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比賽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奶中午煮棒子吃,今年還沒吃過呢。”葉清先把皮扒開,露出裏麵黃色的玉米粒,用手一掐,嫩的出汁。
李氏接過洗好的棒子,放到鍋裏,加水煮一會。
沒一會,灶房裏傳出棒子的香味。下地的幾人回來聞到香味,肚裏咕咕聲更響了。
等煮熟了,李氏用笊籬撈出棒子,放到竹筐裏。
葉辰景進門就聞到香味,洗幹淨手,去灶房裏端出來。
衛嘉也被留下,拿著棒子坐在院子裏啃。其他幾人手裏拿著,隨意找個地方坐著啃。
“清丫,你在旱地掰的,明天我再去掰點,太好吃了。”葉大郎嘴裏嚼著,口齒不清的說著,眼睛瞄著葉老大。
以前家裏地少人口多,家裏不舍得掰嫩棒子吃,這還是第一回吃煮的嫩棒子。
衛嘉家裏地多,但他們不下地,都租出去了,也沒吃過。
葉老大沒反對,葉大郎更大膽了,明天多掰點放家裏。
衛嘉吃完棒子要回家,天快黑了,擔心家裏著急。
“衛嘉,帶點棒子回去,讓你爺奶嚐嚐鮮。”周氏用籃子裝地上的嫩棒子,放到牛車上。
“嬸子,我家也種了,不用給我拿。”衛嘉年輕臉皮薄,不好意思連吃帶拿
“你家是你家的,這是嬸子給的,快拿著。趁著新鮮,回去就煮了吃。”周氏不顧衛嘉的阻攔,直接放到牛車上。
衛嘉看著天色已晚,也不再拉扯,趕著牛車帶著弟弟回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秋天來了,十幾畝旱地的棒子,葉子慢慢變黃
家裏的三畝水稻早就收回來了,收了幾百斤,葉家也沒賣,留著自家吃。
葉家米飯吃的少,平時湯和饅頭吃的多,幾百斤大米夠吃一段時間。
棒子熟了,秋收正式開始。秋收沒有夏收著急,棒子不會脫落,可以慢慢收。
幾個孩子放了幾天秋收假,葉二郎沒有放,城裏這幾天生意是最好的時候。
葉清幾人一人負責兩排,掰了棒子扔成一堆,等晚上回去的時候在帶回去。
“五哥我們比賽誰掰的快怎麽樣,輸的人晚上多扒一刻鍾棒子皮。”葉清挑釁的看著葉辰景。
葉辰景根本不帶怕的,他比妹妹大了幾歲,這還能比不過。“清丫我可不會讓著你,輸了不準哭鼻子。”
“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你就等著多幹活吧。”
葉大郎過來湊熱鬧,“等到了地頭,我喊開始。”
兩人加快了速度,等到了地頭,葉大郎一聲開始,兩人迅速進入狀態。
隻見葉清兩手左右開弓,才掰了四分之一就領先了半米。
“五郎你被超過了,加油加油。”葉大郎跟在兩人後麵,慢慢的掰著。
葉辰景不甘示弱,加快速度,憑著身高,趕了上去。
葉清脖子被棒子葉刮的刺撓,汗水一出,刺刺的疼。
就這樣葉清的速度也沒有變慢,而是保持現在的速度,緊跟在葉辰景身後。
兩人到了四分之三的位置,葉辰景速度開始變慢。他讀書活動量少,一直加速堅持不住。
葉清看著終點就在不遠處,開始發力,兩手速度更快了,輕鬆超過葉辰景。
“五哥不用讓我,你快點啊。”葉清還不忘嘴上刺激葉辰景。
葉辰景氣的大喘兩口氣,這是他讓嗎,兩個手都快抬不起來了。
葉大郎不緊不慢的跟在兩人身後,不時的吐槽兩人幾句。
最後還是葉清先到了地頭,她每天上山下山,早上還鍛煉。身體素質比葉辰景好,持久力也夠。
“五哥,願賭服輸,晚上多幹點呦。”說完得意的笑出聲。
葉辰景抿著嘴,停在那裏不知道在想什麽。過了一會才張嘴說話,“以後上下學我都跟著跑一會在坐車。”
“五哥,你試了就知道,鍛煉後身體輕鬆。聽說你們考試,要關在小屋子裏過好幾天,沒個好身體,根本撐不住。”
葉辰景沒想到這點,仔細想想還是很有道理的。
“清丫,你敢不敢給大哥比比。”葉辰景不想晚上最後一個睡覺。
葉清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她才不要呢,她的小身板根本不是葉大郎的對手。
