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攔路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這個孫婆子真不錯,灶房裏收拾的幹淨利索。”葉清誇道。
“是不錯,有幾次我飯點過來,飯做的味道不錯。”葉老大觀察了半個月,才放心孫婆子做飯。
“爹天色不早了,我們去趟醫館,昨天爺爺受涼了,咳的厲害。”
葉老大也在擔心葉老漢的身體,年紀大了,冬天就不好過。
幸好今年一直在炭窯那裏,那邊一直燒著炭,溫度比別的地方高一點。
葉老大駕著牛車去了林大夫在的醫館,林大夫醫術好,一般幾碗中藥下去,咳嗽就好透了。
葉清和大哥一起去了街上,家裏的肉不多了,買點板油和瘦肉回去。板油熬出油來,油渣還能包大包子吃。
拿點曬好的豆角,泡一下午,和油渣一起調餡,香的舌頭都能吞掉。
葉清兩人買完肉先回了院子,擔心其他人送炭回來,進不去家。
“永子哥,你們回來了,等久了吧。”
“清丫我們也是剛到,今天去送炭的酒樓,炭棚塌了,我們幫著重新蓋起來,耽誤了點時間。”
“你們傷到了嗎。”
“沒有,我們去之前就塌了,上次看著歪歪扭扭的,沒想到這次就塌了。”
“你們在外麵注意安全,要是情況不對,先保全自己。”葉清不放心的提醒著。
“放心吧清丫,我們這麽多大小夥子,哪會有什麽危險。”永子不在意的說。
葉清說了兩句就沒再說什麽,給每個人倒了杯熱水,喝著暖暖身子。
剛喝完水,葉老大回來了。眾人沒在耽擱,趁著天還沒黑,回去了。
等葉清到家,李氏已經把麵發好了,幹菜也泡好了。
周氏接過板油洗了洗,點火熬油,不到半個時辰,就熬出來了一大鍋。
葉清把豬油罐子拿過來,周氏用勺子把油灌了進去,油渣用笊籬撈出來,控一會油。
又用盤子裝了一點,撒上鹽,給大家分著吃了。
葉清吃了幾塊豬油渣解饞,就去幫忙剁餡。曬幹的豆角吸了水,都舒展開了。
葉清擠幹水分,把豆角切碎,再和豬油渣拌在一起。發好的麵擀成皮,一個個包好,上鍋蒸兩刻鍾。
蒸包子的時候,周氏又用小鍋燒了一鍋粥。等粥煮好了,包子也熟了。
葉清端著幹糧筐等在旁邊,周氏手沾涼水,快速的往外撿著包子。
大家洗好手,等在桌子旁。葉大郎接過粥鍋,先給每人盛了一碗。
周氏把裝滿包子的筐子放在桌子中央,先給葉老漢和李氏拿了一個,其他人自己動手拿著吃。
葉清把包子放在嘴邊咬了一口,皮薄餡多,混著豬肉的香氣,吃的根本停不下來。
周氏看著家裏人吃的香甜,心裏全是滿足。“大郎清丫你們多吃點,最近幹活太累了,你們還要長個子呢。”
“娘你也多吃點,你比我們還辛苦。”葉清嘴甜的哄著周氏。
“好好好,都多吃點,還有餡呢,一會再蒸一鍋。”
一口包子,一口粥,葉清覺得一天的疲憊都沒有了,剩下的全是幸福。
吃完飯歇了一會,葉清幫著包了三十多個包子,分成兩鍋蒸,才算是把餡子全用完。
和好的麵還剩一點,周氏擀了幾個餅,湊著火在鍋上烙了出來。
等忙活完,天已經黑透了,葉清迅速洗漱好,回屋睡覺了。
一夜無夢,葉清早早的起來,先在院子裏練了一會拳腳,才吃了早飯出門。
自從上次裏正訂好規矩,村裏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練一會,身體素質比剛來到的時候好多了,個子長高了,身上也有肉了。
葉清先去賬房看了昨天整理的單子,把葉老大今天需要送炭的酒樓單子挑了出來,給了在門口等的葉大郎。
現在每天送炭占了大部分時間,還要去維護一下老客戶。
