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朕今日甚喜!”


    “自前明以來,史書、史論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大都千篇一律,鮮少有嶄新的觀點。”


    “那也是朕現在還在細讀二十四史的緣故。”


    “隋唐歲月的史論,天下百家百論,小神醫今日所言,可為新意!”


    “甚好!”


    “魏之北魏,六鎮之事,武川鎮、隴西、關中……諸方形成的關隴貴族集團!”


    “關隴貴族!”


    “至此,也如你所言的西魏、北周、隋、唐……一位位天子皆出自關隴貴族!”


    “天下有變,也是關隴貴族之變。”


    “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惜哉,周武帝身死太早,否則焉得有文帝楊堅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焉得有隋朝?”


    “以周武帝之謀略,周朝當為盛事!”


    “惜哉,類似之事,也出現在隋朝身上,文帝固然雄才大略,煬帝雖也不錯,奈何……如你所言,做事過於急躁,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欲要將數十年、近百年的事情壓縮至數年解決,甚至於欲要依靠一些事情解決。”


    “嗯,如今細細想來,大業起義稍有所成的人,皆關隴貴族出身居多,就算非他們,也是相連許多。”


    “李密!便是其中最為顯赫的家世 !”


    “李淵!”


    “李世民!”


    “科舉、遷都、攻打高句麗……,的確,帝王功業,皆權勢一身,豈能容關隴貴族這般不正常的現象一直存在?”


    “文帝有所壓製,卻過於柔和。”


    “煬帝又太過於霸道。”


    “高祖李淵有那般事。”


    “太宗有所成,淩煙閣功臣之列,出身關隴貴族的不多,然而……五姓七望之人不少。”


    “科舉取士應運而生。”


    “……”


    “……”


    “妙哉,妙哉!”


    “你這般論史的眼界,實在是很有獨到之處,將數百年的事情直接拉成一條線!”


    “關隴貴族集團,起源於六鎮,興盛於宇文氏一族的周朝,在隋朝被壓製,在李唐一朝代被解決。”


    “五姓七望也在李唐之後的戰亂歲月被解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流水的廟朝,千年的世家!”


    “宋之後,何有千年世家?”


    “科舉之道,興盛隨運!”


    “哈哈哈,小神醫,你此番論語,可為大家之論,朕甚是歡喜。”


    “朕很是歡喜。”


    “李福全,吩咐禦膳房,今兒,朕要要同小神醫一塊用膳,長樂……你筆記的如何?”


    “朕接下來要好好琢磨琢磨。”


    “定要好好琢磨琢磨。”


    半個時辰之後。


    微風隱隱拂過的涼亭之內,上皇大笑歡喜之音不住而起,時而夾雜不住的踱步橐橐之聲。


    輕捋頷下如雪之須,看著麵前這個年歲不顯的少年人,萬萬沒想到,讀史竟會給自己這般大的驚喜。


    新論!


    自己想要的就是新論!


    小神醫所言就是新論,完全就是嶄新的觀點!


    以自己數十年來的讀史之悟性,自然能夠感知小神醫所論的價值,很有價值!


    絕對很有價值!


    不僅僅提出了所謂的關隴貴族集團!


    還有他讀史的法子,以及論史的觀點和看法!


    小神醫論史並非著眼於一朝一人,而是著眼於宏大歲月,進而抽絲剝繭,得出自己的結論。


    這個法子很好!


    甚至於二十四史都能夠以嶄新的思維再次一讀,越是品味,越是覺得精妙。


    喜不自勝!


    喜不自勝!


    瞥著從剛才開始,就在不遠處書案執筆記錄一些要點的長樂,走了過去,取下一張。


    稍有閱覽,更是不住頷首,長樂記憶的很多。


    而且,就算沒全部記下,也是無礙,小神醫就在眼前,可以好好說道說道的。


    還是忍不住的歡喜,不住給於讚譽。


    進而吩咐隨伺的李福全。


    “是,上皇!”


    李福全也是滿臉歡喜,許久沒有看到上皇這般高興了,自己也高興,當即親自派人去禦膳房吩咐。


    “一樁樁,一件件,千年之事就這樣連起來了。”


    “妙!”


