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敬指令石人走入長廊,緩步而行,自己則蹲坐石人肩頭,四下打望,警惕地觀察周圍動靜。不過十幾息,便到了那金色大殿之前,並無任何意外發生。


    大殿正對走廊開著一扇褐色石門,也是某種玉石切割而成,其上繪有雄山峻嶺、深穀大澤,一派曠遠奇偉的氣象。正中位置,是一個掌形凹槽,呈玄黃之色。


    張元敬伸出右掌,按在其上,厚土之力緩緩送入。僅僅過得三息,石門便輕輕一顫,順勢而開,隨即一股磅礴而精純的土靈力迎麵撲來,讓他精神猛地一振,不覺貪婪地大吸了幾口。


    他跳下石人,走入大殿,此殿隻有六丈方圓,殿中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除開進來的大門,也無其他門窗,倒像是一個巨大的牢籠。


    張元敬臉色不禁一垮,心道這個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厚土宗真傳功法呢,真傳弟子待遇呢?難道走錯地方了?


    他退到殿外,抬頭確認一次,的確是“真傳殿”三個字沒有錯!難道是時間久遠,功法、物品都灰飛煙滅了?


    可是,地上一塵不染,哪裏有什麽灰塵!連承淵殿那些靈器都保存得好好的,怎麽核心傳承反而消失不見!


    他不死心,又進入大殿,一寸一寸牆麵的敲擊,一步一步地麵的踩踏。


    終於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殿正中靠北三尺的地方,發現了兩隻足印,其上刻有上萬道極其細微的陣紋。


    他輕輕往上一站,渾身厚土之力便活躍起來,如同得了心愛玩具的孩童一般,歡呼雀躍。他由此推知,此陣法與功法有關,便順勢而為,運行厚土化生功,引導厚土之力向足底而去。


    厚土之力一入兩隻足印,那繁複細密的陣紋便遊動起來,一道金黃色的光芒自張元敬足底放射出來,過了十餘息時間,這光芒聚焦起來,突然射在北側石牆最上方的一處地方,照亮了丈方大小的牆壁,其中似有金色文字閃動。


    張元敬定睛看去,那文字似有靈性一般,凡被他看見的,均如一道流光閃過,進到他的識海中。


    那照壁中的文字極多,張元敬不敢跳著去看後麵有多少,隻一個字接一個字的看下去,如此約有一個多時辰,數萬字印入他的識海,正當其法力枯竭、搖搖欲墜之時,那照壁中的文字終於完結,聚在其上的光芒微微一閃,便熄滅了,那處石牆又沉入晦暗不明中。


    他輕移數步,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盤腿打坐。


    兩個時辰後,他自感法力恢複了少許,這才回過頭去琢磨識海中那些金色文字。


    這些金色文字,是兩篇功法,一篇是完整的厚土功,自煉氣至化神,均有對應功法。


    另一篇則是介紹法術與土係法術神通修煉之法的秘籍,名曰“厚土術法篇”,與厚土功乃是源出一體。不過,隻有真傳弟子可得厚土術法篇和全本厚土功,而普通弟子則隻能得到簡化版的厚土功。


    厚土術法篇乃是厚土功的精髓,其基礎乃是土係八部法訣,得八部法訣者,方能學會“厚土術法篇”所載之術法。


    厚土術法篇所載法術神通之原理,乃是張元敬聞所未聞,倒讓他大開眼界。


    其中說到,功法乃道,法術乃法。道法相合,修士之資。憑此,可超生死、越鬼神,得大自在。法術乃無上大法之基礎,自結丹境界便可修習,也必須修習。


    修士一旦凝結金丹,便真正邁出了破虛得真、回歸真我的第一步。故,結丹乃是真我之肇始。從此,修士要不斷破除虛妄,求得本我之真實。有真我,方可契合天地之本真,方可真正掌握天地之大道。


