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送年禮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清捂嘴笑著說,“舅舅沒騙你吧,一會給你帶一點,你做菜的時候放點,就沒有腥氣了。”
葉清轉身去了灶房,用紙包了一點,差不多夠兩次的量,給了魏老大。
其他人就沒給,這次買的不多。
魏老大把錢給了葉老漢,,葉老漢沒推辭,接了過來。等晚上人都走了,拿出一部分上交公中。
“爹,這個錢我們就不要了,你們自己收著,以後家裏有困難了你在給我們。”周氏不想收老兩口的錢,他們年紀大了,心裏有錢心裏不慌。
李氏給了好幾次,周氏都沒收,這才收下了。
葉清看著母慈子孝的一幕,心裏感歎還是要掙錢,手裏有錢了,能解決大部分的矛盾。
幫忙殺豬的人走了,周氏沒給他們拿豬肉。他們每家都養了豬,這幾天都要殺豬,殺豬的時候再去幫忙。
葉清接下來的幾天,每天都能吃上香噴噴的殺豬菜,臉都圓了一圈。
幾個讀書人年二十開始休息,葉老大和幾家商量了一下,去接他們的時候,把年禮也帶著,順便問問他們讀書的表現。
幾人帶了十斤豬肉,兩隻母雞,兩隻兔子,又買了一些糕點,去了城裏。
幾人先把東西給了薑夫子,“薑夫子,幾個孩子在私塾表現的怎麽樣,沒調皮吧。”
薑夫子對這幾個學生很喜歡,“幾個孩子都是認真刻苦學習的,葉辰宇年紀最小,基礎差,每天學的最認真。”
葉三叔臉上帶了笑容,拱手行禮,向薑夫子道謝。
幾人又問了每個孩子的表現,才心滿意足的帶著孩子回去了,隻要孩子珍惜學習機會,他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他們讀書。
鄭師傅那邊就要晚一點再送了,葉二郎要到二十八才休息。提前個三四天送過去。
幾個孩子回了家,家裏熱鬧起來。周氏每天變著花樣做吃的。
特別是炸丸子的時候,一大早全家人就起來了,幾個孩子剁蘿卜餡。
葉老大削土豆皮,葉老漢幫著切成長條,周氏和李氏準備調料。
等土豆切好後,周氏燒好了熱水,放土豆條進去,煮到五分熟就行,撈出來放到涼水裏。
蘿卜是先切成絲再剁碎,然後放麵粉,放鹽和調料。
這就可以起鍋燒油了,等油熱了,蘿卜丸子擠成圓球,放鍋裏炸。
葉清和五哥蹲在灶房門口,眼巴巴的看著鍋裏的丸子。兩人不敢開口說話,炸丸子的時候亂說話是要挨罵的。
第一鍋丸子好了,兩人看著大哥拿著兩個盤子進去,裝了滿滿兩大盤子,放到堂屋桌子上。
葉老大點香行禮,才從堂屋出來,這是給祖宗吃的。葉清和葉辰景兩人繼續眼巴巴的等著,第二鍋他們就能吃了。
兩人覺得第二鍋炸的特別漫長,兩人肚裏的饞蟲都勾出來了。
終於炸好了,葉辰景拿著準備好的盤子衝了進去,裝上盤子端出來。
“五郎先給你爺爺送過去。”周氏在灶房裏吩咐著。
“好的娘,我們一起吃。”
葉辰景喊了葉老漢,三人坐在院子裏,你一個我一個吃了起來。剛炸好的丸子又軟又香,吃的根本停不下來。
“爺爺這個丸子好吃,也不鹹,你多吃點。”
“好孩子,你們也多吃點。”
葉清去倒了三杯水,一會的功夫,一盤子的丸子就沒有了。
幾人吃的也差不多了,丸子很油,吃多了不舒服。
“五郎,過來裝點丸子,去給你外公送點過去,趁著剛做出來,味道最好。”李氏想著親家。
葉清和葉辰景送過去的時候,外公背著手剛從外麵進來。“外公今天我家炸丸子,送點給你們嚐嚐。”
“你們自己吃,還想著我們。”外公擔心閨女家做的少。