    “長樂,你也有讀史書,覺得如何?”


    史論!


    多一家一姓一事之論,因人論事,因事論人,是以,許多史論都比較固定。


    畢竟,事情就那麽多。


    人就那麽多。


    翻來覆去也就那些事情。


    小神醫的史論之法,縱覽數百年、千年之事,如此而觀,許多人做的事情就不好說了。


    “皇爺爺,小神醫之論,新穎、有力。”


    “如皇爺爺剛才所說,果然整理出來,若不說是小神醫,隻怕世人還以為是某位大家大儒所言。”


    晃了晃有些酸痛的手腕,自己執筆書錄近半個時辰,還真有些累……,然而,卻很值得。


    小神醫剛才的史論之法,很有價值。


    自己都聽得很入迷,很仔細。


    皇爺爺更不用說,已經讚歎許多了。


    明眸閃爍亮光,看向小神醫,真不知道小神醫是如何想到那樣的史論之法的。


    完全就是開大家之論。


    那般的史論他是如何想出來的?


    若說是別人說的?


    不可能!


    從未有過這樣的史論之法。


    是小神醫自己讀史琢磨出來的?


    也太驚人了。


    一隅而窺全貌,小神醫非凡甚多。


    “上皇過譽,公主過譽。”


    秦鍾正處於汗顏狀態……。


    也不知道上皇怎麽那麽喜歡摳字眼,先前自己所論隋煬帝的一些字眼,硬生生被上皇都摳出來的。


    詢問什麽關隴貴族集團!


    詢問什麽五姓七望!


    詢問什麽千年世家!


    ……


    一個個問題落下,秦鍾覺得自己說的有點多了,奈何又不得不繼續說出來。


    所以,便說了一些。


    一不小心,說了半個時辰。


    幸而,自己留心,沒有再弄出什麽嶄新的詞匯,否則,現在還結束不了。


    盡管如此,從上皇的一道道稱讚中,都有些心虛。


    嗯。


    雖然是自己說的,也算自己說的。


    其實,也不是自己說的。


    終究,要落在自己頭上!


    ……


    ……


    養心殿!


    皇城中樞要地,除了上書房軍機重地,便是養心殿為多。


    臨近午時,養心殿內一片肅然,縱然有夏日的燥熱之意,也被此間氣氛直接化去。


    “桓兒,戶部存銀還有多少?”


    忽而,一語深沉道。


    “父皇!”


    “戶部存銀加起來原本還有近七百萬,因西北戰事,撥出兩百五十萬兩!”


    “這幾日又有一些水災、旱災、遼東兵事……,加起來支出超過一百八十萬兩。”


    “眼下還有近三百萬兩銀子!”


    當即,一語脆亮應著。


    “三百萬兩夠什麽用?”


    “西北戰事危局,九邊接下來都要戒備,都需要銀子。”


    “順天府、山東、山西、河南之地,一直沒有下雨,欽天監那邊有語,接下來半個月也很難有雨。”


    “災情嚴重!”


    “偏生江南之地多雨,都有水災了。”


    “上天真會給朕開玩笑。”


    “太子,你覺該如何?”


    養心殿偏廳,朗闊明亮,身著明黃袞龍袍的德正帝正一臉不耐的看向麵前群臣、兒子、皇族們。


    銀子!


    國庫沒有銀子了!


    都花哪裏去了?


    現在還剩下不到三百萬?


    自登位十二年來,國庫內何有這般少的銀子出現?


    不足三百萬兩也就罷了,現在天下間又一窩蜂的出了許多災禍之事,每一件都是需要銀子的。


    “父皇!”


    “諸般事雖麻煩,然父皇聖明燭照,自有所斷!”


    一位身著大赤錦袍龍紋的年輕人出列,頭戴翼善冠,拱手深深一禮,看向父皇,忙一語。


    “朕……當然知道如何斷決此事。”


    “朕現在是在問你!”


    “若是你,你該如何做?”


    德正帝眉頭一皺,看向太子,輕喝一聲。


    “父皇!”


