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夫人到!”
“老奴參見夫人。”湯哲庸上前請安道。
“湯公公免禮,”盧憶蓀說,“陛下如何了?”
“陛下兩日前曾去了常寧宮,想必這疫病是從常寧宮的宮人們身上染上的。”
“我要去看看陛下。”
“夫人不可,”湯哲庸阻攔道,“陛下害的是瘟疫啊,高熱不退,夫人即便是進去了,也無濟於事的。”
“無妨,我進去看看陛下就好。”
“夫人。”湯哲庸跪在地上請求,“夫人如今執掌後宮,若夫人也不幸染上了瘟疫,那宮中將有何人主事呢? 再加上後宮又鬧上了瘟疫,若沒有一個明斷的主事之人,宮內宮外,豈不是要大亂了?”
“公公說得有理,”盧憶蓀走到含章殿的寢殿前,遠遠地看了躺在床上的元淮一眼,幾個太醫和醫女圍著厚厚的絹布麵罩,十分焦急的樣子。
一個太醫還搖搖頭,仿佛是說元淮病得嚴重,藥石無靈。
“珪如。”盧憶蓀吩咐道。
“奴婢在,”
“帶上丫頭們,回鳴鸞閣去,將我的箱篋搬到含章殿來,這幾日我要住在含章殿中,侍奉陛下左右。”
“可是夫人……”
“還不快去!”
“是,奴婢遵命。”
在幾個醫婆的勸諫下,連同盧憶蓀在內,含章殿裏裏外外侍奉的人都蒙上了麵罩,擋住了口鼻,一發現有身體不適的宮女太監,便會被禁軍侍衛送到別宮去安置。
“柴將軍。”盧憶蓀吩咐道。
“末將在。”
“這幾日本宮住在含章殿陪伴陛下,你不必守護本宮周全,”盧憶蓀說,“你帶人出金馬門,往仁壽宮去,守護太皇太後和太妃們的周全,皇宮內所有的宮人、物資,全都不許到仁壽宮去,違令者斬。”
“是!”
“若是仁壽宮缺什麽短什麽,你派人來稟告本宮,本宮會讓人從行宮撥一些過去。”盧憶蓀說,“不妥,若來人也染上皇宮內的瘟疫,再將這瘟疫傳染到仁壽宮去,那便不好了。本宮還是不放心,甘繹。”
甘繹也是在盧憶蓀跟前侍奉的太監,與甘繆同輩。
“奴才在。”
“你陪同柴將軍一同去,在仁壽宮侍奉幾日,拿上我的手令,若是缺什麽斷什麽,你派人去行宮、長楊宮、太極宮去支取便是,做好賬目,之後本宮也是要查的。”
“是,奴才遵旨,”
“甘繹啊,不是本宮信不過你,隻是怕行宮、長楊宮之人會就中取事,這幾日不太平,那些人隻怕也會借機興風作浪,若有了賬目,便是有了實據,若是這幾處離宮之人敢借機搪塞你,有賬目和本宮的手令在,也能震懾他們一番。此番去仁壽宮,一定要侍奉好太皇太後,她年事已高,禁不得疫病之苦。”
“是,奴才明白,請夫人放心。
“湯公公,”盧憶蓀說。
“老奴在,”
“召金吾衛大將齊靈虎、禁軍統領伍靖川入宮。”
“隻是,要召金吾衛大將入宮,要有陛下聖旨與符節才行。”湯哲庸說道。
“玉璽在我手中,讓秘書郎擬好聖旨,蓋上玉璽便是了,這是虎符,”盧憶蓀從懷中掏出虎符,交給了湯哲庸。
湯哲庸一臉訝異,沒有想到元淮上次離宮之時,不僅將玉璽留給了她,連虎符也留在了她的手中。
“是,老奴立刻去辦。”
給元淮診治的太醫前來稟告,盧憶蓀也帶著侍女往後殿走去,
“褚太醫,陛下如何了?”