六個人一天掰了三畝地,等到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葉老大和葉大郎停下掰棒子的動作,把棒子裝進袋子,往大路上上扛。
家裏的牛懷崽,肚子已經顯出來。不舍得累到小黃牛,又買了一頭騾子,幫著拉莊稼。
騾子通體全黑,長的比牛還高,速度也快,就是沒有牛犁地有勁。
來回四五趟,地裏掰好的棒子全部運回家,放在掃幹淨的院子裏。
晚上吃過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坐在院子裏,在月光下扒棒子皮。
一部分把皮全扒光,扔在院子裏曬。一部分剩幾片葉子一個一個的串起來,綁在樹上風幹。
月亮很亮,幾個孩子湊在葉老漢身邊,聽葉老漢講古。
葉老漢很會講故事,一會是神話傳說,一會是市井故事,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夜深了。
李氏看看月亮的位置,喊大家早點休息,明天還要繼續收棒子。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白天掰棒子,晚上扒皮,累的幾人倒床上就睡。
過了幾天,葉老二忙完自家的活,來給葉老大幫忙。
“老二你去給孫家幫忙吧,葉秋懷孕,孫家幹活的人少。”葉老漢心疼閨女。
“爹我就是從孫家過來的,幫他家收完了,我們兩家地少。”
葉老漢放心了,擔心閨女著急,挺著肚子下地。
忙活了四五天,地裏的棒子都收回家。棒子稈等忙完脫粒,再來刨掉。
秋收假結束,幾個讀書人去讀書。衛家幹活的隻剩衛爺爺和衛欣,葉大郎忙完家裏的,趕著騾子車去季村,幫著收棒子。
衛爺爺看著地裏的棒子收回家,心裏的著急減輕了幾分。
看著葉大郎曬得黝黑的臉,覺得這個孫女婿找的真不錯,能幹對家裏人也好。
一個夏天,葉大郎兩三天來一次。幫著家裏挑水劈柴,幫著夏種秋收,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有時候一個眼神就能紅了臉。
李氏接過洗好的棒子,放到鍋裏,加水煮一會。
沒一會,灶房裏傳出棒子的香味。下地的幾人回來聞到香味,肚裏咕咕聲更響了。
等煮熟了,李氏用笊籬撈出棒子,放到竹筐裏。
葉辰景進門就聞到香味,洗幹淨手,去灶房裏端出來。
衛嘉也被留下,拿著棒子坐在院子裏啃。其他幾人手裏拿著,隨意找個地方坐著啃。
“清丫,你在旱地掰的,明天我再去掰點,太好吃了。”葉大郎嘴裏嚼著,口齒不清的說著,眼睛瞄著葉老大。
以前家裏地少人口多,家裏不舍得掰嫩棒子吃,這還是第一回吃煮的嫩棒子。
衛嘉家裏地多,但他們不下地,都租出去了,也沒吃過。
葉老大沒反對,葉大郎更大膽了,明天多掰點放家裏。
衛嘉吃完棒子要回家,天快黑了,擔心家裏著急。
“衛嘉,帶點棒子回去,讓你爺奶嚐嚐鮮。”周氏用籃子裝地上的嫩棒子,放到牛車上。
“嬸子,我家也種了,不用給我拿。”衛嘉年輕臉皮薄,不好意思連吃帶拿
“你家是你家的,這是嬸子給的,快拿著。趁著新鮮,回去就煮了吃。”周氏不顧衛嘉的阻攔,直接放到牛車上。
衛嘉看著天色已晚,也不再拉扯,趕著牛車帶著弟弟回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秋天來了,十幾畝旱地的棒子,葉子慢慢變黃
家裏的三畝水稻早就收回來了,收了幾百斤,葉家也沒賣,留著自家吃。
葉家米飯吃的少,平時湯和饅頭吃的多,幾百斤大米夠吃一段時間。
棒子熟了,秋收正式開始。秋收沒有夏收著急,棒子不會脫落,可以慢慢收。
幾個孩子放了幾天秋收假,葉二郎沒有放,城裏這幾天生意是最好的時候。
葉清幾人一人負責兩排,掰了棒子扔成一堆,等晚上回去的時候在帶回去。
“五哥我們比賽誰掰的快怎麽樣,輸的人晚上多扒一刻鍾棒子皮。”葉清挑釁的看著葉辰景。