    “兒臣……兒臣以為,針對災情之事,命各地督撫給於好生處理,以前也有那般事情,可有先例。”


    “當不為難。”


    “至於……錢糧之事,如今國庫銀子不多,各地的銀子還需要數月才能夠解送京城。”


    “災情所需,可由各地自己籌集一些。”


    “若然不足,朝廷……可負責二分其一,或者一半之用。”


    太子頭顱微低,聞此,身子有顫。


    卻隨即想了想,將所思道出。


    “昱兒,你呢?”


    德正帝不可置否,沒有評判,目光一轉,落於另一人身上。


    “父皇。”


    “兒臣以為,眼下首要兩件事。”


    “其一,災情和兵事。”


    “其二,銀子!”


    “這兩件事實則又是一體相關,無論是災情還是兵事,都需要大量的銀子,而國庫現在存銀有限!”


    “是以,兒臣以為,可由朝廷派出欽差前往受災之地,給於親自賑災。”


    “一則,觀災情真實,給於最準確的賑災。”


    “二則,有欽差在,也能夠令一些錢糧花費在刀刃上,以免出現貪墨之事。”


    “兵事上,有先前調遣的援軍以及數百萬錢糧,短時間內當無礙,也希望俞將軍盡快有好消息傳來。”


    “至於銀子之事,各省的田地銀子,還需要數月時間,是以,可從鹽課、蘇杭織造之地著手。”


    “短時間內,籌集一兩百萬兩銀子不難。”


    “而且有聞兩淮鹽課為林如海掌管,其人辦事有力,父皇可命他施為籌集銀子。”


    “隻要能夠再有數百萬兩銀子,今年之事撐過去,各省解送的銀子就來了。”


    項成昱!


    誠王!


    年歲較太子殿下小了一些,形容方正,體態修長不掩魁梧,身著青色的龍紋錦袍,頭戴燕弁冠,一步近前,深深一禮。


    “桓兒,你呢?”


    德正帝看向又一個兒子。


    “父皇!”


    “兒臣……兒臣以為誠王兄所言極好。”


    榮王!


    項成桓,年歲又年輕了一些,形容俊美許多,少了一些誠王的英武、魁碩氣息。


    出列一言,也是一應。


    “康兒!”


    “你聽了這般久,可有所想?”


    德正帝看向自己的胖兒子。


    接下來就要領差事了,同樣,國政要事也要一一入眼的,也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觀點的。


    “……”


    “父皇,兒臣……兒臣……,兒臣無法。”


    “兒臣願將恒王府名下的所有所得獻出,落入災情之地,希望有一份力。”


    小胖子心中一突。


    正狐疑父皇會不會點自己之名的時候,現在就輪到了,跑都跑不掉。


    法子?


    太子都沒想出來,自己……還是算了。


    至於誠王兄他們,他們觀政多年,自己想不出來也正常。


    災情!


    銀子!


    國庫缺銀子,還剩下不到三百萬兩,於一個普通人而言,三百萬兩銀子自然很多很多。


    可是對於大楚而言,三百萬兩太少太少。


    甚至於幾乎做不成什麽事情。


    “哼,這麽蠢的法子,也隻有你能想出來了。”


    “數萬兩銀子頂什麽用。”


    “銀子!”


    “桓兒,朕有聞……又有人從戶部借銀子?”


    “還借了不少?”


    “是誰?”


    德正帝不耐的對著胖兒子擺擺手,知道自己笨,就少說些,獻出恒王府一年所得?


    能有什麽用?


    “這……,是治國公!”


    “他從戶部借了三千兩銀子。”


    榮王項成桓略有遲疑,連忙道。


    “他一共借了多少?”


    德正帝眉目緊皺。


    “這……,父皇,他一二十年來,一共零零散散借的銀子加起來有數萬兩。”


    “應該在七萬兩以上!”


    榮王忐忑應道。


    “七萬兩以上!”


    “戶部誰借的最多?”


    本就鎖眉不悅的德正帝,眉宇更是成川。


    “是甄有道!”


