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入學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人走過去挑了起來,周氏選了灰色的布料,沈氏和魏氏選的青色布料。
接著幾人去看了成衣,挑了幾套穩重點的,布料後邊做了換著穿。
“夥計你算算,這些多少錢。”周氏看著自己前邊幾匹布,想著自己帶的二兩銀子應該夠了吧。
夥計拿著算盤算了一下,才報出價格,“三位布料是半兩銀子,成衣一套兩百文。”
夥計又問了一句,“庫房裏有幾匹染色有問題的布,你們要嗎,不是很明顯。”
葉清想看看,“你拿出來,我們看看。”
夥計麻利的從庫房裏找出來五匹布,藍色的布染的不是很均勻,但是色差不是很大。
周氏幾人不是很在意,在村裏幹活穿很適合。
“這個多少錢一匹,有瑕疵能便宜點嗎。”周氏算著一匹布能給李氏和葉老漢做身衣服。
“這麽多一共二兩銀子。”夥計也想趕緊賣掉,下午新的布料要進來了,倉庫要騰地方。
周氏幾人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裏的欣喜,趕忙讓夥計包了起來,這些布有點瑕疵但便宜了一半,也是撿了便宜。
葉清一行人買好布料,坐著牛車回去了。
葉老大又出去了一趟,請林文軒幫忙選一點適合他們的筆墨紙硯。
林文軒帶著葉老大來到平時買筆墨的地方,“掌櫃的,我們要買點適合剛上學的孩子用的筆墨紙硯。還要一些適合十歲左右孩子的筆。”
“軒哥兒來了,今天學堂休息啊,好久沒見你過來了。”
“掌櫃的,家裏的書還沒有看完,等看完了再來買幾本。”
掌櫃的麻利的拿出來好幾份,讓葉老大挑。
葉老大不是很懂,根據林文軒和掌櫃的推薦,選了七套。六套給上學的孩子,一套放家裏用。
“千字文,論語兩位要嗎,剛來的書。”掌櫃的拿了幾本出來。
葉老大接過來翻了翻,書裏字跡工整,沒有一絲汙痕,很不錯。
林文軒拉了一下葉老大的袖子,“掌櫃的,家裏有這幾本書,我們先不買了。”
葉老大不知道林文軒的打算,也沒有出聲阻攔,又看了兩頁,把書還了回去。
葉老大開口問道:“掌櫃的,這些東西多少錢。”
“客官七套筆墨紙硯共三兩銀子,您買的多,在送你一些紙。”
葉老大爽快的付了錢,又把林文軒送回了家。
路上林文軒把自己的打算說給了葉老大,“叔,四郎哥已經學了兩年了,可以拿我的書回去抄,就不用花錢買了。”
“軒哥兒還是你腦子轉的快,我都沒有想到,我讓你四郎哥給你帶田螺吃。”葉老大也反應了過來,這樣能省不少錢。
到了林家,林大夫去看診了,家裏很安靜。
林文軒從屋子裏拿出自己的書,遞給了葉老大。
葉老大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接過來書,又小心的放到籃子裏。
“軒哥兒,書肯定愛惜著用,今天讓他們抄完了,明天一起給你帶過來。”
葉老大又買了一些拜師禮,才趕著牛車回去了。
葉家幾個要去讀書的孩子,都在葉老大家試衣服,周氏幾人改著不合適的地方。
葉老大把車停到院子裏,把牛牽到後院,又喂了牛一些草,才拿著籃子去了屋裏。
“老大回來了,拜師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葉老漢站在門口問道。
“爹,都好了,準備了六份,都買的好的。”
“老大,私塾離得遠,孩子們怎麽吃飯。”
“爹我問過軒哥兒了,可以帶飯,中午私塾裏幫忙熱一下。”
葉老漢這才放心,家裏離得遠,隻能早上去晚上回。
早上可以跟著孫家的車子去,晚上葉老三賣菜回來,可以一起帶回來。
葉老大把書給了小兒子,“五郎,這是軒哥兒的書,你們今天都抄一份,明天讀書用,都小心點,別弄壞了。”
“爹你放心吧,我們會愛惜的。”葉五郎接過書就去書房抄寫了。
