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說親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葉家嫂子,快進屋。多謝你們送我家孫女回來,你家幫了我們好幾次了,一直沒能去說聲謝謝。”
“這有什麽,搭把手的事。你家三個孩子都是懂事,以後等著享福吧。”李氏聊著孩子。
“你家幾個孫子孫女也不錯,特別是上次來的小姑娘,長的一副很有福氣的模樣。”衛奶奶也誇著葉清。
“孫女是個好孩子,就是這個大孫子愁人。這麽大了,讓逃荒耽擱了,還沒說親。”李氏指了指大郎。
葉大郎有點懵,奶我還在這呢,這樣說我不要麵子的,但也隻敢心裏吐槽,不敢說出來,臉上還是憨憨的表情。
衛奶奶心裏一動,她知道葉家,家風不錯。麵上不顯,嘴上說著自家孩子。
“都是這樣,這批孩子被逃荒耽誤了。我家孫女也是這樣,衛嘉和衛修讀書也耽誤了。”
李氏聽到自己想聽的,順著話題繼續聊天。“我幾個孫子和外孫去年送到城裏讀書,薑夫子是舉人,就教了幾個孩子,教的還不錯。”
衛奶奶仔細的問了讀書的情況,衛嘉的爹是個秀才,以前家裏條件好,有幾十畝地。
一場逃荒,衛嘉的爹娘為了保護家裏人,被打破了腦袋。又淋了雨,發燒沒找到大夫,才留下一家老的老,小的小。
幾人又聊了會,看著天色不早了,告辭回去。
三人到家,已經到了做晚飯的時候,李氏累了一天,先回屋躺著。
周氏去灶房做飯,葉清已經蒸上饅頭,再炒兩個菜就能吃飯。
還沒等葉清問今天的情況,周氏已經忍不住,罵王家要求太過分。
葉清很無語,自家哥哥的婚事怎麽這麽坎坷。
兩人做好飯,葉老漢和葉老大還沒回來。葉大郎到家就去挑水澆菜,這兩天沒下雨,菜葉都卷邊了。
李氏從屋裏走出來,走到灶房,和葉清說話。
“清丫你和衛欣姐弟熟嗎,人品怎麽樣。”
“奶怎麽想起來問這個,我覺得還不錯。都不是偷奸耍滑的,也是知禮儀懂感恩的人家。”
周氏忍不住問出心裏的疑惑,“娘今天怎麽對衛家這麽關心。”
李氏反問道,“你覺得衛欣怎麽樣。”
“挺好的呀,長的好看,行事得體,大郎要是能說個這樣的媳婦,我睡著都能笑醒。”
李氏對大兒媳一直很滿意,就是有時候容易犯迷糊。
葉清算是看明白了,“娘,欣姐姐還沒說人家。”上次兩人聊天的時候聊到過。
“啊,我知道啊,下午聽見他家說了。不對,我這個豬腦子,還是娘厲害,我都沒反應過來。這麽好的兒媳婦,我可不能讓出去。”周氏懊惱自己下午沒反應過來。
“沒事,她奶奶估計也有這個心思。沒這個心思,下午就不會接那句話。你問問大郎的意思,要是願意,我們積極主動點。”李氏說了三個兒媳,還是比周氏有經驗,看人也比較準。
周氏放下手裏的勺子,往河灘地去,她去問問葉大郎的意思。
葉大郎聽到周氏的問話,臉一下子紅了起來,還好最近曬黑了,沒這麽明顯。
“娘我聽家裏的。”
周氏一聽,就知道兒子的意思,又風風火火的回了灶房。
葉大郎路上遇到過幾次衛欣,也幫了幾次小忙。本來沒這方麵的心思,聽到周氏的問話,腦子裏全是衛欣的身影。
他才明白,每次去季村,都注意著路上,遇到衛欣就很高興,自己是喜歡上了這個堅強又獨立的女孩。
晚上家裏人都睡了,周氏在房裏和葉老大說著這事,“他爹你說衛家行嗎,要是行,我明天就找人去提親。”
葉老大回想了一下遇見衛嘉的幾次,是個懂事的孩子,一看家教就不錯。