    “借了超過六十萬兩銀子!”


    榮王頭顱壓的很低很低。


    “哼!”


    “六十萬兩!”


    “六十萬兩!”


    “你領了戶部的差事,就是這樣做事的?”


    “治國公!”


    “他所借的銀子,三日之內,必須還清,否則重罪論處。”


    “國家危急,國庫空虛,他還有臉借銀子。”


    “還有其它從戶部借錢的官員,一個月內,……必須歸還所借的銀子,若是做不到……,桓兒,你戶部的差事就不用做了。”


    “衡山,災情、兵事、銀子的事情,你說說該怎麽辦?”


    借錢!


    一個個就知道從戶部借錢!


    國朝給的俸祿很少?


    不夠吃的?


    不夠穿的?


    還要借錢?


    七萬兩銀子?


    六十萬兩銀子?


    還真有膽子借錢!


    既然借了,那麽,就要全部還出來。


    尋常時候,許多事情都隱藏起來了,現在,需要銀子的時候,亂七八糟的事情都出來了。


    德正帝深深的呼吸一口氣,平複一下心緒,勒令下達,視線落在內閣首席軍機大臣身上。


    “陛下!”


    “臣以為……。”


    當即一位年五六十的男子出列,發絲略有灰白,身著華貴赤羅裳,身披青色衣緣赤羅衣,頭戴七梁冠,赤白二色玉帶環腰。


    赫赫然,廟朝尊貴之人。


    大楚內閣首席軍機要臣——李衡山,字熙止!


    ……


    ……


    “國庫虧空!”


    “戶部虧空!”


    “各地虧空!”


    “全部加起來,隻怕不會少於一兩千萬兩銀子。”


    “現在,國庫空虛,他們身上倒是一個個肥碩如糧草老鼠,前明才過去有多遠?”


    “崇禎歲月,國庫更是空虛。”


    “李自成入京城,搜刮出了超過七千萬兩銀子。”


    “七千萬兩銀子啊!”


    “若然有那七千萬兩銀子在,前明的天下也不會失去那麽快,現在,才過去多久?”


    “恭王、忠王、衡山,你們說如果現在京城裏收刮一下,會有多少銀子,是否會超過七千萬兩?”


    “八千萬兩?”


    “一萬萬兩?”


    “有那些銀子在,剛才那些事如何成事?”


    “那個虧空……朕早晚要將它全部填充實在!”


    午時!


    養心殿內的群臣、貴戚都已經先後離去,獨留下並肩而站的三人,德正帝在前仍不住煩躁著。


    災情!


    銀子!


    歸根結底!


    就是銀子!


    有銀子才好辦事,有銀子才能辦成事!


    西北、遼東的兵事,沒有銀子……一切休說。


    各地的旱情、水災也是一樣,沒有銀子,一件事都辦不成。


    國庫缺銀子,國朝不缺銀子。


    這一點……德正帝清晰無比,若非因一些事情,自己早就開始處理國庫的虧空。


    “……”


    “陛下,虧空之事,曆來已久,欲要查補虧空,眼下非良機良時!”


    軍機大臣李衡山一禮。


    “朕如何不知道非良機良時!”


    “許多人,辜負朕意啊!”


    “治國公!”


    “國庫都如此了,還從國庫借了三千兩銀子,真把國庫當做他治國公家的庫房了。”


    “三日之後,銀子拿不出來,直接抄家!”


    德正帝氣不打一處來,現在廟朝上下正是缺銀子的時候,不想著將銀子歸還。


    反而繼續借銀子?


    當誅!


    “陛下!”


    “……”


    李衡山、忠王、恭王三人惶恐,皆深深一禮。


    “上皇待他們太過寬厚了,以至於他們都忘了臣子的本心。”


    德正帝歎道。


    “……”


    恭王三人不言。


    “你等退下吧。”


    德正帝擺擺手。


    一提及上皇,他們就是這般,觀他們這般模樣,心中更添不悅,卻也無可奈何。


    “陛下!”


    “……”


    三人又是一禮,緩緩退下。


    “戴權!”


    “上皇可有用午膳了?”


