?妙錦不服氣地撇撇嘴。
妙錦想去廁所,見周圍沒有侍女,隻能問道:“怎麽沒見王妃?”
寧王正妃是兵馬指揮張泰之女,聽說二人感情濃厚,朱權堅決不肯納側妃。
朱權臉色突變,“你沒聽說?”
見朱權滿麵悲戚,妙錦嚇了一跳:“聽說什麽?”
“她去年生病……”朱權俊秀的臉龐瞬時被淚水覆蓋。
妙錦本想勸上兩句,但是內急,不能等,隻得拍拍他的肩膀,“十七哥,十七哥“。
朱權以為妙錦在安慰他,哭得更厲害了。
情非得已,妙錦大聲問道:“十七哥,廁所在哪兒?”
“啊?”朱權茫然的神情真讓人捉急,跟個二傻子似的!
妙錦提高音量,再次問道:“茅廁在哪兒?!”
朱權終於明白過來,一拍掌,出來兩個侍女。
經此一遭,妙錦對朱權的好感度急劇下降。
從廁所回來, 妙錦不想跟他閑聊,開門見山地問道,“我以後住在哪兒?”
照顧不周,心有愧疚,朱權想彌補自己的過失,“我帶你去”。
吳高聽聞燕王已到,立即撤兵,朱棣追上去猛打一氣,吳高退守山海關,永平順利解圍。
遼東兵馬入關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交戰,而是為了牽製燕軍。
朱棣一來,他們就撤,朱棣走後,他們再來,反複騷擾,令人煩不勝煩。
吳高雖然不是朱棣的對手,但是他用兵縝密,謹慎持重,若他時不時地襲擾永平,朱棣將無法專心對付李景隆。
“遼東雖隔山海,而數擾永平,當思所以靖之。”
為了永絕後患,朱棣故技重施,挑撥離間。
“吳高雖怯而行事差密,楊文粗而無謀,去吳高則楊文不足慮矣。”
楊文不善謀略,吳高被除後,遼東兵馬再無法對北平構成威脅。
因此,朱棣將目標鎖定為吳高。
妙錦與他心有靈犀,早就從吳高的個人履曆中找出可利用的線索。
不得不承認,妙錦在暗中使壞這方麵是極有天賦的。
江陰侯吳高是江國公吳良的兒子、海國公吳楨的侄子。
吳良的女兒是齊王朱榑的正妃,吳楨的女兒是湘王朱柏的正妃。
在建文帝削藩過程中,朱柏、朱榑先後被廢為庶人,湘王府闔宮自焚,無一生還。
即使吳高忠心無二,也不代表建文帝對他深信不疑。
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妙錦看到這裏,肚子裏的壞水咕嚕嚕直冒泡。
朱棣給吳高寫了一封肉麻兮兮的信函,各種甜言蜜語全都用上,極盡恭維拍馬之能事。但是,把信封好後,他卻讓人假裝送錯,交到了於楊文手裏。
楊文是吳高的副手,輔佐吳高統領遼東兵馬。
是時候說出全盤計劃了,朱棣告訴諸將:接下來火速去大寧借兵。
諸將認為去大寧借兵太過冒險,勸阻道,“大寧必道鬆亭關,今劉真、陳亨守之,破之然後可入。關門險塞,猝亦難下,遲留日久,李景隆必來攻北平,恐城中驚疑不安,莫若回師破賊,徐取大寧,萬全之計也。”
朱棣主意已定,跟諸將解釋道:“今取劉家口,徑趨大寧,不數日可達。大寧軍士聚鬆亭關,其家屬在城,老弱居守,師至不日可拔,破城之日,撫綏將士家屬,則鬆亭關之眾,不降則潰。北平深溝高壘,守備完固,縱有百萬之眾,未易以窺,正欲使其頓兵堅城之下,歸師擊之,勢如拉朽,爾等第從予行,毋憂也。”
劉家口是一處橫越燕山的山間孔道,有一條河流從山穀穿過,
長城經過這裏的過水關樓建造於洪武初年,最多可駐兵一百餘人。
水關兩側,道路狹窄崎嶇,雖說從關外往裏打不太容易,但對於驍勇善戰的燕兵來說並非難事。
攻下劉家口,走近路直奔大寧,不過幾天的功夫便可到達。
朱棣胸有成竹,諸將不再阻攔。
大寧的精兵強將,他一直心存覬覦,對這一帶的地形,早已派人摸得滾瓜爛熟。
不打無準備之戰,世人隻知燕王衝鋒陷陣的英勇,不知他背地裏下了多少功夫。
有備無患,料敵於先,不是說說而已,需要付諸行動。
鐵杵成針,水滴石穿,靠的是日複一日堅持不懈的努力。
未經一番徹骨寒,怎能梅花撲鼻香?