葉老大不再找新客戶,山上的產量剛剛能應付現在的訂單,再多了就要開新窯。
葉老大等著炭窯幫忙裝好車,在記錄數據的本子上簽好字,駕著車出門了。
葉清今天跟著去城裏,她是為了賣自己的兔子,家裏的兔子太多了,現在喂它們的時間沒有了,隻能先賣掉一批。
葉老大帶著葉清去了青雲齋,冬天兔子很好賣,很多大戶人家都要兔皮做衣服。
葉清現在穿的兔皮鞋就很暖和,在外邊忙活一整天都不凍腳。
“掌櫃的,我們來賣兔子了,這次帶來了三十隻,都是又肥又精神的大兔子。”葉清和青雲齋的掌櫃的也是熟識。
“清丫你和你爹好久沒來了,最近忙什麽呢。”
葉老大停好車,走了進來,剛好聽到這句話。“最近忙著給酒樓送炭呢,下次我給掌櫃的帶點過來。”
“那就多謝了,不過我們商行人來人往的,坐不住,屋子裏不用燒炭,不給你們添麻煩了。”掌櫃的不是愛占便宜的人。
青雲齋的小夥計稱好兔子走過來,“掌櫃的,一共一百五十六斤,兔子都很精神。”
掌櫃的從櫃台裏拿出銀子,給了葉老大,葉老大仔細核對了,金額對了,才放到懷裏,整理好衣服繼續說話。
“掌櫃的,上次林大夫拖你們的事情,有眉目了嗎。快過年了,也讓林大夫高興高興。”葉老大心裏惦記著林大夫找家人的事。
“有點眉目了,知道去的大概位置了,還要在仔細打聽打聽。”
“麻煩掌櫃的了,等找到了,讓林大夫請您吃飯。”葉老大心裏高興。
葉清跟著葉老大從店裏出來了,“清丫我們走吧,去找你哥他們。”
“走吧爹,天還早,還能幫哥哥送兩家。”
葉老大帶著葉清趕著牛車到了約定的地方,隻見一群人圍著村裏的牛車。
葉老大遠遠的看著,心裏著急,甩著鞭花,讓牛跑快一點。
葉清看著情況不對,拿起車上放著的木棍,死死的盯著前邊。
隨著牛車的走近,叫嚷聲越來越清晰。
領頭的是一個流裏流氣的年輕人,手裏拿著棍子,嘴裏罵罵咧咧的不讓葉大郎等人離開。
“是不錯,有幾次我飯點過來,飯做的味道不錯。”葉老大觀察了半個月,才放心孫婆子做飯。
“爹天色不早了,我們去趟醫館,昨天爺爺受涼了,咳的厲害。”
葉老大也在擔心葉老漢的身體,年紀大了,冬天就不好過。
幸好今年一直在炭窯那裏,那邊一直燒著炭,溫度比別的地方高一點。
葉老大駕著牛車去了林大夫在的醫館,林大夫醫術好,一般幾碗中藥下去,咳嗽就好透了。
葉清和大哥一起去了街上,家裏的肉不多了,買點板油和瘦肉回去。板油熬出油來,油渣還能包大包子吃。
拿點曬好的豆角,泡一下午,和油渣一起調餡,香的舌頭都能吞掉。
葉清兩人買完肉先回了院子,擔心其他人送炭回來,進不去家。
“永子哥,你們回來了,等久了吧。”
“清丫我們也是剛到,今天去送炭的酒樓,炭棚塌了,我們幫著重新蓋起來,耽誤了點時間。”
“你們傷到了嗎。”
“沒有,我們去之前就塌了,上次看著歪歪扭扭的,沒想到這次就塌了。”
“你們在外麵注意安全,要是情況不對,先保全自己。”葉清不放心的提醒著。
“放心吧清丫,我們這麽多大小夥子,哪會有什麽危險。”永子不在意的說。
葉清說了兩句就沒再說什麽,給每個人倒了杯熱水,喝著暖暖身子。
剛喝完水,葉老大回來了。眾人沒在耽擱,趁著天還沒黑,回去了。
等葉清到家,李氏已經把麵發好了,幹菜也泡好了。
周氏接過板油洗了洗,點火熬油,不到半個時辰,就熬出來了一大鍋。
葉清把豬油罐子拿過來,周氏用勺子把油灌了進去,油渣用笊籬撈出來,控一會油。
又用盤子裝了一點,撒上鹽,給大家分著吃了。
葉清吃了幾塊豬油渣解饞,就去幫忙剁餡。曬幹的豆角吸了水,都舒展開了。