    “若然沒有,朕去一觀!”


    悵然許多,沉吟許久,坐於臨近一處柔軟的炕幾上,無滋味的喝了兩口茶水。


    喚來隨伺之人,德正帝看將過去。


    “陛下!”


    “上皇正在用午膳。”


    “一同用午膳的還有長樂公主、寶豐公主,以及小神醫秦鍾!”


    戴權沒有遲疑,便是有語。


    “長樂、寶豐?”


    “小神醫也在?”


    “為何?”


    德正帝略有愕然,把玩著手中茶盞,看向戴權。


    長樂和寶豐的事情,自己知道,她們兩個經常前往慈寧宮、鹹安宮,算起來,也是自己吩咐的。


    替自己盡一份心。


    小神醫秦鍾?


    他還在宮裏?


    本以為他早就出宮了。


    “陛下!”


    “根據宮人所言,今日翠鳥亭內,上皇同小神醫相談甚歡,還很是讚譽了小神醫。”


    “因而,便是命禦膳房準備膳食為用!”


    戴權所說更為詳細了些。


    “相談甚歡?”


    “都說了什麽?”


    德正帝隨意道。


    “似是談論了一些史書史論之事,連續談論一個時辰以上。”


    戴權也是狐疑上皇同那個小神醫談論的內容,史書史論……?小神醫秦鍾才多大,又能夠談論什麽。


    而上皇卻似乎興致很大很大。


    也很欣賞小神醫秦鍾。


    “嗯。”


    “既然上皇在用午膳,朕就不過去了。”


    史書史論?


    記得第一次相見小神醫秦鍾,他在史書史論之言就令自己詫異,現在……同上皇還相談甚歡?


    想來談的東西很有趣。


    固好奇,不著急。


    早晚都會知道的。


    ******


    “別說……,上皇賞賜的東西就是不錯。”


    “不算摳搜!”


    申時初,秦鍾正坐於寧國府自己院中的廳堂椅子上,手中把玩一物,不住欣賞著。


    在皇宮吃了一頓。


    隨後,又去鍾粹宮看了看病人,又去百草廳轉了轉,今兒沒有腸癰病患,才和多福、秦瓦歸府。


    多福將京城一些特產采買到位了。


    待會就該自己畫畫了。


    “上皇賞賜!”


    “少爺,您真厲害!”


    采星正站在某人身後,雙手施展按摩舒緩之法。


    看著少爺手中的一對黃石水晶狻猊鎮紙,一雙明眸也是不住打量著,既然是宮中之物,肯定沒的說。


    更別提還是上皇賞賜,更非一般。


    賞賜!


    唯有功或者上皇歡喜,上皇才會落下賞賜,一些規矩自己知道的,少爺今兒入宮當有不小的事情發生。


    “哈哈,少爺的厲害,過一兩年,你們也可親身體驗一下。”


    “這柄古扇!”


    “這對鎮紙!”


    “都收起來吧。”


    一共兩件賞賜之物,一件是紙扇,是上皇所喜之物,上麵還有上皇的題字以及印記。


    另一件是書寫畫畫之時的鎮紙,質地非凡,黃水晶很是通透,映照驕陽,很是明亮。


    狻猊?


    和記憶中的雄獅生長差不多,論品級,雄獅和狻猊差遠了,狻猊是龍生九子之一,非尋常人可用。


    聽得美婢的誇讚之語,秦鍾一樂,將手中鎮紙落於身邊的案幾上。


    “少爺!”


    采星俏臉一紅,自覺聽出少爺言外之意,不由嗔道。


    “哈哈。”


    “晴雯,將書房的桌案整理一下,少爺待會作畫!”


    秦鍾拍了拍肩頭的柔軟小手,自椅子上起身,從五兒手中接過茶水,輕呷一口,笑語看向晴雯。


    她此刻正似乎閑著沒事。


    既然沒事,那就找點事做。


    “少爺,我去將筆墨紙硯準備一下。”


    采月主動近前,紅袖添香的研墨之事是自己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群芳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頓兩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頓兩饅頭並收藏紅樓群芳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