    結丹之術法,乃是法術之入門,可稱之為小法術。元嬰修士方可修法術,化神以上則是神通,更高則是道術,仙人則有仙術,其極點乃是無上大術。


    小法術雖弱,乃是無上大術之基礎,隻是自上古以降,修士多仰仗法寶而輕法術,故小法術不傳,法術則淪為靈寶之輔助,如此也導致法術神通基礎不牢、愈進愈難。


    須知,在十萬年以前的上古時代,法術、神通可以匹敵最高階的法寶、靈寶。在遠古時期,法術、神通更是強於法寶、靈寶。太古時代,則大術、功法為根本,法寶靈寶之流不過是輔助之物也。


    不過,這也是時勢使然,當今時代比之上古時期,天地靈力要弱了很多,故法術神通的威力也大為削弱,遠不及法寶靈寶犀利好用。這也是上古以降,修士逐漸重視法寶、研製法寶並依賴法寶的根本原因。


    以元嬰修士而論,多數法術與下品靈寶,不過相若。比之中品靈寶,即要弱上一籌。要是較之上品靈寶,則幾乎被碾壓。至於對比更強的先天靈寶、神通靈寶,那差距就更是天差地別。況且,由於天地靈力日漸稀薄,修士使用法術神通,其法力消耗遠遠大於法寶、靈寶,故再難成為主流。


    厚土術法篇中記載諸多土係小法術、法術與神通。法術如迷塵、泥沼、土胎、石炮、搬山等,皆是今世較少聽說的。尤其是搬山一法,附帶一種法寶的煉製方法,可將一種名為源生石的奇特寶物與某些土屬性天地靈材熔鑄成石山,可攻可守,還可抵禦雷劫。此與一般所用搬山術差別巨大,乃是厚土功中極強的一門法術。如修士能夠突破至化神,此法術還可升級為神通,更加強悍。