葉清擠幹水分,把豆角切碎,再和豬油渣拌在一起。發好的麵擀成皮,一個個包好,上鍋蒸兩刻鍾。
蒸包子的時候,周氏又用小鍋燒了一鍋粥。等粥煮好了,包子也熟了。
葉清端著幹糧筐等在旁邊,周氏手沾涼水,快速的往外撿著包子。
大家洗好手,等在桌子旁。葉大郎接過粥鍋,先給每人盛了一碗。
周氏把裝滿包子的筐子放在桌子中央,先給葉老漢和李氏拿了一個,其他人自己動手拿著吃。
葉清把包子放在嘴邊咬了一口,皮薄餡多,混著豬肉的香氣,吃的根本停不下來。
周氏看著家裏人吃的香甜,心裏全是滿足。“大郎清丫你們多吃點,最近幹活太累了,你們還要長個子呢。”
“娘你也多吃點,你比我們還辛苦。”葉清嘴甜的哄著周氏。
“好好好,都多吃點,還有餡呢,一會再蒸一鍋。”
一口包子,一口粥,葉清覺得一天的疲憊都沒有了,剩下的全是幸福。
吃完飯歇了一會,葉清幫著包了三十多個包子,分成兩鍋蒸,才算是把餡子全用完。
和好的麵還剩一點,周氏擀了幾個餅,湊著火在鍋上烙了出來。
等忙活完,天已經黑透了,葉清迅速洗漱好,回屋睡覺了。
一夜無夢,葉清早早的起來,先在院子裏練了一會拳腳,才吃了早飯出門。
自從上次裏正訂好規矩,村裏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練一會,身體素質比剛來到的時候好多了,個子長高了,身上也有肉了。
葉清先去賬房看了昨天整理的單子,把葉老大今天需要送炭的酒樓單子挑了出來,給了在門口等的葉大郎。
現在每天送炭占了大部分時間,還要去維護一下老客戶。
葉老大不再找新客戶,山上的產量剛剛能應付現在的訂單,再多了就要開新窯。
葉老大等著炭窯幫忙裝好車,在記錄數據的本子上簽好字,駕著車出門了。
葉清今天跟著去城裏,她是為了賣自己的兔子,家裏的兔子太多了,現在喂它們的時間沒有了,隻能先賣掉一批。
葉老大帶著葉清去了青雲齋,冬天兔子很好賣,很多大戶人家都要兔皮做衣服。
葉清現在穿的兔皮鞋就很暖和,在外邊忙活一整天都不凍腳。
“掌櫃的,我們來賣兔子了,這次帶來了三十隻,都是又肥又精神的大兔子。”葉清和青雲齋的掌櫃的也是熟識。
“清丫你和你爹好久沒來了,最近忙什麽呢。”
葉老大停好車,走了進來,剛好聽到這句話。“最近忙著給酒樓送炭呢,下次我給掌櫃的帶點過來。”
“那就多謝了,不過我們商行人來人往的,坐不住,屋子裏不用燒炭,不給你們添麻煩了。”掌櫃的不是愛占便宜的人。
青雲齋的小夥計稱好兔子走過來,“掌櫃的,一共一百五十六斤,兔子都很精神。”
掌櫃的從櫃台裏拿出銀子,給了葉老大,葉老大仔細核對了,金額對了,才放到懷裏,整理好衣服繼續說話。
“掌櫃的,上次林大夫拖你們的事情,有眉目了嗎。快過年了,也讓林大夫高興高興。”葉老大心裏惦記著林大夫找家人的事。
“有點眉目了,知道去的大概位置了,還要在仔細打聽打聽。”
“麻煩掌櫃的了,等找到了,讓林大夫請您吃飯。”葉老大心裏高興。
葉清跟著葉老大從店裏出來了,“清丫我們走吧,去找你哥他們。”
“走吧爹,天還早,還能幫哥哥送兩家。”
葉老大帶著葉清趕著牛車到了約定的地方,隻見一群人圍著村裏的牛車。
葉老大遠遠的看著,心裏著急,甩著鞭花,讓牛跑快一點。
葉清看著情況不對,拿起車上放著的木棍,死死的盯著前邊。
隨著牛車的走近,叫嚷聲越來越清晰。
領頭的是一個流裏流氣的年輕人,手裏拿著棍子,嘴裏罵罵咧咧的不讓葉大郎等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