“我覺得行,他爺爺一看就是個睿智的老人,衛家有他在,絕對錯不了。衛嘉那小子,看著以後也差不了。”
周氏放心了,準備明天一早就去找花嬸,讓她幫著去提提。
葉老大不同意,準備先去城裏買點東西。要是花嬸去了,衛家願意讓兩個孩子見見,就正式去一趟,不能虧待了人家。
一大早起來,周氏和葉老大駕著牛車去城裏,先給葉大郎買了一身衣服,再買了兩匹花布。
又買了幾樣糕點,還有一些吃食,兩人才回了家。
回到家,周氏沒進屋,先去花嬸家。
“她花嬸,在家嗎。”
“在家,嫂子怎麽有空來玩。”
周氏進了堂屋,坐到椅子上。“她花嬸我來找你幫忙的。”
“嫂子你說,咱倆有什麽幫不幫的。”
周氏湊到花嬸跟前,嘀嘀咕咕的說了一遍。
“衛欣,我知道那個姑娘,看著是不錯。我這就跑一趟,這麽好的姑娘,可不能讓別人截了去。”
花嬸讓兒子送自己過去,周氏忙回家拿了糕點,放到牛車上,空手去顯得沒誠意。
花嬸兒子上次去季村幫著蓋房,正好和衛家一組,不用問人,直接停在衛家門口。
兩人敲門進去,花嬸去陪衛家奶奶錢氏說話。衛嘉正好在家,陪著花嬸兒子聊天,兩人都是熟識。
錢氏昨天聽了李氏的話,心裏是有這個猜測的。看著來的花嬸,心裏對葉家的禮數很滿意。
“她嬸子,你等等,這事我和家裏人商量商量。”說完去了屋子。
花嬸在院子裏逛逛,衛家收拾的很利索,柴火整整齊齊的擺著。
過了一會,錢氏出來了。“她嬸子,讓兩個孩子見見,要是有緣法在商量。”
花嬸直接定好時間,明天一早過來。
花嬸沒回家,先去了葉老大家。“嫂子,她家願意明天讓兩個孩子見見,明天你們一起再去趟。聽意思,可能有點要求,不知道是什麽。”
周氏心裏一緊,不會又和前兩次一樣吧。想想應該不會,但是知人知麵不知心,明天再說吧。
葉大郎很緊張,晚上全身上下洗了一遍,還把新買的衣服試了又試。
周氏看著有點擔心,萬一衛家再是像前麵兩家,大郎會多難過。
“這有什麽,搭把手的事。你家三個孩子都是懂事,以後等著享福吧。”李氏聊著孩子。
“你家幾個孫子孫女也不錯,特別是上次來的小姑娘,長的一副很有福氣的模樣。”衛奶奶也誇著葉清。
“孫女是個好孩子,就是這個大孫子愁人。這麽大了,讓逃荒耽擱了,還沒說親。”李氏指了指大郎。
葉大郎有點懵,奶我還在這呢,這樣說我不要麵子的,但也隻敢心裏吐槽,不敢說出來,臉上還是憨憨的表情。
衛奶奶心裏一動,她知道葉家,家風不錯。麵上不顯,嘴上說著自家孩子。
“都是這樣,這批孩子被逃荒耽誤了。我家孫女也是這樣,衛嘉和衛修讀書也耽誤了。”
李氏聽到自己想聽的,順著話題繼續聊天。“我幾個孫子和外孫去年送到城裏讀書,薑夫子是舉人,就教了幾個孩子,教的還不錯。”
衛奶奶仔細的問了讀書的情況,衛嘉的爹是個秀才,以前家裏條件好,有幾十畝地。
一場逃荒,衛嘉的爹娘為了保護家裏人,被打破了腦袋。又淋了雨,發燒沒找到大夫,才留下一家老的老,小的小。
幾人又聊了會,看著天色不早了,告辭回去。
三人到家,已經到了做晚飯的時候,李氏累了一天,先回屋躺著。
周氏去灶房做飯,葉清已經蒸上饅頭,再炒兩個菜就能吃飯。
還沒等葉清問今天的情況,周氏已經忍不住,罵王家要求太過分。
葉清很無語,自家哥哥的婚事怎麽這麽坎坷。
兩人做好飯,葉老漢和葉老大還沒回來。葉大郎到家就去挑水澆菜,這兩天沒下雨,菜葉都卷邊了。
李氏從屋裏走出來,走到灶房,和葉清說話。
“清丫你和衛欣姐弟熟嗎,人品怎麽樣。”
“奶怎麽想起來問這個,我覺得還不錯。都不是偷奸耍滑的,也是知禮儀懂感恩的人家。”