“外公家裏炸了很多,你們趁熱先嚐嚐。”
外公招呼幾個孫子孫女一起過來吃,“你姑姑家給送的炸丸子,一起來嚐嚐,等明天咱家炸了,也給你姑姑家送點炸小魚。”
外婆吃了兩個就停下了,“清丫,你娘的手藝變好了,比以前做的好吃。”
“外婆,我們今年多加了幾種材料,才和以前不一樣的。”
兩人和幾個表哥表姐玩了一會,才戀戀不舍的回去,回到家正好土豆的做好了。兩人揉著鼓起來的肚子,又吃了一大碗。
吃的太撐了,兩人中午飯都沒吃。
等炸完丸子,葉老大開始準備給鄭師傅的年禮。和給薑師傅的差不多,就是加了兩對小白兔,可以給鄭師傅家的孩子玩。
葉老大又給劉師傅準備了一份,比鄭師傅的薄一點。帶了一些紅薯,兩隻雞,還有一些糕點。
虎子的那一份也沒少,帶了一些南瓜紅薯,蘿卜白菜。給虎子的就很實用,城裏住戶家裏沒地,菜都要買著吃,這些正合適。
一大早,葉老大就出門了,先去虎子家放下這些菜。
畢竟虎子隻是一個看門的,讓其他人看見不好。虎子也幫了他們很多忙,還是有點表示才好看。
劉師傅家的也是送到家裏,葉老大去的時候,劉師傅已經出門了。
“大娘我是靠山村的葉文寧,劉師傅認識我,他給我兒子介紹了麵點師傅,我把東西放下了,我先走了。”
劉師傅的娘自己在家,“你進來坐,我讓人去喊我兒子。”
“不用了大娘,你晚上給劉師傅說一聲就行,我還有點事情,先走了。”
葉老大把東西放到屋子裏,就去了鄭師傅店裏。鄭師傅自己開店,東西拿過去送哪裏都無所謂。
“鄭師傅多謝你教二郎,二郎的進步的很明顯。”
“葉大哥你這就客氣了,二郎這孩子我很喜歡,能幹還能沉的下心來。自從二郎來了之後,我輕鬆了很多。”店裏有葉二郎幫忙,就可以慢慢教兒子,等兒子大了,葉二郎也學成了,幫著自己幹,或者自己出去幹,自己也能忙的過來了。
兩人又聊了會,給葉二郎打了聲招呼,說好二十七傍晚來接他,趕著牛車去買年貨了。
葉清轉身去了灶房,用紙包了一點,差不多夠兩次的量,給了魏老大。
其他人就沒給,這次買的不多。
魏老大把錢給了葉老漢,,葉老漢沒推辭,接了過來。等晚上人都走了,拿出一部分上交公中。
“爹,這個錢我們就不要了,你們自己收著,以後家裏有困難了你在給我們。”周氏不想收老兩口的錢,他們年紀大了,心裏有錢心裏不慌。
李氏給了好幾次,周氏都沒收,這才收下了。
葉清看著母慈子孝的一幕,心裏感歎還是要掙錢,手裏有錢了,能解決大部分的矛盾。
幫忙殺豬的人走了,周氏沒給他們拿豬肉。他們每家都養了豬,這幾天都要殺豬,殺豬的時候再去幫忙。
葉清接下來的幾天,每天都能吃上香噴噴的殺豬菜,臉都圓了一圈。
幾個讀書人年二十開始休息,葉老大和幾家商量了一下,去接他們的時候,把年禮也帶著,順便問問他們讀書的表現。
幾人帶了十斤豬肉,兩隻母雞,兩隻兔子,又買了一些糕點,去了城裏。
幾人先把東西給了薑夫子,“薑夫子,幾個孩子在私塾表現的怎麽樣,沒調皮吧。”
薑夫子對這幾個學生很喜歡,“幾個孩子都是認真刻苦學習的,葉辰宇年紀最小,基礎差,每天學的最認真。”
葉三叔臉上帶了笑容,拱手行禮,向薑夫子道謝。
幾人又問了每個孩子的表現,才心滿意足的帶著孩子回去了,隻要孩子珍惜學習機會,他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他們讀書。
鄭師傅那邊就要晚一點再送了,葉二郎要到二十八才休息。提前個三四天送過去。
幾個孩子回了家,家裏熱鬧起來。周氏每天變著花樣做吃的。
特別是炸丸子的時候,一大早全家人就起來了,幾個孩子剁蘿卜餡。