“啟稟夫人,陛下與宮中患上瘟疫的宮人一樣,高燒不退,身體與四肢卻寒得很,嘴唇也有些顫抖,微臣已經給陛下服下了湯藥,若能退陛下的高熱,便會康複了,如若不然……”
“不然什麽?陛下的身子一向健壯,此等小病,怎麽會治不好?”
“夫人容稟,陛下雖然身子強健,不過已經是年逾不惑之人,加上早年征戰,身上新傷舊傷不斷,早年間征伐北桓,也曾生過一場大病,微臣萬死啟奏,此瘟疫來勢洶洶,隻怕也要盡人事、聽天命了!”
盧憶蓀一聽,身子往後一顫,霜娥與靈笳連忙扶住,
“褚太醫,無論如何,你也要把陛下給我治好,要什麽珍貴藥材,隻管跟我說,不管是什麽北桓玄參,還是天山靈芝,哪怕是蕩平了四海,哪怕是將大羅神仙請下凡來,我也會給你找出來,你不必有後顧之憂,專心為陛下醫治就是,別忘了此前我對你說的話,治不好陛下,罪加一等!”
“是,微臣遵命。”
“靈笳,”
“奴婢在,”
“去太醫院再請幾個太醫來,”盧憶蓀說,“太醫院的其他醫婆、醫女、醫師、醫工、針師、針工、藥園師、藥園生往掖庭宮、常寧宮為染疫的嬪妃宮人診治,不得怠慢、將太醫院年資深厚的針博士、藥博士請到含章殿來,協助褚太醫。”
“是,奴婢這就去。”
“秦王殿下,”幾個太監在前殿吵嚷著,“您不能進去啊,”
“外間何事?這般吵嚷。”盧憶蓀嗬斥道。
“回夫人,秦王殿下求見。”
“秦王?”盧憶蓀說,“本宮吩咐過,秦王無詔不得入宮,陛下剛病倒,他這個長子便急不可耐了嗎?我正要會會這這位秦王殿下,以他做例,看諸皇子與宗室之人誰還敢放肆。”
“帶秦王去東麵的承祚堂,本宮即刻便去,不許他在含章殿喧鬧,驚擾陛下養病。”盧憶蓀吩咐道。
“老奴參見夫人。”湯哲庸上前請安道。
“湯公公免禮,”盧憶蓀說,“陛下如何了?”
“陛下兩日前曾去了常寧宮,想必這疫病是從常寧宮的宮人們身上染上的。”
“我要去看看陛下。”
“夫人不可,”湯哲庸阻攔道,“陛下害的是瘟疫啊,高熱不退,夫人即便是進去了,也無濟於事的。”
“無妨,我進去看看陛下就好。”
“夫人。”湯哲庸跪在地上請求,“夫人如今執掌後宮,若夫人也不幸染上了瘟疫,那宮中將有何人主事呢? 再加上後宮又鬧上了瘟疫,若沒有一個明斷的主事之人,宮內宮外,豈不是要大亂了?”
“公公說得有理,”盧憶蓀走到含章殿的寢殿前,遠遠地看了躺在床上的元淮一眼,幾個太醫和醫女圍著厚厚的絹布麵罩,十分焦急的樣子。
一個太醫還搖搖頭,仿佛是說元淮病得嚴重,藥石無靈。
“珪如。”盧憶蓀吩咐道。
“奴婢在,”
“帶上丫頭們,回鳴鸞閣去,將我的箱篋搬到含章殿來,這幾日我要住在含章殿中,侍奉陛下左右。”
“可是夫人……”
“還不快去!”
“是,奴婢遵命。”
在幾個醫婆的勸諫下,連同盧憶蓀在內,含章殿裏裏外外侍奉的人都蒙上了麵罩,擋住了口鼻,一發現有身體不適的宮女太監,便會被禁軍侍衛送到別宮去安置。
“柴將軍。”盧憶蓀吩咐道。
“末將在。”
“這幾日本宮住在含章殿陪伴陛下,你不必守護本宮周全,”盧憶蓀說,“你帶人出金馬門,往仁壽宮去,守護太皇太後和太妃們的周全,皇宮內所有的宮人、物資,全都不許到仁壽宮去,違令者斬。”
“是!”