葉辰景根本不帶怕的,他比妹妹大了幾歲,這還能比不過。“清丫我可不會讓著你,輸了不準哭鼻子。”
“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你就等著多幹活吧。”
葉大郎過來湊熱鬧,“等到了地頭,我喊開始。”
兩人加快了速度,等到了地頭,葉大郎一聲開始,兩人迅速進入狀態。
隻見葉清兩手左右開弓,才掰了四分之一就領先了半米。
“五郎你被超過了,加油加油。”葉大郎跟在兩人後麵,慢慢的掰著。
葉辰景不甘示弱,加快速度,憑著身高,趕了上去。
葉清脖子被棒子葉刮的刺撓,汗水一出,刺刺的疼。
就這樣葉清的速度也沒有變慢,而是保持現在的速度,緊跟在葉辰景身後。
兩人到了四分之三的位置,葉辰景速度開始變慢。他讀書活動量少,一直加速堅持不住。
葉清看著終點就在不遠處,開始發力,兩手速度更快了,輕鬆超過葉辰景。
“五哥不用讓我,你快點啊。”葉清還不忘嘴上刺激葉辰景。
葉辰景氣的大喘兩口氣,這是他讓嗎,兩個手都快抬不起來了。
葉大郎不緊不慢的跟在兩人身後,不時的吐槽兩人幾句。
最後還是葉清先到了地頭,她每天上山下山,早上還鍛煉。身體素質比葉辰景好,持久力也夠。
“五哥,願賭服輸,晚上多幹點呦。”說完得意的笑出聲。
葉辰景抿著嘴,停在那裏不知道在想什麽。過了一會才張嘴說話,“以後上下學我都跟著跑一會在坐車。”
“五哥,你試了就知道,鍛煉後身體輕鬆。聽說你們考試,要關在小屋子裏過好幾天,沒個好身體,根本撐不住。”
葉辰景沒想到這點,仔細想想還是很有道理的。
“清丫,你敢不敢給大哥比比。”葉辰景不想晚上最後一個睡覺。
葉清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她才不要呢,她的小身板根本不是葉大郎的對手。
六個人一天掰了三畝地,等到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葉老大和葉大郎停下掰棒子的動作,把棒子裝進袋子,往大路上上扛。
家裏的牛懷崽,肚子已經顯出來。不舍得累到小黃牛,又買了一頭騾子,幫著拉莊稼。
騾子通體全黑,長的比牛還高,速度也快,就是沒有牛犁地有勁。
來回四五趟,地裏掰好的棒子全部運回家,放在掃幹淨的院子裏。
晚上吃過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坐在院子裏,在月光下扒棒子皮。
一部分把皮全扒光,扔在院子裏曬。一部分剩幾片葉子一個一個的串起來,綁在樹上風幹。
月亮很亮,幾個孩子湊在葉老漢身邊,聽葉老漢講古。
葉老漢很會講故事,一會是神話傳說,一會是市井故事,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夜深了。
李氏看看月亮的位置,喊大家早點休息,明天還要繼續收棒子。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白天掰棒子,晚上扒皮,累的幾人倒床上就睡。
過了幾天,葉老二忙完自家的活,來給葉老大幫忙。
“老二你去給孫家幫忙吧,葉秋懷孕,孫家幹活的人少。”葉老漢心疼閨女。
“爹我就是從孫家過來的,幫他家收完了,我們兩家地少。”
葉老漢放心了,擔心閨女著急,挺著肚子下地。
忙活了四五天,地裏的棒子都收回家。棒子稈等忙完脫粒,再來刨掉。
秋收假結束,幾個讀書人去讀書。衛家幹活的隻剩衛爺爺和衛欣,葉大郎忙完家裏的,趕著騾子車去季村,幫著收棒子。
衛爺爺看著地裏的棒子收回家,心裏的著急減輕了幾分。
看著葉大郎曬得黝黑的臉,覺得這個孫女婿找的真不錯,能幹對家裏人也好。
一個夏天,葉大郎兩三天來一次。幫著家裏挑水劈柴,幫著夏種秋收,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有時候一個眼神就能紅了臉。