晚飯後,葉老大又叮囑了一會,才讓葉五郎早早的去睡了,明天要早起出門。
第二天一早,葉老大和葉老二一起送孩子們去私塾,到私塾門口的時候,其他人還都沒有來。
葉老大先去敲門,薑夫子已經吃好飯等著了,幾個孩子帶著拜師禮走了進去。
拜師禮一般是六種,裏麵有芹菜寓意著業精於勤,蓮子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鴻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 ,幹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六個人一起向薑夫子行禮,薑夫子受了禮之後,又說了一些讓他們勤學苦練的話。
薑夫子帶著眾人去了學堂,六個人按高矮個分別安排好座位,又帶著葉老大二人出去了。
“薑夫子孩子就交給你了,不聽話直接打就行了,這是六個孩子三個月的束修,麻煩夫子了。”葉老大殷勤的看著夫子。
薑夫子微微頷首,對於葉家的態度很滿意。幾個孩子都是聰明的,用心讀書,秀才還是有可能的。
“你們回去吧,晚上再來接孩子,在我這你們放心吧。”薑夫子看著上課的時間到了,其他孩子也都來了。
葉老大兩人走了出去,又在院子外聽了一會,才不放心的走了。
私塾裏幾個孩子坐了一會才看到林文軒走了進來,幾人見了熟悉的人,緊張的情緒才緩解了一些。
“軒哥兒,你的書我們抄好了,謝謝你的書。”
“五郎,你們來了,以後我也有伴了。”林文軒看到他們很開心。
葉五郎有點不好意思,“軒哥兒以後叫我的名字吧,大家都不叫小名了,以後我也叫你林文軒。”
林文軒點頭答應,又開口說:“葉辰景,我們中午一起去吃飯吧,我帶你們參觀一下私塾。”
兩人湊在一起說著話,看到夫子進來了,連忙分開坐好。
葉老三擔心孩子們第一天讀書不習慣,早早的收攤,和魏氏一起去學堂門口等著他們放學。
隨著一聲鈴響,私塾裏的讀書聲停了,孩子們拎著書箱有序的走了出來。
接著幾人去看了成衣,挑了幾套穩重點的,布料後邊做了換著穿。
“夥計你算算,這些多少錢。”周氏看著自己前邊幾匹布,想著自己帶的二兩銀子應該夠了吧。
夥計拿著算盤算了一下,才報出價格,“三位布料是半兩銀子,成衣一套兩百文。”
夥計又問了一句,“庫房裏有幾匹染色有問題的布,你們要嗎,不是很明顯。”
葉清想看看,“你拿出來,我們看看。”
夥計麻利的從庫房裏找出來五匹布,藍色的布染的不是很均勻,但是色差不是很大。
周氏幾人不是很在意,在村裏幹活穿很適合。
“這個多少錢一匹,有瑕疵能便宜點嗎。”周氏算著一匹布能給李氏和葉老漢做身衣服。
“這麽多一共二兩銀子。”夥計也想趕緊賣掉,下午新的布料要進來了,倉庫要騰地方。
周氏幾人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裏的欣喜,趕忙讓夥計包了起來,這些布有點瑕疵但便宜了一半,也是撿了便宜。
葉清一行人買好布料,坐著牛車回去了。
葉老大又出去了一趟,請林文軒幫忙選一點適合他們的筆墨紙硯。
林文軒帶著葉老大來到平時買筆墨的地方,“掌櫃的,我們要買點適合剛上學的孩子用的筆墨紙硯。還要一些適合十歲左右孩子的筆。”
“軒哥兒來了,今天學堂休息啊,好久沒見你過來了。”
“掌櫃的,家裏的書還沒有看完,等看完了再來買幾本。”
掌櫃的麻利的拿出來好幾份,讓葉老大挑。
葉老大不是很懂,根據林文軒和掌櫃的推薦,選了七套。六套給上學的孩子,一套放家裏用。
“千字文,論語兩位要嗎,剛來的書。”掌櫃的拿了幾本出來。
葉老大接過來翻了翻,書裏字跡工整,沒有一絲汙痕,很不錯。
林文軒拉了一下葉老大的袖子,“掌櫃的,家裏有這幾本書,我們先不買了。”
葉老大不知道林文軒的打算,也沒有出聲阻攔,又看了兩頁,把書還了回去。