    不過,別說神通,就是法術,對張元敬來說,都太過遙遠,反倒是結丹修士可以習練的小法術,倒還有那麽幾分可能。


    小法術有五,一曰土遁術,比張元敬修習的土遁術要高明十倍,其以分土訣為基礎,在潛入之深度、遁行之速度、隱匿之效果、防禦之能力等方麵均有專門拓展和深化。


    一曰土牢,乃是困敵之術,隻要靈力足夠,在有土山之處,可越級困敵。


    一曰土禦,乃是興土作盾,可擋強攻。


    一曰飛石,凝土成石,攻擊敵手,可單可群。


    一曰狂沙,召喚沙暴困敵亂敵,也可掩護逃遁。


    小法術與法術一樣,講究禦使天地靈力,故對於所處環境要求頗高。


    土係法術神通的優勢恰在於環境,大多數地方土力皆不弱,即使是土力異常強大之處也並非難尋。這也是厚土宗始終堅持習練法術,把法術神通作為對敵主要手段之一的緣故。


    對結丹修士來說,尚不具備操控天地靈力的能力,因此可借助一些特殊的天地靈物操控天地靈力、使用小法術。


    厚土宗所選之物便是那種名為源生石的特殊石頭。此石是土之精氣所化,可自行吞吐土靈力,能與修士法力相融相通,成為修士溝通天地靈力、施展小法術的橋梁和依憑。


    如果修士長期溫養源生石,與之完全相契,則可藏身其中,提升土靈力親和度,修行可以加倍,還可斂息絕神,即使高一個大境界的修士也難以發現。


    不過,厚土術法篇並沒有提及,此種石頭要到何處才能尋得。


    張元敬將厚土術法篇細讀五遍,確定自己已經完全牢記,這才放鬆識海,不再思索法術之事,閉目養神。


    過了不到半刻鍾,那些金色文字便自行消失不見。不過,張元敬隻需念頭一動,厚土術法篇又能完整地從腦中浮現出來,不曾忘記一個字。


    他輕輕一笑,站了起來,正要抬步離開大殿,突見北側牆壁“隆隆”作響,露出一扇通體金色的大門來。


    他上前兩步,想起石人還在殿外,便指令其跟在自己身後,一同走到金色大門之前。


    站定兩息之後,一團光芒射出,有如倒覆的漏鬥,往張元敬及它身後的石人頭上一罩,將他們完完全全裹住,爾後一閃一滅,便挪移至了他處。


    張元敬一陣眩暈,再睜開雙眼時,發現自己已經到了一間四丈見方的密室之中。四方均是青色石牆,地上鋪滿白色方石,頭頂懸掛四顆亮閃閃的異石,將密室照得纖塵可見。


    若隻是他一人,這密室空間自是充足,但加上這具大石人,則顯得十分擁擠。好在擺設簡單,隻有一張石幾和一個蒲團,石幾上有一個銀色儲物鐲和一尊寸許高的石人雕像,此外別無他物。


    張元敬走過去,將儲物鐲拿起,此鐲並無禁製,是以他法力一觸,便輕鬆打開。裏邊空間約有八丈見方,乃是一枚中品儲物鐲,不過隻有寥寥數件物品。


    一是兩件黃色法袍,品質甚好,似乎是防禦法寶。


    一是兩柄暗黃色飛劍,入手甚沉,其中隱隱有土靈力氣息,應是土屬性飛劍法寶。


    一是黑色布袋,裏麵有五十顆種子,共十種,每種五顆,不過其中大半已經完全壞死,隻有十多顆尚有生命氣息,張元敬皆不認識是何品種。


    一是三十餘瓶丹藥,但因為年代久遠,又缺乏妥善保存,大多藥丸藥性已完全流失,隻有三種丹藥尚餘幾分藥性,不過朽化嚴重,已經不能服食。


    一是藥鋤一把,似是用某種高品質玄鐵所打造,從散發的氣機看,是頂階的靈器,估摸是厚土宗弟子用來培植靈藥所用。


    一是大瓷盆一個,其中盛滿黝黑土塊,蘊藏濃鬱的土靈力,應是用於栽培靈植所用。


    另外還有一袋靈石,約有一千多顆中品、萬餘下品,所幸這靈石袋質量甚好,靈石並未流失多少靈氣。


    張元敬不覺搖搖頭,相比厚土術法篇來說,這些東西便很一般了,當然,對於他一個築基修士而言,終歸是一筆巨大財富。


    這時,他又拿起石幾上的石雕,此物賣相一般,手工粗糙,隻有簡單的輪廓,並無什麽藝術價值。當然,能夠擺在這裏,作為真傳弟子待遇,應當有其特殊之處。


    於是,他便輸入一縷厚土之力,隨之就有一條信息反饋而來。


    原來,這石雕乃是專門收納石傀的,隻限於一尊,石傀一旦被收入其中,既可防止靈石之力白白消散,也能輸入法力時時溫養,補充消耗。


    張元敬正愁怎麽攜帶石人,有了此物,問題便迎刃而解。於是,他便以神念溝通石雕與石芯,五丈多高的石人瞬間消失不見,而石雕內部空間中則多了一尊小小的石人。


    密室之物,除了放在地上的蒲團,均被一掃而空。


    他念頭一閃,又低頭去打量蒲團,此物乃是皮革製成,看起來有些破舊,並不起眼。神識一掃,卻被彈了回來,顯見內部設有禁製,也是不凡之物。


    他大袖一揮,將這蒲團也收入儲物鐲。


    這才細細察看四周牆壁,尋找出口。


    果然,還是在北側石牆上,有一處凹槽,形製大小,與真傳令牌相差無幾。


    他觀想出令牌,往上一貼,就聽當啷一聲,石牆上開出一個丈高門戶,顯出一條閃動光亮的甬道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天修仙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昂的孔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昂的孔緯並收藏玄天修仙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