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後,平安暫時退回宿州。


    三月二十三,朱棣派譚清帶兵去徐州切斷平安的運糧通道,使其不攻而自潰。


    在徐州擊敗朝廷的運糧兵後,譚清撤到大店,沒想到陷入朝廷兵馬的包圍之中。


    朱棣得知後,急忙帶兵前往救援,遭到鐵鉉的回擊。


    火耳灰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在朱棣前麵,奮勇搏殺出,護著朱棣衝出重圍。


    四月十四,燕兵移師至睢水之小河,搭建浮橋。


    第二天,平安帶兵過來爭奪浮橋。雙方展開激戰。


    雙方正在激戰時,何福率軍沿著河流列陣東進,與平安合力奪橋。


    燕兵漸漸支撐不住,將領陳文戰死。


    混戰之中,平安縱馬挺槊向前,闖入燕陣,以淩厲的攻勢直奔朱棣而來。


    朱棣猝不及防,不小心落馬。


    千鈞一發之際,王騏策馬衝入陣中,將朱棣拉上自己的戰馬,方才得以脫險。


    何福立即抓住這個機會,帶兵奪橋過河。


    朱高煦、張武、王狗兒等人按預定計劃埋伏在河岸邊的樹林中,見敵人奪橋而過,便從樹林裏衝出來,與何福廝殺到一起,朱棣也乘勢反撲,兩麵夾擊,逐漸將對方逼退。


    平安、何福擔心還有其它埋伏,不得不暫時撤回橋南。


    自此,雙方隔河紮營,陷入僵持狀態。


    何福據橋堅守,燕兵無法南進,陷入被動,形勢十分不利。


    何福等人全力以赴,堅守浮橋,對抗燕兵。


    燕兵被困在這裏,動彈不得,絕非長久之計。


    這樣長時間耗下去,必定死路一條,麵臨滅頂之災,不僅糧草斷絕,還會遭到源源不斷前來支援的朝廷兵馬圍攻,


    必須馬上另找出路,刻不容緩。


    朱棣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對峙,自己帶主力往東行進三十裏,趁夜過河,繞到敵人背後,黎明時分突然發起猛攻。


    平安、何福始料不及,在燕兵的前後夾擊下陷入混亂,眼看必敗無疑。


    誰都沒想到,徐輝祖從天而降,帶領援兵及時趕到,與平安、何福合力反擊,將燕兵擊敗。


    大哥真是一個堅持原則、大義滅親的人,妙錦躲在不遠處的破廟裏,聽見將士們歡呼魏國公,心裏真不是滋味。


    隻要大哥來得再晚那麽一小會兒,整個戰局也許就不一樣了。


    破廟前的院子裏有一個地窖,不深,采琪能從窖底一躍而上。


    地窖裏茅草堆下藏著幾個拳頭大小的柿子,觸手冰涼,沒有腐爛變質。


    妙錦舍不得吃,愛不釋手地放到布袋子裏,朱棣肯定鬱悶極了,拿整個哄哄他。


    回到營帳,妙錦洗淨柿子並撕開外皮,放到碗裏,啃著炊餅等他回來。


    她特意描粗了眉毛,抹黑了臉,盡力讓自己的形象與近衛的身份更貼近。


    朱棣臉色凝重地進了帳篷,看了看碗裏的柿子,說道:“我送去傷兵營”。


    “這是給你吃的”,妙錦的聲音跟蚊子一樣弱。


    他還是聽見了,從裏麵拿出一個最小的給妙錦,“吃這個吧”。


    妙錦趕緊接過來,如果她拒絕的話,他會一個不剩地全送走。


    她知道他肯定吃不下東西,她得給他留一個。


    等他再次回到營帳,妙錦立馬把柿子捧到他嘴邊,他低頭咬了一口,笑道:“嗯,很甜”。


    妙錦也吃了一口,確實甜,還沒有澀味,她再次把柿子遞過去。


    你一口,我一口,兩人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妙錦想跟他說大哥的事,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在滿朝武將中,誓死不降燕王的很少,大哥就是其中一個,而且是地位最高的一個。


    她不敢讓他對大哥手下留情。


    因為在戰場上,哪怕一瞬間的猶豫,都可能是致命的。


    大哥也不會對他客氣的。


    看她擔心又為難的可憐樣,他將她攬入懷裏,故作輕鬆道:“把他們家白菜拱了,你大哥肯定恨死我了”。


    到這個時候了,還有心思開玩笑,妙錦羞得滿臉通紅,揚起拳頭在她胸前捶了兩下。


    也許,大哥還不知道她和朱棣的事。


    還有一場惡仗要打,妙錦沒敢多待,早早回了自己的營帳。


    他需要獨處,需要靜下心神思考,需要獨自消化一些難以啟齒的糟糕情緒……


    妙錦忽然覺得,自從和他在一起,自己真的長大了很多。


    以前隻顧著自己高不高興,現在更多地去照顧他的感受,設身處地為他著想。


    即使麵對最親密無間的愛人,也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就像有時夜裏妙錦會背對著躺一會兒,想想梅園和阿楹,有時也會想起有燉。


    四月二十二,雙方再度交戰,戰場在靈璧西南三十裏的齊眉山。


    戰事異常激烈,一直從中午打到黃昏,在幾支朝廷兵馬的聯合攻擊下,燕兵漸落下風,再一次以潰敗收場。


    蔚州衛千戶李斌在混戰中,坐騎馬失前蹄,被擒而死。


    接連戰敗,朱棣心灰意冷,甚至萌生了退意。


    勝利遙遙無期。


    他累了,不想再打了。


    他想回家,回北平。


    他的心頹敗到極點。


    自從經由徐州南下以來,燕兵在淝河、小河接連失利。


    而且,此時正值初夏,江淮一帶的天氣逐漸進入暑濕熏蒸狀態,


    燕兵將士以北方人為主,對這樣的天氣極度不適應,再加上連日作戰,得不到充足休息,不少將士染病,士氣低落,鬥誌漸無。


    齊眉山潰敗後,不少將士提議先回北平,或者暫時退到河北,以避開敵人兵鋒,選擇有利地勢休養生息,圖謀後舉。


    燕兵進退兩難,陷入困境,將士們怯戰之意十分明顯。


    朱棣召集諸將,詢問他們的意見,“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


    結果大部份將領站在左邊,隻有朱能、鄭亨等少數幾個人站到右邊,主張繼續進軍作戰,猛將王忠站在原地,不知如何選擇。


    朱棣忍不住發火,臉色鐵青,““欲渡河回歸者,聽其自便。”


    見朱棣發火,主張北歸的部將們心裏慌了,沒有人再班師之事。


    朱能堅決力挺朱棣,站出來說道:“用兵未必常勝,豈可因小挫而自沮!項羽百戰百勝,竟亡;漢高屢敗而終興。自殿下起兵以來,克捷多矣,此小挫何足置意?但當以宗社為重,整兵前進耳。”


    漢高祖劉邦十戰九不勝,最終得天下,王爺起兵以來,多次獲勝,打得敵人找不著北,這麽點兒小的挫折何必在意。


    朱能的一番話,堅定了燕兵將士的信心,使他們重燃鬥誌。


    在接連不斷的挫折麵前,隻有把自己錘煉成打不死的小強,才能硬扛到底,迎來最後的勝利。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每一份成功的背後,都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


    奇跡和機遇總是青睞於有準備的人。


    不經曆一番風雨,怎麽能見彩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錦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妙錦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