葉老大開口問道:“掌櫃的,這些東西多少錢。”
“客官七套筆墨紙硯共三兩銀子,您買的多,在送你一些紙。”
葉老大爽快的付了錢,又把林文軒送回了家。
路上林文軒把自己的打算說給了葉老大,“叔,四郎哥已經學了兩年了,可以拿我的書回去抄,就不用花錢買了。”
“軒哥兒還是你腦子轉的快,我都沒有想到,我讓你四郎哥給你帶田螺吃。”葉老大也反應了過來,這樣能省不少錢。
到了林家,林大夫去看診了,家裏很安靜。
林文軒從屋子裏拿出自己的書,遞給了葉老大。
葉老大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接過來書,又小心的放到籃子裏。
“軒哥兒,書肯定愛惜著用,今天讓他們抄完了,明天一起給你帶過來。”
葉老大又買了一些拜師禮,才趕著牛車回去了。
葉家幾個要去讀書的孩子,都在葉老大家試衣服,周氏幾人改著不合適的地方。
葉老大把車停到院子裏,把牛牽到後院,又喂了牛一些草,才拿著籃子去了屋裏。
“老大回來了,拜師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葉老漢站在門口問道。
“爹,都好了,準備了六份,都買的好的。”
“老大,私塾離得遠,孩子們怎麽吃飯。”
“爹我問過軒哥兒了,可以帶飯,中午私塾裏幫忙熱一下。”
葉老漢這才放心,家裏離得遠,隻能早上去晚上回。
早上可以跟著孫家的車子去,晚上葉老三賣菜回來,可以一起帶回來。
葉老大把書給了小兒子,“五郎,這是軒哥兒的書,你們今天都抄一份,明天讀書用,都小心點,別弄壞了。”
“爹你放心吧,我們會愛惜的。”葉五郎接過書就去書房抄寫了。
晚飯後,葉老大又叮囑了一會,才讓葉五郎早早的去睡了,明天要早起出門。
第二天一早,葉老大和葉老二一起送孩子們去私塾,到私塾門口的時候,其他人還都沒有來。
葉老大先去敲門,薑夫子已經吃好飯等著了,幾個孩子帶著拜師禮走了進去。
拜師禮一般是六種,裏麵有芹菜寓意著業精於勤,蓮子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鴻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 ,幹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六個人一起向薑夫子行禮,薑夫子受了禮之後,又說了一些讓他們勤學苦練的話。
薑夫子帶著眾人去了學堂,六個人按高矮個分別安排好座位,又帶著葉老大二人出去了。
“薑夫子孩子就交給你了,不聽話直接打就行了,這是六個孩子三個月的束修,麻煩夫子了。”葉老大殷勤的看著夫子。
薑夫子微微頷首,對於葉家的態度很滿意。幾個孩子都是聰明的,用心讀書,秀才還是有可能的。
“你們回去吧,晚上再來接孩子,在我這你們放心吧。”薑夫子看著上課的時間到了,其他孩子也都來了。
葉老大兩人走了出去,又在院子外聽了一會,才不放心的走了。
私塾裏幾個孩子坐了一會才看到林文軒走了進來,幾人見了熟悉的人,緊張的情緒才緩解了一些。
“軒哥兒,你的書我們抄好了,謝謝你的書。”
“五郎,你們來了,以後我也有伴了。”林文軒看到他們很開心。
葉五郎有點不好意思,“軒哥兒以後叫我的名字吧,大家都不叫小名了,以後我也叫你林文軒。”
林文軒點頭答應,又開口說:“葉辰景,我們中午一起去吃飯吧,我帶你們參觀一下私塾。”
兩人湊在一起說著話,看到夫子進來了,連忙分開坐好。
葉老三擔心孩子們第一天讀書不習慣,早早的收攤,和魏氏一起去學堂門口等著他們放學。
隨著一聲鈴響,私塾裏的讀書聲停了,孩子們拎著書箱有序的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