“若是仁壽宮缺什麽短什麽,你派人來稟告本宮,本宮會讓人從行宮撥一些過去。”盧憶蓀說,“不妥,若來人也染上皇宮內的瘟疫,再將這瘟疫傳染到仁壽宮去,那便不好了。本宮還是不放心,甘繹。”
甘繹也是在盧憶蓀跟前侍奉的太監,與甘繆同輩。
“奴才在。”
“你陪同柴將軍一同去,在仁壽宮侍奉幾日,拿上我的手令,若是缺什麽斷什麽,你派人去行宮、長楊宮、太極宮去支取便是,做好賬目,之後本宮也是要查的。”
“是,奴才遵旨,”
“甘繹啊,不是本宮信不過你,隻是怕行宮、長楊宮之人會就中取事,這幾日不太平,那些人隻怕也會借機興風作浪,若有了賬目,便是有了實據,若是這幾處離宮之人敢借機搪塞你,有賬目和本宮的手令在,也能震懾他們一番。此番去仁壽宮,一定要侍奉好太皇太後,她年事已高,禁不得疫病之苦。”
“是,奴才明白,請夫人放心。
“湯公公,”盧憶蓀說。
“老奴在,”
“召金吾衛大將齊靈虎、禁軍統領伍靖川入宮。”
“隻是,要召金吾衛大將入宮,要有陛下聖旨與符節才行。”湯哲庸說道。
“玉璽在我手中,讓秘書郎擬好聖旨,蓋上玉璽便是了,這是虎符,”盧憶蓀從懷中掏出虎符,交給了湯哲庸。
湯哲庸一臉訝異,沒有想到元淮上次離宮之時,不僅將玉璽留給了她,連虎符也留在了她的手中。
“是,老奴立刻去辦。”
給元淮診治的太醫前來稟告,盧憶蓀也帶著侍女往後殿走去,
“褚太醫,陛下如何了?”
“啟稟夫人,陛下與宮中患上瘟疫的宮人一樣,高燒不退,身體與四肢卻寒得很,嘴唇也有些顫抖,微臣已經給陛下服下了湯藥,若能退陛下的高熱,便會康複了,如若不然……”
“不然什麽?陛下的身子一向健壯,此等小病,怎麽會治不好?”
“夫人容稟,陛下雖然身子強健,不過已經是年逾不惑之人,加上早年征戰,身上新傷舊傷不斷,早年間征伐北桓,也曾生過一場大病,微臣萬死啟奏,此瘟疫來勢洶洶,隻怕也要盡人事、聽天命了!”
盧憶蓀一聽,身子往後一顫,霜娥與靈笳連忙扶住,
“褚太醫,無論如何,你也要把陛下給我治好,要什麽珍貴藥材,隻管跟我說,不管是什麽北桓玄參,還是天山靈芝,哪怕是蕩平了四海,哪怕是將大羅神仙請下凡來,我也會給你找出來,你不必有後顧之憂,專心為陛下醫治就是,別忘了此前我對你說的話,治不好陛下,罪加一等!”
“是,微臣遵命。”
“靈笳,”
“奴婢在,”
“去太醫院再請幾個太醫來,”盧憶蓀說,“太醫院的其他醫婆、醫女、醫師、醫工、針師、針工、藥園師、藥園生往掖庭宮、常寧宮為染疫的嬪妃宮人診治,不得怠慢、將太醫院年資深厚的針博士、藥博士請到含章殿來,協助褚太醫。”
“是,奴婢這就去。”
“秦王殿下,”幾個太監在前殿吵嚷著,“您不能進去啊,”
“外間何事?這般吵嚷。”盧憶蓀嗬斥道。
“回夫人,秦王殿下求見。”
“秦王?”盧憶蓀說,“本宮吩咐過,秦王無詔不得入宮,陛下剛病倒,他這個長子便急不可耐了嗎?我正要會會這這位秦王殿下,以他做例,看諸皇子與宗室之人誰還敢放肆。”
“帶秦王去東麵的承祚堂,本宮即刻便去,不許他在含章殿喧鬧,驚擾陛下養病。”盧憶蓀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