葉老大削土豆皮,葉老漢幫著切成長條,周氏和李氏準備調料。
等土豆切好後,周氏燒好了熱水,放土豆條進去,煮到五分熟就行,撈出來放到涼水裏。
蘿卜是先切成絲再剁碎,然後放麵粉,放鹽和調料。
這就可以起鍋燒油了,等油熱了,蘿卜丸子擠成圓球,放鍋裏炸。
葉清和五哥蹲在灶房門口,眼巴巴的看著鍋裏的丸子。兩人不敢開口說話,炸丸子的時候亂說話是要挨罵的。
第一鍋丸子好了,兩人看著大哥拿著兩個盤子進去,裝了滿滿兩大盤子,放到堂屋桌子上。
葉老大點香行禮,才從堂屋出來,這是給祖宗吃的。葉清和葉辰景兩人繼續眼巴巴的等著,第二鍋他們就能吃了。
兩人覺得第二鍋炸的特別漫長,兩人肚裏的饞蟲都勾出來了。
終於炸好了,葉辰景拿著準備好的盤子衝了進去,裝上盤子端出來。
“五郎先給你爺爺送過去。”周氏在灶房裏吩咐著。
“好的娘,我們一起吃。”
葉辰景喊了葉老漢,三人坐在院子裏,你一個我一個吃了起來。剛炸好的丸子又軟又香,吃的根本停不下來。
“爺爺這個丸子好吃,也不鹹,你多吃點。”
“好孩子,你們也多吃點。”
葉清去倒了三杯水,一會的功夫,一盤子的丸子就沒有了。
幾人吃的也差不多了,丸子很油,吃多了不舒服。
“五郎,過來裝點丸子,去給你外公送點過去,趁著剛做出來,味道最好。”李氏想著親家。
葉清和葉辰景送過去的時候,外公背著手剛從外麵進來。“外公今天我家炸丸子,送點給你們嚐嚐。”
“你們自己吃,還想著我們。”外公擔心閨女家做的少。
“外公家裏炸了很多,你們趁熱先嚐嚐。”
外公招呼幾個孫子孫女一起過來吃,“你姑姑家給送的炸丸子,一起來嚐嚐,等明天咱家炸了,也給你姑姑家送點炸小魚。”
外婆吃了兩個就停下了,“清丫,你娘的手藝變好了,比以前做的好吃。”
“外婆,我們今年多加了幾種材料,才和以前不一樣的。”
兩人和幾個表哥表姐玩了一會,才戀戀不舍的回去,回到家正好土豆的做好了。兩人揉著鼓起來的肚子,又吃了一大碗。
吃的太撐了,兩人中午飯都沒吃。
等炸完丸子,葉老大開始準備給鄭師傅的年禮。和給薑師傅的差不多,就是加了兩對小白兔,可以給鄭師傅家的孩子玩。
葉老大又給劉師傅準備了一份,比鄭師傅的薄一點。帶了一些紅薯,兩隻雞,還有一些糕點。
虎子的那一份也沒少,帶了一些南瓜紅薯,蘿卜白菜。給虎子的就很實用,城裏住戶家裏沒地,菜都要買著吃,這些正合適。
一大早,葉老大就出門了,先去虎子家放下這些菜。
畢竟虎子隻是一個看門的,讓其他人看見不好。虎子也幫了他們很多忙,還是有點表示才好看。
劉師傅家的也是送到家裏,葉老大去的時候,劉師傅已經出門了。
“大娘我是靠山村的葉文寧,劉師傅認識我,他給我兒子介紹了麵點師傅,我把東西放下了,我先走了。”
劉師傅的娘自己在家,“你進來坐,我讓人去喊我兒子。”
“不用了大娘,你晚上給劉師傅說一聲就行,我還有點事情,先走了。”
葉老大把東西放到屋子裏,就去了鄭師傅店裏。鄭師傅自己開店,東西拿過去送哪裏都無所謂。
“鄭師傅多謝你教二郎,二郎的進步的很明顯。”
“葉大哥你這就客氣了,二郎這孩子我很喜歡,能幹還能沉的下心來。自從二郎來了之後,我輕鬆了很多。”店裏有葉二郎幫忙,就可以慢慢教兒子,等兒子大了,葉二郎也學成了,幫著自己幹,或者自己出去幹,自己也能忙的過來了。
兩人又聊了會,給葉二郎打了聲招呼,說好二十七傍晚來接他,趕著牛車去買年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