就藩北平二十年來,他無一日不在殫精竭慮,以求精進。
了解得越多,妙錦心中的愛戀越深。
何其有幸,能在他最意氣風發的年紀,與他相知、相愛、相互攜手。
妙錦心中柔情激蕩,不自覺靠緊了他。
他的心陡然泛起無數漣漪,暖意浸潤至四肢百骸。
九月二十八,朱棣率兵繞過鬆亭關,經由劉家口,直奔大寧。
順利攻破沿途關隘,十月六日,燕兵進抵大寧城。
朱棣與妙錦,一人一騎,策馬入城。
朱權差點兒驚掉下巴。
兄弟二人抱頭痛哭,妙錦坐在一旁喝茶。
寧王就是會享受,茶壺、茶杯、點心無一處不精致。
相比之下,朱棣太不會享受了。
除了帶兵打仗,什麽都需要人教。
人和人的差距怎麽這樣大?不能比呀,貨比貨得扔。
你看人家這王府布置得,詩意,浪漫,情趣盎然。
還有古琴相伴,沒事給自己整點兒悠揚婉轉的樂曲,這小日子過得,讓人豔羨不已。
兩兄弟一把鼻涕一把淚地互訴衷腸,妙錦坐在藤椅上哈欠連天,扯了個毯子蓋在身上,閉目養神。
朱棣哭訴,說自己是走投無路,才被迫起兵的,請求朱權代為起草奏書,請求朝廷免其死罪。
同是天涯淪落人,朱權心有戚戚焉,眼淚也甚是凶猛。
朱棣這副苟且求生的樣,真是慫到家了,妙錦別過頭去。
雖然知道他在演戲,但心裏仍然別扭。
妙錦心寬困乏,想不到竟然在藤椅上睡著,醒來時,朱棣竟然不見了。
她一下子慌了神,驚恐地瞪大眼睛,快速看向四周。
“嗨,妙錦,醒了?找什麽呢?”,朱權在她麵前晃動著手臂。
“你們說完了?”妙錦收回目光,假裝漠不關心。
“小丫頭,你在怪我們冷落了你?”朱權撲哧一笑。
才比我大兩歲,有什麽資格叫我小丫頭?妙錦不服氣地撇撇嘴。
妙錦想去廁所,見周圍沒有侍女,隻能問道:“怎麽沒見王妃?”
寧王正妃是兵馬指揮張泰之女,聽說二人感情濃厚,朱權堅決不肯納側妃。
朱權臉色突變,“你沒聽說?”
見朱權滿麵悲戚,妙錦嚇了一跳:“聽說什麽?”
“她去年生病……”朱權俊秀的臉龐瞬時被淚水覆蓋。
妙錦本想勸上兩句,但是內急,不能等,隻得拍拍他的肩膀,“十七哥,十七哥“。
朱權以為妙錦在安慰他,哭得更厲害了。
情非得已,妙錦大聲問道:“十七哥,廁所在哪兒?”
“啊?”朱權茫然的神情真讓人捉急,跟個二傻子似的!
妙錦提高音量,再次問道:“茅廁在哪兒?!”
朱權終於明白過來,一拍掌,出來兩個侍女。
經此一遭,妙錦對朱權的好感度急劇下降。
從廁所回來, 妙錦不想跟他閑聊,開門見山地問道,“我以後住在哪兒?”
照顧不周,心有愧疚,朱權想彌補自己的過失,“我帶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