周氏忍不住問出心裏的疑惑,“娘今天怎麽對衛家這麽關心。”
李氏反問道,“你覺得衛欣怎麽樣。”
“挺好的呀,長的好看,行事得體,大郎要是能說個這樣的媳婦,我睡著都能笑醒。”
李氏對大兒媳一直很滿意,就是有時候容易犯迷糊。
葉清算是看明白了,“娘,欣姐姐還沒說人家。”上次兩人聊天的時候聊到過。
“啊,我知道啊,下午聽見他家說了。不對,我這個豬腦子,還是娘厲害,我都沒反應過來。這麽好的兒媳婦,我可不能讓出去。”周氏懊惱自己下午沒反應過來。
“沒事,她奶奶估計也有這個心思。沒這個心思,下午就不會接那句話。你問問大郎的意思,要是願意,我們積極主動點。”李氏說了三個兒媳,還是比周氏有經驗,看人也比較準。
周氏放下手裏的勺子,往河灘地去,她去問問葉大郎的意思。
葉大郎聽到周氏的問話,臉一下子紅了起來,還好最近曬黑了,沒這麽明顯。
“娘我聽家裏的。”
周氏一聽,就知道兒子的意思,又風風火火的回了灶房。
葉大郎路上遇到過幾次衛欣,也幫了幾次小忙。本來沒這方麵的心思,聽到周氏的問話,腦子裏全是衛欣的身影。
他才明白,每次去季村,都注意著路上,遇到衛欣就很高興,自己是喜歡上了這個堅強又獨立的女孩。
晚上家裏人都睡了,周氏在房裏和葉老大說著這事,“他爹你說衛家行嗎,要是行,我明天就找人去提親。”
葉老大回想了一下遇見衛嘉的幾次,是個懂事的孩子,一看家教就不錯。
“我覺得行,他爺爺一看就是個睿智的老人,衛家有他在,絕對錯不了。衛嘉那小子,看著以後也差不了。”
周氏放心了,準備明天一早就去找花嬸,讓她幫著去提提。
葉老大不同意,準備先去城裏買點東西。要是花嬸去了,衛家願意讓兩個孩子見見,就正式去一趟,不能虧待了人家。
一大早起來,周氏和葉老大駕著牛車去城裏,先給葉大郎買了一身衣服,再買了兩匹花布。
又買了幾樣糕點,還有一些吃食,兩人才回了家。
回到家,周氏沒進屋,先去花嬸家。
“她花嬸,在家嗎。”
“在家,嫂子怎麽有空來玩。”
周氏進了堂屋,坐到椅子上。“她花嬸我來找你幫忙的。”
“嫂子你說,咱倆有什麽幫不幫的。”
周氏湊到花嬸跟前,嘀嘀咕咕的說了一遍。
“衛欣,我知道那個姑娘,看著是不錯。我這就跑一趟,這麽好的姑娘,可不能讓別人截了去。”
花嬸讓兒子送自己過去,周氏忙回家拿了糕點,放到牛車上,空手去顯得沒誠意。
花嬸兒子上次去季村幫著蓋房,正好和衛家一組,不用問人,直接停在衛家門口。
兩人敲門進去,花嬸去陪衛家奶奶錢氏說話。衛嘉正好在家,陪著花嬸兒子聊天,兩人都是熟識。
錢氏昨天聽了李氏的話,心裏是有這個猜測的。看著來的花嬸,心裏對葉家的禮數很滿意。
“她嬸子,你等等,這事我和家裏人商量商量。”說完去了屋子。
花嬸在院子裏逛逛,衛家收拾的很利索,柴火整整齊齊的擺著。
過了一會,錢氏出來了。“她嬸子,讓兩個孩子見見,要是有緣法在商量。”
花嬸直接定好時間,明天一早過來。
花嬸沒回家,先去了葉老大家。“嫂子,她家願意明天讓兩個孩子見見,明天你們一起再去趟。聽意思,可能有點要求,不知道是什麽。”
周氏心裏一緊,不會又和前兩次一樣吧。想想應該不會,但是知人知麵不知心,明天再說吧。
葉大郎很緊張,晚上全身上下洗了一遍,還把新買的衣服試了又試。
周氏看著有點擔心,萬一衛家再是像前麵兩家,大郎會多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